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湖南省新田县中医医院 湖南永州 425000;2.湖南省永州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永州 425000
【摘 要】目的 分析骨髓腔穿刺输液在院前心肺复苏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进行急诊抢救对其行心脏复苏治疗的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4例患者,对实验组患者采用骨髓腔穿刺输液方式进行补液治疗,对对照组患者实行外周静脉输液方式进行补液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经比较,实验组患者进行输液通道建立的时长显著短于对照组,且实验组的补液速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心脏复苏的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数值存在显著差异性,统计学意义明显(P<0.05)。结论 采用骨髓腔穿刺输液的方式对急诊患者进行心脏复苏的补液治疗,能够提升患者对药效的吸收速度,能够提高患者心脏复苏的效率,对急诊患者进行救治具有显著的应用意义。
【关键词】骨髓腔;穿刺输液;心脏复苏
在患者心脏呼吸突然停止的情况下,对患者进行心脏复苏是十分重要的,在心脏复苏的过程中,需要及时对患者进行补液,以此辅助对患者进行治疗。由于患者在心脏骤停的情况下,身体自主循环系统受到影响,极大程度的缩减了患者的血容量,这就导致外周静脉通道补液效果不佳甚至补液困难,对患者进行中心静脉穿刺所需时间较长,在患者病情危急的情况下使用极易贻误患者病情,那么采用骨髓腔内穿刺输液的方式对人们进行治疗[1]。其不仅能够快速产生效果,还不会危急患者的生命安全,有利于提升抢救的有效性。下文就骨髓腔穿刺输液在院前心肺复苏中的价值展开论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患者资料
选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进行急诊抢救对其行心脏复苏治疗的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4例患者。在实验组患者中,共有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20例,其中包含年龄最小的患者为19岁,年龄最大的患者为72岁,所有患者的年龄均值为(46.8±2.8)岁;在对照组患者中,共有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9例,其中包含年龄最小的患者为20岁,年龄最大的患者为75岁,所有患者的年龄均值为(47.2±3.0)岁。经比较,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不存在显著差异性,可以用以组间比较。
1.2 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外周静脉输液的方式进行治疗,即对患者进行静脉穿刺置管,进而采用药液进行补液,若是患者无不良反应,则可以进行加压输液[2]。
对实验组患者采用骨髓腔穿刺输液的方式进行治疗,治疗过程中采用一次性的20毫升的注射器,对患者进行穿刺操作。首先需要对患者的穿刺部位进行确定,穿刺位置在患者胫骨上部分内侧的平面上,位于患者胫骨的粗隆下方的2厘米左右的位置[3];其次,在穿刺过程中,穿刺人员需要保证手卫生符合标准,穿刺全过程均需要佩戴无菌手套,在注射器内吸入10毫升的生理盐水,进而将注射器的针头在患者胫骨干位置,可以垂直刺入患者皮肤,也可以稍作倾斜后刺入患者的的皮肤,在针头与患者胫骨接触时,需要用手指对针梗位置进行固定,并以旋转的形式逐渐向患者的骨髓腔推进,若是穿刺过程中出现穿破感或者采用注射器回抽能够看到患者骨髓,即可证明穿刺成功,此时即可将注射器内的胜利盐水推注至患者骨髓腔内;最后,对注射器的针栓进行固定,并将输液器与针栓连接在一起,采用无菌开口的纱布对其进行固定,完成后对患者进行五分钟的输液,对输液的速度和患者的反应进行观察,若是无不良反应则可以采用加压输液方式进行补液[4]。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建立输液通道的时间和补液速度进行观察比较。对两组患者心脏复苏的成功率进行计算。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1.0统计学处理软件对建立静脉输液的时间和补液速度及心脏复苏成功率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计算,计量资料采用t值进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值进行计算。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建立输液通道的时间和补液速度如下表:
根据上表数据可知,实验组患者通道建立的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患者的补液速度显著快于对照组,组间数值存在显著差异性,统计学意义明显(P<0.05)。
2.2 两组患者心脏复苏成功率如下表:
表:两组患者建立输液通道的时间和补液速度比较
根据上表数据可知,实验组患者心脏复苏的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数值存在显著差异性,统计学意义明显(P<0.05)。
3 讨论
心脏复苏的成功率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那么想要保证急诊患者的生存质量,就必须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采用药物进行补液治疗,以便给患者提供较好的辅助治疗。传统补液方式大都采用外周静脉给药作为主要方式,但是在急诊条件下,这一方式穿刺时间较长,且操作困难,更无法对患者进行深静脉的穿刺,所以治疗效果有限,而采用骨髓腔输液穿刺的方式,不仅穿刺速度较快,能够尽快为患者建立输液通道,能够尽快为患者进行补液,还能够提升补液的效率,加速患者对药物的吸收。这一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穿刺成功率较高,操作便捷,且患者骨髓腔内的静脉丛不会出现塌陷的现象,能够保证输液的速度,对患者进行补液治疗的过程中,置入的器械不会脱出,具有极高的稳定性。药物在患者骨髓腔内能够快速对患者自身的循环系统产生影响,是对患者进行撩的必然途径。在对患者进行心脏复苏的过程中,进行骨髓腔穿刺输液的时候需要注意,为了减少医疗设备对患者骨髓腔造成的损害,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出现,保证患者血流的正常流通,医用设备在患者体内留置的时间应不超过一天[5]。
研究表明,实验组患者通道建立的时间(85.67±25.49)分显著短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患者的补液速度(92.47±11.47)滴/分,显著快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心脏复苏的成功率72.73%显著高于对照组45.45%,组间数值存在显著差异性,统计学意义明显(P<0.05)。可见,采用骨髓腔穿刺输液对患者进行心脏复苏处理,能够提升患者的生存率,应用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骨髓腔穿刺输液在院前心肺复苏中的价值极高,值得在医学领域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吴光洁,杨秀林,吉春玲,等. 逆行气管插管联合改良中心静脉穿刺术在电击致家兔心室颤动心肺复苏术中的应用价值[J]. 贵州医药,2017,14(12):1253-1256.
[2]陈雪娇,朱荔. 骨髓腔输液在护理应急分队中的应用探讨[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21):3071-3072.
[3]段丽珍. 骨髓腔输液与中心静脉置管在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比较[J]. 中国药物与临床,2017,17(7):1006-1007.
[4]温亚. 提高骨髓腔输液在急诊危重病人抢救中使用率的做法及效果观察[J]. 护理研究,2017,31(22):2790-2792.
[5]陈得胜,林炎水. 富血小板血浆诱导骨髓基质干细胞联合软骨支架治疗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J]. 成都医学院学报,2017,12(3):265-270.
论文作者:蒋恒波1,杨红霞2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8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8
标签:患者论文; 实验组论文; 骨髓论文; 心脏论文; 对照组论文; 方式论文; 速度论文; 《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8年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