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论文_江斌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论文_江斌

浙江省衢州市开化县华埠镇中心小学 324302

摘 要:新课导入是小学数学新课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它不但能起到画龙点睛、启迪思维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可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使学生顺利地、较快地、全身心地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之中。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 新课导入 导入艺术

新课的导入是教师把学生快速引入兴趣的大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的重要一步。良好的新课导入像戏剧的序幕,令学生心驰向往、倍受吸引;像投石激浪,让学生迅速启开思维的大门,点燃智慧的火炬——“一粒沙里见世界”,虽然这仅是一个小小的开头,却熔铸和凝聚了教师的智慧和爱心,体现了教师的教学素养。

一、重视新课导入的教学环节

多年来的数学教学工作证明,小学数学教学的新课导入必须精心设计。一节数学课若没开好头,对下面的讲课就会产生不利影响。对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来说,这种影响可能很小,但对经验较少的年轻老师来说,影响可能较大,直接的可能会导致学生感觉索然无味,难以进入预期的学习状态,或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或导致时间紧张下课时拖堂等等。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上课伊始,学生的学习心理准备难免不充分,师生之间难免有一定的心理距离。这时,教师就一定要讲究导课的艺术,来激励、唤醒、鼓舞学生的智力情绪。有经验的老教师都很重视导课的艺术,千方百计地使学生迅速进入特定的教学活动轨迹。“良好的开端乃是成功的一半。”很显然,新颖别致高超的导课艺术必然会先入为主、先声夺人,对学生产生强烈的吸引力,使学生欲罢不能、不得不听,整个教学气氛立即活跃起来,教学也就容易进入最佳境界。可以说,高超的导课进程是知识与艺术、智慧与爱心的一种完美创造,它为一堂课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教学没有固定的形式,一堂课如何开头也没有固定的方法。由于教育对象不同、教学内容不同,每堂课的开头也必然不同。即使是同一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师也有不同的处理方法。有经验的教师总是十分重视一堂课的开端和知识的转折与衔接。他们总是精心设计导入,讲究导入的艺术性,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特定的教学任务和程序之中。

二、新课导入的几种形式

1.问题导入

实践证明,疑问、矛盾、问题是思维的“启发剂”,它能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有力地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开启学生思维器官的钥匙。有经验的教师都很注意设疑导课的启发思维功能,精心设置疑问,以鼓起学生思维的风帆。

曾听过一位教师在上《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时:

(1)向学生出示一个可变形的平行四边形框架,提问:什么叫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有什么特征)?

(2)变换平行四边形框架:平行四边形→矩形。问:是不是平行四边形?

有学生认为矩形是平行四边形,有学生认为不是。引导学生陈述理由,得出结论: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3)学生提问:“长方形是属于平行四边形的还是属于正方形的?”

(4)请学生对模型指出平行四边形的高。几个学生都没有讲对。教师讲解,再把模型竖起来,让学生指出高。

(5)提问:每个小正方块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你能知道下面图形(略)的面积吗?

问1:你是怎么求得的?生:数格子,量长宽。

问2:可是形状变了呀?生:形状变了,面积不变呢。

《数学课程标准》在知识与技能目标中阐述:“经历探究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和变换的过程,掌握空间与图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教师在导入时就应该这样设计,使学生对本课的内容产生疑问,启发学生的思维功能,提高学生的兴致,为新的学习做好方法上的准备。

2.故事导入

把课讲得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始终是衡量教师教学艺术水平的标准之一。针对小学生爱听有趣的奇闻轶事的心理特点,在导入新课时适当引入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故事、寓言、典故、谜语、趣闻等,可以帮助学生展开思维、丰富联想,可使他们兴致勃勃地投入新知识的学习中,变好奇心为浓厚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授北师大版三年级(上)“0除以任何一个不是0的数都得0”时,我口述学生感兴趣的《西游记》中的“猪八戒吃西瓜”的故事:

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一天,天气特别炎热,师徒四人口渴难忍,让八戒去找西瓜解渴。猪八戒找到4个大西瓜,他想:4除以4等于1,每人一个。于是便喜滋滋地抱着西瓜去找唐僧。结果猪八戒边走边吃,等到了唐僧面前,西瓜一个也没有了。0个西瓜,唐僧、孙悟空、沙和尚怎么分呢?

这样的导入,既生动有趣,又蕴含着新知识,能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增加对数学学习的兴致,也为课堂教学成功铺下了基石。

3.悬念导入

悬念,能够引起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兴趣,使学生产生刨根问底的急切心情,在探究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教师发出的信息。教师在悬念中既巧妙地提出了学习任务,又创造出探求知识的良好情境。悬念的设置要恰当、适度。不悬会使学生一眼望穿,则无念可思;太悬会使学生无从下手,也就无趣可激。只有寓事实于悬念中,才能引起学生开动脑筋、琢磨思考,兴趣盎然地去探索未知。

例如我校老师在讲授《圆的周长》时,便口述了一个阿凡提的故事(略)。

问题:阿凡提从起点开始,跑一圈,绕正方形还是绕圆形跑一圈更快?

4.情境导入

有些概念、性质等基础知识比较抽象,不易理解,通过教师创设的情境,可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感性认识。中小学生的心理行为特点就是好动,因此课堂活动总是会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当然,导入时所组织的活动不宜太复杂,用的时间也不宜太长,直接参与活动的人数也不宜太多。

例如在上《可能性》一节时,我是这样设计的:

首先问学生:喜欢做游戏吗?然后把课前准备好的黄、白、红色纸球及摸球箱拿出,按“我摸你猜“的形式,让学生猜老师摸的球是什么颜色的。通过形象的观察,学生自然对“一定”、“不可能”、“可能”三个概念有了感性的认识。

《标准》中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而这样导入新课,不仅为学生学习新知识扫清了障碍,而且激起了学生探求新知识的热情。

5.经验导入

教师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熟悉的素材出发,用生动有趣的提问、讲解等方式导入新课,是经验导入。这种方法使学生有一种亲切感,能很快引起学生的共鸣和求知欲望,引导学生动脑思考。

例如在讲授《千克、克、吨》这一章内容时,我就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从生活中了解物体的质量单位,从而帮助学生提取生活中的一些经验。

《标准》中指出:“数学学习是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而这样设计,既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也使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致得到了提高。

以上导课方式是教学中几种常见的导课方式,而导课的方法还有很多,比如实验导入、直接导入、旧知识导入、事例导入、练习导入、幽默导入、布障导入、比较导入、讨论导入等方法。小学数学导入新课的方法没有固定的模式,只要在平时的数学教学工作中不断探索、勇于实践,就一定能设计出更多更好的导课形式,因而也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新课导入也应注意导入的科学性、时效性,要简明、实用、紧扣教学目标,不能哗众取宠,更不能喧宾夺主。

参考文献

[1]汪淑珍 数学课堂导入的常见方法[J].科技资讯,2012,(12)。

[2]隋成飞 让课堂导入艺术引航[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10)。

论文作者:江斌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6年7月总第24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1

标签:;  ;  ;  ;  ;  ;  ;  ;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论文_江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