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促进市政道路工程建设项目的增多。路基是道路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路基施工技术是道路整体质量和企业信誉的重要标志,也是企业综合实力的具体体现,因此,如何从路基工程的实际出发,探讨软土路基处理的技术要点,采取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加强道路施工质量控制是从业人员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本文就城市市政道路建设中软土路基的处理技术展开探讨。
关键词:道路工程;软土路基;处理技术
引言
路基是道路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路基施工技术是道路整体质量和企业信誉的重要标志,也是企业综合实力的具体体现,因此,如何从路基工程的实际出发,探讨软土路基处理的技术要点,采取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加强道路施工质量控制是从业人员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1软土路基特性造成的危害
软土路基区域具有含水量高、孔隙比大、压缩性高、抗剪强度低、动性大、透水性差等特点。对软土路基进行加固处理后,如果施工质量不达标,会发生以下危害:一是易发生沉降、变形等情况,会降低路基承载能力。二是可能会导致市政道路的抗剪强度衰减,路基产生局部或整体剪切破坏。三是产生过大沉降和不均匀沉降变形,严重时结构可能开裂破坏,从而影响道路的正常使用。对软土路基的加固处理需要根据软土路基的性质,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施工方案。
2软土路基施工处理技术分析
2.1换填技术
换填技术又称为换土技术,此项施工技术的施工原理是将施工过程中对路基施工质量造成一定影响的土壤换成性能良好的土层,以达到改善路基工程性质的目的。为减少因土质问题而造成的道路沉降,有效提高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将换填技术应用其中是目前最简单也是最容易操作的一项施工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施工人员需提高对土层选取的重视程度,即换填的土质的各项性能指标必须符合施工要求。
2.2表层排水法
表层排水法适用于土质较好但含水量过大而形成的路基。首先要减少地基土层中的含水量,需要对道路地表进行清表、整平、开挖沟槽,确保及时排除地表水。为了使开挖的沟槽达到盲沟的效果,要选择透水性比较好的砂砾和砂石来对地基进行回填,增加路基的透水性,防止路基含水率增加。在沟槽的设计和施工上要注意考虑以下问题:沟槽布置要考虑利用地形自然坡度排水,在施工填土过程中要注意对坡度的影响,防止其他部位的水分渗透到填土中。为保证沟槽的排水效果,增大排水能力,沟槽的间隔要小,数量要尽量多,使得在部分沟槽失效后不妨碍整体排水效果。沟槽构造尺寸为宽0.5m,深0.5m~1.0m;纵向盲沟沿道路纵向开挖。总之沟槽的主要作用是保证排水及时、无滞水区域,表层排水法适用于软土路基含水量较大的道路路基。
2.3搅拌桩处理法
水泥土搅拌桩适用于处理正常固结的淤泥与淤泥质土、粉土、饱和黄土、素填土、黏性土以及无地下水的饱和松散砂土等地基。当地基土的天然含水量小于30%(黄土含水量小于25%)、大于70%或地下水的pH值小于4时不宜采用晾干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水泥土搅拌桩地基是利用水泥作为固化剂,通过特制的深层搅拌机械边钻进边往软土中喷射浆液或雾状粉体,在地基深处就地将水泥与软土和其他固化剂强制搅拌,使喷入软土中的水泥和固化剂与软土充分拌合在一起,经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反应,形成抗压强度比土强度高得多,具有整体性、水稳性的水泥土桩、柱体,并由若干根这样的桩和桩间土共同构成复合地基。挖方路段场地平整至路床顶标高,挖除桩头及素填土50cm厚再回填级配砂砾至路床顶。在雨水管、污水管处搅拌桩施工到管底标高,成桩后破除50cm桩头,回填50cm级配砂砾后再进行管道施工。搅拌桩长应以桩端穿透软弱层不小于50cm作控制。填方路段,先进行深层搅拌桩施工,搅拌桩长应以桩端穿透软弱层不小于50cm作控制,再选用合格的填料进行分层碾压回填至整平标高。深层搅拌桩法适用范围具体参考不良地质处理工程数量(深层搅拌桩法)。深层搅拌桩施工质量检测参照《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执行,复合地基承载力检验数量按总桩数的1%进行抽检,且不少于3处。
2.4强夯法
强夯法是一种通过外力作用使软土路基更密实、坚固的处理技术。运用重锤或其他重物的自由下落,通过动能产生冲击力,使软土表层受到强压力,与此同时这种冲击了会以波的形式在地下传播,使地基更加密实。强夯法适于地基处理深度在3m以内的粘性土质的软土区域,主要技术要点有:通过对现场不同控制点的测放,确定需要夯实的点位,做好夯点间距位置的确定,实施顺序是先两边再逐渐向中间推进,夯实的密实度由夯锤的降落高度决定,根据夯锤重量合理设计夯击次数,当点夯施工结束后,做好夯坑回填,在测量的同时进行夯沉量测量,提高软土路基的稳定性。夯坑中的回填土可比周围土方高出5~10mm,并运用振动设备进行压实,保证压实度符合工程要求的标准。夯后处理同前期施工同等重要,需在机械设备的配合下,把夯击过厚的地基推平,路床进行必要的施工以增强其强度和平整度,保证标高符合标准。在施工过程中做好夯击次数、夯沉量、夯坑深度、开口大小、夯坑体积、场地隆起和下沉记录,并进行监测控制。
2.5表层处理技术
一般来说,表层处理技术常被用于软土路基中土质极差的地段。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其主要是通过在基底回填施工材料(如砂石料)等措施提高土体的表层强度,以提高路基的整体承载力和抗变形能力。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需首先对施工现场进行实际勘测,全面了解施工地段的工程地质条件,然后对表层土体的成分、含水量、强度和荷载等数据进行分析和检测,为进一步提高软土路基的施工质量奠定基础。
2.6加筋处理技术
软土路基施工中进行加筋处理,是将抗拉能力很强的拉筋铺设在路基的土层中,通过土层中的土颗粒与拉筋产生的摩擦力,使土料等填充物与加筋材料形成一个整体,主要作用是减少和控制软土路基的不均匀下沉。由于拉筋是水平方向铺设的,可以有效提高路基的整体抗压能力,保证路基承载的均匀性。拉筋材料要求抗拉能力强、摩擦系数大而且要耐腐蚀,形状一般为条带状、网状、丝状材料等,能够增强整体结构的融合,可使路面非常的平整、美观,保证软土路基施工质量。
结语
在道路施工过程中,软土路基处理是一种常见的技术难点。首先要对软土路基进行认真的实地考察研究,根据该地段土质的基本特点,组织技术力量对发现的情况进行逐一分析,综合各方面因素制定符合道路建设标准要求的施工方案,采用切实可行的软土路基处理技术,减少软土路基造成的危害,提高市政道路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戴锋.道路施工中软土路基的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8(3).
[2]苏志猛,张宏波.市政道路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8(6).
论文作者:刘标元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5
标签:土路论文; 路基论文; 沟槽论文; 道路论文; 技术论文; 地基论文; 含水量论文; 《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