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现场使用的建筑机械设备及调配方式分析论文_陈文涛

施工现场使用的建筑机械设备及调配方式分析论文_陈文涛

梅州市敏捷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514071

摘要:本文阐述了建筑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的特点,就建筑工程施工安全设备管理现状进行了总结与分析,在此基础上,针对建筑工程机械安全管理的对策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施工机械调配的原则及方法。

关键词:建筑行业;施工现场;机械设备;安全管理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建筑企业随之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为建筑企业带来更大发展空间的同时,也加剧了行业之间的竞争。过去,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企业一般采用传统建设方式,并采用简单的设备作为建筑动力,这很难保证施工进度,且也不利于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因此,我们应保证设备的安全管理、优化配置,提升机械设备工作效率。下面结合笔者的工作实践,就施工现场使用的建筑机械设备及调配方式进行探讨。

1 建筑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的特点

建筑机械安全一般分为两个部分,即机械安全技术和机械设备的管理与使用。建筑施工作业本身具有复杂的特性,在不同的施工阶段,施工人员所采用的施工机械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机械操作人员大多数为农民工,不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水平,缺乏相应的技术知识和安全生产知识。建筑施工的环境一般比较恶劣,长期处于露天作业,加上施工任务比较繁重,难以做好机械设备的保养维护工作。

2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设备管理现状分析

2.1 未能认识到机械设备安全管理重要性

近年来,随着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机械设备所有制形式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从中推动了机械设备租赁市场的扩大,施工企业工程项目承包形式的多样化,施工企业跨地区、跨省市承揽任务流动性的增大,使得越来越多的施工企业负责人和项目负责人形成了机械设备“租赁”比“购买”更经济的观念,从而加剧了“重使用、轻管理”的错误认识。

2.2 建筑工程管理力量较为薄弱

目前来说,我国很多企业只会重视机械设备的开发及引进工作,在研发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投资,但对于机械设备的管理环节并不受重视,在机械设备的管理上投入较少。再加上整个机械设备的管理部门的人员的流动性比较大,对于机械管理部门的重视程度不高,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的管理人员比较少,甚至不设置管理人员,机械设备各项管理制度不能很好的应用到实际中去。

2.3 机械设备管理人员较为缺乏

大部分建筑施工企业没有专门负责机械设备的管理人员,一般情况下,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均由工程的管理人员兼任,而这些兼职的管理员,缺乏机械设备的管理和维护知识,在机械设备的管理和选型上存在着很大的缺陷,设备的管理和验收工作不到位,甚至采用安全隐患较大的机械设备,从而导致机械设备在运行中出现故障,给工作人员埋下较大的安全隐患。

2.4 事故应急救援能力不足

一般来说,建筑工程建设的工期较为紧张,导致很多的施工企业把施工的重点放在了如何提高工程的施工效率上,对施工过程中的一些施工工艺研究比较透彻,这使得很多的企业忽视了对大型机械设备的管理,特别是在大型的机械设备事故的应急救援能力上十分薄弱。

3 建筑工程机械安全管理的对策

3.1 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

应该对安全管理的组织、对象、内容、方式以及相应的法津责任进行明确的规定,对部门之间的规章交叉现象予以解决,明确责任界限。安全管理部门应制定相应的安全检查规定和安全监理行政处罚规定,并依法行政,对于建筑机械设备的安全检验标准要及时进行更新,规范监理执法的过程,使监理工作能够有序的进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 建立健全现场规章制度

在建筑工程机械安全管理工作中,施工现场各方主体应配备专职的机械设备管理人员,负责施工现场机械设备使用安全管理工作。施工现场应建立相应的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包括安全管理职责、安全技术交底、交接班、维护保养、检查、资料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对于现场施工的主要机械设备,要实行定机、定人、定岗位责任的三定制度。

3.3 合理划分安全监管职责

安全监督部门应积极履行自己的权限,依法对部门权限进行严格划分,强化行业监管职责,对各部门之间存在的交叉法津法规条文进行及时的清除,要对各部门进行明确的职责分工,保证各个部门能够各司其职,推动建筑施工的安全运行。

3.4 不断完善技术档案

施工企业应对施工机械设备进行彻底的清查,统一进行编号,建立相应的机械设备管理档案,方便定期对设备的使用情况和性能进行检查,管理档案要及时进行更新。对于机械设备的档案管理工作,要由专人进行负责,档案的内容主要包括机械施工设备的出厂使用说明、技术参数及相关资料、每次大修的时间、设备使用记录、维修项目记录等。要根据建设工程施工进度对不断进退场的各种类建筑机械进行动态跟踪、收集整理发生在整个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技术资料,能及时建立起有关建筑机械的安全管理技术档案安全管理技术档案可以清晰地反映建筑机械在工程施工中的状态,便于各种安全生产检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4 施工机械调配的原则及方法

4.1 机械配套的条件

1)各机械的技术规格必须满足既定工程的技术标准;2)在工艺允许的条件下,尽可能采用重型机械并保证为其安排足够的工作量;3)机械必须具有良好的性能;4)机械必须具有良好的可靠性。

4.2 建筑施工机械设备的调配原则

1)机械设备的调配必须与建筑施工组织相一致;2)机械设备的调配必须有利于施工,有利于机械利用率和完好率的提高,有利于提高机械化施工水平,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3)机械设备的配制必须适应建筑工程项目多变的特点,具有一定的应变能力;4)机械设备的调配要符合集中、分散相结合的原则。

4.3 施工机械的调配方法

施上机械的调配过程大体是:分析问题,确定目标,拟定及分析方案,方案选择,方案实施。在进行方案选择时,通过对影响施上机械调配方案因素的分析,应从以下四方而考虑:机械的施上质量指标;调配方案对施上任务的适应性;调配方案的经济性与施上机械间的协调性。这此综合指标中既有定量因素又有定性因素,即使是定量因素,在不同的管理水平和使用条件下,也有较大差异,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另一方而,各个因素往往相互影响,其相关程度准确判定,也可以认为是模糊的。因此,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解决施上机械的调配问题既适合施上机械实际情况,又具有可操作性。

5 结语

建筑机械安全管理作为现场施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以及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建筑施工单位应引起重视。在建筑机械安全管理工作中,我们要充分掌握好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特点,以及时消除安全事故出现的各利不利的因素,同时还要建立健全机械设备安全管理体系,严格遵照国家规定的安全操作标准进行施工,且还要成立专门的机械安全管理监督部门,对监督职责进行层级划分,将安全管理落实到实处,保证施工现场机械设备应用的安全性,实现建筑工程的安全生产目标,以提升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我国建筑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卿琪.建筑施工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J].建筑安全,2012(05):152.

[2]张治才.浅谈机械设备对工程项目责任成本管理的影响[J].内江科技,2011(08):66.

论文作者:陈文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3

标签:;  ;  ;  ;  ;  ;  ;  ;  

施工现场使用的建筑机械设备及调配方式分析论文_陈文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