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我国普通高中的功能、模式及课程设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普通高中论文,课程设置论文,模式论文,功能论文,论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普通高中处于义务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的承上启下的阶段,是现代基础教育的高等阶段,具有“基础性”与“非义务性”的双重特征。建国以来,我国的普通高中教育有了极大的发展,但其功能、办学模式和课程设置,恪守学术教育的传统型模式,几乎成了单纯的升学教育或大学预备教育。
我国普通高中的功能究竟是什么?早在1952年教育部颁发的《中学暂行规程(草案)》就明确指出:普通高中的功能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和普通文化知识教育青年一代,使他们身心获得全面发展,以便为进入高等学校或参加建设工作打好基础。1963年中央颁布的《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也规定了普通高中的功能: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劳动后备力量和为高一级学校培养合格的新生。1996年3月, 我国新颁发的《全日制普通高中课程计划(试验)》则进一步明确:普通高中具有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为社会培养优良的劳动后备力量和为社区提供文化服务的功能。可见,建国以来,我国普通高中的既定功能就是双重的,即普通高中既要为学生升学也要为学生就业打下基础。90年代以来,鉴于普通高中作为现代终身教育的“基础环节”的大趋势,普通高中教育的功能进一步扩大,增加了提供文化服务的第三功能。当前,改革普通高中的主要方向就在于弱化第一功能、强化第二功能,逐步认识第三功能。
我国普通高中学生的数量不少,但由于高校招生规模所限,大多数高中学生不能升学,他们需要有从事不同职业的基础。如果普通高中只发挥为高等学校输送新生的功能,势必置大多数学生于不顾。那么,这些高中教育的“失败者”大量涌向社会,他们因缺乏职业准备,就业前或就业后必须要对他们进行职业技术再教育,以使他们能在思想上和技术上适应各行各业的需要。为此,社会无疑自己背上了一个沉重的包袱。况且,一旦普通高中仅为升学服务,长此以往,为适应高等学校的办学规模,势必要大量压缩普通高中。另外,囿于我国经济发展状况,职业技术教育又不可能大量单独发展,这将无法满足社会对高中阶段教育的要求。
所以,普通高中的功能规定为多重,适应了学生出路不同的需要,体现了分流的特点,符合我国的国情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同时,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当前,普通高中教育功能的单一化导致了现行办学模式的单一化。统一的课程设置、统一的教学大纲、统一的验收标准,升大学几乎成为所有普通高中的奋斗目标。改变这种单一的办学模式,把高中办成多层次多规格的不同模式,使学生能在不同类型的高中都能各得其所、各展所长,最后以胜利者的姿态走出校门、走向社会、走进高等学校,应是社会、家长、学生、教育工作者的共同愿望。那么,怎样来改变普通高中单一的办学模式呢?
我国普通高中教育的改革,应当走世界教育发展的共同道路:在高中教育阶段实施“功能分化”,以便最大限度地满足主客观的种种需求。为此,从体制上说,我国的普通高中应采取这样的两类型多规格的模式:一类是“二制三流”的预备高中。这类高中有两年制和三年制两种规格,两年制适用于发达的经济条件较好的城市,适用于师资、设备、生源等条件较好的学校。采取两年一贯制,既不分段也不分流,名正言顺为升大学作准备,广开学术性课程,使学生具备进一步深造的基础。并大量开设选修课,使学生在“高深”的基础上又不乏“广博”。三年制适用于中等发达程度的城市和地区,适用于师资、设备等条件大致还可以的学校。此类学校既开设学术课又开设职业课,兼施职业技术教育和生计教育,但以升学为主要目的,以学术教育为主,采取“二、一分段,高三分流”的形式,高一、高二通过大量的必修课和选修课进行基础学力的教育,高三分为普通班和职业班。普通班又分为文理两科,具有大学预备教育的性质。职业班侧重劳动技术基础知识教学和劳动技能训练,具有职前预备教育的性质。另一类是“二年一贯,办特色学校”的综合高中,采取两年一贯制,开放入学,以职业技术教育、生计教育为主,根据各地区的不同情况和需要,根据历年未考上大学的学生就业的去向和今后几年本地区劳动力市场需求的预测,既设置职业技术原理课,又设置具体应用性的职业技术课,即基础性、实用性课程。这样,既可以体现地方经济建设的特点和需要,使职业技术教育课程同地方经济建设直接挂钩,使学校的职业教育直接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同时,又可以调动地方政府办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促进地方积极帮助学校解决一部分开设职业教育课程所必需的资金、场地、设备甚至师资。但综合高中并不是单一性质的高中,它同时也有选择地开设升学所必需的学术课程,适当兼顾学术教育。
我国幅员辽阔,内地、沿海,山区、平原,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相当悬殊,用一种统一的模式来解决教育问题显然是不行的。办学模式的多样化必然导致课程设置的多样化,当然,这种多样化是在保证基础的原则下的多样化。
我国高中课程的设置,基本上是按日本和苏联传统模式而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多少年来,课程设置和教学大纲都是由教育部或国家教委制定,全国一致,由此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单一,缺乏灵活性的偏向。现行的高中课程多是为升学而开设的,重视与高考科目的对口,强调智力因素的培养,而忽视了生活、生产实际的需要,许多日常生活所必须的知识只能搁置一旁,职业技术教育、生计教育、社区文化服务教育少有立足之地,学生志趣、审美、意志、价值取向等方面的需求也很难在课程设置中得到充分体现。各门学科在知识技能的传授和学科能力的培养上既缺乏纵向的、通盘的考虑,又缺乏横向的、有机的联系。理科课程内容偏深、偏窄,而且重解题,轻动手,应用性较差;文科课程内容脱离生活实际,搞文字游戏;外语品种单一,重读写、轻听说。而且,在渗透或反映环境、贸易、法制、人口、商品等重大问题或基本国情方面也远远不够。
现代中小学课程改革,本质上是为了推动近代课程转变为现代化课程。我国普通中小学的现行课程基本上属于上世纪成型的近代课程的范畴。针对上述我国普通高中的课程体系庞杂臃肿、脱离现实、刻板划一的弊端,在课程现代化的改革中,需要刻意追求的是:如何使普通高中的课程实现“三化”,即结构化、社区化、弹性化。以此为着眼点,普通高中课程设置应兼顾这样五个方面:(1 )在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作为一个现代人所应有的政治思想和文化科学方面的素质。(2)打好升入高等学校不同专业所需要的文化科学知识基础。(3)打好从事不同职业所需的知识、技术基础。(4 )满足学生不同的特长和需要。(5)结合各地方和社区的实际。从结构方面考虑, 普通高中的课程设置,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建立科系课程群。国外普通高中所采取的“拼盘式”的学科组合方式有很大的合理性,课程被按科系结合成几个大课程群,如人文和社会科系、数理科系、经济与技术科系等等。每一科系有核心课程,有辅助课程。我们应借鉴这种做法,在预备高中,必修课就可以按科系划分为三大课程群:人文科、经济科、数理科。各科的课程和课时则因地区和学校而异。综合高中,选修课可分为社会、工具、技术三大课程群。这样,便于学生有系统地、有组织地、循序渐进地学习,以克服传统的分科教学易使学生养成把事物和过程孤立起来观察和思考的习惯。众所周知,科学发展整体化的过程正在加强,不同学科的原理或认识方法,可以相互渗透运用,而新的技术思想往往产生在几门学科的结合点上,这种发展的趋势要求改革分科的课程设置形成实际联合渗透型的课程群。
(二)按层次设立课程。高中教育是基础教育,它要为学生升学、就业、做人打基础。具体说这个基础又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升学、就业、做人共同的基础。为此须开设语文A、数学A、外语、自然科学基础、社会科学基础、体育等课程。第二层次是对不同的需要来说的基础;如数学B、外语B、物理、化学等课程是升学所需要的,这类课程对意欲报考某类高校的学生来说必修的课程,属基础课程。第三层次是照顾个性和个别专业的基础课,如家用电器维修、第二外语、书法、现代经济常识等等,这些课程对有些学生来说是打基础的课,对另一些学生来说则是可学可不学的。
(三)调整好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关系。必修课程是中学阶段共同的基础课程,是中学课程的主体部分,它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长期的有效性,但目前高中必修课程的门数偏多,要求偏高,周课时过多,需进行适当的精简和调整,必修课可减到六至九门。周课时中,必修课应限制在十八至二十课时,也就是说必修课只能占总课时的三分之二弱。
选修课程的特点是课程设置灵活多样,内容更新周期较短,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所以应适当增加选修课时。高中阶段的选修课时应占总课时的百分之十到三十。至于选修课内容,可分为学术性和职业性两种。学术性选修课程属自选性质,下分提高类、拓广类、兴趣类。职业性选修课可分为自选和必选两种,目的是为了使学生了解社会生产状况,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历史、现状及趋向,掌握一定的技术原理、技术本领。学术性选修课可以从高一开始,职业性选修课则可从高二开始,选修课时逐步增加。
各地高中的选修课具体开设哪些科目,占多少比例,笔者认为西方在这方面的经验值得参考。国家不必强求统一,各地区、各学校可以根据各地、各校的优势、特殊需要作出安排。各校的优势差别是很大的,由各校自己来决定一部分选修课的内容,这种灵活的课程设置更有利于各所学校办出特色。
总之,我国普通高中改革的方面应该是:进行素质教育,保障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全面地实现普通高中的三重功能;确立起新型的以社会需求、学科体系与学生发展为基点,以普通教育为主体,兼施职业技术教育与文化服务教育的课程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