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人文历史渗透中渐渐成长论文_魏学书

让学生在人文历史渗透中渐渐成长论文_魏学书

甘肃省永昌县第五中学 737200

新的时代背景和课改理念下,好的教学或者课堂应该既有技法和技能的融会贯通,又有情感、心灵和品性的多重滋养,初中历史教学亦然。历史课堂不能仅仅是“知道课”——知道历史人物、知道历史事件、知道历史与现实的联系……而应是童心、爱心和责任心交汇的磁场,应该是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精神得到张扬的创造场,应该是历史真相、人性和人文的发现场,是实践场、探究室、生命栖居室和人格成长室。

基于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或以历史人物为鉴,让对话更人文一些;或以人文史料为例,让选择更人文一些;或以探究延伸为“契”,让拓展更人文一些,以此让孩子们在人文历史的涓涓细流中渐渐成长。

一、以历史人物为鉴,让对话更人文一些

历史课程是一门具有“思想性、基础性、人文性、综合性”等多重性质的课程。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人文性呢?窃以为,从历史人物中汲取有关生命的学问,应该是“人文性”的具体表现,应该成为教师执教历史学科的应有之义,因为“教育教学活动若忽视‘生命学问’,就会造成生命领域的荒凉与暗淡”。

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中的《辛亥革命》一课,孙中山“愈挫弥坚”的精神,正是对当下独生子女居多而心理脆弱之现象进行有力回应的极好的案例,正是渗透生命学问极好的契机,可以设计以下教学环节:

1.国难深重,胸怀大志(孙中山维护共和斗争的屡次失败的情景)。

先让孩子们先说说他们所知道的孙中山,然后通过PPT课件简要介绍孙中山,突出他在国难深重时胸怀大志,一心救国方面的情景。再然后引领孩子们了解孙中山创建革命团体和革命政党的情景。引领学生了解兴中会的创建和同盟会的创建,并以孙中山的一段话“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因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为例理解“三民主义”。(1922年孙中山谈话录。)

2.愈挫弥坚,成就伟业。

引领孩子们了解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发动了武昌起义,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的情景。

3.千秋功业,任人评说。

有人认为辛亥革命成功了,有人认为辛亥革命失败了。你认为呢?(让学生讨论,阐明自己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之所以这样设计教学环节,就是以孙中山为鉴,注重从孙中山的“抗挫意识”出发锻造学生,滋养学生,影响学生。引导学生想想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受到的“挫折”和孙中山的遭遇相比较,孩子们必然有所感悟、有所启发、有所深思。教师应在课堂上充分放权,让孩子们自由多元地对话,在有意义的有趣的沟通和对话中,与学生的内心和人生对接,使孩子们在触动、浸润和滋养中,生成对历史人物的全面理解和评价,以此为孩子们的成长奠基。

二、以人文史料为例,让选择更人文一些

如何让“道德认知像‘盐’一样融进课堂的‘汤’中”,关键在于教师在史料选择方面的取舍。《课程标准》旗帜鲜明地提出:“力图从整体上把握历史,而不是孤立地、分散地讲述历史知识。”这意味着教师要选择那些看似“沉睡”实则“活生生”的历史材料,全面整体地把握历史。作为历史教师,是选择一些干巴巴的知识点以应付考试呢?还是从有利于锻造孩子们品性的角度而选择史料呢?显然只有后者才是值得称道的。

三、以探究延伸为“契”,让拓展更人文一些

如何从历史课堂中吸收到更多沉甸甸的人文素养,关键在于教师的教学视野是否更加开阔,是否以探究延伸为“契”,引领孩子们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拓展延伸?历史教师应经常反思:教学的延展探究是否更加人文?是否更有利于孩子们品性的锻造与纯化?教学的“生长点”和“延伸点”是否为教学增值?

仍然以《辛亥革命》的教学为例,教学结束时可创设这样的探究环节:

1.展示有关袁世凯的历史画面或漫画及文字说明,袁世凯为何会成为多方看好的炙手可热的可稳定时局的人物?为何会成为中华民国的第二任临时大总统?

2.辛亥革命是伟大的,但也有它的局限性,请你认真思考,想想局限性在哪里,在此基础上,课后查阅有关资料进行拓展研究。

3.辛亥革命后,社会各阶层和各种政治力量都在经历着一次历史性巨变。假如我是( ),我的感受是角色:A.工人;B.实业家或资本家;C.革命党人;D.立宪派和投机政客;E.帝国主义;F.旧官僚(前清官员);G.其他(要求:请同学们根据自己选择的角色以小论文的形式谈感受。)

说到底,教师应在历史课堂中营造浓浓的人文生态,让历史中的人文因子“活”起来,融进孩子们的心灵和行动中,从而让孩子们的心随着历史知识的扩大而扩大,正所谓“心的扩大才是教育的扩大”。但愿,初中历史教师,能够努力重构以人文生态为呼吸的课堂,并让孩子们的心在扩大,情在滋养,品性在不知不觉地纯化。

参考文献

[1]林高明 核心素养:关注个体生命成长历程[J].教师博览(原创版),2017,(2):47。

[2]程晓云 清华附小的“活德育”[J].教师月刊,2013,(2):12。

论文作者:魏学书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7年7月总第1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7

标签:;  ;  ;  ;  ;  ;  ;  ;  

让学生在人文历史渗透中渐渐成长论文_魏学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