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研究中的“真实性”理论及其比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真实性论文,理论论文,旅游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引言
“真实性”(Authenticity)一词源于希腊语,意思是“自己做的”、“最初的”。真实性概念最初用于描述博物馆的艺术展品,之后被借用到哲学领域的人类存在主义的研究中(Trilling,1972)。19世纪70年代,旅游者开始重视“真实性”的旅游体验,期望获得更真实、更深入的旅游体验,“真实性”概念延伸到旅游领域。1973年,迈肯尼尔(MacCannell)在“舞台的真实性”(Staged Authenticity)一文中首次将真实性的概念引入到旅游动机、旅游经历的研究中,成为对旅游吸引物进行理论解释的核心概念之一,并引起各种热烈的讨论和分析(Taylor,2001)。但由于“真实性”这个术语未加清晰界定就被引入旅游研究领域,造成了许多混淆,研究者很多时候是靠直觉来揣摩该术语的含义(谢彦君,2006)。又由于不同的情景(Contexts),真实性的概念更加模糊不清(Golomb,1995)。在国内,Authenticity也被翻译成原真性、原生性、可靠性、准确性和本真性等。
当前我国的旅游发展正处于商业较为发达、现代化进程加快的大环境中,旅游者追求旅游“真实性”的欲望出现前所未有的高涨。他们在旅游过程中对“真实性”的感知,往往和他们的消费欲望成正比。“真实性”已成为旅游资源开发中的一大卖点(钟国庆,2004)。因此,深入探讨旅游“真实性”的相关理论,具有一定的现实价值。
关于旅游研究中的真实性理论,学界主要存在三种观点:客观主义真实性(Objective Authenticity)——关注旅游客体(Tour Objects)的真实性;存在主义真实性(Existential Authenticity)——关注主体体验的真实性;建构主义真实性(Constructive Authenticity)——在注重客体真实的基础上强调主体的差异性。本文将回顾与比较旅游研究中的真实性理论流派,以便更清晰地揭示旅游“真实性”的内涵。
2 旅游研究中的客观主义真实性
客观主义真实性强调旅游客体的真实性。旅游者评判旅游产品是否真实的标准是“它们是否在本地由本地居民根据习俗与传统制造或表演”,因此,客观主义真实性和传统文化、原先的、原创的、独特的等概念相联系(Sharpley,1994)。
2.1 伯斯庭(Boorstin)的“伪事件”
在回忆古代的精英旅游(Heroic Travel)时,博物学家、历史学家伯斯庭(Boorstin,1964)指出:在大众旅游过程中,文化商品化,旅游经历均质化和标准化;旅游者喜欢经过策划的“伪事件”(Pseudo Events)。伯斯庭认为,“伪事件”的出现、盛行与旅游者自身很少喜欢当地真实的文化有关,他们追求的是别人策划的、虚假的事件,正是这种态度助长了“伪事件”的发展。伯斯庭对“伪事件”的认知和态度,反映的是一种与追求旅游客体原初性(Origin)相关的真实性,即客观主义真实性。伯斯庭主要是从历史的角度评价现代旅游,他将现代旅游中的某种消极现象与古代最美的旅行相比,其对现代旅游的评价难免有些片面。但伯斯庭唤起了学者对旅游社会学研究的兴趣(李旭东、张金岭,2005)。
2.2 迈肯尼尔(MacCannell)的“舞台真实性”
伯斯庭的批评者,社会学家迈肯尼尔,是客观主义真实性的杰出代表。迈肯尼尔的主要理论基础是现代生活是不真实的(Inauthentic)。旅游者寻找纯朴的、原始的、自然的,没有被现代化浸染的东西,而且他们认为只能在别的地点和别的时间发现它们,因为自己所处的社会中没有这些东西,但他们总是失望而归。
迈肯尼尔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在戈夫曼(Goffman,1959)提出的“前后台二分”理论的基础上,于1976年在《旅游者:有闲阶层的新理论》一书中,系统阐释“舞台真实”理论。戈夫曼认为,“前台”(The Front)是旅游者与服务人员接触交往的开放性空间。在现代旅游开发中,东道主将他们的文化(包括他们自己)当作商品展示给旅游者,并导致东道主社会生活真实性的舞台化。舞台化的前台使旅游者很难体验目的地社会的真实文化。因此,“前台”成为追求真实性的旅游者竭力回避的社会空间。“后台”(The Back)是为前台的表现做准备的封闭性场所,常与事实(Truth)、亲密(Intimacy)、真实(Authenti-city)相连,是旅游者所追求的。迈肯尼尔认为为了保证前台表演的“真实性”和“可信度”(Credibility),就必须保证后台的“封闭性”和“神秘性”。因此,他为旅游业发展了第三个区——“旅游场合中的舞台真实”,并认为现代大多数的旅游经历都是体验舞台真实。即当旅游企业意识到旅游者寻找后台真实性时,就凭借旅游行为的组织化、社会化和机构化,给旅游者提供了一个“装饰过了的后台”,误导旅游者,而旅游者却信以为真。迈肯尼尔认为这种行为将社会生活不真实地神秘化(Inauthentic Demystification),比起前台的舞台真实更具危害。迈肯尼尔进一步认为只有极少数“远离热线、避开热点”的旅游者才能获得真实的经历。
笔者认为迈肯尼尔对舞台真实的否定态度,忽视了其对民族旅游积极的一面,即以舞台真实为主要特征的民族旅游在一定程度上会强化地方文化的真实性,有利于传统文化、民族身份(Identity)的再建构(Deepak,2003)。另外,作为人类学家的迈肯尼尔的学说侧重历史、考古等遗迹性人文景观,强调旅游的神圣性,在看待旅游文化问题时具有乡愁(Nostalgia)情结,其坚持旅游者的旅游目的是追求真实性,这与世俗的旅游者体验具有一定差别。
2.3 两者观点的讨论
伯斯庭和迈肯尼尔,都把真实性看作旅游客体固有的一种特性,可以用一个绝对的标准来衡量(Wang,1999)。这也正是客观主义真实性理论区别于其他真实性理论的最重要标志。
在旅游者追求真实性的能力和动机方面,伯斯庭认为旅游者既没有获得真实性的动机,也没有获得真实性的能力,而迈肯尼尔则认为旅游者就是因为寻求真实性而出游。迈肯尼尔认为旅游者都渴望欣赏和融入所访问的社会和文化。这种欣赏和融入,就是对目的地社会所具有的独特的“真实性”的关注和追求。迈肯尼尔在旅游动机上的观点获得不少学者的支持,如布戈(Berghe,2001)的旅游者调查表明,有较多休闲时间的旅游者会追求“真实性”。哈金(Harkin,1995)描述一位英国旅游者对真实性的高度追求以致讨厌别人称他为“旅游者”。皮尔斯(Pearce,1985)以及瓦勒(Waller,1998)从心理学研究的角度也证明旅游者追求真实性。
笔者认为,伯斯庭的“伪事件”与迈肯尼尔的“舞台真实性”理论有点简化了真实性的概念,将真实性的判断局限在旅游客体的原初性(Orign)上,陷入了世界“非黑即白”的二元论中。基于对客观主义真实性二元论的批判,建构主义真实性(Const-ructive Authenticity)理论开始出现。
3 旅游研究中的建构主义真实性
3.1 建构主义的观点
建构主义者认为世界是多彩的、多元的、弹性的(Wang,1999)。旅游场景并不是一种不动产,其真实性是观者赋予其上的一种价值评价。旅游客体被旅游者体验为真实时,并不是因为事实就是如此,而是被当作真实性的符号和象征(Culler,1981),仅仅是象征意义上的真实(Symbolic Authenticity)。
明确提出建构主义真实性概念的是布伦尔(Bruner,1984),他认为传统的旅游体验真实性很难解释现代旅游体验的现象,旅游经营者可根据旅游者的期望、想象、偏好、信仰等设计景区与组织活动,以达到真实性效果。科恩(Cohen,1988)认为真实性是一个相对的、商榷的概念,并将成为旅游社会学、旅游人类学研究的核心。科恩以迪斯尼为例,解释了即使有些事物最初是不真实的或人工的,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会变成“自然而然的真实”。霍吉斯(Hughes,1995)认为旅游真实性是由各种旅游企业、营销代理、导游解说、动画片制作者等生产、制造的。因此,建构主义真实性是一个社会建构概念,其社会含义不是给定的,而是相对的、变化的、商榷的(Negotiable)(Cohen,1988)、由情景决定的(Contextually Determined)(Salamone,1997)、是思想意识形态的(Ideological)(Wang,1999)。
王宁(1999)从5个角度对建构主义真实性的特征进行概括,与上述学者的观点比较一致,都将真实性界定为客体所表达的一系列社会建构的、象征的含义。谢彦君(2006)也比较赞同科恩等人的观点,认为不同的旅游者具有不同的体验追求,对自我体验质量的评价取决于旅游者个人的心理标准。从个体评价标准来看,在一定程度上会满足于眼见为“实”。而只要他满足于此,这种“真实”就是他所要的“真实”。
3.2 建构主义与客观主义的比较
科恩从景观的本质(Nature of Scene)和旅游者对景观的印象(Tourist' s Impression of Scene)二维角度出发,建立了旅游情形类型框架,为建构主义真实性与客观主义真实性的比较提供了研究基础。虽然科恩(1979)关于旅游情形的描述主要针对观光型旅游景观,在对其稍加改进后(见图1),还是能比较清晰的看出建构主义真实性和客观主义真实性的区别。
图1 旅游情形类型框架
资料来源:科恩.旅游社会学的再思考.旅游研究纪事,1979,6(1):26.(略有调整)。
在此图中,横轴表示旅游社区文化或景观的本质,纵轴表示旅游者对社区文化或景观的印象。两轴正方向表示真实,负方向表示舞台化,即不真实。第Ⅰ、第Ⅳ象限反映的是真实的社区文化(后台),是大部分旅游者所要寻求的东西。在第Ⅰ象限中,文化是真实的,且比较合理的被展示,因此旅游者对文化的主观印象是真实的,旅游者得到积极的体验。在第Ⅳ象限中,由于各地舞台化特点的普遍和舞台化趋势的加剧,旅游者猜疑真实的文化,对原本真实的文化产生怀疑心理,把真实的文化当作非真实的文化,形成“舞台猜疑”,这是经营的失败。在第Ⅱ、第Ⅲ象限中,不同认知水平和知识结构的旅游者,对舞台化的文化有不同的认识,反映了建构主义真实性的观点。在第Ⅱ象限中,不真实的社区文化,通过旅游机构和组织的仿真性包装和舞台演出,旅游者无法分辨文化的舞台化本质,把它视为“真实的情形”加以接受。这种真实性在客观主义眼中,是一种“伪事件”,是具有超级谎言性质的“舞台真实”,但在建构主义者眼中,却是真实的,是经营的成功,尽管它在保护社区传统文化的同时,对旅游者理解社区文化可能起到了误导作用。
3.3 建构主义的重大贡献
建构主义真实性的观点不仅实现了真实性概念的重大突破,而且比较科学地解释了旅游活动带来的舞台化、文化商品化与真实性的关系。不同于客观主义,真实性认为舞台化、商品化一定会破坏地方文化真实性的绝对观点,建构主义者认为舞台化、商品化并不一定会破坏文化的真实性,并大胆地提出舞台化、商品化会不断地为地方文化注入新的活力,成为民族身份的标志,成为当地人在外来公众面前自我表征(Self-representation)的工具(Cohen,1979,1988)。商品化、舞台化的产品所体现的某些突出的当地特征会使旅游者认可该产品的真实性,并满足旅游者的期望。建构主义者还认为,旅游活动中文化真实性体验有一个动态的调整和适应过程,在探险旅游阶段,旅游资源受人为的干涉较少,舞台化的程度极低。但在大众旅游阶段,舞台化程度迅速增加,达到峰值。此时,只要景区(点)能把社区的真实文化较为真实地搬上舞台,即舞台复制品源于当地文化,突出当地特征,就会成为旅游者眼中“真实的复制品”(Genuine fakes)。舞台化有着广阔的市场,因为它既能适应旅游者的旅游需要,更能保护后台文化和生活方式免受破坏,并保持其真实性。但当产业发展到较高阶段,即“旅游业的生态化发展”阶段时,景区(点)就应减少旅游中的舞台化、商品化程度(见图2),使旅游者亲身体验到后台文化,以寻找到旅游的真谛。这是旅游业在未来发展的趋势(吴忠才,2002)。
图2 旅游业发展程度与舞台文化需求的关系
4 旅游研究中的存在主义真实性
与客观主义真实性、建构主义真实性相比,存在主义真实性(Existential Authenticity)最大的不同在于其关注的是旅游主体。当客观主义者、建构主义者在争论旅游客体是否真实时,存在主义者认为,即使旅游客体完全是假的,旅游者还可以追求一种真实性,即一种替换了的、自由活动激发的存在本真性(Wang,1999)。
4.1 后现代主义真实性
后现代主义真实性(Postmodernism Authenticity)在对旅游客体和旅游主体的认识上,代表着一种比建构主义真实性更激进的观点。
后现代主义真实性(Postmodernism Authenticity)在对旅游客体和旅游主体的认识上,代表着一种比建构主义真实性更激进的观点。后现代主义者完全不把“不真实”(Inauthenticity)当一回事(Wang,1999)。它完全抹杀了“真”与“伪”的界限,它认为仿真(Simulation)和虚像(Simulacrum)变得如此真实,比真实还要真实,已达到了一种“超真实”(Hyperreality)的境界(Baudrillard,1988)。科恩(1995)认为,不同于现代旅游者追求真实性的风格,后现代主义的旅游者追求享受、娱乐、表层美,他们不关心景观的起源和“真实性”问题。为商业目的而建造的美国文化标志的迪斯尼乐园就是一个“超真实”的极佳例子。后现代主义者认为在日益全球化的情况下,处于边缘地区的少数民族文化是一种“濒危文化”。为保护这些文化,在一些边缘地区建立“活博物馆”(Living museum)、民族村、主题公园等部分造假或全部虚构的景观,作为替代品,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如果说建构主义真实性是对真实性观念的改良(Revising),那么后现代主义真实性就是一种革命(Deconstruction)。后现代主义者摒弃了现代真实性的观念,并为旅游空间中的不真实作了正面的评价。后现代主义者对真实性的颠覆,为存在主义真实性开辟了一条道路,为真实性的解释提供了另一种途径(Wang,1999)。基于这个原因,笔者没有将后现代主义真实性单列为一种研究流派。
4.2 存在主义真实性
存在主义者不关心旅游客体真实性,强调旅游者的主观体验,强调旅游主体本真的存在状态,即将真实作为一种感觉,与对本真的自我体验结合起来。存在主义者认为在寻找本真的旅游经历时,旅游者在某些旅游活动的激发下,处于一种被激活的存在状态,他们毫不关心旅游客体的真实性,只是借助旅游活动或旅游客体寻找本真的自我。当处于存在的本真状态时,人们感觉自己比日常生活中的自我更加真实、自由,但这不是因为他们发现旅游客体是真实的,而是因为他们摆脱了日常生活中的种种约束,能够参加非同寻常的活动(Wang,1999)。比如在古巴伦巴舞表演中,表演者全身心投入,旅游者积极放松地参与,在跳舞中他们发掘身体潜能,适应舞步节奏,在近乎狂欢的状态下,与整个舞蹈融为一体,并感觉到一个不同的自我——一个完整的、真实的自我。在那一刻舞蹈已成为许多旅游者的整个世界,时间和紧张已被延缓(Daniel,1996)。但事实上,伦巴舞已不是原汁原味的伦巴舞了,它已经融入新的元素,但由于它的创造性和舒畅性,旅游者找到了自我本真(Neumann,1996)。
存在主义真实性包括个人内在真实性(Intrapersonal Authenticity)和人际真实性(Inter-personal Authenticity)(Wang,1999)。个人内在真实性主要是指旅游者的身体感受和自我认同;人际间真实性则主要指通过与同行的其他旅游者的交流和分享而获得的真实感受。在存在主义者眼中,旅游不再是为了观看没见过的事物,而是一个表现自我、塑造自我、寻求自我本真的机会。
不少学者认同旅游者追求的是“存在本真”的(Noy,2004; Caw,2004; Obenour,2004)。诺伊(Noy,2004)指出旅游者的自我改变与本真性有着紧密的关系。凯丽(Cary,2004)明确指出王宁的“存在的本真性”与他的“旅游者瞬间”(The Tourist Moment)概念最接近。“旅游者瞬间”指一种自我发现的自发体验。旅游过程中,意外发现的刹那自然也就是本真的。欧本诺尔(Obenour,2004)也强调旅游者追求的是自我的本真,而非文化的真实,认为真实的旅游经历应提高对自我的理解。
存在主义真实性的研究者主要从旅游者行为的角度出发,注重对旅游者真实体验的研究。在这里,野营、登山、探险等旅游活动,被看成是更简单、更自由、更真实、浪漫的、自然而然的、忘却功利和紧张、超越日常生活的一种生活方式。笔者认为,在存在主义者倡导的旅游方式中,旅游者更多地关注自己,与他人的沟通和交往的需要相对较少。而且,单纯的存在本真性不能推导出人们旅游的原因。因此,真实性的定义应同时结合旅游客体和旅游主体,忽视旅游客体不利于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尤其是对民族旅游,客体的“真实性”也许比主体的本真更为重要。
5 旅游研究中的“真实性”理论流派比较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客观主义、建构主义和存在主义在对真实性的探讨上,存在不少差异,具体如表1所示。
客观主义真实性和存在主义真实性代表着真实性理解的两个方向,前者关心旅游客体的绝对真实性,后者关注旅游者自身的真实性体验,即自我本真。建构主义真实性既关注客体的真实性,也强调旅游主体的自身差异会带来不同的体验,是一种比较折中的观念。
不同研究流派具有不同的侧重点,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旅游者和旅游资源开发,比如对专业的摄影旅游者,旅游客体的绝对真实性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对宗教旅游者,自我本真才最具吸引力;对一般的旅游者,绝对的客观真实或自我本真都不是最好的选择。对于不同类型的旅游资源,如对客观真实性较高的自然资源、历史遗迹类资源,可突出自己的真实品位,以真实性为卖点;对完全人造或缺乏资源客观真实性的景区,如一些主题公园,应以能带来自我本真和“畅”的旅游体验为卖点;对于介乎两者之间具有一定客观真实性的资源,如民俗旅游资源,可以通过设计达到舞台化真实,获得经营优势。
真实性理论的重要意义在于从旅游者旅游动机和旅游者认知角度解释旅游资源,并指导旅游资源开发。本文通过对旅游研究中的真实性理论流派的综述和比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对旅游真实性的科学理解和认识。笔者认为,如何兼顾旅游客体的真实性和旅游主体的差异性,把握旅游真实性和商品化之间的度,以更好地指导旅游资源开发,满足目标游客群体的体验需求,将是未来旅游真实性理论研究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