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视剧批评模式演变初探_美学论文

中国电视剧批评模式演变初探_美学论文

中国电视剧批评模式嬗变初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批评论文,电视剧论文,模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如果我们以艺术这一范畴审视并定义电视的全部内涵,或许只有电视剧可以较充分地描述成艺术类别,其他电视节目或许只具有媒介对某些传统艺术如电视媒体上的音乐艺术、绘画艺术、建筑艺术、电影艺术、文学艺术等等——呈现的意义。电视剧批评从电视剧作为独立叙事艺术类型看,它是电视剧学术体系:电视剧艺术理论、电视剧艺术批评、电视剧发展历史的三大学科构成之一。从其他传统艺术门类的学术体系看,艺术批评是艺术学科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我国电视剧批评虽然一直伴随着电视剧的发展而发展,但是作为电视剧批评学科的建立,仍然处于发轫阶段。从历时性嬗变的角度探讨和分析电视剧批评模式是建立电视剧批评学的基础工作之一,对电视剧批评学科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电视剧批评模式从观念嬗变上可以约略划分为政治批评模式、审美批评模式、文化研究批评模式三个层级递进互为关联的发展阶段。

一、电视剧发轫期的政治主导批评模式

从目前发现的文献看,最早的电视剧批评应是从1958年到1964年的8篇文章,①这8篇文章有采访报道,有对电视剧这一新的艺术种类的探索介绍,也有艺术、技术讨论文章。如果我们不阅读这些文献,我们可能会主观地认定这些文章可能会充满政治说教,但事实上当时的作者们还是具备专业严肃性的。如赵玉嵘的《电视剧浅议》可以说是特定时代难得的艺术、审美批评文献。②当然这些文章中的政治指向也是十分明确的,如赵玉嵘在文中指出:“电视剧紧密为政治服务的含义是宽广的……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要让这种艺术形式成为宣传共产主义思想的有力工具”。但是从这篇文章的整体看却隐含着去政治化的意味,这些文字表述带有时代语境强迫和硬贴的痕迹。这些文章也能看出20世纪60年代前半期中国曾经出现的短暂回暖的大的政治气候对作者正常思考专业问题的积极影响。

电视剧批评最早呈现出的是“无模式”的模式——即在一篇文章中没有具体的一以贯之的理论模型。回顾那时为数不多的批评文字,可以看到很多批评都是对电视艺术的初步探索。但从深层结构上来看,发轫期的电视剧批评表现出以工具论为导向的政治书写特征。其内在形态与政治意识形态关联密切,包括政策图解式、工作总结式、漫谈随想式的批评形式。批评话语的来源主要有社会现实生活中的政治宣传、工作总结报告,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当时政治、文化和社会思潮的影响。

这一时期形成的电视剧政治主导批评模式深刻影响了未来电视剧批评的价值取向,政策图解式、工作总结式的批评一直延续至今。改革开放后的电视剧批评中经常会有这样类似的描述。中国特有的社会语境潜在的规训着电视剧批评的话语方式及其发展轨迹,主旋律批评的官方话语在电视剧批评中一直保持政治主导批评模式。中国电视剧批评后来的发展充分印证了中国社会的巨大变迁以及各种社会力量对电视剧批评的深刻影响和政治、文化的全方位博弈。从总体上来看,发轫期的电视剧批评具有不言而喻的政治价值指向,在对电视剧技术、艺术的专业探讨中隐含着审美批评模式。从审美内涵来看,漫谈随想式批评是一个非常值得回味的现象,从赵玉嵘的《电视剧浅议》起,以“漫谈”、“杂论”、“散议”、“随感”、“观后”等命名的批评文章一直延续至今。归根结底,这种泛印象批评接近中国传统艺术批评方法的“点评”,包含着“比兴”的传统。反思五十年电视剧批评文献的发展脉络,可以发现:政治批评模式、审美批评模式、文化研究批评模式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分别成为某个时代的主导批评模式,但是同时也伴随着其他批评模式。它们不是一种绝对代替的历时更迭,而是此消彼长,互为补充,具有渐变的历时特征。政治批评模式作为曾经盛行的主导模式虽然失去了以往的主导地位,但是仍有一些文献,不时地表达着当下的主流政治观点。审美批评模式似乎是一以贯之地存在于电视剧批评领域,但是它的主潮期是20世纪80年代至上世纪末期。20世纪90年代,文化研究批评模式似乎只是与审美批评模式相伴随的批评模式,但是进入21世纪后,这一批评模式渐趋明朗化和普遍化,日益成为年青一代批评家的自发理论选择。

二、电视剧文艺自觉时期的审美主潮批评模式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在政治、经济、社会、日常生活的认知里经常有文化热点、思想交锋,并且汇成了新启蒙的思潮。美学热是这一时期突出的表现,在从政治文化向大众消费文化转变的过程中,电视文化经历了审美自觉的独特时期。一时间,艺术风格、审美价值、有意味的形式成为热点词汇。通过电视创造的审美情感,引领了这一时期人们的思想风尚、民俗特色。通过改革开放的经典阐释,加上人情人性的复归,创作本体论和社会审美心理的变迁等,我们可以看到,同样是传达文艺政策、社会价值观,也是以美学的眼光和视角来表达。由于这是一个百废待兴的时代,艺术处于恢复期,此时见诸于报端、期刊最有特色的则是一些业界的编剧、导演的阐释。他们更多注重的是文学自觉、艺术自律,同那些逐渐摸索理论模型、批评方法的学者一起,更多在运用着文艺学、美学批评概念和标准来评判电视剧创作。注重探讨艺术形象、艺术形式和艺术问题,而电视剧批评模式则一方面沿袭了发轫期的政治批评模式,一方面又有一些独立的美学诉求和审美风尚的跟进,从而向审美主潮转变。

20世纪80年代最早流行的是单本剧、电视短剧、儿童剧、戏曲剧等多元化的样式,在电视剧政治批评模式和审美批评模式此消彼长的过程中,电视剧生产也找到了长篇电视剧的创作模式,长篇电视剧繁荣发展并引领了80年代的时尚潮流。从1980年电视剧《敌营十八年》开始,注重情节性、娱乐性的长篇电视剧开始走俏,电视剧批评步入了美学价值形态建构的新阶段。但是这一时期在人的主体性、本体论、美学热产生的“轰动效应”里,电视剧批评的反应是滞后的。其根本原因是“急就章”的做法,大多数写作批评的人是电视剧创作专业人士或广电总局的政府官员,在学术上没有太多专门研究电视剧的人出现,以鉴赏为主的电视剧批评占据了主流地位。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电视剧的创作群体是从电影艺术创作群体分离、转化而来的,中国的电视剧批评群体当初主要来自文学和电影研究领域,所以不可避免地将文学、戏剧和电影美学的理论资源和研究方法带入电视剧批评领域。正因如此,进而形成了审美主潮批评模式。审美批评模式之所以成为继政治批评模式而起的主潮,一方面是由于去“文革”阶级论的需要,一方面是新的主导文化要借具体生动的文本来加以阐释,政治意识形态消隐在审美主潮里。如当时对《蹉跎岁月》的批评,大多数批评者更加赞美其清新婉转的艺术风格而刻意淡化政治意识形态。20世纪80、90年代是中国电视剧从舆论宣传工具向大众传媒形式转化的阶段。

20世纪90年代初期美学热在电视剧批评领域仍然盛行。但其理论资源却依然是传统和经典的西方古典美学以及苏联美学。艾斐的《论电视剧的乡土流派与中国气派》淋漓尽致地展示了审美主潮时期的表述方式,文章这样表述:

我们提出了电视剧的流派与气派的美学命题……对我们电视剧的现实创作态势作考察,烛然可鉴的一个美学现象,便是流派的竞相出现愈来愈多成为“热点”……应该说毫无拘束地实现着属于更高层次和更大范围的美学创造。毫无疑问,这样的高度自觉而自由的美学创造,不仅可以使其创造物(电视剧)具有容纳并适应现代生活的艺术构体,而且也可以使其创造物更富于时代精神和多层次的审美适应性。③

该文章作为审美主潮的一篇很有代表性的文字,里面不断提到“审美创造”、“审美适应”、“美学思维空间拓展”、“美学资料使然”、“美学内涵和艺术表现力”、“审美价值”、“审美情趣”、“美学品格”、“美学机体”,而且引用贺拉斯、黑格尔、列夫托尔斯泰、别林斯基等人的美学思想,具有审美主潮的全部特征。一篇文章中运用几十处美学概念和用语,是典型的审美批评。再如贾磊磊的《语言悖论——评电视系列喜剧〈编辑部的故事〉》④、尹鸿《当前电视创作中的喜剧观念》⑤、徐宏的《审美视角的变更与位移——漫谈改革题材电视剧》⑥、高鑫的《在历史的交叉点上表现美——现代电视剧的审美观念》⑦、彭加瑾的《艺术要有艺术的规律——让电视剧更好看》⑧等等都代表了这一时期的审美批评话语。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社会的各个领域具有再度寻求政治化的热情,在各个单位充满政治颂歌的旋律中,电视剧批评在这个时期也习惯性地表现出政治意味,许多审美批评模式的文章在此时失去了美学纯正性。如王云缦的文章《电视剧创作和典型化原则》,从论文题目和其主题看是一篇苏联美学体系的学术论文,但是其中也不乏这样的论述:“要发展和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电视剧,就要走革命现实主义的道路,发扬革命现实主义精神”,并引用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作为重要理论支撑。⑨再如林文山的《从电视剧〈武松〉谈到古典文学名著的搬上屏幕》一文,题目与主题是谈论一个文学、艺术问题,但是文中也不忘“增强人们的爱国主义感情、建设以共产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并且也引用政治领导人邓力群的讲话作为论证的依据。90年代随着电视剧文化的日益大众化和商业化转型,在借鉴外来电视剧的创作经验基础上,中国电视剧创作逐步走向成熟,并且逐步形成了中国自己的民族风格。电视剧的成熟为电视剧批评界提供了充分的批评热情,中国电视剧批评经历了从审美批评到文化研究批评的显著转变。

三、电视剧成熟期的文化研究批评模式

中国在人文艺术学科领域的文化研究批评模式,与西方的文化研究具有种种差异,即经历了从审美研究到文化研究的过渡形态,所谓“审美文化研究”概念的提出恰恰就是这种形态的正式命名。所谓审美文化研究并不是世界学术话语体系的通用语言,仅仅是中国特定时期,学术话语博弈、调和、妥协的结果。20世纪90年代末21世纪初,在老一代学者中盛行的审美学术体系突然遭遇当时的年轻学者从西方引进的当代显学——文化研究。两种学术话语冲突的结果是学术话语的融合——学者们从席勒,直接是从前苏联寻求到了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学术命名“审美文化研究”。可视为西方文化研究在中国人文艺术学科领域的中国化过程。在电视剧批评领域也明显受到这一学术话语的深刻影响,比较典范的例子如戴清的著作《电视剧审美文化研究》,书中不乏审美研究和文化研究的混搭与拼合。更具代表性的是该书第五章“审美本体研究”从美学视角探讨电视剧,而紧接着第六章就是“文化研究”,是较纯粹的文化研究内容。事实上作者已经认识到了“审美文化”这一学术话语的怪诞,她在书中指出:

笔者认为,首先审美文化概念在中国美学界的提出、成为显学本身就是意味深长的。它是一种理论创新吗?如同文艺美学成为中国美学研究的专利,它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创新还是又一个以讹传讹的理论名词混用?需要指出的是,这一概念的借用,首先改变了它在西方语境中的本来意味。⑩

即戴清已经意识到用“审美文化研究”这个词语表述学术命题的虚假性,以及随之而来的学术悖论。在西方,文化研究具有显著的政治批判性,其主要话语是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和专制主义的祛魅。约翰·费斯克指出:

文化这个术语。当被用于短语“文化研究”之中时,既不是强调其美学也不是强调其人文主义意义,而是政治性的。文化不是被设想为在伟大艺术中所发现的美和形式的审美理想,也不是在更富于人文主义意义上的“人文精神”的声音——这种人类精神超越了时间和国家的界限而吸引了一种假想的普遍的男人(此处涉及的性别是故意为之的——妇女在这种文化观念中几乎没有或者就是没有扮演什么角色)。于是,文化不是那种防御污秽的工业物质主义和粗鄙行为的人类精神的审美结果,而是工业社会内包含一切社会经验意义的生活方式。(11)

在西方,文化研究概念提出的前提在于摆脱现有的学术体系,以拒绝知识和思想的体制化。文化研究是否一定是反审美的尚可讨论,但文化研究与美学不是一个学术体系,这是不争的事实。在中国将审美和文化研究合并,而且组成一个“审美文化研究”概念,是中国特色的所有方面在人文艺术学科领域的具体体现。也表明中国人文艺术学术界现在仍处在这一过渡时期,学术本身也存在话语权力的较量和妥协,电视剧批评也没有脱离这一语境。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电视剧批评关注的热点有所转变,逐渐借用“世俗化”、“平民化”、“通俗化”、“市场化”等大众文化观点,电视剧批评的研究视野拓展了,考虑语境问题成为研究根本,文化研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探讨范围。进入21世纪,电视剧批评的理论话语越来越彰显出文化研究的特点,主导文化、大众文化、精英文化成为学术界讨论的热点,后现代主义理论批评、叙事学理论模式、女性主义批评、现代性问题、全球化问题、本土化问题、消费主义、新历史主义等等逐步进入电视剧批评的书写范围。如尹鸿的《意义、生产与消费——当代中国电视剧的政治经济学分析》,(12)王黑特《对话与互动——90年代以来中国电视剧主导文化结构分析》、《阶层·身份·意识形态——几部电视剧再解读》,(13)张兵娟《传播、性别与中国现代性——以电视剧〈中国式离婚〉为例》,(14)燕道成《电视剧的女性主义、消费主义及后现代主义》,(15)李成军《后现代表现因素在电视剧中的活力——以〈武林外传〉为例》(16)以及2009年2010年王黑特、彭文祥、陈友军等在《当代电影》上发表的电视剧重述历史和电视剧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等问题的讨论,(17)都是运用文化研究理论资源研究中国电视剧问题的重要文献。90年代文化研究模式的转型,不仅是审美批评向文化研究的转变,更是中国社会的整体转型。尹鸿曾经提到中国电视剧在中国媒介变革、社会变革中的角色和地位,“中国电视剧的发展处在有中国特色市场与行政双轨运行的背景下,一方面受到国家政权的控制、干预和引导,同时又受到市场消费文化的强力冲击,成为当代中国媒介在各种权力角逐中演变历程的缩影”。(18)

21世纪中国电视剧批评模式不断重构,形成模式混合和视域融合的发展趋势,从而构建出文化产业批评模式、类型批评模式、社会现象批评模式、泛文本批评模式、后现代思潮批评模式、语境分析批评模式、新历史主义与文化诗学批评模式、漫谈随想回顾式批评模式、政治伦理道德融合批评模式等,这些都有待批评界进一步研究。中国电视剧批评模式研究的贡献可能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第一,对电视剧批评的生态机制和话语逻辑以及它们对于批评者的规范和引导的分析;第二,对电视剧批评模式做出了动态化的阐释和批评模式的细化;第三,对大众媒体、信息系统以及技术等这些彻底改变了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和日常生活性质的新型交往方式的理论阐释;第四,对新的视域与新的研究体系、对象以及策略分析的重要性的强调;第五,对以往研究中存在的有认识缺陷的政治经济学、社会学、哲学认知的反思性批判。

从学科隶属关系看,电视剧批评同电影批评和文学批评一样应该属于文学和艺术学范畴。如果从媒介批评角度看,电视剧批评也可以认为是媒介批评的组成部分,因为电视剧是电视媒介的内容之一。但是媒介批评具有更加广泛的涵盖范畴,在经验性领域媒介批评似乎更加接近传播学范畴,而与艺术学科关系较远。如果电视剧批评被媒介批评所涵盖,那么电影批评和文学批评也可以看成是媒介批评的组成,因为电影和文学与电视剧一样均属于不同性质媒介呈现的意义内涵。面对这样的矛盾,或者可以这样认为:电视剧批评、电影批评以及文学批评属于跨学科研究类别。

当代中国电视剧批评模式进入到了跨学科研究的新阶段,随着研究范式的更新和转换,必须上升到历史、哲学高度看待电视剧及其批评,模式混合、视域融合成为电视剧批评“场域”里价值理念的创新。五十年间电视剧批评模式的嬗变体现了电视剧批评的价值形态和审美范式的转变,越发凸显了西方资源的局限和中国现代性意识的文化回归。通过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视域的现代性研究,和对于电视剧批评嬗变的哲学根基、思维倾向、理论结构、美学范式的立体审视,标示着电视剧研究的方法、观念、模式、理论的飞跃,对电视剧批评学科的建设有着非凡的启示意义,同时也彰显出强大的批评力量。

注释:

①见赵玉嵘主编、陈友军编著《中国早期电视剧史略》,第四章,第139至172页,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书中论道:“关于早期的电视剧理论资料一共8篇,其中《电视剧是怎样的?》、《漫谈“电视剧”》、《荧光屏上的艺术——访北京电视台、中国广播电视剧团》、《广播电视剧团所见》、《改编〈相亲记〉杂感》、《电视剧能否采用象征性的景?》、《电视剧〈火种〉导演札记》等七篇文章由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2006级的博士生熊国荣提供,《电视剧浅议》来源于中国传媒大学张国涛博士论文《电视剧的连续性》的附录部分”。

②赵玉嵘主编、陈友军编著:《中国早期电视剧史略》,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年,第164页。

③艾斐:《论电视剧的乡土流派与中国气派》,《中国电视》,1991年第5期。

④《中国电视》1992年04期。

⑤《中国电视》1992年10期。

⑥《现代传播》1988年03期。

⑦《现代传播》1987年04期。

⑧《中国电视》1991年02期。

⑨《电视文艺》1984年01期。

⑩戴清著《电视剧审美文化研究》,第30,35页,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

(11)[美]罗伯特·C·艾伦编,麦永雄、柏敬泽、等译《重组话语频道》,第286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12)《现代传播》2001年第4期,第1—7页。

(13)载《当代电影》2002年第6期和2005年第1期。

(14)《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7月第33卷第4期,第110—114页。

(15)《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08年12月第22卷第4期,第31—36页。

(16)《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总第111期,第54—56页。

(17)《当代电影》2009年第6期,2010年第7期。

(18)尹鸿:意义、生产与消费——当代中国电视剧的政治经济学分析》,《现代传播》,2001年第4期。

标签:;  ;  ;  ;  ;  ;  ;  ;  ;  ;  

中国电视剧批评模式演变初探_美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