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税制改革的趋势与借鉴_税收论文

世界税制改革的趋势与借鉴_税收论文

世界税制改革趋势及借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税制论文,趋势论文,世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的进一步发展,对世界各国的税制建设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趋同性影响。在我国税制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进程中,深入研究世界税制改革的趋势,对我国的税制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世界税制改革的趋势分析

1.世界各国税收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税收水平即一国税收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 它集中说明了国家和纳税人在分配上的量的关系,是一国税收制度的核心问题。各国税收水平依其经济发展水平高低不一。发达国家的税收水平普遍高于发展中国家。根据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调查表明,剔除社会保障税因素,发达国家税收水平为38.4%,发展中国家约为15.5%。随着经济增长,世界各国的税收水平普遍呈上升趋势。OECD 1997年《税收统计》表明,1980 ~1995年,OECD各成员国中,美洲国家税收占GDP的比重由25.3%增到27.5 %,欧洲国家由36.4%增加到40.8%,环太平洋国家则由28.9 %增到31.6%。IMF公布的资料表明,发展中国家税负水平也在逐步提高,如80年代以来,马来西亚宏观税负由28.4%提高到32.5%,印度由17%提高到22.2%。这一趋势可归究于以下两个因素:一是政府支出规模的日益膨胀对税收增长产生的外在压力。近年来,世界各国公共支出无论从绝对量还是从相对量来讲,都呈上升的趋势。税收作为各国政府最主要的筹资形式,财政支出规模的持续扩张,客观就要求其有一个大的提高。二是税制弹性的设计能保证一国税收总额的增长大于GDP的增长。 税制弹性是税收对经济增长的反应程度,在一国财政收入主要依赖于税收的情况下,政府都力求使本国的税制设计富有弹性,以满足不断增长的财政支出需要。这也从税制上保证了税收水平的不断上升。

2.各国税制结构不断得到调整、完善,并逐步趋向一致。一般而言,发达国家普遍以所得税为主体税种,而发展中国家则往往以商品和劳务税为主体税种。90年代以来,各国税制结构通过不断调整和完善呈现出不同程度的趋同性倾向。具体说来,一方面是对所得税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改革。80年代中期以来,西方国家普遍遵循“公平简化和经济增长”的原则进行了以降低税率、减少优惠、扩大税基为基本内容的所得税改革。通过改革OECD国家个人所得税和公司所得税税率大约分别下降了10个百分点,其在税收收入中的比重亦有所下降。另一方面,商品税日益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尤其是增值税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推广,目前实行此税的国家已发展至近110个。而且表现出以下特点:从类型看, 几乎都是实行消费型增值税;从征税范围看,绝大多数课征到零售环节;从税率看,总体呈上升趋势。增值税的异军突起,表明在经过几十年对所得税的推宠后,世界各国开始重新认识商品税,商品税的地位已大大提高。

在所得税和商品税比重双向调整的世界性税制改革进程中,税制结构转换日益成为一个敏感而又热门的话题。很多人主张把征收所得税逐步转向征收消费税,理由是:一是可以缩小征税前后的储蓄收益之差,有利于鼓励储蓄;二是消费税逃税机会少于所得税,有利于征管;三是可以鼓励劳动,增加劳动者所得。一个有代表性的例子就是美国正在广泛探讨联邦税收由所得税基向消费税基的转换问题。已提出的统一税议案和无限储蓄宽免税议案,对消费税规则的实施进行了良好的经济测算,认为税基的转换会带来更有利于美国经济增长的发展机会,而且有利于维持税收中性,更符合公平和效率的原则。美国是当前OECD国家中没有实行增值税的仅有的两个国家之一,税基转换构想的提出,标志着美国长期以来信奉所得税的政策取向受到了冲击,同时昭示了美国乃至整个西方税制的根本性改革趋向。

3.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对税收提出新的要求。突出表现之一是信息革命中的税收问题。国际互联网贸易的飞速发展已经引发了一系列的重大税收问题,传统的居民、来源地和常设机构等税收概念变得难以适用,商品、劳务、特许权难以区分,多国企业的转让定价问题变得更趋复杂,税款流失严重,税收征管稽查困难重重。面对各种各样的新问题,各国都在加紧研究有效的税收对策。代表性的意见主要有:一是美国财政部关于互联网贸易的基本观点。即在有形交易和电子交易间应遵循保持中性的原则,平等地对待在经济上相似的收入。并指出最好的中性是不开征新税或附加税,即不开征增值税,而应通过对一些概念、范畴的重新界定和对现有税制的修补来处理网络贸易引发的税收问题;提出以居民管辖权取代地域管辖权;改进管理,采用新技术,加强与私营部门的合作等。二是关于引入新的国际互联网税种的观点。与美国主张不开征新税的原则相反,有些主张开设新税,以避免网上税款的流失,并提出了“毕特税”(Bit Tax)和“一般托宾税”(Tobin Tax)等方案。这些观点为解决互联网涉税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尝试,但目前国际上尚未取得一致看法,有关的税收政策问题仍在继续研究和协调之中。表现之二是环境保护中的税收问题。环境关系到人类现在和未来的生活质量。如何使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已成为各国税收领域研究的新课题。国外称之为生态税收或环境税收。

4.税收一体化趋势增强,税收国际交往日益重要。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了税收的一体化。一体化进程中,区域内税制趋同与区域外税制冲突交织,使国际税收协调日益重要。建立国际税收组织、情报交换、征税协作、构建国际惯例及其它特别项目的合作等已成为OECD组织进行国际税收协调的重要措施。国际全面性税收协定网络不断拓展,目前已增加到2600多个。经济全球化在促进资源合理配置和繁荣世界经济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助长了逃避税行为,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反避税力度明显加强。各国普遍采用“三管齐下”战略:一是转让定价制,并积极推行预约定价制(APA);二是对避税港的反措施; 三是防止国际税收协定滥用。其中美国在这方面采取的措施最为严厉。相比之下,发展中国家采取的动作还不多,有的甚至没有。

二、几点借鉴

1.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我国税收水平。在世界各国税收水平普遍上升的同时,我国的税收水平伴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却持续向下盘落,呈现出与国际税收水平运动趋势相反的态势。1985年,我国各项税收总额占GDP的比重为22.8%,1986~1996年分别为20.5%、17.9%、 16.0%、16.1%、15.2%、13.8%、12.4%、12.3%、11.0%、10.4%和10.2%,12年间该比重一路下滑,降幅达55.3%。(注:《1996中国统计年鉴》,其中1996年数据根据《人民日报》1997.3.17 有关资料整理计算。)不仅大大低于发达国家税负水平,而且也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极大地削弱了税收对经济的调控力度。这一问题的出现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近年来我国主体税种收入增长乏力,即流转税增长疲软,直接影响了税收水平的提高。而且税制缺乏弹性,没有形成税收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的内在稳定机制。其次,我国政府支出没有直接对税收增长构成外在压力。一方面,我国政府支出占GDP 的比重呈下降趋势, 1985年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为20.6%,到1996年该比重下降到14.1%,与整个世界范围内的政府扩张趋势不相吻合。(注:《1996中国统计年鉴》。)另一方面,我国财政支出不能反映出政府经济活动的全貌,预算外资金没纳入考察范围。尤其是近年预算外资金极度膨胀,已与预算内持平,未纳入预算的各项税外收费更是成倍增长。这样,本应由税收筹集的资金被各项收费和预算外资金挤占,政府支出没能构成对税收的直接压力,其增长也未能引起税收水平的提高。第三,作为国民经济骨干力量的国有企业效益欠佳。此外,税收政策未能随着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改变而及时调整,也是造成税收水平下降的原因之一。过低的税收水平使政府无法履行职能,也难以使其在经济转轨期间对经济运行产生较大制约力,因而,当前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强化税收的聚财功能,提高税收水平。可选择的措施主要有:提高税制弹性,优化税制结构;加强预算管理,清费立税,加大政府运用资源的力度;狠抓国有企业经济效益;强化征管,减少税收流失等。

2.进一步完善并优化税制结构。经济全球化和税收国际化的发展,要求我国税收制度加速与国际接轨。结合世界税制改革的经验,可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完善和优化。在主体税种的选择上,必须立足国情,继续坚持以流转税为主体税种,合理调整直接税和间接税的比例,逐步加大直接税在税收总额中的比重。具体说来,流转税制方面,首先,应加速增值税与国际的接轨。一方面应扩大税基,向服务行业延伸,将交通、建筑安装等纳入征税范围。另一方面应有选择地由现行生产型增值税向消费型增值税过渡。这对于维护增值税内在机制及我国参与世界经贸往来均有重要意义。还可考虑在零售环节实行价税分开的做法,这有利于提高全民纳税意识和税法透明度。其次,适当扩大消费税征税范围,增强调控力度。再次,逐步降低关税总水平,取消不适当的减免并严厉打击走私。所得税方面,“两税合一”已成共识,目前关键要制定详细、具体、规范的税前扣除范围和扣除标准,以保证税收政策的统一和税基的规范。借鉴国际经验,减少税收优惠,并主要以产业政策取向优惠为主。个人所得税是个前途广阔的税种,改革方向为:实行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税制;完善代扣代缴制,提高扣缴率;制定统一的稽查选案标准。还可考虑降低税率、扩大税基的可行性。

此外,完善我国税收调控体系,弥补税制调控的空白点也是当务之急。我国一些具有重要聚财功能和调节功能的税种尚未开征,作为现代三大税制体系之一的财产课税仍不健全,地方税系统仍不完善。因而必须尽快开征符合国际规范的社会保障税,建立专税专用的收支体系,为推进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奠定基础;完善财产课税,开征遗产税、赠与税、不动产税等。另外还需设立用于调节金融市场的证券交易税及资本利得税、用以保护国内市场的反倾销税及环境保护税等。

3.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加快研究税收领域的新问题。当前我国互联网贸易已取得很大进展,面对互联网涉税问题,我们应该借鉴国际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我国应在坚持中性原则的基础上,对传统贸易和网上贸易一视同仁,保持各种交易形式税负的公平,在防止税款流失的同时不阻碍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在税收管辖权问题上,必须考虑我国及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坚持居民管辖权与地域管辖权并重的原则。在处理特许权使用费与销售所得时,应以合法复制品是否销售为限来划分。要进一步加大征管检查力度,如适时开展网络电子申报业务,建立数字身份证等制度。另外,应加大投入,培养一批能适应网络时代要求的高素质的税收专业人才。

环境保护同样是我国经济增长中面临的重要问题。虽然政府也采用了一些经济手段如环保收费、环保投资、综合利用税收优惠等,但其力度和系统性远远不够,不足以形成对能源生产消费以及大气污染控制的影响。目前我国还没有一套完整的生态环境税收保护体系。我国传统的税收理论研究,基本也不涉及税收的生态职能。因而当前我们应密切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总结国际上已有的先进成果,加快这一领域的研究步伐。充分发挥税收在保护资源和环境方面的作用,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进一步增强国际协调与合作,制定独具特色的税收政策。21世纪是人类更加开放、更加合作的世纪,经济一体化和税收一体化是不可回避的问题。面对一体化中各国的减税浪潮,我国在关税政策上做了很多努力,1996年关税总水平由35.9%降至23%,1997年10月1 日起又降至17%,并准备到2000年进一步降到15%。非关税措施已经大部分取消,政府已承诺到2010年取消所有不符合WTO的非关税措施。 要进一步扩大我国商品的出口,鼓励跨国投资和贸易活动,打破区域集团的壁垒,需要我国在税收政策上给予更大的支持。如利用税收优惠等政策手段更好地贯彻产业政策和经济发展战略,运用出口退税、投资抵免、加速折旧等措施,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能力。当前,东南亚金融风暴已给相关各国的经济带来了严重影响,在这场金融危机中我国的外贸出口形势也受到了极大地影响,因而近期在税收政策上,可考虑对出口商品适用零税率的做法,以增强我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在国际合作方面,应积极扩大我国同各国的双边税收协定网络,在整个国际市场范围内实现我国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目前我国已与56个国家签署了避免双重征税协定。协定中包含了类似于OECD范本中第26条的“情报交换系统”,但我国目前开展的反避税调查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今后应进一步加强反避税力度,建立完备的涉外税收信息网络。另外,我国还应积极参与国际税收事务,在国际事务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标签:;  ;  ;  ;  ;  ;  ;  

世界税制改革的趋势与借鉴_税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