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越秀地产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510620
摘要:机电设备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设备,它涉及到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和施工质量的诸多因素。本文简要总结了建筑工程机械电气设备安装和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机电工程;设备安装施工:问题:措施
引言:机电设备安装施工是一项全面、有力的管理工作。关键在于组织与协调的功能,以及其他专业的管理内容。机械和电气安装的质量将决定施工质量。
1、机电设备安装工程的特点
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是建筑工程中一个重要且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是一个大的概念,涉及到更多的专业人员,包括工业、民用、水电、给排水、电气、供暖、通风、消防、通信、自动控制系统的安装等各种设备。虽然它有其固有的特点,但它的普遍性也很强。建筑活动从设备采购开始,包括安装、调试、生产操作和竣工验收,最终达到了建筑的功能。在机电安装施工过程中,施工过程中涉及到新技术、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等新兴技术。为了提高吊装、装配和测试技术的要求,必须不断更新施工技术和施工设备。机电安装工程施工质量验收与建筑结构相比,也有明显的不同,其特点主要是质量评价方法、工作验收和服务手段。但由于建筑机电安装技术类型的工作,材料种类和过程的复杂性,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需要各施工单位及相关工程单位有丰富的施工经验和经验。贯穿整个工程施工过程的机电安装工程,在建筑工程施工的主体工程开始后,在装修工程的最后开始的基础上,因此对工程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机电安装工程的质量在工程竣工后起到关键作用,要求施工单位严格控制施工过程。
2、机电设备安装与施工分析
2.1螺栓连接的问题
螺栓、螺母、连接是最基本的装配、电气和机械设备用于螺栓、螺母、电气工程传导电流的机械效果应在安装设备时考虑,应更加注意对电气的影响。(1)螺栓、螺母联接时,压接不紧、联接过松都会使部件间的装配松动,增大接触电阻,造成通电时发热、接触面氧化、电阻增大的恶性循环,甚至在严重过热时,会烧熔联接处,引发接地短路、断开等事故;对于那些一次设备和母线,其联接线的并沟线夹、设备线夹、T型线夹和接线相等也都可能受其影响而出现不同程度的事故。(2)螺栓、螺母联接过紧,容易使长期在机械力和电磁力作用下的螺栓产生金属疲劳,出现剪切或螺牙滑丝。
2.2电气设备问题
(1)隔离开关安装时操作不当或动、静触头接触压力与接触面积不够,会导致接触面电热氧化,增大接触电阻,灼伤、烧蚀触头,引起事故。(2)断路器弧触指与触头的装配不正确,接触压力、插入行程、分合闸速度及同期性达不到要求时,将使触头过热、延长熄弧时间,导致绝缘介质分解、压力骤增,甚至引发断路器爆炸事故。(3)安装检修不慎,会使电流互感器的一次绕组开路,产生高强的过电压,对设备安全和人身造成威胁。(4)在装配有载调压装置的调节装置机构时的装配错误,装配时不慎掉入的杂物卡住机构等问题,也将引发不同程度的事故。(5)主变压器的主变吊芯及高压管等安装时,不慎掉入如螺帽与钥匙之类的杂物、器身及套管内排水不彻底、密封装置安装错误或在安装中损坏等,都会降低主变压器绝缘强度,导致局部绝缘被击穿或破坏,造成恶性事故。
2.3超电流问题
(1)泵内有异物、泵内轴承损坏、泵的转予与壳体相摩擦等会引起超电流。(2)电机的功率偏小、过载电流整定偏小、线路电阻偏高及电源缺相等也会引发超电流。(3)工艺操作中密度大、粘度高、需求量高等现象,使所送介质超过泵设计能力,导致超电流。
2.4振动的问题
(1)泵的问题,多见泵内轴承间隙大、转子不平衡、转子和定子相摩擦转子与壳体同心度差等。其工艺操作参数与泵的额定参数偏离太多,就会引起泵的运行不平稳。(2)电机的问题,常见为转子不平衡、轴承间隙大、转子和定子气隙不均匀等。
3、提高机电设备安装施工质量的措施
3.1安装施工的遵循原则
3.1.1按要求选设施
经有关科技人员通过技术计算和验算,共同研究商定,以使用价值和经济效益双保证为设各和设施选定取向,进行施工组织设计及设备、设施选择。
3.1.2预定计划、总体布置、主次分明
经多方面考虑、技术论证,科学、有序地计划安排每项机电设备的安装施工顺序,不可随意改动,影响工程进度的连续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开工前,需对变电所、压风机等主要设备的安装做出充分准备,为顺利旆工创造条件。如先确定电源、动力源,再配备井架、提升绞车等,只有这样按主次分明、轻重缓急,有序、合理的安排,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安装工作,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施工。
3.1.3按设计和规范要求安装施工
严格按设备安装的设计技术要求施工,尽量减少时间浪费和材料耗损;对没有特定要求的,按常规作业方式和工作顺序以及规范进行安装施工,不可因赶施工进度而颠倒工序。如:井架安装,按常规作业方法和工作顺序,在基层组装完成后,利用测绘仪器进行操平找正,然后逐层安装,以确保施工质量。
3.1.4保证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
参与安装的施工人员,需经过岗前培训,以掌握一般的安装知识和安装标准,保证其具备相应的专业素质,进而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如,由机械人员负责安装机械部分,由电气人员负责连接电气部分,严格按规定规范接好设备供配电电源电路,在电路安装完成后进行设备试运转,以便提前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和检修。安装后,再对设备安装的合理性、完整性及安全性等进行全面的检查。
3.2安装施工的质量控制
3.2.1编制施工流程图及施工要求
为合理、有序地组织好多个工种的施工作业,必须做好全面的布局计划,施工程序需按常规先难后易、先大后小、先高后低;施工作业过程中,按施工作业要求和先后顺序安排阶梯式流水作业;各工种及各专业需按布局要求在指定标高位置上进行各自的设备安装。最好是根据这些程序和要求编制出施工流程图及施工要求,并进行合理化的探讨确定,按其所示进行施工,以求有备无患、事半功倍。
3.2质量控制在施工之前
施工前的准备阶段,必须首先对设计图纸进行彻底的了解,如发现图纸中出现的问题或不足,或及时讨论意见,然后调整筹备工作的安排;了解项目所涉及的信息形式、相关技术文件、要求和标准;验证项目所需的设备和材料。为下一步创造条件;定义当前的实际规格和操作规程和订单;对施工人员和人员进行整体工程技术的披露,并根据施工人员流动的特点,根据工程进度进行分段。
3.2.3施工中的质量控制
根据已会审的电气设计图纸及有关技术文件,以及经审批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技术方案进行施工:若在施工中发现图纸中有问题,需及时提出并作出相应的处理,但不可未经同意私自变更设计;要坚持执行并落实“三检”制,关键部位需有旁站监理;严格推行实施规范化操作程序:编制符合工艺标准、规范、可操作的质量控制程序;注意在平时及时收集并整理资料,尤其是隐蔽工程的验收资料和隐蔽签证的收集、整理和保存:未经有关人员在隐蔽验收表上签字,不得进行下道工序,以防监督流于形式;做好施工目志的记录。
3.2.4通电调试
机电设备在出厂时无法完成总装及负荷试验,即便是使用过的设备,也难免因拆卸、搬运或再次安装而改变原始安装状态,因此,已安装好的机电设备必须尽快进行调试。不仅是解体装运的初装设备在安装后需要进行调试,所有新增、自制、更新、改造、大(中)修机械设备,都必须在投入使用前进行调试。且调试前要再次检查设备装配的合理性、完整性、安全性及渗漏痕迹等,以保证调试工作安全、顺利进行。主要调试其工作质量、可靠性能、操作性能与经济性能等。还需在施工现场对其空负荷及负荷进行试验考核,以正确检验并保证其性能达到工业化生产技术的条件要求。
通电调试,本着先单机后联调、先手动后自动、先就地后远方(遥控)、先空载后负载、先点动后联动的原则,严格按规程操作配电屏、配电柜及设备的送(受)电,送电单位由专人负责、统筹安排,需在送电及受电双方监理在场监督的情况下完成调试,以确保调试人员的人身安全。
3.2.5验收流程
施工承包人完成工程竣工验收条件后,进行自我评估和自我检查,并将竣工报告提交工程监理部门和竣工验收清单。通过总监理工程师组织专业监理工程师,项目完成数据和工程实体质量完成预验收,根据要求,检查施工问题及时整改后,工程监理部门再次完成数据和工程实体综合验收后,由总监理工程师签署工程竣工检查列表,对施工单位数据的最终评估报告。如果在完成项目交接验收后未完成整改,则安装单位的同意,进行甩处理,并在监督督促和跟踪下,项目交接后整改。
4、结束语
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施工项目是一个类型的工作、工作流程、系统更复杂的生产过程,这是一个建设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本着安全的原则,高质量的,美丽的,严格按照规则的建设,根据实际情况,灵活,确保机电设备施工的质量,机电设备安装的问题,相应的改进措施,尽量减少机电设备的噪声和振动。
参考文献
[1] 建筑考试培训研究中心组织.机电工程管理与实务.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1.6
[2] 王华.建筑弱电工程设计施工手册.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9
[3] 吴斌.《影响建筑机电安装工程施工管理因素及对策》,《大科技:科技天地》,2011.12
论文作者:郭晟琮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1
标签:机电论文; 设备论文; 设备安装论文; 螺栓论文; 作业论文; 转子论文; 电气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