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津浦伟业地产有限公司 天津 300304
摘要:土木工程安全管理是整个项目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随着中国建设项目数量的增加和施工阶段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政府的监督也在不断增加。但是,对于监督和监督的实施和有效性,它仍然缺乏特异性和系统性。特别是,与当前建设项目建设有关的法律法规并不是特别健全和完善。特别是现代建筑正朝着高层建筑的方向逐渐发展,结构复杂。这也给项目的建设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导致安全事故率的增加,对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构成威胁。为了减少事故的发生,甚至不发生事故,必须做好施工期间的安全管理,特别是要有效处理已发生的事故。
关键词:土木工程、施工安全、措施
引言:安全事故频发的原因首先是安全责任制尚未落实,安全责任不明确,项目安全监督管理制度不健全。二是施工单位内部管理薄弱,经营管理人员未实施必要的安全教育和培训,缺乏适当的施工安全常识,违法操作和违法指挥。安全监督发挥的重要作用安全监督在施工过程中最重要的作用是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及时发现和纠正现有的安全隐患。法律,法规和规章的实施将防止施工作业中的各种非法操作,确保施工项目顺利进行。安全监管的主要职责是监督和检查施工企业各项国家法律法规的实施情况,审查施工企业制定的各项安全规章制度的有效性,检查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教育。总之,安全监管是确保建设项目正常运行,确保建筑公司良好安全形象,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力量。
1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意义
施工项目前的施工现场和生产背后的各种辅助生产场地是施工管理的主要内容。在施工现场管理中,应采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思路,管理方法和手段,对施工现场各种生产要素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控制协调和激励,确保施工项目按照预定目标安全,文明的建筑。施工现场管理作为施工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施工现场管理中实施各项专业任务,确保施工活动有效有序地进行,施工现场可能出现的问题。可以及时解决。各种技术问题,反过来又有效地控制了建设项目的质量。
当然,施工管理人员在进行施工项目的现场施工管理时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首先,要坚持科学合理的原则,即建设项目的每个过程都必须按照科学的施工方法建设,以确保符合要求。同时,施工人员必须有效利用现场资源,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其次,要坚持经济效益的原则,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施工人员应合理安排工程进度。在施工现场管理中,应要求项目部门在项目质量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成本,并尽量减少施工细节。投资多种产出以最大化经济效益。最后,我们必须遵循标准化和标准化的原则,标准化和标准化的原则是建筑工人在施工现场应遵循的最基本原则。总而言之,施工人员只有在现场施工管理中严格遵守这些原则,才能严格提高施工现场的施工效率,形成科学规范的公共秩序,确保施工项目的顺利完工。
2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2.1施工存在安全隐患。要做好施工现场的安全,首先要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但是,目前,在项目现场的安全工作中,一方面管理人员缺乏责任心和安全意识。项目负责人是项目现场安全生产的第一负责人,盲目完成项目进度,但对安全施工的态度不明确,安全施工意识不明确。另一方面,施工现场的施工人员安全意识较弱,他们没有把安全建设放在工作的中心,他们并没有真正意识到安全建筑的重要性。由于从管理层到施工人员缺乏安全施工意识,现场施工安全措施做得不好,管理层没有跟上,处理某些问题一直依赖于过去的经验来管理施工现场的安全问题,这给现场施工带来了许多安全隐患。
2.2施工人员整体素质较低。现阶段,中国建筑业人口超过3000万。其中,农民工约占59%,甚至一些农民工可达到建筑工地的95%。许多农民工在上班前缺乏对安全生产和法律法规的认识,建筑工人的自我保护意识法律意识薄弱,有些单位盲目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了安全生产教育。
2.3监理工作开展的专业性差,能力有限。为了应对上级的安全检查,一些建筑企业只是表面上做文章,安全监督的实质性工作尚未开展。施工过程中的安全计划无法及时有效地进行审查,施工企业安全监察人员的安全素质较低。安全监督人员未经专业系统培训,对相关安全知识知之甚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导致安全监管过程中潜在的安全隐患不及时,发现和镇压造成安全事故,导致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监督成为空谈,无法发挥有效的监督作用。
2.4监管落实不到位。在目前的安全监督管理阶段,仍有一些形成问题。施工现场的安全问题只是口头陈述而没有落实到位,或者一些安全监督人员只注意做一些外部安全工作,对于一些实际的安全监管问题,安监部门不仅要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状况进行调查,还要与安全管理中的信息进行比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了解施工现场的安全状况,同时强调企业安全监管部门在施工现场的管理和后续检查中必须注意隐患管理。
3安全管理及控制意义
3.1有利于建设、和谐社会。“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施工过程中最重要的标准。建筑物中的安全管理和控制是遵守该标准的最重要部分,只有管理和控制才是安全的。预防隐患和预防问题在防止建筑施工安全之前,必将从根本上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利保障。
3.2有利于于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管理水平。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迅速,但相关技术,相关管理和相关人才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正是由于中国建筑业的相关技术和管理人员的素质,达到标准导致中国建筑过程中频繁发生安全事故。正是由于这些事故,它经常影响建筑企业的形象,在建筑物发生事故后,许多企业不仅不以此为警告,而且还掩盖了事实。这导致了频繁的事故,因此施工期间的安全管理和控制不仅可以提高管理水平,而且有助于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
3.3保障人身财产安全,为企业带来最大化经济效益。通过对建筑施工的有效安全管理和控制,可以实现良好的预防,因为事故对人身安全构成威胁,整个施工过程避免了补偿造成的经济损失,最大限度地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4安全管理及控制的措施
4.1加强施工中安全管理及控制教育。施工开始后,有关单位应对项目经理,监理和施工人员进行系统的安全教育,并熟悉相关法律法规。系统培训后,加强管理人员的预防意识,实现预防为主的政策。提高防范意识,从根本上解决安全问题。
4.2严格规范建筑中安全行为。系统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后,要求管理人员按照施工安全指南进行安全管理。在此之前,管理人员必须记住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管理人员严格要求施工人员按照操作手册严格执行相关操作,施工前,必须妥善保管设备,同时施工人员应休息,避免疲劳工作。
4.3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防护。施工现场的条件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影响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工程施工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施工单位应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不断改进施工条件,严格遵守相应的安全管理法律法规,防范安全隐患,为施工人员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确保施工可以安全进行。有关管理人员应根据以往管理经验对事故频发部分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防护,在施工前总结这些部分发生的相关事故,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止再次发生的策略。例如,建筑用电,脚手架,起重机和设备及设备要保护,特别是在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应仔细检查。
4.4安全管理及控制中的检查。任何工程项目的项目部门都应定期检查,同时定期进行随机检查,应记录检查和抽查结果,特别是在检查期间,并发现安全隐患,立即通知施工站,然后纠正并“严格”渗透到每个角落。
4.5安全管理及控制的验收。应随时检查设备起重机,塔式起重机,电线,脚手架等设备,并在项目结束时进行详细的检查和验收,以防止下次使用时发生安全事故。
4.6事故发生有效的处理。如果施工过程中发生不可避免的安全事故,相关单位必须查明原因并承担相应责任,特别是对人身安全有害的相关管理人员。项目经理必须提出索赔并在事故发生后停止工作,整顿严格的惩罚制度。
结束语
只有在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施工单位才能不断完善自身的管理体系,组织施工中的各项任务,着力加快工程建设,提高工程质量,从而铸造优质项目。
参考文献
[1]王明,邓冬冬.探讨提升土木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的对策[J].门窗,2013,01:22
[2]李成斌.浅谈当代土木建筑施工的问题与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1.
论文作者:许永振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
标签:施工现场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施工人员论文; 发生论文; 项目论文; 安全事故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