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进步的中外比较及政策取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取向论文,科技进步论文,中外论文,政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当今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中,科技进步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一些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中,科技进步的贡献率在本世纪初仅占10~15%,而到本世纪70年代后却上升到60%以上。以技术创新及其扩散为主要内容的科技进步,已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依托。科技进步不仅推动着经济增长和人类生存环境的改善,而且它还成为国际政治斗争、经济对垒、贸易竞争所使用的重要武器,它几乎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所有领域,构成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动力和基石。 科技水平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我国科技水平和进步程度如何?进行国际比较和实证分析将有助于我们从数量和质量上得到正确评估。如此,便于把握差距、寻求借鉴,从而为我国制定和调整科技政策及发展战略提供参考依据。
一、科技进步的中外比较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科学技术基础相对薄弱。尽管40多年来科技进步取得很大成绩,已在某些领域占有世界一席之地,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科技整体水平仍存在很大差距,科技进步仍滞后国民经济的发展。
1.科技投入比较
(1)R&D经费比较。R&D经费投入的多少, 不仅反映一个国家(地区)的科技实力,而且体现了政府及全社会对科技事业的支持程度。我国R&D经费总量居发展中国家中等水平, 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国家相比差距较大。1993年,美国R&D经费总量1607亿美元,日本1234亿美元,德国474亿美元,英国241亿美元,法国323亿美元,韩国77亿美元, 印度20亿美元(1992年)。而我国,1995年才达到39.4亿美元,只有主要发达国家的1/25,约为俄罗斯的1/4,韩国的1/2, 同期相比基本上和巴西、印度的投入水平相当。近几年,我国R&D经费有一定增长, 从1988年的89.5亿元逐步增加到1996年的327亿元。 但实际增长趋势并不乐观,自1992年以来实际增长率(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开始下降,1994年出现负增长,最近两年有所好转(见表1)。
表11988~1995年我国R&D经费增长状况
年份 1988
1989
1990 19911992
1993
R&D经费(亿元)89.5 112.3 125.4 142.3 169.0 169.0
R&D经费实际增长率(%) - 0.25
9.37 10.28 12.68
2.45
研究开发强度(%) 0.60
0.70
0.71
0.70
0.70
0.62
年份 1994
19951996
R&D经费(亿元)222.2
286.0
327.0
R&D经费实际增长率(%) -6.85
12.127.70
研究开发强度(%)
0.500.500.50
资料来源:①《中国统计年鉴》,1990~1996年。中国统计出版社;②国家统计局:《199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中国统计1997.4。
(2)研究开发强度(R&D经费/GDP)比较。 研究开发强度是衡量一个国家重视科技研究与发展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这一指标我国居发展中国家中下等水平,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差距较大。发达国家研究开发强度一般在2%以上,而且呈上升趋势,如从1975 年至1990年,日本从2.1%提高到3.1%,美国从2.2%提高到2.7%,法国从1.8%提高到2.4%,英国从2.2%提高到2.3%; 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一般在1.5%左右,韩国1992年已突破2%;发展中国家一般在0.8 ~1.0%,如巴西和印度1994年分别为1.1%和0.9%。而我国研究开发强度一直徘徊在0.7%左右,1993年开始下降,1994~1996年竟降至0.5%,已低于1988年前的水平。只有发达国家的1/5,不到俄罗斯的1/3,只有韩国的1/4,甚至也只有巴西和印度的1/2左右。这与我国作为一个大国的地位和加速经济发展的要求很不相称。对此,中央已提出“尽快扭转我国科技投入过低的局面”,规定“到2000年全社会研究与开发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1.5%”,这是十分必要的。
(3)科技人员人均研究经费比较。 研究人员人均研究经费的多少,影响着研究的效率。1991~1995年,我国科技人员人均经费由1.58万元提高到3.21万元,人均R&D经费由0.61万元提高到1.17万元。人均R&D经费仅相当于美国(1988年)的1/104,日本(1991年)的1/105,德国(1989年)的1/39,法国(1991年)的1/159,加拿大(1989 年)的1/85,印度(1990年)的1/13,韩国(1992年)的1/52, 新加坡(1987年)的1/40。若就全国人口而言,人均R&D经费差距更大。
2.R&D经费来源及分配比较
在R&D经费来源方面,我国来自政府的经费占主导地位(1987 年占60.9%,1994年为57.69%)。而在发达国家,企业是R&D活动的主要投资者。例如美国,1970年来自工业界的R&D经费占40%,1991 年上升到52%,现在也大约一半以上来自工业界。在韩国1976年的R&D 经费政府投入占78%,民间(包括企业)占22%;而到1991年,政府投入下降到20%,民间投资上升到80%,15年内发生了大逆转;目前韩国政府的投入仅占16~18%,但未影响到整个R&D经费的增长。
在R&D经费分配方面,我国约55%的经费(1989 年)分配给政府所属R&D机构,30%分配给企业。而在发达国家,仅10 %左右的经费分配给政府R&D机构(如日本1988年为8.8%,美国1990年为11.1 %, 德国1990年为12.1%),而大部分经费是分配给企业的R&D机构。 道理很简单:因为在发达国家,企业既是R&D资金的主要投入者,又是R&D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这方面正好是错位,长期以来是政府机构而不是企业成为推动技术进步的主体,这是过去实行计划经济的结果。这一错位,无形中在企业和政府之间设置了一道“屏障”:一方面是政府不了解企业对新技术的需求,企业不积极响应政府对技术进步的号召,这样势必增加政府的财政负担;另一方面,企业容易安于现状,缺乏技术创新的动力和紧迫感。另外,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的经费分配来看,世界有关国家的分配比例大致是:前苏联(80年代初)为 14∶22∶64,美国(1992年)为15.8∶23.3∶60.9, 日本(1992年)为13.9∶24.4∶61.7,法国(1989年)为20.1∶31.2∶48.7,韩国(1992年)为16.6∶19.6∶63.8,而中国(1989年)为7.7∶35.0∶57.3。可见,我国基础研究经费过低,若不及时调整,势必影响我国科技发展后劲。
3.科技人力比较
科技人才是第一生产力的开拓者。科技人才数量和质量的高低,不仅是科技进步的直接影响因素,也是科技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科技人员总数由解放前的5万人增加到1996年的280万人(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达到159万人,占总数的56.8%), 这一增长速度高于主要发达国家。从总量分析,我国R&D人员在美国、日本、 俄罗斯之后居位世界第四位,大大高于印度、巴西和韩国,但按占人口比重排名则相当靠后。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4年发表的《世界科学报告》,每千人中科学家和工程师的比重,日本为4.7人,居世界首位;其次是以色列(4.4人)、美国(3.8人);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为(2.8人);欧共体(12国平均1.9人);前苏联(1人);中国(0.4人)。
另外,从反映科技进步水平的全民族科技文化素质来看,世界各国差异很大。据世界银行《1996年发展报告》,1995年,高收入国家成人文盲率不足5%, 而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的成人文盲率(就个别国家看),布基纳法索女性占91%、男性占70%,印度女性占62%、男性占35%;中国女性占27%;男性占10%。从高等教育入学率来看,1993年,高收入国家(地区)平均为53%,中等收入国家平均为23%,低收入国家平均为3%,而其中中国为4%。
4.科技成果比较
科技成果的数量和质量是反映科技进步的重要标志。科技成果数量一般用发明发现数、论文发表数、专利和产品设计的申请数、批准数、拥有数等表示。根据联合国统计年鉴,1990年世界上拥有专利最多的10个国家是:美国1154204项,日本589750项,加拿大 339184 项, 法国250051项,联邦德国232791 项, 捷克斯洛伐克124611 项, 民主德国118099项,瑞士99287项,比利时85935项,瑞典84929项。 我国自1985年建立专利制度以来,申请专利项数逐年增加,从1985年的1.4 万项增加到1996年的10.3万项,但低于美国(38.4万项)、日本(18.7万项)和韩国(13万项)。从专利批准量来看,我国也逐年增加,从1985年的138项增加到1996年的4.4万项,表明我国发明创造的有效程度在逐年提高。1990年,世界上拥有工业产品设计(发明)最多的10个国家是:日本260283项,法国256000项,美国72779项,朝鲜62996 项, 联邦德国61891项,英国58001项,前苏联33582项,澳大利亚31414 项, 加拿大21692项,比利时19743项。世界上拥有商标和服务性标志最多的10个国家是:日本1140933项, 美国791139 项, 法国459797 项, 联邦德国316408项,巴西307247 项, 英国307012 项, 瑞士285114 项, 中国279397项,加拿大251480项,印度尼西亚182358项。
科技成果质量,通常用得奖数和奖级、发表论文的被引用次数等来表示。当今世界科学成就的最高奖是诺贝尔奖。1901~1988年,各国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中,注重基础研究的美、英、德、法共占75%。此间,美国共获诺贝尔奖150个,为全球之冠,其次为英国69个, 联邦德国56个,法国22个,前苏联10个,日本4个,中国尚与此无缘。 近年来,我国科研人员在获取国家级重大科技成果奖方面有突飞猛进,这表明我国科研能力正不断加强。
我国科技论文在世界上所处的位置,从1995年《科学引文索引》(SCI)、《工程索引》(EI)和《科学技术会议录索引》(ISTP )三大检索工具公布的统计数据看, 我国在国际期刊和会议上发表的论文共26395篇(不含港澳台),排序世界第11位。 若按主要反映自然科学基础水平的SCI所收录的论文数计,我国有13134篇,排序第15位;若按工程系列EI收录的论文数计,我国有8109篇,排序第七位。1995年,我国科技人员在国内科技期刊上共发表论文107991篇。相应的情况,论文总数超过我国的国家有:美、日、英、德、法、加拿大、意大利、俄罗斯、澳大利亚和荷兰。随着国家对基础研究的重视和加大科技的投入,近年来我国科技论文发表的数量在逐年增加。特别是在1995年SCI 收录的数量比上年增长26.0%,大大高于世界平均增长率8.0%。在SCI选用的3429种期刊中,我国已在1103种中有论文发表。但在国际上影响较大的学术期刊如Nature和Science上,我国论文数极少,1995 年该二刊物文献量分别为3308篇和2640篇,而我国仅有2篇和5篇。
5.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比较
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关键在于依靠科技进步。我国科技进步或综合要素生产率(TFP)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与发达国家有明显的差距(大约相差20个百分点)。一些发达国家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本世纪初到20、30年代仅10~20%,而从50~70年代,却很快上升到50~70%(详见表2)。我国在1953~1995年的43 年中,经济增长的85.98%是靠要素投入。其中,资金投入贡献占68.52%,劳动投入贡献占18.21%,科技进步贡献只有13.27%,这反映出我国投入效益不高(见表3)。在1953~1977年的25年中, 我国经济年均增长5.85%,资金投入年均增长10.8%,劳动投入年均增长2.7%, 而科技进步增长率却仅为1.19%。这种综合投入增长大于经济增长的现象,反映出粗放型经营的弊端。改革开放的1978年到“八五”结束的1995年,我国经济连续增长,平均增长率10.6%。此间,要素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58.83%,其中资金投入的贡献为46.84%,科技进步的贡献为39.85%,劳动投入的贡献为13.31%。科技进步带来增长的原因:有资产生产力的技术进步,有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有科学管理因素(包括政策、宏观调控、产业结构调整、资源的合理配置等)。
若按改革开放后的三个五年计划期来分,如表3所列, “六五”是最佳期,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于资金投入;“七五”末期因受增长的影响,科技进步贡献下降,不及资金投入贡献率高,这反映出资金生产率的下降;“八五”期间,资金生产率仍下降,劳动投入贡献率也下降,而科技进步贡献率的上升可以理解为得益于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和劳动力的合理使用。近十几年来,就国民经济发展中发达国家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高达60%以上而我国却徘徊在30%左右这一现实而言,我们不能不采取应有的对策,提高综合要素生产率,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表2主要发达国家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国家 年份 年均增长率
产出 劳动投入 资本投入 TFP
日本
1953~19718.811.85 2.104.86
美国
1948~19694.001.30 0.791.91
加拿大 1950~19674.951.85 1.141.96
比利时 1950~19623.030.76 0.411.86
丹麦
1950~19623.630.59 0.962.08
法国
1950~19624.700.45 0.793.46
联邦德国
1950~19626.271.37 1.413.49
意大利 1950~19625.600.96 0.703.94
荷兰
1950~19624.070.87 1.042.16
挪威
1950~19623.430.15 0.892.39
英国
1950~19622.380.60 0.511.27
国家年份对产出增长的贡献份额
劳动投入 资本投入
TFP
日本
1953~197121.00 23.8455.16
美国
1948~196932.50 19.7547.75
加拿大 1950~196737.37 23.0339.60
比利时 1950~196225.08 13.5361.39
丹麦
1950~196216.25 26.4557.30
法国
1950~1962 9.57 16.8173.62
联邦德国
1950~196221.85 22.4955.66
意大利 1950~196217.14 12.5070.36
荷兰
1950~196221.38 25.5553.07
挪威
1950~1962 4.37 25.9569.68
英国
1950~196225.21 21.4353.36
资料来源:E.F.Denison and W. K. Chung:"How Japan'SEsonomy Grow So Fast",Washington,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1976.
表3 我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年份
年均增长率
产出 资金投入 劳动投入 TFP
1953~1995 7.85 10.622.701.01
1953~1977 5.85 10.802.70
-1.19
1978~1995 10.6010.362.714.36
"六五" 10.70 8.953.374.70
"七五" 7.8610.502.751.74
"八五" 11.9312.362.245.14
年份
对产出增长的贡献份额
资金投入 劳动投入TFP
1953~199568.25 18.21 13.27
1953~197799.00 21.32 -20.32
1978~199546.84 13.13 39.85
"六五"39.45 16.64 43.91
"七五"58.08 19.78 22.14
"八五"51.52 9.56
38.92
资料来源:①同表1; ②李京文等:《生产率与中国经济增长》,数量经济技术研究,1996.12。
二、借鉴国际经验,加速我国科技进步的对策建议
为了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宏伟目标,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我们必须在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加快我国科技进步的步伐。笔者认为,我们的战略是采取两条腿走路的方针:一是通过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依靠市场力量,真正把企业推入竞争的环境之中,激发它们依靠科技进步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二是国家采取适当的宏观和微观经济政策,为企业创造加快技术进步的外部环境和条件,建立健全有效的技术创新激励机制,引导企业走技术进步之路。
1.深化改革,优化机制。要实现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必须通过深化经济和科技体制改革来实现。要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科技自身发展规律的新型科技体制,形成科研、开发、市场紧密联结的、有利于自主创新的科技进步机制,布局合理的科技系统结构和富有活力的运行机制,以提高科技在我国经济中的贡献率。要积极创造条件,大力推进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企业之间的联合与协作,提供系统性、配套性工程技术开发创新能力。要加强工业性试验基地和工程技术开发中心的建设,进一步发展技术市场,建立公平、公开、公正的技术市场秩序,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要积极调整和优化科研组织结构,合理分流科技人才。为此,要打破企业和科研机构各自为政、在封闭系统内自我循环的组织体系,以改变企业缺乏技术开发能力、而科研机构的成果又找不到使用对象的状况;要鼓励科研机构进入企业或企业集团,或转变为技术开发型企业;要通过课题招标,把科研力量吸引到为生产建设服务上来;要积极利用高校力量,促进产学研结合;要搞好科技成果工程化中心建设,使它们成为科研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中的“孵化器”和新技术应用的生长点。
2.增加科技投入,依靠技术立国。在制定发展战略和政策时,应把科技进步作为富国之道。在国民收入分配使用上,应采取多渠道、多层次的方式增加科技投入,以使科技投入总量及结构日趋合理。应通过相应的税收、金融、信贷等政策及知识产权方面的法规,来调动工业界、科研院所、民间机构及社会各界对科技投入的积极性,形成多元化投资格局,以争取到2000年全社会R&D经费占GDP的比例达到1.5%。 要力争中央和地方每年的财政科技投入高于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经济发达地区的增幅应更大一些。要通过开征科技税、设立科技特别财政、发行科技国债和建立研究开发基金等方式,切实保证政府科技投入的增加。在国家信贷计划中,要增加科技贷款比例,扩大商业科技贷款规模。国家政策性银行要设立支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的专项贷款科目,支持发展高科技产业。要设立风险投资和担保基金及其相应机构,为商业银行贷款提供担保,承担部分风险。应鼓励各级部门和由政府财政支持的事业单位同等优先采购具有中国知识产权的高技术产品。为逐步实现企业成为科技投入和科技进步的主体,应鼓励各类企业拓宽科技融资渠道,增加科技投入。要改善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的运行机制和运行环境,使企业的R&D经费占全国R&D经费的比例逐步提高,最终实现R&D 经费来源向企业主导型的转变。企业对研究开发的投入占企业销售额的比重要由目前的0.39%提高到2000年的1~1.5%,企业研究开发投入占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的比重要由23%提高到50%左右。要加强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与企业之间的联合与合作,以提高企业的技术开发与创新能力,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要重点针对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难点和热点问题,结合国家重大工程进行攻关,加强我国重大成套装备制造技术的研究开发。要努力推进高科技产业化和重点建设一批能带动传统产业改造、技术先进、附加值高、竞争力强的先导性产业群,加速高技术的发展。
3.提高技术引进起点,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技术引进的目的是为了缩小与先进国家的差距。但是引进后的消化吸收和在此基础之上的自主创新,则是赶上和超过技术先进国家的根本所在。日本和韩国的经验是用引进的新技术填补国内空白,用经过吸收和创新的引进来改造和更新国内传统产业。但我国这些年来主要是引进了大量的生产能力,靠引进生产线的办法来满足生产和适应国内市场需求只能是权宜之计。日韩两国用于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的投资比例大约为1∶3,而我国是6∶1。何况我国过去引进的还有许多是二流技术,加上引进后的学习安装和运行工作的拖延,等到产品上市时技术已经落后或处于淘汰状态。今后,我国的技术引进一定要做好预研和调查工作,并提高技术引进的起点。我们必须坚持自主研究开发与引进技术相结合的方针,要把国内研究、设计、制造、使用等各方面的力量组织起来,破除门户之见,从大局着眼,搞好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推广工作。我们要并重硬件技术和软件技术的引进,并提高关键技术引进的比重。我们要建立和健全技术引进的管理监督机制,并完善对引进技术吸收消化和创新的优惠政策,以减少和避免重复引进。
4.创造条件,保护竞争。实现技术进步的关键是科技人才,没有这个要素,即使有先进的技术设备也不会很好地发挥作用。过去我们的利益分配机制主要是考虑按工龄和出勤分配,对于科技人员的复杂劳动和他们因致力于科技进步所冒的风险考虑的很少,因此很难起到有效的激励作用。改革开放后,这种状况有所改变,但相对整个社会而言,科技人员和科技管理人员的平均收入仍偏低。这里提出的“创造条件,保护竞争”,就是指要为技术进步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和供给条件。因为技术的主体是人,所以首先要为具有良好科技素质及作出相应贡献的人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供给条件。当然,也包括提供公平竞争的机会和良好竞争的秩序与规范。通过竞争使有志者和有才者脱颖而出,将是我们技术进步重要的人力资源保证。我们制定政策引进智力也好,把被外资企业挖走的人再吸引回来也好;都是为了壮大我们的人才队伍。但在做好这些工作的同时,切记不可忘记对身边现有人才队伍的稳定措施。
5.积极开展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加强与国际科技、产业界的合作,充分利用国际上的人才、信息、投资、实验、开发、生产加工等资源条件,高起点发展我国的高新技术,是我国的当务之急。由于当代高科技多是跨领域、跨学科的,而且具有高投入、高风险的特点,单靠一个国家的力量往往难以胜任;加之我国经济、科技基础比较薄弱,所以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既可以提高我国科技水平,缩短与世界先进技术的差距,又可以吸收和利用国外资金,分散风险。因此,我们应该采取主动的姿态。一要积极参与国际重大项目的投标;二要对那些不损害国家安全利益的重大科研项目积极向国外招标。总之,国家应引导和鼓励科技界、工业界进一步扩大对外科技交流,并开展国际间投资活动,以增强国际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