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城建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310014
摘要:在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工作实际经验,从园林生态景观设计的内涵入手,由浅入深对园林生态景观设计发展过程以及设计原则等方面进行阐述,借此推动我国园林生态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园林;生态景观;可持续发展
在悠长的历史发展中,人类通过不断摸索不断前进,从原始社会开始就一直致力于了解自然并与自然和谐共生。随着不断的进步发展,如今人类社会已经发展到了高度信息化、智能化的时代,人类依然无法割舍自然赋予的生命力,但由于某种需求超出了正常范围,人类逐渐走向贪婪,开始与自然为敌,生态失衡、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粮食短缺等一系列的问题逐渐开始困扰人类。生态学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诞生的,人类通过对生态学的不断研究,逐渐认识到打破了自然定律是相当愚蠢的行为。经过多年不断地探索,生态学在各行
各业中都得以应用,如建筑生态设计、园林生态设计、工艺及工业生态设计、农业生态设计等都是人类开始关注生态价值的表现。园林生态景观设计正是生态价值观与园林景观设计两者相互交融的完美产物,这也意味着人类正在迈进生态文明的时代。
1 园林生态景观设计的概念及内涵
1.1 概念
园林设计就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运用园林艺术和工程技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建成美的自然环境和生活、游憩境域的过程。与传统的园林景观设计相比,园林生态景观设计更强调自然性,它是园林设计的一种高级阶段,赋予了景观更多的自然要素,从而使园林景观的功能不能仅停留在美观、舒适和娱乐的需求上,更加强了其生态功能的开发。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园林生态景观设计就是为了满足人类与大自然更加亲近的一种需求。
1.2 内涵
园林生态景观最鲜明特点就是可持续性。在特定地域内通过生态设计手法,保证当地自然环境不遭到削弱和危害的前提下,既满足了当代人类对园林景观的需求,还能保证后代的不断需求,并以此为契机构建生态景观。从设计本质上讲,可持续发展的景观是基于自然系统的自我恢复能力的设计,并且尽量减少对自然系统再生能力的破坏,以及最大限度地借助于自然再生能力而进行最少的破坏而设计。
2 园林生态景观设计的发展历程
2.1 国外的园林生态景观设计的兴起及发展
十九世纪末,欧美国家的城市公园运动和Howard的田园城市理论对生态规划思想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Howard在《明日的田园城市》一文中,首次尝试描绘出了“明日”城市的蓝图,在他的理想中城市建筑与自然景观相互融为一体,彼此看似孤立存在可是又相互影响,这实质上就是早期城市生态景观的雏形。直到二十世纪末期,随着计算机、卫星遥感技术的广泛应用,关于生态建筑和园林景观的研究有了很大的进步,同时,更为激进的大尺度自然环境区域的景观设计理念也被引入到城市景观带的设计中,如生态长廊、生态公园等景观项目也应运而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国内的园林生态设计的兴起和发展
我国的园林景观生态设计可以追溯到中国古典园林时期,其中以苏州园林最为知名,也可以说在中国,人们很早就建立了朴素的生态自然观。而现代景观设计发展于20世纪80年代,随着国际交流,国外的生态学理论和生态规划设计逐渐流入中国,国内的园林设计师开始尝试学习这些理论并加以实践。由于我国起步较晚,我国的园林生态景观设计的发展还相对落后,但仍然有一些颇具创新的设计作品相继诞生,并且各种关于园林生态设计的理论也不断的推陈出新,我们的景观设计一直在向生态的更深层次靠近。
3 园林生态景观设计的原则
总体原则应围绕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两个方向来设计。具体来说,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3.1 “3R”的设计
目前欧美发达国家正在采用“3R”原则对景观设计进行监督,即Reduce(减量)、Recycling(再生)和Reuse(再利用)。其中,减量即尽量减少开垦新地,限制建筑用地,包括减少对土地、水、生物资源等要素的使用;再生是指通过生态的景观设计实现地域的再生系统,特别是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的再生利用。再利用是指将废弃的土地、原有材料,包括土壤、植被、砖石等赋予新的功能再次利用,降低了对新能源的耗费,从而提高原有资源的利用效率。
3.2 尊重自然的设计
园林景观设计的出发点为自然元素,这是对自然的一种人为改造,必须要建立在了解自然,并运用自然规律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尊重自然生存、发展的过程,关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如果人类肆意妄为的不断破坏自然,这种行为无异于自掘坟墓。因此,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必须要足够尊重自然。例如,要在一块原本缺水的地方强行建设湿地公园或大型人工湖,原有蜿蜒起伏的地形就要被铲平,茂密的树林被砍倒,暂且不论美学,可以明确的是地域的植物群落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动物的栖息也发生了改变,而如此行为都是打破了原有地域的自然发展过程。
3.3 尊重文化的设计
在把握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园林生态景观设计应考虑文化设计。国内外园林景观设计都是以地域内的文化气息为依托,体现了不同地域间的文化特点。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园林景观设计历史和设计理念,园林景观设计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也有着不同的设计风格和形式,因此在园林生态景观设计时,除了要考虑到其自然的可持续性,更加要考虑到其在文化方面的可持续性。每个特定地区都有其特定的文化习俗和传统,只有在尊重这些文化传统的前提下做出的设计才能够让当地人感到满意,并得到认同感,从而实现了园林生态设计在文化上的可持续性。
3.4 安全性设计
园林生态景观的设计不仅仅要满足于人们日常生活需求,同时要保障人们的安全。有效的景观设计可以将景观安全性提升,例如在景观设计中,在主景观的入口应考虑摆放车辆阻挡装置,以确保景观园区内的人们可以自由行走和跑步,不受行驶车辆的威胁;步行路的路面应该考虑做防滑无反光处理;儿童游戏设施摆放地则要求地形平坦,尽量选择具有减震效果的材料布置路面,以求降低受伤危险。在保证视线和交通系统通畅的前提下,设立道路及各种设施等清楚的标志系统。此外,园林生态景观设计还要考虑植被的安全性,许多园林植物如天南星、曼陀罗、夹竹桃、乌桕等是有毒的,这些有毒、有黏液、飞毛等植物在公共场所应避免使用,在儿童活动区还要避免使用带刺的植物以减少伤害等。
4 结束语
我国的园林生态景观设计目前还处在起步阶段,还没有完全适用于园林生态景观设计的基本原理作为理论基础,这不仅是学科理论层面的缺失,更是对自然环境保护意识的缺失,这就需要大量的实践来逐渐建立起完善的体系。因此把生态性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凝聚到园林景观设计中,取众家之长,为我国园林生态景观设计献计献策是园林设计师们不可推卸的责任。
参考文献:
[1]俞孔坚,李迪华. 可持续景观[ J ] . 城市环境建设论坛,2011(1):7-12.
[2]王建国,于海亮.城市设计生态理念初探[J].中国城市建筑规划师,2012,18(4):15-18.
论文作者:杨利强,汲丹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31
标签:生态论文; 园林论文; 景观设计论文; 自然论文; 人类论文; 可持续发展论文; 景观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