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健康教育对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次数及护理效果的影响论文_尧志玉,张永红

南丰县人民医院 江西抚州 344500

摘要:目的 研究强化健康教育对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次数及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2013年9月至2014年10月期间来院就诊的小儿哮喘患儿7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35例。观察组采用强化健康教育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4.29%,高于对照组的74.29%,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儿急性发作次数与再入院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强化健康教育应用于小儿哮喘中效果明显,可减少患儿治疗次数,减轻患儿痛苦,促进疾病康复,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关键词:健康教育;小儿哮喘;发作次数;护理效果

小儿哮喘是指小儿于学龄前或学龄期内出现的一种呼吸道疾病,其主要由环境或遗传因素引发[1]。临床症状有胸闷、咳嗽、气促等,患儿心理及生理健康受到严重影响。药物治疗是目前临床上主要治疗方法,由于小儿哮喘得不到根治,所以需加强家长及患儿的健康教育,自我监控能力的提升,对保障小儿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2]。本研究选取在我院就诊的70例小儿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强化健康教育对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次数及护理效果的影响。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2013年9月至2014年10月期间来院就诊的小儿哮喘患儿7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男19例,女16例;年龄4—9岁,平均(5.90±1.35)岁;病程3个月至5年,平均(3.51±0.76)年。对照组男18例,女17例;年龄4—10岁,平均(6.10±1.46)岁;病程4个月至6年,平均(4.10±0.78)年。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1.2.1 对照组

实施常规护理方案。(1)病情护理。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患儿哮喘发作时,及时给予患儿清淡盐水,并加强对患儿的口腔护理。(2)环境护理。保持病室内空气清新,定时通风,严格控制病室内温湿度,定期消毒。(3)通气护理。患儿出现呼吸不畅,及时实施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在进行机械通气护理时应特别注意动作轻柔。(4)饮食指导。为保障饮食均衡,告知患儿食用高蛋白、高能量以及高纤维等食物,多食用蔬菜、水果。(5)运动指导。指导患儿适量运动,如慢跑、游泳等有氧运动,叮嘱患儿运动幅度不应过于剧烈。对年龄稍小患儿,嘱其多晒太阳。

1.2.2 观察组

实施强化健康教育护理方案。(1)哮喘相关知识宣教。向患儿及家长详细讲解哮喘概念、诱发因素及预防方法等相关知识,帮助患儿及家长对该疾病有一定的了解,从而使患儿及家长了解到饮食、运动、心理以及环境等因素均会对患儿的病情产生影响。(2)

注意事项及依从性的提升。详细讲解接受临床治疗的意义,告知患儿及家长注意日常生活中可能引发哮喘发作的相关物品,提升患儿及家长临床依从性,降低外在因素对患儿病情的影响。(3)哮喘日志指导。教会患儿家长进行哮喘日志记录,详细记录患儿哮喘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等相关情况,可作为临床治疗参考资料。(4)强化健康教育的方式。定期组织哮喘相关知识健康教育讲座,向所有患儿及家长讲解哮喘相关知识,文化程度较低的患儿家长,可口头宣教,或一对一的针对性宣教,耐心讲解各种哮喘知识,文化程度相对较高的患儿家长,可发放知识宣讲手册方式进行宣教。

1.3 评价指标

(1)两组患儿均于护理后3周进行效果评定。无效:患儿喘息、胸闷、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未改变,患儿病情未改善且病情加重;好转:患儿喘息、胸闷、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得到缓解,哮喘病情基本控制;显效:患儿喘息、胸闷、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消失,哮喘病情被有效控制。(2)比较两组患儿急性发作次数与再入院次数。(3)出院后随访2个月,记录急性发作次数与再入院次数。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 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 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效果

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4.29%,高于对照组的74.29%,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 急性发作次数与再入院次数

观察组患儿急性发作次与再入院次数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儿护理效果对比n(%)

3 讨论

哮喘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哮喘的发生率呈现逐渐上升趋势[3]。小儿发生哮喘疾病几率高于成人,主要是由于小儿鼻腔相对较短,后鼻道相对较狭窄,加之小儿鼻腔内鼻毛较少,因此小儿鼻腔的防护能力相对较弱,对外界刺激抵抗能力差,导致小儿易出现哮喘疾病。小儿的遗传基因、居住环境以及生活方式等也是发生该疾病的相关因素。研究表明[4],患儿及其家长对哮喘方面知识的了解程度相对匮乏,对小儿哮喘的发病率及其死亡率存在一定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对患儿及家长进行健康教育。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4.29%,高于对照组的74.29%,差异显著(P<0.05),表明强化健康教育可有效缓解哮喘患儿的临床症状,减轻患儿疼痛,提高治愈率。观察组患儿急性发作次数与再入院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提示强化健康教育有助于减少患儿治疗次数,促进身体康复。分析原因在于对患儿及家长进行健康教育指导,从健康教育的内容和健康教育的方式两个方面进行,依据患儿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措施,体现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有效提高了护理质量[5-6];健康教育内容的宣教,患儿及家长对哮喘疾病的相关知识有所掌握,患儿及家长的依从性得到提升,从而患儿及家长能够自觉监控疾病的发展及时实施预防措施[7];此外患儿能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方面合理膳食注意饮食搭配,补充机体所需微量元素以及维生素,能够保障机体所需营养,提高患儿免疫力;保持患儿居住环境清洁卫生,减少外在病源对患儿的影响[8];此外,患儿需适量运动,可提高机体抵抗,从而使疾病的发生率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综上所述,强化健康教育应用于小儿哮喘中效果明显,可减少患儿治疗次数,减轻患儿痛苦,促进疾病康复,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王小梅,陈芳,李莉.个体化健康教育对小儿哮喘治疗依从性和哮喘控制率的效果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16,32(4):362-363,378.

[2]冯莉,楼月惠,强化家长健康教育对支气管哮喘患儿治疗期间生存质量影响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4,21(6):757-758.

[3]李新,魏荣.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期的综合治疗方法及护理观察[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35(3):244-246.

[4]董莉,孙喜山,李爱萍.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期外治法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17):1927-1929.

[5]曹秀清.健康教育对小儿哮喘护理效果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5,12(24):3757-3759.

[6]董灵芝.全程护理干预对小儿哮喘雾化治疗效果及依从性的影响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20):172-173.

[7]王晓斌.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期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感染血清学变化研究[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3,36(36):32-33.

[8]王学珍.万托林与普米克在小儿哮喘急性发作中的联合应用研究[J].四川医学,2013,34(7):1032-1033.

论文作者:尧志玉,张永红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3

标签:;  ;  ;  ;  ;  ;  ;  ;  

强化健康教育对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次数及护理效果的影响论文_尧志玉,张永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