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社区体育的发展趋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上海市论文,体育论文,社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73年,邓小平同志分管体育工作时曾提出的“中国体育主要是群众体育,体委应该主要在这方面搞好”。我国正在推行的全民健身计划,是顺乎亿万民心,符合中国国情,顺应时代发展,落实跨世纪全民健身体育战略的重大举措。一个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既灵活多样又讲求实效的生机勃勃的社区体育之灿烂前景,已经开始展现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地上,为国际社会所注目。
为了了解全民健身体育战略的落实情况,笔者于1995年8、9月份,就上海市开展社区体育的主要形式、内容、成因及其对社会的影响进行了调查,在市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的积极支持下,我们在全市数十个社区中抽选了6个街道进行了重点访问和调研。从所看到、 听到和接触到的有关社区体育的情况和大量材料及数据,令人感到惊讶和鼓舞。一个以国家、社会、个人三结合,单位、社区、家庭共同发展,老中青少幼都积极参与的全民健身运动新格局正在逐步形成。
一、广泛开展以辖区企事业职工为主体的社区体育
城镇社区的成员基本上以退休职工、在职职工、学校师生、居民和改革开放以来逐年增加的个体劳动者及外来员工等人群,有些社区还有驻地军警部队。因此,上海从适合职工的特点和爱好入手,根据社区内的场地器材设施等实际情况,以及不同季节和逢年过节的特点,开展形式灵活、内容多样、时间不一、对象不同、地点各异的多层次体育活动。从民间传统体育到现代时尚体育项目,从青少年儿童到中老年,从企事业单位到家庭三代,从在职职工到外来流动人员(在上海俗称“小沪办”所属的外来工),从单项活动到包罗万象的运动会,真可谓“五花八门”。例如,棋类桥牌、乒乓球、门球、台球、垂钓、游泳、太极拳、木兰拳、溜溜球、蹦蹦球、保龄球、呼啦圈、飞镖、健身操、老年迪斯科、拔河、毽子、跳绳、自行车慢踏、自行车越障、八锦段、“赶猪猡”、背夹球跑、托乒乓球跑、练功十八法、跑楼梯登高、体育舞蹈、健身长跑、棕子球、广播操、香功、益寿功等。还有结合职业特点的集技术练兵为一体的竞赛活动。如饭店酒家行业的滚圆桌面、托盘、巾纸扎花系列接力赛、食品行业的拉面赛、烟糖行业的扎瓶、扎包比赛;服装行业的模特穿衣、商品包装等等。个体劳动者体协还举办了摩托车、自行车越野赛、登山等活动。有的街道辖区内有公园,社区体协就把长年在公园进行各种锻炼的人按不同项目组队,加强辅导不断扩大锻炼人数。在区或市级比赛时,从中选人组队参赛。还有一些街道,提出走入大自然,在阳光下练习,并提倡自编自创拳、操、舞、功这些各年龄层次的人群都可锻炼的新方法。各社区在不断扩大参与面的基础上,都力求办出本街道社区体育的特色,拿得出一两项可以到市、区参赛并获得优异成绩的“拳头”产品,和可以起示范作用的骨干队伍。注意了社区体育“精品型”和“大众型”的有机结合。例如,黄浦区南京东路街道在普及的基础上,抓了一支社区练功十八法队伍,多次获得上海市比赛的一等奖,反过来又推动了社区里的这项活动,五个练功点,参加群众风雨无阻。该街道是上海市人口最密集的社区(0.83平方公里),辖区内居民有七万余人,市、区属、个体等大小单位1300多家,每天清晨有1600多人参加锻炼,全年达58万人次,体育人口达到40%。特别需要提及的是,地处上海市老城区的小东门街道今年组织的一次出色的、影响较大的社区体育活动“上海市南外滩全民健身活动开幕式暨小东门社区体育指导中心成立”其活动规模之大,项目之多,参赛单位之广,参赛人数之多,声势之大,组织工作之周密,效果之佳,充分展示了社区体育的生机和活力。普陀区长风街道还专门组织社区体育系列运动会,其中拔河比赛就有16支队伍参赛,共700多人。由此可见,从总体上看, 上海市社区体育活动的对象、内容、和形式等都十分广泛、丰富、灵活、多样和新颖,而且操作简便。
二、以居委会为主要据点,大力组织社区老年、妇女和家庭体育
随着物质生活的改善, 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已经提高, 预计到2000年,65岁以上老龄人口将上升到8.32%,医疗保健等一系列问题将更为突出。社区体育的作用就更显重要。上海市的街道社区都把开展老年人体育放在突出的位置,也可以说许多街道里弄对社区体育是从抓老年体育开始的,同时,也带动了妇女和家庭体育的发展。老年和妇女体育活动更注重她们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注重随意性、自由组合性和锻炼中的适量,达到康乐为主要目的。太极拳、太极剑、木兰拳、练功十八法、老年迪斯科、健身气功、棋牌等活动是社区老年的主要内容。上海市长风街道经常参加体锻者有数千人,还年年举办社区老年运动会和社区“迎国庆老年健身长跑杯”赛,邀请了全市各区老年长跑队参赛,多达500多人。再如上海市闸北区芷江西路街道十分重视家庭体育, 因为家庭中有老中少三代,抓好家庭体育可以带动社区一大批人参与体育。今年6月初,该街道在市级文明小区(该街道所属的123弄居委会)召开了由街道全民健身指导中心主办、区全民健身领导小组协办的“家庭全民健身展示会”。参展的有该居委会的12支表演队和42式太极拳、太极剑、练功十八法、两代人踢足球、少儿投球、少儿拍皮球、中华养身益智功、健身操、呼拉圈等12个竞赛及表演项目;有92岁老人表演的八锦段,也有三四岁娃娃表演的模仿操。还组织了“家庭三人跳长绳”、“祖孙三代传球接力”、“文明楼主踢毽子”等家庭健身活动。以及家庭健身百户长跑(老中少三代)。又如南京东路街道在今年7 月举办的社区暑假家庭运动会,也别具一格。以居委会全民健身领导小组负责人领队,家庭父母孩子3 人为一队参赛。并规定孩子必须是三四年级学生,父母年龄在45岁以下,参赛项目是:霹雳车(父亲)、高跷(孩子)、拍球前进(母亲)、同舟共济(全家三人)、蹦蹦球(孩子),另外还有婆媳双双参加,外婆、母亲、子女三代同赛的。该街道的承兴居委会还做到大型活动规范化,每月一次大的体育活动分10支队伍参加(退休党支部队、里弄干部队、下岗职工队。“四员”干部队、联防单位队、个体户队、侨眷队、保姆队、外来妹队等),比赛项目简易可行。赛后为获胜者戴花环、佩红花。杨浦区延吉街道,在1995年8月30 日召开了一次“’95街道首届家庭健美大奖赛”,经过各居委会推选,有36家居民参赛,分A、B两大组,每队3人,A组合计年龄85岁以上,B组为85 岁以下。还举行了家庭运动会和暑假全民运动146场,参赛人数3629人; 举办了居委干部运动会,有一千多人参赛,充分体现了趣味性、娱乐性、知识性和参与性特色,取得了宣传和推动社区体育多方面的好效果,在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方面起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在“城市现代化,乡镇城市化,农村城镇化”的发展趋势下,上海市郊的卫星城镇也把社区体育工作纳入各乡镇党委、政府的社会发展规划与日常工作中,使乡镇居民的体育意识逐步得到增强。如闵行区的马桥镇,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已达1.2万人,占全镇人口的40 %以上。从80年代中期开始至今,除每年举办镇运动会外,每年还举办一届妇女运动会、青年运动会、老年运动会、职工运动会、民兵运动会、消防运动会、机关运动会、家庭运动会等等。 所属的旗忠村, 去年还拿出15万元举办了第二届村民运动会。那天,全村象过节一样热闹非凡,无论是参赛者,还是观摩者,每人都能找到一份乐趣,得到一份奖励。乡镇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给体育活动的普及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创造了活跃的氛围。
三、以学校为重头、青少年为主要对象,积极组织社区内中小学生的课余体育活动
学校、社会、家庭三方面密切配合,协同组织好青少年的体育活动,是社区体育中十分重要的内容。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措施和双休日的实施,街道和居委会如何引导和组织好青少年学生的课余生活无疑是过去没有或很少遇到的问题,从而增加了工作量。体育文化生活,就成为充实他们课余生活的重要内容。上海市许多街道、里弄健身体育领导机构和体育协会,以及社区教育委员会互相配合,为此做了许多工作,其主要做法是:
(1 )由社区体育联合会与辖区的中小学创办社区青少年业余体校,作为社区体育和教育的一个阵地,拓展了社区教育的功能。如南市区小东门街道利用周六和周日及其它课余时间举办体育培训班,既培养体育尖子,又轮训体育骨干,促进了社区体育发展。如小东门街道体协几年前就在辖区内的井冈中学内创办业余体校,至今已有三千多名学生参加课余训练,培养出了市、区的体育尖子,输送了不少体育好苗子。
(2)利用寒署假与节假日举行社区中小学生运动会和单项比赛。
(3)利用辖区内有条件的中小学共建街道社区体育俱乐部, 举办青少年体育培训班和开展小型多样的课余体育活动。例如普陀区长风街道与辖区内的曹阳九小、华东师大二附中联办的球类、田径等项目的业余体校。每年“六一”前街道社区评选一批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三好学生,由企业事业单位集资进行奖励,社区单位乐意,家长满意,学生高兴。再如,闸北区芷江西路街道在辖区内的闸北六中投资三万元,建了一个街道“社区青少年田径俱乐部”,进行课余训练,成为该区的青少年田径基地。1995年该区田径代表队获上海市第十届运动会第三名的好成绩。
(4)建立社区健身指导中心或健身房,向所有人员开放。 基层健身指导中心或健身房一般都在40至160平方米。 街道体协不定期召开社区内的中小学校长会议,沟通情况,布置和讨论青少年课余体育工作,协调辖区内企事业单位和学校的场地设施,向居民和社会开放等问题,促进社区体育的全面发展。杨浦区延吉街道最近还就双休日中如何安排好青少年活动问题召开辖区内23所学校有关领导参加研计会。他们认为,整个街道、社区就是一个没有围墙的学校。
(5)利用高校暑假青少年夏令营举办体育训练班。 复旦大学棋院与上海市有关部门举办的暑假青少年学生的围棋训练班,参加者均为全市中小学生中的围棋尖子和爱好者。社会反映较好。
以上措施都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对搞活社区体育,推动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和精神文明建设都起到很好的作用。
四、从上海市看目前我国社区体育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1.目前的主要问题
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经济和文化发展有较大差异。而仍有不少领导和一些群众对体育地位、作用的认识还跟不上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步伐,还不适应体育发展大好势头的需要。不少人对体育的重视仍停留在口头上和文字中,真正的积极措施不多或甚少。
经费短缺,扬地设施紧张。政府用于全民健身和社区体育的经费太少,学校在课余群众体育方面的投入更少,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尚未根本解决;体育的配套工程,远不能满足最基本的需求;新建住宅小区,没有或很少考虑体育的场地设施和有利于群众锻炼的绿化地带。
对社区体育的科学研究薄弱,特别是社区体育指导人员缺乏,广大群众的创新,还未得到及时、科学的总结和广泛的宣传推广。
经济实惠、简易实用、适于我国当前居住环境条件和生活习惯的大众化健身器材进入家庭的不多。
街道社区行政机构中的专职体育干部的编制问题多数没有解决。开展社区群众性体育活动,社团的作用还未得到充分地发挥,体育的社会化进程有待加快。
大众传媒对社区全民健身体育的宣传报道还不多,仍有过多偏重于竞技体育之舆论导向。
2.几点建议
提高对社区体育的认识。从我国现代化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宏伟目标以及民众的生活将发生巨大变化的高度出发,从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及其在两个文明建设中的作用来认识社区体育,使各级干部的思想观念适应社会的发展。同时,还要进一步增强民众的体育参与意识。
加快各级政府职能部门由“官办体育”向“宏观管理体育”的转变。进一步完善和健全社区体育领导机构和体育协会、体育指导中心等群众性、社会化的组织,充分发挥工、青、妇等组织的作用,抓紧社区体育干部和指导人员与骨干队伍的培训。在街道、里弄和辖区公园景点,建立业余体育爱好者协会等群众性体育组织,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办体育的积极性,大胆放手让群众社团和个人创建各种有利于开展社区体育的组织,进而吸引更多的人自觉地参加到社区体育活动的队伍中来,使他们真正感受到体育生活是一种康乐、文明的美好精神享受。
在城市建立市、区一级的社区体育指导委员会或社区体育联合会,在政府职能部门的宏观指导下,形成社区体育沟通信息、交流经验、协调关系、组织活动、指导工作的网络体系。在街道办事处设专职体育干部,居民委员会设体育委员。
鼓励和加强对社区体育的科学研究,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探讨,加强经验总结、交流、推广,定期举办全国性或省、市、区直至街道、里弄的开展社区体育与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相结合的学术研讨会和经验交流会。
加大对全民健身和社区体育的宣传报道力度,特别要充分发挥大众传媒对社区体育的正确导向作用,进一步促进社会各阶层广大民众体育意识的逐步形成,提高其参与体育健身的自觉性,出版发行适用于各种对象阅读的普及性、实用性的健身指导书刊和增加针对社区体育特点的信息传播量。
充分利用社区内学校、企事业单位现有体育场地设施,向社区内各界群众,特别是向青少年学生开放。合理共享,延长双休日和节假日的开放时间。
形成多种形式的激励机制。建立全民健身和社区体育发展的基金会,设立专项奖、单项奖和综合奖。奖励作出显著成绩的集体和个人。鼓励社会各界,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直至境外友人和友好团体的资助。召开全国性的表彰社区体育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大会。
在城市和乡镇旧区改造和新建小区中,要把社区体育设施及其配套工程列入总体规划之中,要按国家法规确定应有的体育场地面积和可供群众体育锻炼的绿化地带。逐步做到公园体育化,体育场地公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