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论文_马敏

浅析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论文_马敏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大英县供电分公司 四川遂宁 629300)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自动化技术在我国的电力系统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发展。基于此,本文详细的介绍了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概念及其特点,分析了其在电力系统之中的应用,希望能够对我国的电力系统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应用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对于电能资源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多。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国内对于电力资源的产能有了新的要求,大量的高新技术因此而应用于电气系统之中。自动化技术是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分支,将其应用于电气系统之中能够有效的提高电气系统的工作效率,增加我国的电力资源产量,以满足我国日渐增长能源需求。

一、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技术

1.电气系统自动化技术的概念及其意义

电气系统自动化技术,是指利用现有的计算机设备对电气系统中电力生产的过程进行管理,整合资源,优化结构的同时对电气设备进行监控、维修的应用技术。并且,电力系统具有将电力信息资源化、电网规模扩大化等技术特点,并能够使长距离供电得以实现,对于电力系统的顺利运行,保障电力质量,能够实现我国电力发展的数据化、智能化、标准化、信息化,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具备重要的意义[1]。

2.电力系统自动化的特点

在我国,电力系统自动化具备长距离供电、电网规模扩大化等特点,其不仅促进了我国电网系统的发展,还使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上升了一个层次。

(1)远距离供电

我国的国土面积巨大,人口数量众多,所以对于电力的需求量也十分巨大。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的优化我国的供电模式和配电系统,使供电线路的延长成为一种可能。其不仅能够解决我国偏远山区供电困难的问题,还能带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提升偏远地区的人民生活水平,对社会的发展具有积极影响。

(2)电网规模扩大

制约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必要重要的就是电网规模的不足。但是,通过在电气系统中应用自动化技术,其可以将整个电力部门统合成一个巨大的电力运行平台,以保障电力资源在运行中的可视化与共享化,促使电力企业与客户之间的交流融合,提高电网规模,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3.电气自动化的工作流程

对于电力系统的综合自动化来说,其基本流程是:首先,在中心地带布置现代化的计算机设备,以计算机为核心对整个电力系统进行辐射控制,并通过对电力系统的实时监控,形成一个立体化的覆盖网路,对变电站、发电厂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寻找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加以维修;其次,要形成以部件控制为中心,通过计算机与终端硬件装置的结合,加大电力系统的自动化程度与控制范围,并且,中心计算机还要对总体调控进行负责,通过对监控设备的操控记录出现的事故内容,并形成系统的数据化报表,方便操作人员进行查看与比对;最后,在控制所、变电站、发电厂的各个组织分层间,按照所管辖的功能范围对控制功能进行分担和协调,以达到实现自动化控制系统可靠运行的目的。

二、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实际应用

1.数据的自动化处理

电力数据的整合是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实际应用模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一般情况下,电力企业对于电力的输送模式是根据客户的需求而不断变化的,因此,电力部门可以根据客户以往的用电情况数据对客户的电力需求进行预测,根据预测结果对变电站的电压进行调控,实现电力资源使用效率的最大化,降低电力资源的浪费率。其具体的操作模式是,通过对客户用电数据的收集,预测出其每天的用电高峰和用电低谷,当到了用电高峰时,电力企业就会调高变电站的电压,保证客户能够顺利的用电;反之,当到了用电低谷时,电力企业就会降低变电站的电压,节省电能资源。将自动化技术应用于电力系统以后,自动化系统就能够自动的收集客户的电量使用情况,将原先孤立的电力信息链接起来,并形成数据化的图表进行保存,以方便操作人员进行查看,减少电力企业职工的工作量,节省人力资源。电力企业通过这种模式能够更加快捷的掌握客户的电力信息,了解客户的用电需求,从整体上对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系统化的掌握,方便电力工作的有序进行,促使我国的经济平稳顺利的发展。

2.各部门间数据的共享

我国的电力系统在结构上十分繁杂,具有多个组成部门,由电源(水电站、火电站、核电站等发电站),变电所(升压变电所、负荷中心变电所等),输电、配电线路和负荷中心等组成。并且,在各个地区还有地区电力系统,企业的内部还有企业电力系统,各个电力系统之间的行政划分很模糊,这就导致了各个独立的电力系统之间的信息数据交流很难完成,阻碍了我国电力系统的发展。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在电力系统中合理的应用自动化技术就可以达成各个独立电力系统间的数据交互,能够显著的促进我国电力产业的发展。其具体的操作模式是:首先,在电力系统中依靠自动化技术构建一个统一的数据模型,以保持各个电力系统间数据的一致性;其次,自动化技术会对电力系统的多维动态进行分析,保障数据的安全准确;最后,自动化系统会将经过分析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存储,并统一发送到制定的电力终端,以供各个电力系统的操作人员进行查询使用,完成电力数据的共享,促进整个电力行业的发展。

3.电网自动化安全技术

电网,既是指国家电路输送网络。是一种将发电厂生产、变电站改造后的电力能源输送到各个电力用户的国家电力输送设施。电网的自动化安全技术是由电网安全监管系统和电网安全保障系统所组成。它能够对电网进行监控,并在发生电力运输危险情况时进行报警,以保障电网的正常使用。在自动化技术没有应用于电力系统时,对于电网的安全检查主要是依靠人力进行。但是,由于我国电网线路的庞大,就造成了电网检查工作量极大,这不仅在电网检查中容易存在缺陷与错漏,还对职工的肉体造成了巨大的摧残。所以,将自动化技术应用于我国电网安全检查中,能够最大限度的节省人力资源的浪费,减少职工的工作量,还能提高工作效率。并且,电网保护系统还可以对时间、电压、频率、电阻等相关电力系统因素进行设置,在电力系统遇到问题时对数据进行存储记录,起到“黑匣子”的作用。可以说,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时我国电能产业的一次革命,它颠覆了传统的电力系统模式,在提高电力系统工作效率的同时保障了电力运输的安全,并对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提供了一定的保障,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2]。

4.自动化电网配电系统

电网配电系统,既是将发电厂制造的电流根据电力用户的需求进行处理分类,将原始电流分为高压电、低压电和中压电三种以便电力客户的使用。在传统的配电系统中,最常见的问题就是因电力干扰而导致的信息接收系统灵敏度下降。而最新的自动化配电系统解决了这一问题,它通过计算机进行数据的传输,通过人工智能系统自行完成了电流的分类输送,还将输电与配电结合在一起,提高了配电系统的运行效率,降低了配电系统的资源浪费,在节省了大量能源的同时,促使了我国电力系统的发展。

结束语

伴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自动化技术不断应用于我国电力系统之中。在这样的背景下,自动化技术给我国的电力系统带来了新思路、新动力,促进了我国电力行业的创新发展,为我国经济的进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娜.浅析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应用[J].科学导报,2014,(z3):265-265.

[2]朱洪强.浅析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31):1075.

论文作者:马敏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5

标签:;  ;  ;  ;  ;  ;  ;  ;  

浅析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论文_马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