中德熟语中常见动物喻义对比分析
肖明杰
(海南外国语职业学院 海南 文昌 571321)
【摘 要】 熟语是语言中固定的词组或句子,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的语言交际活动中反复实践得来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性,反映着独特的民族文化。本文通过对德汉熟语中经常出现的四种动物(狗、马、牛、鸡)其承载的喻义进行分析比较,从而找出中德两个民族在文化上的相关共性与差异。
【关键词】 熟语;中德;动物喻义;对比
一、熟语的定义
语言是人类重要的交流工具,是各民族文化的体现形式。熟语是语言中固定的词组或句子,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的语言交际活动中反复实践得来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性,反映着独特的民族文化。熟语的形式多样,主要有成语、谚语、歇后语和惯用语。在德语中,“熟语”对应的译文是Redensart, 它主要包括成语(Idiom)、谚语(Sprichwort)和格言警句(Geflügelte Worte & Sentenz)。
在生活中人们总是喜欢用身边熟悉的事物或形象来丰富自己的语言,动物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汉语和德语中存在大量以动物作喻的熟语,也称作动物熟语,这些熟语具有隐喻意义,用动物的各种特征来比喻人类自身不同的性格特征或其它事物,具有一定的褒贬指向。要理解和学习这些来自不同民族文化的动物熟语并非容易的事情,因为它受到诸如历史、社会、价值取向及语言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当中的动物被赋予的文化意义和感情色彩也大不相同。
二、中德熟语中常见动物喻义对比
(一)狗
自古以来狗在中国人眼中就是忠诚、效忠的代表,是人类患难与共的朋友,被认为是通人性的动物,在汉语里它具有忠贞不渝的意义。早在母系社会时期,狗就被生活在黄河流域的人类驯化用于打猎,后来把狗发展为看护牛羊和守护家园的家畜。在古代,人们喜欢狗的原因主要是狗对主人忠心耿耿,到了现代,狗是家庭中最受欢迎的宠物之一。汉语中关于狗的熟语数不胜数,当中用来比喻忠诚的有“狗吠非主”“狗不嫌家穷”等等。在德语中,用狗的忠诚与人比较的谚语也不少,例如:“Ein dankbarer Hund ist mehr wert als ein undankbarer Mensch.”(知恩图报的狗比忘恩负义的人更有价值),“Es gibt keine Treue, die nicht schon gebrochen wurde, ausgenommen die, eines wahrhaft treuen Hundes.”(没有不能被破坏的忠诚,但是狗的除外)。除了表现出忠诚这层含义,狗在汉德两种语言中也被用来衬托人或事物的地位低下及品性卑贱。如“狗仗人势”“人面狗心”“丧家之犬”等这些借来形容人的低贱。同样,德语中对应的有“unter allem Hund sein.”(此惯用语通过狗这种被挨踢、挨打的低级动物来反映人的品行低俗恶劣或事情的严重性),“Es kann einen Hund jammern.”(令人可惜、遗憾的事,甚至被人看不起的狗也表现出同情)。但是中德两种语言中通过狗来表达的喻义并不总是相近的,也有相反的情况,比如汉语中的“狗来富,猫来穷”就用来表达狗是吉利的动物,能给人带来财富,而德语中的“leben wie ein Hund.”(过着像狗一样的生活,十分贫困), “auf dem Hund kommen/sein”(经济衰落,衰败)代表的是穷苦贫困。
(二)马
马性情温顺,载人负物,日行千里。在中国几千年漫长的社会发展中,马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正因为这样,在汉语中形成了一大批以马为题材的熟语,用马作喻也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不经长途,不知骏马”是用马的负重能力与耐力来反映马在人类生产运输时重要的协作作用。成语“车马骈阗”“车马辐辏”突出了在古代马是重要的交通工具,马车越多的地方,更能说明其交通拥挤、繁华热闹。此外,马在汉语言文化中是衡量人才的标尺,以马喻人的谚语和惯用语大多用来形容有作为的人才或赞美人的品行,如“破车之马,可致千里”比喻敢于打破陈规,有不寻常作为的年轻人,“好马不吃回头草”是比喻有志气的人不后悔自己做的决定。在德语中,马的忍耐力同样受到人们认同,如“das hält ja kein Pferd aus!”(这令人无法忍受!)说明马被认为是很有忍耐力的动物,连马都忍受不了的事,人就更加无法忍受了。比喻人的能干的,德语中类似的表达有“das beste Pferd im Stall”(最能干的同事、工作人员),“arbeiten wie ein Pferd”(像马一样卖力地工作)。汉德熟语里马都可以用来比喻人才,在人才的使用问题上,中德人民的看法是一致的,再好再多的人才如果没被发现,没人赏识就会被埋没,所以就有了“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感慨 , 德语也有“Es ist kein Pferd so gut, man muss es lenken.”(好马也需人驾驭)的表达。
本文设计的滤波器的交叉耦合相位特性可用图4表示,图中S表示信号源,L表示负载,R表示谐振器,其间电感电容表示各谐振级间耦合关系。
(三)牛
牛是中国古代耕作活动里不可替代的角色。牛拉车犁田时从不松套,一步一个脚印,在人们眼中一直是勤恳踏实,无私奉献的形象,在一些农业谚语中就有所描述。比如“老牛拉车——埋头苦干”体现的是牛的勤劳和无私奉献,“黄牛犁地——有劲慢慢使”表现了牛的踏实,不急不躁。牛勤劳、踏实的性格得到人们的赞扬,所以人们常用牛比喻勤奋的人,如成语“牛角书生”比喻勤奋刻苦读书之人。在德语中,人们同样认可牛的勤劳肯干,相似的俗语有“arbeiten wie ein Ochse”(像牛般努力地工作),“Man wird alt wie eine Kuh und lernt immer noch dazu.”(如牛一样勤奋,活到老,学到老)。牛的勤劳能干虽值得人们学习,但是牛的相关陋习也被人们写入到语言中并赋予喻义,提醒着人们要时刻避免,比如牛性子慢、愚笨等在中德熟语中都有所体现。汉语中人们用“老牛拉破车——慢慢腾腾”来比喻速度慢,行动迟缓。“对牛弹琴”“对牛鼓簧”用来指对不懂事理的人讲道理往往徒劳无功,含有讽刺对方愚蠢之意。民间俗语“三代不读书会变牛”则比喻三辈人如果不读书就会变得像牛一样愚笨。德语熟语中用牛来比喻笨拙愚钝的有“sich anstellen wie der Ochs bei Seiltanzen.”(笨拙得像牛一样,笨手笨脚),“eine dumme Kuh!”(一个愚蠢的人!)。汉语中还用牛来比喻地位卑下和生活贫苦,如“牛口之下”和“牛衣对泣”,然而在德国人心中牛是神圣和财富的象征,这与汉语是完全相反的,如德语中“heilige Kuh”(牛是圣兽),“Eine Kuh deckt viel Armut zu.”(一牛遮百穷,家养一只牛,人穷也富有)。
(四)鸡
鸡,作为黎明的使者,向人们报告新一天的到来。公鸡报晓鸣叫在中国人眼里已成为鸡的天性职责,代表黑暗结束,黎明到来,所以在中国文化里人们把鸡看作是吉祥的动物,“金鸡报晓”的说法家户喻晓,广为流传。在德语中鸡除了被人们当作规律作息的标准和黎明外“Geh mit den Hühnern schlafen, aber stehe mit den Hähnen auf!”(鸡入窝,上床睡觉;鸡报晨,立即起床!),“beim ersten Hahnenschrei”(鸡叫头遍意味黎明到来),鸡还象征着火焰、火灾,预示着不祥之兆,这与汉语完全相反,如“der rote Hahn”(红色的公鸡比喻火灾),“jemandem den roten Hahn aufs Dach setzen”(放只红色的公鸡到屋顶上喻为放火烧某人的房子)。鸣叫是鸡的天性,但鸡有公鸡和母鸡之分,其叫声自然也不一样,汉语中公鸡是喔喔叫,母鸡是咯咯叫,德语中公鸡是der Hahn, “叫”对应的动词是krähen, 母鸡是die Henne,“叫”对应的动词是gackern。早晨报晓打鸣本是公鸡的专利,如果母鸡报晓打鸣则被看作是不吉利的事情,违背了自然规律,这一点在中德熟语中都可以找得到例子,如成语“牝鸡司晨”“牝鸡壮鸣”用母鸡打鸣来预示国破家亡,德语中“Kräht die Henne,piept der Hahn, steht es dem Haus übel an.”(母鸡会打鸣,公鸡唧唧叫,家中麻烦事,必定会来到)来说明家里如果女人当家,男人受气,家中日子难得安宁。
③计算基础不清楚。细部结构投资的计算基础是坝体方和混凝土量,但未明确坝体方和混凝土量包括哪些项目范围。比如土坝坝体方是否包括护坡、棱体堆石、坝下涵管等;混凝土量是现浇混凝土还是包括预制混凝土在内的全部混凝土。
三、小结
通过对比上面四种动物在中德熟语中的喻义可以看出,这些动物在两种语言中所隐含的喻义是两个民族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产物,德、汉语两种语言对这些熟语所隐含的喻义有着相同或相异,相近或相反的理解,体现的是不同的民族文化对语言意义产生的影响,这种影响巧妙地揭示出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只有深刻认识到这些熟语背后蕴含的文化含义,研究其异同,才能准确地相互传递语言信息,消除语言学习或语言交际过程中的文化障碍。
参考文献:
[1]王京平.德语语言学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2]忻捷.中英德有关动物文化联想意义的比较——从十二生肖谈起[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3]许震民.汉德熟语词典.[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
[4]吴永年.简明德汉惯用语词典.[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中图分类号: H05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7-0125(2019)28-0229-02
标签:熟语论文; 中德论文; 动物喻义论文; 对比论文; 海南外国语职业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