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兴农--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中专的发展_农业论文

科教兴农--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中专的发展_农业论文

在科教兴农中显身手——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中专的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科教论文,改革开放以来论文,中专论文,我国农业论文,显身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改革开放以来,农业中专的办学水平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据1997年统计,全国有农业中专学校365所。与1984年相比,招生人数由4万增加到15.65万,在校生人数由9.6万,增强到42万,校均规模和师生比分别提高了3倍和2.4倍,专业设置从64个,增加到现在的近160个,基本涵盖了农业和农村经济整个领域。校舍面积968万余平方米,校均2.65万平方米。

农业中专教育为什么能够迅速发展?关键就在于围绕农村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开展工作,为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培养多种有用人才

农村经济多元化,对人才需求也呈现多样化。农业中专积极适应需要,改革单一培养国家干部和技术人员的模式,发挥学校的“农业”特色优势,实行多形式、多层次办学,打开人才直接通向农村之路。从1984年开始,农业中专推行温江农校、嘉兴农校举办不包分配班的做法,率先在全国进行招生分配制度的改革,改变过去单一“统招统分”的模式,实行联合办学,定向培养,不包分配等多种模式,培养农村经济建设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永久型”、“创业型”的人才。

农业中专充分发挥自身的智力密集优势,走农科教结合的道路,积极参加当地的科技扶贫、科技项目承包,成为所在地区人才培养、试验示范和技术推广的基地。

安徽省宿县地区农校、北京市农业学校很早就首手实施意义深远的培养致富领头雁工程,举办乡镇及村级干部中专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995年,农业部、中共中央组织部,国家教委充分肯定了农业中专的这一做法。三部委联合发文,要求各地农业中专学校积极举办乡镇及村级干部中专班,为农村基层组织培养一大批懂管理、善经营、会生产的复合型干部。在各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农业中专学校积极响应,采取特殊的管理体制,选择科学适用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举办各种形式的乡镇及村级干部中专班。全国现有100多所农业中专学校举办了这类培训班,共举办1000多个班,参加学员达4万多人,其中已毕业近1万人。为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的素质,努力造就一支适应农村改革和发展的需要,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促进农村基层组织和政权建设,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重视人才培养质量

以往,农业中专采用的是以培养学科知识型人才为基础教育体系,只注重知识灌输,不注重技能的训练;只注重动脑能力培养,不注重动手能力的锻炼;以考试为手段,以高分为目标,使学生偏重死记硬背,照本宣科,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以致学生的质疑能力差,辨识能力差,冲击能力差。培养人才的规格和和质量难以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农村经济发展以对大量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1994年,农业部提出:培养高质量人才的根本出路是要逐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学体系。并且指出:新的教学体系的建立是以农村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市场需要为导向,遵循职业教育的规律,重点在于提高学生思想道德和业务素质。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各校进行了“模块式”、“工学交替式”“能力单元”等试点,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经验。

1996年,农业部在借鉴国外先进的职教经验,总结国内职教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实施能力教育体系建设的任务,该体系以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综合能力为目标,采用模块教学的模式,和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强调以学生为主体。

能力教育体系建立的提出,是对十几年来农业中专教学改革的继承和发展,内容具体,目标明确,具有很强的实践性。1996年农业部教育司确定了18所能力教育体系改革试点学校,下发了五大骨干专业的能力教育体系改革试行教学计划,在各地兴起了能力教育体系改革的浪潮。

两年的试点工作证明,能力教育体系改革打破了学科型教育的一统天下,以能力培养为基础的教育体系成为学校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各个试点班学生的思想素质和专业水平,都明显高于对照班。能力教育体系改革试点,不仅赢得了学校和社会的普遍赞许,也得到国家教育部的充分肯定。

提高学校办学水平

教育评估和督导在促进农业中专教育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90年、1991年两年间,农业部组织全国农业中专评估,极大地促进了事业的发展。据统计,仅在评估的两年,省地两级财政、计划部门给农业中专增加投资1.9亿元人民币,极大地改善了办学条件,加强了“硬件”建设。同时,学校针对评估条例中的管理改革,质量效益等条目,不断改进自身的工作,“软件”建设也得到了极大的加强。农业部超前组织的办学水平评估,为迎接原国家教委组织的评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随后国家教委组织的选优评估中,有28所农业中专被确定为国家级重点,102所农业中专被确定为省部级重点。

三年以来,农业中专教育督导室共督导学校36所,视导学校19所。原农业部常务副部长相重杨亲自参加督导工作,对学校发展和督导工作本身都提出了许多建议性的意见。教学改革、办学方向、主干专业的配备标准等督导,为教育决策、宏观调控提供了大量依据。不断促进提高了办学水平。

目前我国农业科技总体水平不高,归根到底是人的问题、队伍问题。加快科教兴农,关键要建设好农技推广、科研教育和农民技术员三支队伍。当前要突出抓好科技推广队伍建设。

农业中专教育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一是农村经济的发展,对农业中等人才的需求很大。按照《农业技术推广法》规定,农技推广机构的专业人员应具有中专以上有关专业学历。按“三定”标准测算,仅此一项,到本世纪末,全国就需补充中专水平的专业技术骨干60-70万人,如考虑到发展乡镇企业和培养科技致富带头人的需要,则需求量更大。二是农业中专教育改革有力地拓展了学校发展的空间,结合学校的具体,形成了立足农业、服务农村的发展方针,为农业中专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三是农业中专与其他职业学校相比,有自己的专业优势,其自身积累的办学经验和较完善的办学条件,赢得了社会的认可和欢迎。

农业中专在实施科教兴国、科教兴农战略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标签:;  ;  ;  ;  

科教兴农--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中专的发展_农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