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科技信息服务机构浅析_科技论文

国外科技信息服务机构浅析_科技论文

国外科技信息服务机构浅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服务机构论文,科技信息论文,国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当前科技体制改革中,结构调整、人员分流是一个基本的方针,从1992年国家科委第八次全国科技情报(信息)工作会议作出《关于进一步加快和深化科技信息体制改革的意见》后,全国正在逐步贯彻。为了搞好国内的改革,现对国外科技信息服务机构作一些分析。

(一)

科技信息离不开科技,它是科技工作的一部分。科技工作的R&D在国外工业发达国家一般占GNP的3%左右(中国只有0.7%左右),而3%中大体政府与民间各占一半左右。同样,科技信息是为科技服务的,科技信息的费用在科技R&D中也占一个比例。德国1983年科技信息总投入为科技R&D的1.9%,而科技信息总投入中政府与私人企业也各占一半左右(42%,56%)。美国1989年科技信息投入为科技R&D的1.6%。因此总体概念是:科技R&D为GNP的2~3%,科技信息为R&D的2%,也就是科技信息为GNP的0.4-0.6%。

科技信息又离不开信息服务业,它只是信息服务业中的一部分。1991年各国信息服务业的市场规模大体是:美国为GNP的1.68%、法国为1.65%、英国1.51%、日本1.13%、德国0.91%。应该看到在信息服务业中,有些国家信息技术发达,因此信息技术服务的量也大。从日本的市场统计,科技信息服务约占信息服务业销售的22.5%。就是说日本科技信息服务占GNP的0.3%,这是因为日本的R&D虽接近GNP的3%,但科技信息服务与欧美相比还差一些距离。反之,美国的科技信息为R&D的1.6%,R&D为GNP的3%,因此科技信息占GNP的0.5%左右,在信息服务业中比例不到30%。

就80年代的情况看,科技信息在国家GNP中占一定比重,但不算很高。进入90年代后,随着信息产业、信息服务业的发展,这个比例在逐步上升。其次,要发展信息服务业,政府与民间都得投入。因为无论现代计算机与通讯技术,都是需要新的技术、设备武装的。试看美国信息高速公路(实际是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II)提出后,计划20年内投入2000-4000亿美元。其他国家争相仿效,欧共体计划10年投入9000亿法朗,英国计划10年投入380亿英镑,韩国计划20年投入44.8万亿韩币。此外,日本、新加坡、加拿大等都要投入,说明信息的国内甚至国际的沟通,是信息服务发展的必然趋势。

我们过去反映的科技信息工作,往往对独立性的科技信息机构也就是综合及专业的科技信息机构、图书馆、高校等方面的考虑较多,这是我们过去体制的局限,犹如看科研往往只着眼于独立的科研机构一样。但是从国外的科技投入来看,政府、民间都同样重视。因此,这里不重复独立的科技信息机构,因为这方面大家都比较熟悉,而侧重将生产、基建、科研机构中的科技信息工作说明一下。

首先是生产。国外的公司企业对科技以及科技信息都是相当重视的,也是科技信息投入的主要方面。德国赫斯脱(Hoechst)公司共有18万人,每年用于R&D的费用占销售额的4%以上,公司本身就有一个研究开发中心,达3500人,从事新品种的技术开发工作,同时各个分部都有其独立的开发部门,例如塑料门窗,就有一个非常完整的研究开发测试中心,所有研究开发单位都有完整的信息服务部门,这样才使赫斯晓成为国际上有名并处前列的化工公司。法国罗纳勃朗克(Rhone-Peulenc)公司同样如此,它在改组前有职工10万人,每年R&D费用亦占销售额4%以上,从事科技开发人员达6000人,分散于各部门、各工厂,并且各科技开发单位亦各有其信息服务部门。日本东芝(Toshiba)公司是一个有7万人的大企业,而科技开发人员总数达7000人,其总部有一个完整的信息中心,与世界170个终端联机,与国内47个研究所相连,大楼本身有4台主机、50台处理机,主管销售、制造、技术、转让、管理等工作,非常先进。此外,像法国阿托(ATO)公司在里昂的一个厂,技术开发中心人员就有220人,由此可见一般。原苏联这方面差一些,列宁格勒涅瓦重型机械厂有销售服务人员40人,负责翻译、分析、综合加工、资料、照相、展览等工作。说明国外企业在信息服务方面不遗余力,因为离开信息,在市场竞争情况下是难以立足的。

其次是基本建设。在科技方面主要是工程公司,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自己有研灴开发中心。如美国卢姆斯(Lummus)公司是燃烧工程公司的子公司,有7000人,美总部1200人,而工程开发中心有140人,因此一些工程技术决窍(Know-bow)由此而来;凯洛格(Kellogg)公司是浦尔曼公司的子公司,有6000人,美总部2400人,其研究开发中心有150人;德国卢奇(Lurgi)公司是德国金属公司子公司,有5500人,其研究开发中心有400人,另200人分散于各分公司研究开发部。另一种是自己没有研究开发中心。如德国伍德(Uhde)公司是赫斯德公司的子公司。其技术开发1/3靠工程投产的经验,1/3靠赫斯德的研究开发中心,1/3则运用外公司专利或技术诀窍。不论有无技术开发中心,各单位都有相应的信息服务部分,有小型的资料、文献提供,有计算机终端可供联网检索,还要出一些技术通报,它们主要是为本单位服务的。

再则是科研单位。这里简单说两个具体例子。一是法国石油科学研究院(IFP)有2000人,其经费70%由政府从石油附加税中拨付,30%靠自筹,经费中3%用于信息服务,其资料部门出版刊物大小450种,在70多个国家发行,出版公司出版石化杂志、翻译资料等,并建有联机终端。美国气体技术研究所(IGT),是非营利性私立能源研究机构,有600人,经费50%靠政府,50%由气体研究院等有关单位资助,单位中有一个技术信息中心,系世界上气体工艺及其他能源最大的信息收集单位,并出有气体文摘、国际气体技术、能源统计、能源专论等刊物。

因此,从科技信息服务来讲,只着眼于独立的科技信息机构是不够的,事实上国外经费的一半来自政府,而机构的大数量存在于非独立性的生产、基建、科研、高校、图书馆,所以这种观念一定要确立。

(二)

确定了如上的前提,再分析一下独立性的科技信息机构,因为虽然介绍了那些非独立性的科技信息机构,但对应国内的独立性科技信息机构的改革,看看国外的独立性科技信息机构有好处。

有关独立的科技信息机构情况这里不作专门介绍,因为在信息界有关期刊上介绍已很多,这里主要取欧、美、亚三洲,国家则取美、德、法、英、日等发达国家、原苏联以及印、泰等发展中国家为例,这样从不同同情出发,可作对比。同时,本文中不作国际间的联机分析,像美交互网络(INTERNET)实际是在信息高速公路计划提出前,当前国际间发展最快的一种联网,INTERNET原先旨在帮助研究人员通过计算机交换信息,但后来扩充发展了,目前已有137个国家177万台计算机通过1.6万个网络互联,用户达1000多万,以7%月速度增长。这是国际间的一种发展趋势,也值得我国借鉴,但本文主要分析单位的情况,因此联机问题不作重点商讨。

独立的科技信息机构大体可以分析以下10点:

1.信息工作日益发展并受到重视,已经渗透到人们的生产与生活各个领域,有的国家已称进入信息社会。

从信息角度讲,信息产业是一个大范畴,而从信息的收集、加工、传递、服务等一系列工作来讲,不论提法是信息服务(IS)还是信息管理(IM),总的说明这种信息服务只是信息产业的一部分。同时应看到任何事物的发展总不是均衡不变的,就信息产业讲,最初硬件的发展速度最快,以后软件的发展速度逐步超过硬件,而近年来信息服务的发展速度上升更快。因为只有计算机与通讯技术发展到社会上已能普遍应用时,信息的应用才有更广阔的天地。正像当前一些工业发达国家,工作已经离不开计算机,而有朝一日人们将离不开信息服务,因为届时信息服务将渗透至人们生活、生产各个领域。一些工业发达国家,如美、法等,他们很早就搞科技信息,数据库众多,网络齐全,而在整个信息服务中的比重,还低于经济、市场信息,同时信息已进入生活的领域。而一些发展中国家,如印、泰等,信息工作起步不久或刚起步,他们当然还谈不上用于日常生活,但是科技能促进经济,因此对科技信息还是不遗余力的。

2.在科技信息机构设置上,都已经或正在形成专业与地方的系统网络。

每个国家都有一个明确的或不明确的中心信息服务机构。明确的如法国国家科技信息所(INIST)、原苏联的全苏科技信息所、日本科技信息中心(TICST)、印度国家科学文献中心(INSADOC)等,不明确的如美国国家技术信息服务所(NTIS),实际上是官方在科技方面的信息中心,因为商务部明确规定一些大学、企业的科技报告都要向它发送。英国图书馆(BL)是集图书、信息在一起,在很多场合BL是能代表英国参加国外信息活动的。德国的卡尔斯罗厄专业信息中心(FIZ-KA),它虽系一基层单位,但自文献信息协会(GID)撤消后,德研技部有些信息方面的工作由它代表出面。在专业设置上,由于工作发展的需要,有的自然形成,有的计划安排形成。如美国的化学文摘社(CAS)、工程索引社(COMPENOEX EI)、英国的INSPEC、联邦农业机构国际(CABI)等都是工作发展,水到渠成,逐步形成专业的骨干单位。而像德国计划安排的16个专业信息中心,都有一定基础,促进形成了科技信息系统。再如泰国的6个专业信息系统,系在联合国科教文帮助下,择有基础的单位发展的。在地区设置上,就不尽相同。原苏联地区辽阔,除按加盟共和国需要设立信息机构外,在一些工业集中城市,亦相应建立信息所(中心)。法国、德国在地区建立一些信息中心,为中小企业服务。日本也在一些县设立不同名称的信息中心,信息中心又设立地区分局,为地区的用户提供信息服务。印度因为地方主要负责农业的发展,因此科技信息的地方机构,看来还差一步。泰国则信息工作刚起步,还谈不上地区发展。

3.在科技信息机构与图书馆、研究所的关系上有分有合,有少数机构图书、信息一体化,有一部分信息机构设在研究单位内,还有一批独立的科技信息机构。

有些国家单独存在科技信息中心。突出的是原苏联、法国和日本。它们不 仅有丰富的文献源,还由于语言的特点,专门建有大量的数据库,以及良好的信息服务,与国内甚至国外设置终端进行联网。有些国家的科技信息中心与图书馆一身二任。如美国的三大图书馆(国会、医学、农业)都具有信息服务的功能;英国的图书馆由政府明确在信息服务方面有时可代表英国出面;德国的地区信息中心以及印度科学文献信息中心除信息服务外,具有图书馆的功能。有些国家的科技信息中心,尤其是专业性的,设在研究所内。如印度的一些专业信息中心,以及德国16个专业中心的一部分,设在专业研究所内;英国的联邦农业机构国际实际有两大部分:一是信息服务,一是科学服务。科学服务中有四个研究所和二个支撑服务(开发与咨询服务、图书馆服务)与一个信息技术服务;再如美国的化学文摘社、工程索引社以及英国的INSPEC等,实际都是由学会衍生发展而独立的,因为科技信息首先就是为科技服务的。

4.在科技信息人员的配备上精干有效,少的不到10人,多的至4000人。

国家信息中心,以原苏联全苏科技信息所最多,所本身2000人,还有公司2000人,其他大部分国家都是300-400人左右,都具有建库和服务的任务。地区信息中心,由于主要是服务,都比较精悍,法国由于法规规定8人以上要增税,因此有的不到10人,其他国家一般也只20-30人。专业信息中心,一种是独立性的,多数都在百人以内;一种是与研究单位及专业单位并存的,信息部门一般也只几十人。数据库生产商,一般也形成特色,向国际销售,人员由单位根据工作量大小自定,如化学文摘社有1200人,联邦农业机构国际的信息服务部有100人。

5.科技信息机构的职责任务大体相同,具有数据库、检索、咨询、培训、复印出版等基本内容,但国家级与基层级分工不一,有的还有科技图书馆的功能。

总起来看,信息中心具有数据库、检索、咨询、培训、复印出版等任务,图书馆具有采集、编目、阅览、服务、互借等任务。具体讲,国家级的中心综合性的功能多些,地区性的中心功能则少些,如多数不搞对外数据库,只使用数据库。国外的信息服务中心都比较专业化,只搞信息有关的业务,唯有全苏科技信息所有复印机的生产。至于以商业服务为主的,如DIALOG系统、COMPU SERVE系统等联机网,实际上是将专业化的、第三方的数据库汇集起来进行服务,其趋势已经脱出科技的范围,具有科技、新闻、经济、商情等综合信息服务。还有如信息市场,亦具有综合、交流、咨询、技贸、展销等功能,是当前的一种发展趋势。

6.在信息源的收集上各有特长,有的自行收集,有的借助图书馆。

原苏联、法国、日本由于要有自身齐全的文摘数据库,强调文献源的收集,花的费用不少,光期刊都在万种以上。英国的情况比较特殊,其图书馆既起图书馆的作用,又有信息服务,拥有期刊5万种左右,是一般信息单位不能与之比拟的。美国国家技术信息服务中心虽搞四大报告数据库(PB、AD、NASA、DOE),但国内有三大图书馆,因此国家技术信息服务中心图书期刊就不是齐全的。德国有16个专业信息服务中心,但研技部有协调,原始文献由汉诺威工业图书馆收集,因此各信息中心也不强调收集文献过多。印度国家科技信息系统则重点配备国家科学文献中心,同时因国力关系,强调文献协调、资源共享,以城市为中心做起,颇有成效。至于一些商业性的数据库生产单位,则不能对他们苛求,信息源是他们的生命线,他们自搞词表,一切自成系统,同时所有费用打入成本。

7.在机构的内部管理上,有科学分工,除业务管理外,突出抓信息技术与市场销售。

这里要分两种情况来讲:小的单位,人数很少,基本是一专多能开展业务;大的单位,除了业务管理随单位的任务不同而不同外,都还有两个相同的部门。一是信息技术的管理,包括计算机的稳定运行和应用软件开发,这也是近几年光盘等新产品应用发展较快的原因,也可以看出国外竞争的潜力,这种竞争表现在市场,而单位内部的实力不可忽视。还有一个是市场销售,如何将服务与产品推向市场,满足用户的需求,是一门学问,也是各单位实际关心所在,对一个单位来讲,无论多大,市场销售都是比较集中的,而不是分散的。

8.信息服务的观点,突出为用户服务,都能从用户需求来开发信息产品。

在国外也有被动服务、主动服务之说。但现在连国外图书馆都自认已脱出原有传统模式,开展主动服务,信息服务单位当然更是如此。具体表现在:按用户需求,有的放矢,英INSPEC是一个具有四个专业的数据库,它除了出综合的磁带、光盘、印刷本外,还可以按四个专业分开供应,同时将四个专业又拆成72个更细小的类供应,并且用户有特殊要求,还可以特殊供应。对用户要求及时供应,英国图书馆一般按用户信件、电传、传真、电子邮政等各种形式发来要求后,几天内即复印发出,而用户有更急要求时,英国可开展急件服务,在接传真后几小时即可用传真回复,当然费用也要贵1-2倍,更快的可用联机检索;法国国家科技信息所为了能使联机检索时效性更强,他们将2000份现刊直接进入光盘服务,满足率很高,赢得用户信赖。英国期刊、图书、报告等满足率(加上各种措施)分别可达94%、94%、93%,法国国家科技信息所满足率可达92%,说明都是非常高的。对用户的咨询也是体贴入微,不管是收费或是不收费的,大的或小的咨询,都认真对待。

9.在机构经费的来源上,强调创收,对于国家及中央部一级单位,多数政府部门至今给以支持。

一些国家级的信息中心,由于他们的功能,一般都由国家支持,还不能全部自立。像德国卡尔斯鲁厄专业信息中心、法国国家科技信息所创收都在1/3左右,日本科技信息中心创收约一半,原苏联全苏科技信息所创收达60%,英、加、印等很少。美国国家技术信息服务所由商务部提供经费10%以下,但政府明确规定报告都送该所,实际上是一个大财富,别的单位很难与之相比。一些数据库生产商都比较闻名于世,目前经济都已独立,但它们也都有一个过程。美国《化学文摘》1907年出版,但在1955年以前一直由学会予以资助;法国国家化学信息所(CNIC)建于1972年,1990年才开始企业化。地方信息中心情况也不一样,法国各地区中心基本经济自立,但法国技术发展局鼓励成果推广,对中心承担项目予以项目补贴费用,德国的地区中心则由州政府给以单位经费支持。

10.在形成信息服务产业问题上进展不一。发达国家信息产业已形成,发展中国家还在努力中,主要从专业化、商品化、系统化和国际化等角度来衡量。

一些工业发达国家不仅有较强的信息产业,并且如美、法等国自认已经形成信息服务产业。其标志主要是:信息产品是增值的,已经商品化,它们有产值、有成本、有盈亏。机构形成了专业分工,有数据库生产商、有联机服务商、有代理……,尤如生产的产、供、销一样。信息服务实际也是一个系统工程,随着技术进步,网络化、现代化已经不可没有。信息服务的国际化也是发展趋势,在国际的合作交流中竞争发展。

一些发展中国家进入系统、网络不久,要形成产业还需一个过程,但技术不分国别,各国都有长处技术交流、技术转让已是发展的必然趋势,要进入国际,就必须有商品观念,因此产业化也是必然趋势。

以上主要就国外科技信息服务机构的现况作一分析。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当前国内正进行机构改革、人员分流时,参照一些国外的情况,结合我国的实际,可以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标签:;  ;  

国外科技信息服务机构浅析_科技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