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建筑工程领域新技术的应用也逐渐增多,创新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提高了建筑工程生产效率与生产质量。下面文章主要对创新技术的应用尽心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探讨施工管理与创新技术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创新技术;技术创新
引言
我国经济与科技水平迅猛发展,现代人们对物质基础条件也提出了更高标准的要求。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建设期间,针对施工管理以及创新技术的应用,广大从业人员多年来展开细致化的实践研究与分析,能够将项目工程建设的常见问题及时处理,克服以往施工技术应用常见的不足,进而给我国建筑产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1建筑施工管理与施工技术创新的必要性
首先,技术创新是建筑施工技术发展的必经之路创新是开展各项事业的灵魂,也是各项事业得以前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对于建筑来说,对于建筑施工技术的创新,是建筑施工技术发展的必经之路和必然选择。建筑行业的发展变化非常快,主要符合时代发展的建筑施工技术的融入,才能够使建造的成果与时代的变化发展相适应,这不仅仅是建筑的质量和外观,同时对于施工效率的提高和建筑成本的节约也非常有意义。其次,有助于加强建筑企业的竞争力建筑施工技术的创新,有助于加强建筑企业的竞争力。只有不断地进行技术革新,积极学习和引进国际上现金的建筑施工技术才能是土木建筑企业在建筑市场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才能够使未来发展的每一步走得更加坚定和踏实。另外,是建筑实现未来发展目标的内在要求建筑施工技术的创新,是建筑实现未来发展目标的内在要求。建筑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问题很多,技术只是一个方面,人力、成本、周期均是需要进行设计和衡量的,而技术的创新,能够为解决其他问题提供一个良好的契机。因此,可以理解为依靠技术革新有助于更好地为实现未来发展目标提供动力。
2建筑工程中施工技术创新分析
2.1混泥土防裂施工技术
房屋建筑施工的重要材料就是混泥土,在房屋建筑施工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如果混泥土在使用过程中稍有不慎,经过阳光的暴晒或雨水的侵蚀,就会出现裂纹、裂缝,将逐步破坏混泥土的强度,导致墙体本身的承重力减弱,不仅影响美观,而且使整个建筑工程存在重大的安全隐患。在混泥土进入建筑施工现场前,首先,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现行《混泥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和《普通混泥土配合比设计规程》进行混泥土配合比,控制好混凝土的水灰比例,减少用水量,且要购买有质量保障和型号吻合的石灰。其次,对混泥土浇筑段进行合理划分,要将混泥土表面搓平,闭合混泥土表面干缩裂缝。最后,混凝土施工之后要进行保护,加强温度监测,使用先进的混泥土温度实时自动监测技术,对其厚板进行温度检查,待混凝土完全定型后,再进行下一个步骤的操作。
2.2高大模板施工技术
第一,柱支撑模板的施工。在柱支撑模板安装施工前,技术人员应确保模板轴线位置、标高、垂直度等各项参数的准确性。柱模板多采用定性钢模板,为了避免模板位移,可采用对螺杆和钢管支架进行连接固定;柱子间的模板可采用钢管和剪刀撑拉结的方式进行固定。模板安装完成后要及时检查并纠正垂直度和位移,对于高大模板体系应适当预留浇灌和清理口,以便后续操作。第二,梁支撑模板的施工。梁模板的的水平线、轴线和位置先需在主混凝土上进行确定,按照设计标高调整注支撑标高,在安装底梁模板后拉线找平。对于跨度超过4米的梁,技术人员需要在梁底模板中间位置起拱,起拱高度控制在梁总跨度长的2%到3%之间;对于梁高超过1米的梁,梁侧模板应根据实际情况计算,确定穿梁螺栓的增设情况。安装后对标高、梁中线、断面尺寸进行校正,并清理模板内杂物,以备后续查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环保技术的应用
建筑工程的施工一直以来都会造成环境的严重污染和资源的严重消耗,除了粉尘污染外,噪音也会给周边民众造成严重的扰民情况,而且建筑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也有碍市容建设,因此建筑施工可以说会给目前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如何在建筑工程建设中平衡经济利益与环境保护,对于目前我国来说还是一个值得研究与思考的问题。因此,为了促进我国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又要促进我国经济的进步,我们必须要在建筑中严格控制施工排放的垃圾,严控污染,革新技术,引入环保技术,建材重复利用,减轻环境污染,及时整治被破坏的环境。
2.4防渗漏技术的英欧永
因房屋建筑施工质量问题,出现房屋墙体裂缝,导致房屋外墙、门缝渗漏等现场,特别是卫生间和浴室是最常见的渗漏区域,不但影响建筑物的美观,还严重影响了居住质量和安全问题。其主要原因是建筑施工过程中防渗漏施工工作处理不符合要求,质量管控不到位。建筑施工前,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砌体工程质量验收规范》进行操作,选择施工标准的砖块,把控砌块质量,设置拉结筋,合理布局柱、梁、墙体的拉结筋,要严格按照施工标准使用前要将砖块浸湿,且不能随意混砌,这些技术能预防并消除外墙缝隙引起的渗漏。
3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及创新技术的应用策略
3.1培养优秀的创新技术人才
首先就是要依据公司的战略发展目标来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计划,并且要覆盖全面,不仅要包括管理人员,而且还要包括相应的技术人员以及施工人员,此外针对一些个体的人才,还需要对其进行发展测评,并且为其制定更具有针对性的规划目标。其次就是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和流程,建立科学的企业知识管理体系,由此来对全体员工的积极性进行激励;最后就是要对相关人才计划进行有效的落实,充分保障人才计划综合有效的开展,实现讲师与课程资源的综合建设。
3.2重视建筑施工技术的创新研究
我国经济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城市化城镇化的推进不断提速,城市化建设作为城市化发展的一部分自然以更为积极的速度推进。的企业数量也如雨后春笋一般遍地开花,导致行业内部优胜劣汰的竞争趋势不断激化。建筑企业想要在同行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应当完善自身的建筑工程质量与水平,提升建筑工程的实施效率。企业应当不断强调和落实生产经营中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理念,在施工中温度细节性施工和隐秘性施工部分格外重要,在细节上严格控制施工的进程和质量,确保每一个组成部分的精准无误,才能够在整体工程成果中收获良好质量。提升对施工技术的把控和掌握,做到每一个细节均能精准完成,并且在控制细节的同时加以创新,不断完善施工的质量与效率,以革新手段改进部分施工中的技术,提升施工的速度与效率,推进建筑质量优良,高效完成。
3.3完善绿色施工管理
绿色施工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与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及各个部门之间的合作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所以建立一个完善的施工管理体系,能够充分保障绿色施工技术在工程施工中得到很好的运用。此外就是在工程开工以前要做好各种准备工作,并且严格按照施工工序以及流程进行严格的执行,确保绿色施工贯穿在工程施工的全过程中;最后就是要提高全体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和观念,采取有效的措施来积极的应用施工中的噪声、扬尘以及污水等问题,由此来从根本上实现绿色施工。
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建筑工程还存在着许多问题。针对目前建筑工程施工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及时针对性地解决,不断根据问题创新施工管理方式,不断提高革新施工技术,通过科学的技术方法提高建筑施工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马燕翔.民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及创新技术的应用研究[J].江西建材,2018 (3):244-244.
[2]马富裕.浅谈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的创新举措[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4 (15):192-193.
[3]朱劲松.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及创新探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8(30):184, 214.
论文作者:李秦义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1
标签:建筑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模板论文; 泥土论文; 技术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