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根管治疗法治疗隐裂牙的临床效果观察论文_陈景妍1,,陈莉丽2,,李豪2

不同根管治疗法治疗隐裂牙的临床效果观察论文_陈景妍1,,陈莉丽2,,李豪2

陈景妍1 陈莉丽2 李豪2

( 1.甘肃省嘉峪关市中医医院;甘肃嘉峪关735100 ; 2.甘肃省康复中心医院;甘肃兰州730000)

【摘要】目的 探讨了根管分次法和一次法治疗隐裂牙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隐裂牙按临床症状分为隐裂牙伴根尖病变和伴牙髓病变两组。根据牙柱、年龄、性别等配对并分成根管治疗分次法和根管治疗一次法组。并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治疗后6个月,根管治疗一次法成功23例,失败3例,成功率88.4%;根管治疗分次法成功15例,失败5例,成功率75%。临床结果还显示,不管采用何种治疗方法,牙髓病变组成功率87.2%. 明显高于根尖周病变组72.5%,一年后随访,一次法又失败1例,成功率为84.6%;分次法又失败1例,成功率为70.0%。根管治疗一次法组的远期治疗成功率较根管治疗分次组的高,但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根管治疗一次法组的治疗中伴发症状明显少,治疗时间显著缩短。结论 条件允许时,隐裂牙根管治疗宜采用一次法治疗效果较好。

【关键词】根管治疗 隐裂牙 牙髓病变

牙隐裂综合征(CTS)是累及前磨牙或磨牙牙本质的不完全折裂,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很容易与牙髓炎、牙周病和根尖周炎等混淆。隐裂牙是口腔内科的常见的一种非龋性疾病,牙隐裂又称不完全性牙裂或牙微裂,发病率居牙髓病及牙周病之后,好发于上颌第一磨牙口。由于牙隐裂早期裂纹细小,无明显的症状,偶因咬硬物后诱发疼痛,甚至牙折,是牙齿缺失的重要原因之一,为提高隐裂牙的保存率,本文采用根管显微镜对26例CTS进行早期诊断及治疗,并与常规根管治疗进行对比,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2012年1月-2015年12月在本院口腔门诊就诊的隐裂牙患者56例,实验组:门诊隐裂牙患者26例,共计26颗牙,其中第一磨牙12例,第二磨牙10例。其中上颌双尖牙4例,26颗牙均为初诊,没有经过口腔治疗,牙龈无明显萎缩,松动I度以内。临床检查,有牙髓病变者16例,有根尖病变者10例. 对照组:同期来接诊CTS患者20例,20颗牙齿(下颌第一磨牙5颗、第二磨牙3颗,上颌第一磨牙5颗、第二磨牙5颗、前磨牙2颗)未行根管显微镜检查。实验组,患牙根管预备、消毒、根充一次完成。对照组,患牙预备、消毒、根充分次完成。

1.2治疗方法 经临床检查,确诊为隐裂牙者。先用正畸分牙圈分牙,用3M带环粘固固定,再从牙合面沿隐裂线备制鸠尾形洞,鸠尾位于釉牙本质接近釉质处,洞深达隐裂线底或龈下2.0~2.5 mm,如果髓室底有隐裂纹,则沿裂纹线向垂直裂纹方向磨深宽而呈一浅槽,用氢氧化钙或光固化树脂作封闭。再常规根管预备,扩大根管至30~40号,按分组进行根管充填。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治疗方法有①调牙合:包括降低咬合,消除陡峭的牙尖及斜面,削减较深的发育沟裂。②修复:对隐裂早期较浅尚无牙髓病变者,通过完全磨去裂纹然后用树脂修复或衍全冠修复。③根管治疗:实验组当牙隐裂较深已经引起牙髓病变时在显微镜下行完善的根管治疗,治疗结束后尽快行全冠修复。实验组,樟脑酚棉捻消毒30 min,根充碧兰根糊剂,牙胶尖充填根管,摄X线片,根充良好者,锌基,树脂充填窝洞,并调合至与对合牙不接触。对照组,患牙也固定,常规根管预备,置樟脑酚或丁香油棉捻,牙胶暂封。3~5 d后无不良反应者进行根管充填,有扣痛或肿胀者再次封药,至无明显不适后进行根管充填。

1.4统计方法采用SAS软件统计,统计学方法采用X2检验。

2结果:2.1疗效成功标准:患者无自觉症状,无松动或松动减轻,无扣痛,X线片示:牙周膜阴影无增宽,根尖周围阴影消失或减少或根尖无阴影出现。护冠修复后患牙有良好的咀嚼功能。失败:患者有明显的自觉症状,如自发痛、跳痛、或者咬合痛,根尖区肿胀,出现瘘道等,经根管再次处理及抗炎治疗无效,或者因折裂而拔除。或护冠修复后咬合是酸胀不适,患牙松动度增加。X线片示:根尖周出现阴影或阴影增大,根分叉阴影。

2.2治疗成功率 治疗后6个月,根管治疗一次法成功23例,失败3例,成功率88.4%;根管治疗分次法成功15例,失败5例,成功率75%。临床结果还显示,不管采用何种治疗方法,牙髓病变组成功率87.2%. 明显高于根尖周病变组72.5%。一年后随访,一次法又失败1例,成功率为84.6%;分次法又失败1例,成功率为70.0%。经X2检验差异无显著性。

3讨论:隐裂牙通常被称为裂牙综合征,温度刺激、不良洞型设计、充填物材料选择不当可导致牙的不完全或完全折裂[1]。牙隐裂常常引起牙齿敏感或疼痛,早期症状不明显,其细微的裂纹不易被发现且难于诊断,常常造成漏诊、误诊,患者就诊时往往已引起牙髓及根尖周病变,如不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法,可引起牙折,甚至引起失牙,对患者造成较大痛苦。隐裂牙的保护在于尽早的诊断治疗并采取防护措施,防止其折裂。早诊断不仅避免患者的痛苦,还可以提高患牙的治疗成功率。有学者认为,根管治疗失败的原因常见①解剖存在侧枝根管、副根管、根尖分歧、根尖分叉;②医源性因素:根管侧穿未发现、根尖超充、根管的开放、棉捻的遗留;③微生物因素:根管内的感染、根管外的感染;④非细菌性因素:一些难治性病例活检发现,根尖周组织存在大量胆固醇晶体,如巨噬细胞无法清除,亦造成根管治疗失败的原因。近年由于国内对牙科手术显微镜的引进及临床应用,口腔疾病的微创治疗发展很快,手术显微镜能提供充足照明和良好的放大效果,可使医生直接看到隐裂,使CTS诊断的成功率明显提高,且省时、定位准确。在根管治疗时,DOM可使患部放大,且提供充足的光源进入根管,使医生能看清根管的内部结构,确认手术位置,不再只凭感觉与经验来做治疗,从而减少治疗的不确定性,提高根管治疗的品质,减少创伤,使曾经认为不可挽救的牙齿治疗变得简单起来[2]。经过临床观察,根管治疗一次法优于分次的根管治疗法,可能是因为根管分次法要多次的复诊,外源性的感染源还可能因为多次的封药或封药时间过长而引起根管的再次污染。

参考文献:[1]黄萍,夏天,雷伟宪.76例隐裂牙治疗效果观察[J].泸州医学院学报,2010,33(2)191-192.

[2]苏勤,谭红,尹士海.牙隐裂易发部位及对称性的临床分析[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2,20(2)

论文作者:陈景妍1,,陈莉丽2,,李豪2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3月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16

标签:;  ;  ;  ;  ;  ;  ;  ;  

不同根管治疗法治疗隐裂牙的临床效果观察论文_陈景妍1,,陈莉丽2,,李豪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