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区总体发展态势良好--2002年全国高新区发展综述_工业增加值论文

高新区总体发展态势良好——2002年国家高新区发展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新区论文,态势论文,总体论文,国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2年我国53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高新区)的28338家企业(不包括高新区内的商贸、餐饮服务业、银行、物业管理型企业)共实现营业总收入15326.4亿元,工业增加值3286.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8%和25%,高新区总体发展态势良好。

一、高新区发展的基本状况

1.主要经济指标的发展状况

2002年度,高新区有28338家(其中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19353家)企业进入统计,年末从业人员349万人;实现营业总收入15326.4亿元、工业总产值12937.1亿元、工业增加值3286.1亿元、净利润801.1亿元、实际上缴税费766.4亿元、出口创汇329.2亿美元。

2002年高新区各主要经济指标与2001年比较,营业总收入年增长28%;工业总产值28%;工业增加值25%;净利润24%;实际上缴税费20%;出口创汇45%。高新区以上各项指标自1992年以来,保持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52.1%、52.8%、42.1%、54.5%和55.1%。显示了高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态势,及对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工业增加值从1998年初次统计的1060.7亿元,增长到2002年的3286.1亿元,四年的平均增长速度为32.7%,是全国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同期增长速度的2.5倍以上,2002年高新区企业工业增加值的新增部分占全国工业增加值新增部分的22%。

2001-2002年国家高新区主要经济指标比较

单位:亿元

2.人均经济指标进一步提升

2002年高新区企业实现人均营业收入达45.1万元/人(营业总收入/年平均从业人员);人均工业总产值38.1万元/人;人均工业增加值9.7万元/人;人均净利润2.4万元/人;人均上缴税费2.3万元/人;人均出口创汇0.97万美元/人。与2001年的同指标比较,有不同幅度的增加,均高于2001年度的数值。

2001-2002年国家高新区人均主要经济指标

单位:万元

3.基础建设投资加大步伐

2002年高新区的基本建设投资共计951亿元,其中用于生产业务用房建设304.5亿元,占32%;用于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163.9亿元,占17.2%;用于住宅建设125.5亿元,占13.2%。当年新开发土地面积114.7平方公里,当年竣工建筑面积2197.4万平方米。从1991年建区到2002年这十二年间,高新区已累计新开发面积549.3平方公里,累计竣工建筑面积1.3亿平方米。各国家高新区不仅完成了创业初期的建设规划,在建设创新发展的生产、科研、人文、生活环境方面,奠定了比较好的基础。

二、高新区经济运行出现的新特点

1.经济基础夯实,企业活力增强

高新区经十几年的发展,特别是在探索适宜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环境建设方面进行了成功的实践,推动了一批新兴企业、产业群的成长,为企业自主、规模和国际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工作环境与政策条件。到2002年,高新区在营业总收入、工业总产值、利润、缴税、出口创汇方面分别是1992年的66.4倍、69.3倍、33.5倍、77.4倍、80.3倍。区内28338家企业的平均营业总收入达到5408.4万元、工业总产值4565.3万元、净利润282.7万元、缴税270.4万元、出口创汇116.2万美元。

一批骨干企业迅速成长,2002年,营业收入超亿元的企业已达到1874家,占高新区企业总数的6.6%,这些企业实现营业总收入达到12833.7亿元,占当年高新区营业总收入的83.7%,已经成为高新区发展的中坚力量,充分显示了高新区在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成长中的有效作用。

2001-2002年高新区企业年末资产增长情况比较

2.企业纳税呈现节节上升的新态势

2002年高新区28338家企业共上缴税金766.4亿元,同比增长20%。其中营业总收入超亿元企业的税金达到了629.7亿元,占高新区上缴税金额的82.2%;外商和港澳台投资企业的税金291.4亿元,占高新区上缴税金额的38%。2002年经认定的19353家高新技术企业共上缴税金602.3亿元,占高新区上缴税金额的78.6%。

3.高新区人才资源素质进一步开放和攀高

高新区建区初期从业人员只有14万人,到2002年,高新区就业人员已达349万人,比2001年就业人数294万人增加了55万人,增长18.7%。在营业总收入超亿元的企业中,实现就业人员数209.8万人,占从业人员数的60.2%;外资企业(含港澳台企业)实现就业人数82.3万人,占从业人员数的23.6%。

大专学历以上人员占到从业人员的1/3左右,达到了36.5%;其中硕士生8万人,博士生1.4万人,并吸引了2.4万名留学回国人员。从业人员的高素质化,充分体现了高新区企业在人力资源上的集聚作用,越来越多的高素质人才到高新区参加创业创新发展。

4.高新区企业的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2002年,高新区企业的R&D经费支出为314.5亿元,占到高新区技术收入+产品销售收入的2.37%。比2001年高0.25个百分点。我国约有1/5的R&D活动资金投入在国家高新区企业的创新项目上,区内企业R&D投入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例平均在2.5%以上。

2002年高新区内经认定的19353家高新技术企业中,R&D活动经费投入达303.2亿元,占产品销售收入比例达2.9%;占高新区全部R&D活动经费投入的96.4%。

2001-2002年高新区科研经费投入状况

单位:亿元

5.主要产品的技术领域有所变化

2002年,高新区企业在各高新技术产业领域中的发展情况是,电子信息领域仍占首位,产品销售收入保持在43.2%的比重,处于主要地位。新材料领域发展迅速,超过新能源及高效节能技术处于第二的位置。新能源及高效节能技术紧随其后处于第三位。其主要产品销售收入总量排序是电子信息3987.4亿元;新材料1143.7亿元;新能源及高效节能技术1131.7亿元;生物技术654.4亿元;环境保护技术306.6亿元。

2002年高新区企业主要生产经营产品数量按技术领域分布

6.企业出口创汇稳中有升

2002年高新区企业实现出口创汇329.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5%,是建立高新区以来增长最多的一年。高新区以高新技术产品实现的出口创汇产品品种2944种,实现产品出口创汇239.3亿美元,比2001年的222.4亿美元增长了8%,占高新区出口创汇的72.7%。高新区企业的出口创汇规模增长快速,出口额超亿美元的企业已有61家,比2001年增加了32.6%。

三、西部高新区发展出现新的亮点

2002年我国西部13个高新区共实现营业总收入1849.2亿元,较上年增长23.5%;工业总产值1584.8亿元,较上年增长24.9%;工业增加值444.9亿元,较上年增长20.2%;净利润115.6亿元,较上年增长36.3%;上缴税费93.8亿元,较上年增长18.3%;出口创汇17.9亿美元,较上年增长90.4%。分别占全国53个高新区总量的12.1%、12.3%、13.5%、14.4%、12.2%、5.4%。

尽管西部高新区的总体发展水平仍低于全国高新区的平均增长水平,但净利润和出口创汇两项指标连续两年都高于全国高新区平均水平,显示出西部高新区发展的新特点。

西部高新区主要经济指标比较

单位:亿元

 2001 2002年增长率%

营业总收入 11928.415326.428.0

其中:西部 1496.9 1849.2 23.5

其它10431.513477.229.2

工业总产值 10116.812937.128.0

其中:西部 1269.3 1584.8 24.9

其它8847.5 11352.328.3

工业增加值 2621.3 3286.1 25.0

其中:西部 370.11 444.9 20.2

其它2251.192841.2 26.2

净利润

 644.8 801.1 24.0

其中:西部 84.8  115.6 36.3

其它560.0 685.5 22.4

上缴税费

640.4 766.4 20.0

其中:西部 79.3  93.8  18.3

其它561.1 672.6 19.9

出口创汇

226.6 329.2 45.0

其中:西部 9.4

17.9  90.4

其它217.2 311.3 43.3

标签:;  ;  

高新区总体发展态势良好--2002年全国高新区发展综述_工业增加值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