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 G6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8)07-062-01
技术是当今世界科学技术领域最活跃,发展最迅速,影响最广泛的因素之一。信 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不仅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而且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教育方式,学习方式乃至思维方式。所以化学课堂教学中通过电教媒体的优化设计,优化组合和优化运用,使文字教材变无 形为有形、变无声为有声、变静止为运动,为学 生创造一个愉悦的、多向交流的学习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积极地、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快速、高效地获取知识,并不断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对学科本身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我们老师要善于将电教媒体与其他媒体进行优化组合,充分发挥各种 媒体在学习活动中的最佳作用,将抽象的文字教材变为直观的、 可见的结构图式,引导学生在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学生将所学知识用于实践时,既形成了能力,又可发现新的问题,引发新的思考,认识水平再上新台阶。
一、导入新课使用信息技术,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佳境
在课堂教学中,媒体是教学信息的载体,是传输信息的工具和手段。它的作用不仅是用来传递教学内容,而且还会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调节课堂气氛,创设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被人们喻为"思维的体操",多媒体以其强烈的趣味性、多样的色彩、悦耳的音乐,为学生提供了一个集声、像、色为一体的,动静结合的生动直观、内容丰富的教学环境,使无声的教材内容变得有声有色。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学生自然地步入积极思维的状态之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提供生动、逼真的化学情境
由于教学时间的局限性和实地教学资源的缺陷,许多的化学现象不被学生理解、熟悉。为了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比较直观的化学事实,可以尽可能地向学生介绍背景知识,通过录像、电影、投影片、录音和多媒体等教学手段给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化学情境。例如,在进行"化学与生活"课题3《有机合成材料》(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下册第十二单元)的教学时,可首先播放自己录 制的CCTV10频道《科技史上的伟大发现》系列节目中的"高分子化学"一节录像片。学生从该录像片中可快速获取有关橡胶、纤 维、塑料的综合信息,如:天然橡胶的发现(非洲),人工种植(英国),材料性能与应用,社会的需求与科学家的发明创造的背景和过程,材料性能的改进(硫化)。现代教育技术提供的信息真是丰富多彩、应有尽有,它们能 深深地吸引住 了学生的心,促使学生真正进入学习状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展示物质的微观结构
科学的发展,使人类已能清楚地认识物质的微观结构,能真切地看清分子、原子以及其他的微观粒子,但这一切是我们肉眼所不能看到的。怎样才能使我们的学生对这些微粒产生形象、直接的感知效果,理解物质的微观结构呢?可以利用多媒体进 行模拟演示教学,制作立体动感课件,模拟各种微观粒子的状态及其运动,形象直观地帮助学生理解这部分抽象知识,初步建立起分子、原子的概念,破解物质结构的奥秘。例如:通过多媒体能模拟实现下列化学现象:(1)物质的结构;(2)化学反应历程和一些反应的动态过程;(3)微观粒子的运动变化,如利用flash制作核外电子围绕原子核运动。
不过,微观图景跟宏观现象有着本质的区别,不能进行简单的类比,在用计算机模拟微观图景时要注 意避免科学性错误。
四、模拟和放大化学实验
有些演示实验的变化现象非常微小,学生不易进行观察,凡是这类演示实验,教师可以借助投影仪和放大机等设备进行放大,以利于学生观察。如:演示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时,若直接进行演示实验,只能让部分学生看清反应前的铁钉(银白色),反应后铁钉上一层模模糊糊泛红的颜色。但是,如果改成投影实验, 可让每个学生清楚地看到插入蓝色硫酸铜溶液中的铁钉逐渐被覆盖上一层红铜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效果。
有些演示实验需要时间较长或具有一定的危害性和危险性,在课堂上无法实施演示,借助于多媒体,既保证时效性,又保证学生安全,保护环境,达到 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模拟实验无法全面体现化学实验的作用,不能以此取代化学实验。
五、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结尾
布局合理、结构完美的课堂教学,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精妙的结尾应具有耐人寻味、课断思不断,音虽尽而意无穷的作用。
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可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发展学生的能力。以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主的信息技术具有交互性、超文本性和网络化等特性。多媒体计算机的交互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主体作用的发挥,超文本性和网络化特性与人类记忆、联想的认知结构相类似,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同时使个别化学习、协作式学习和发现式学习得以结合,不仅能为学生提供一门理想的学习认知工具,而且极大地拓展了教育教学的时空领域,有利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数学教学只有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具有独立获取知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思维品质和能力,才能适应新世纪对人才的要求。
总的说来,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应用和设计具有时代特征的教学方法,是目前教学的发展趋势。在具体的教学中还应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智力开发,并且要按照学生的思维过程,逐步启发学生,激励思考,层层深入,直至学生自 己能领会和掌握知识技能的方法。如果在化学教学中能真正做到,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
论文作者:郭述鸣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教育前沿》2018年0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4
标签:学生论文; 化学论文; 结构论文; 演示论文; 铁钉论文; 微观论文; 多媒体论文; 《科学教育前沿》2018年0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