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紧缩:经济转型的解释_经济模型论文

通货紧缩:一个来自经济转轨的解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通货紧缩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引 言

自1997年下半年来,我国宏观经济出现了以下基本特征:物价指数连续下降、企业开工不足、经济增长速度放慢。虽然学术界对这样的宏观经济态势是否构成通货紧缩仍然存在着争论(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课题组,1998;刘树成,1999),但是政府为了保证适当的经济增长率已不得不求助于扩张性的宏观政策。从1998年开始,中央政府实行了较强有力的财政扩张政策,并辅以逐步放松的货币政策。然而与过去我国宏观经济“一放就活”的特点形成鲜明对比,直到1999年9月, 物价指数仍然为负,宏观经济依然没有全面启动的迹象。

如果按照通货紧缩的一般定义,即“价格总体水平的下降”(萨缪尔森和诺德豪斯,1992),那么我国宏观经济至少从短期来看处于通货紧缩阶段。本文并不想讨论通货紧缩的定义,而只想对我国当前的宏观经济状况提供一个解释,为了使我们的讨论具有明确的指向,在此我们简单约定本文在以上意义上使用通货紧缩一词。

目前学术界对我国的通货紧缩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多种解释,不同的理论解释表明,我国当前的通货紧缩具有多方面的成因,是由各种复杂的经济因素共同导致的。值得注意的是,我国作为一个转轨经济,经济转轨过程中的一系列微观效应必然会影响到宏观经济的运行。自从1994年以来,我国经济转轨的进程明显加快,一系列重大的改革措施纷纷出台。这些措施的一个重要结果就是住房、教育、医疗等这类居民必需的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大幅上升。这一结果深刻地改变了居民的预算约束,影响到居民的消费与储蓄选择,不可避免地产生宏观上的效果。因此,在讨论我国当前通货紧缩的逻辑起点时,我们不该忽略我国经济的转轨特点。相应地,对通货紧缩的治理也应该考虑到转轨的因素。

本文试图从经济转轨的角度对当前的通货紧缩提供一个解释及相应的政策建议。在接下来的第二部分,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消费者选择模型提出了一个可能导致通货紧缩的原因。在第三部分,我们结合近年来我国经济转轨的现实过程,从现实经济的因素出发来解释我国这次通货紧缩的形成机理。第四部分是结论,除了讨论政策含义,我们还探讨了进一步研究所需努力的方向。

二、模 型

1.基本模型

这里我们首先建立一个简单的消费者均衡模型。假设有两类消费品。一类是一般消费品,如家用电器、出租车服务、卡拉OK娱乐等。这类商品的价格需求弹性相对较高。另一类是必需品,如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等。这类商品的价格需求弹性很小。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中包括一般品和必需品的消费数量,二者是相互替代的,即二阶的交叉偏导大于零。假定消费者的货币收入给定不变,初始的时候消费者处于均衡状态,商品市场处于出清水平。

现在考虑如果必需品的价格大幅上涨,那么消费者的均衡会怎样变化。必需品的价格上升对消费者来说会产生两种效应。一种是替代效应。由于一般品与必需品在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中是相互替代的,必需品的价格上升使得消费者倾向于选择一般品来替代必需品,所以替代效应使得消费者增加对一般品的消费。另一种是收入效应。在消费者货币收入不变的情况下,必需品的价格上涨意味着消费者福利水平的下降,或者以消费者所消费商品数量来衡量的实际收入下降。这时消费者倾向于减少两类商品的消费数量。因此就一般的情况而言,必需品的价格上涨会同时产生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其对一般品需求将产生方向相反的两方面影响,最终的结果是模糊不清的。

然而,在我们的模型中必需品价格上涨所带来的收入效应要远远大于替代效应。这是因为必需品是维持消费者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商品,其价格需求弹性很小,消费者对必需品的消费数量减少很小,即一般品对于必需品的价格替代弹性很小,因此消费者用于必需品的货币支出将增加。由于消费者的货币收入给定不变,则消费者用于一般品的支出将下降,对一般品的需求将下降。于是一般品的市场上将出现供过于求的现象,一般品的价格将下降。

2.模型的扩展

基本模型给出了这样的结论,即必需品的价格上升将导致一般消费品的需求下降,一般消费品的价格将随之下降。然而在基本模型中所用的是比较静态分析法,没有讨论消费者的储蓄倾向,我们无法知道一般品的价格下降与必需品的价格上升对物价总指数所造成的综合影响?比方说,如果消费者在当期花完全部货币收入,则消费者的总支出将不发生改变,于是总的物价指数将保持不变。因此,仅仅通过基本模型,我们还无法解释通货紧缩的形成。

为了使分析更接近经济中的现实状况,我们需要对基本模型进行某些修正。现在我们考虑消费者在必需品的消费上受到了流动性约束,即消费者的当期收入不足以支持当期的必需品消费。当必需品是一些价格很高的商品,且消费信贷不完善的时候,这种情况就会发生。在面临流动性约束的时候,消费者为了维持对必需品的消费,必须在当期进行储蓄,只有攒够了钱才能购买必需品。在这样的约束下,必需品价格的大幅上涨会使得消费者的储蓄增加。在货币收入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的当期消费总支出将减少,于是当期的消费价格指数将下降,经济面临通货紧缩。

我们用图1来说明价格冲击对消费的影响。图中横轴表示时间, 纵轴表示消费和价格,C表示消费的时间轨迹,P表示价格总指数的轨迹,p表示必需品的价格轨迹。经济在时刻t[,1]受到了必需品价格上涨的冲击,于是消费下降,储蓄上升,总的消费价格指数下降,消费者在t[,2]动用储蓄购买必需品,消费增加。考虑到对不同消费者来说t[,2] 是不同的,于是人均消费的路径应该如虚线所示。

图1 价格与消费路径

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将上述结果进一步扩展到经济增长的情况下。在增长型经济中,供给和需求都在不断扩大,货币收入也在相应地增长。假设初始时候市场处于动态均衡状态,则需求与产出同步增长。这时候,必需品价格的大幅上涨将导致消费占收入比例的下降而不是消费绝对量的下降,消费需求的增长率将下降。于是总需求的增长将低于总供给的增长,商品市场出现供过于求,价格水平下降,重建的均衡产出的增长率也将相应下降,通货紧缩现象发生。

到此为止,我们从理论上得出结论:在消费者面临流动性约束的情况下,必需品价格的大幅上涨将导致通货紧缩。

三、我国的经济转轨与通货紧缩

运用前面模型的结论,结合对我国经济转轨的考察,我们可以对我国当前通货紧缩的形成机理提供一个解释。

我国的经济转轨过程是“渐进”和“激进”的辨证统一,在经验主义的总体思路下伴随着理性主义的构建。这种渐进改革中的“激进”在1994年推出的整体配套改革措施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1994年,为了配合国有企业改革和加速市场经济的建设,政府推出了一系列的配套改革措施。我们将其中的主要措施列在表1中。

表1 1994年政府配套改革的主要措施

时间改革措施

1994年5月国务院转发《关于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

决定实施高校收费并轨,取消此前的公费和和自费的双

轨制.

1994年7月国务院转发《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

1994年12月国务院决定在江苏镇江和江西九江两地进行医疗保障制

度改革的试点,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制

度.

这些措施的推广执行是在1995年和1996年。1995年,各地按照《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的需求,普遍加大房租改革力度,提高公有住房租金和出售价格。与此同时,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试点也逐步扩大,到1996年,已有50多个城市实行了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

由于住房、教育、医疗等商品以前长期由计划配置或政府补贴,其价格长期被压抑在市场均衡价格甚至成本价以下。经济转轨的实质便是经济要向市场化的方向过渡,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措施必然使这些商品的价格大幅上涨,向市场均衡价格逼近。作为1994年出台的一系列配套改革措施的一个重要结果,1996年我国居民所面对的住房、教育和医疗服务的价格发生了大幅上涨。我们可以从表2 中清楚地看出这一点。在1996年以前,居住和医疗价格指数还低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而1996年则大大超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表2 1994~1999年相关的价格指数

年 份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居住 房租 学杂保育费 教材及参考书

1994 124.1 121.3 137.1135.2 121.5

1995 117.1 110.6 131.8129.6

-

1996 108.3 111.4 134.2120.0 134.8

1997 102.8 108.3 121.5119.0 117.1

1998

98.9 103.4

--

122.4

1999

97.9 101.0

-- -

年 份医疗保健服务费

1994 120.2

1995 111.1

1996 112.4

1997 122.9

1998 104.3

1999 100.9

资料来源:1993~1997年数据来自历年《中国统计年鉴》;1998年数据来自《中国物价》,1999年第2期;1999年数据是1999年6月份的统计结果,《中国统计》,1999年第8期。

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经济尚处于转轨阶段,信贷市场的建设还在探索之中,流动性约束对大多数消费者来说仍然是经济中的现实。虽然我国居民储蓄余额的总量较高,但是人均储蓄余额并不高,1996年城镇人均储蓄余额为5125.55元,相对于住房、教育、 医疗服务等消费品而言,我国居民的购买力仍然非常有限。目前我国正积极发展的消费信贷虽然可在一定程序上缓解购买力不足的矛盾,但对一般居民来说,在购买住房、教育和医疗服务时,仍然面临着严峻的流动性约束。

结合第二部分的模型,通过分析我国经济在过去两年的现实运行,我们可以得到结论:我国经济的轨转使得住房、教育、医疗服务等必需品价格大幅上涨,这改变了居民消费的预算约束,在流动性约束条件下,使得居民储蓄增加,现期消费减少,从而导致内需不足和通货紧缩。

图2 我国城镇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

上述结论可以从我国经济的现实中找到证据。从图2中, 我们可以看出,自从1992年经济转轨进程加快以来,我国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连续下降,虽然在1994年过高的通货膨胀预期下有所回调,但是在1995年至1996年则出现锐减,下降了1.6个百分点。 这验证了前文从理论上得出的结论。

另外,我们关于居民储蓄的结论还可以从对居民储蓄意愿调查的结果中获得支持,根据国家统计局1997年对全国6250万户非农业居民家庭的调查,子女教育在城市居民储蓄的目的中居于首位,住房居于第二位。最近盖洛普组织在中国进行的一次调查结果表明,居民储蓄意愿中居于首位的是医疗保障, 居于第二位的是教育投资(注:见《文汇报》, 1999年10月6日第7版。)。可见,居民的储蓄集中在对住房、教育和医疗等必需品的未来购买上,这又与我们从理论上得到的结论相一致。

四、政策含义

从前文的分析中可以看出,经济转轨因素是导致我国这次通货紧缩的一个重要原因。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为了治理通货紧缩,我们必须在转轨进程上走回头路。我国经济转轨的目标是明确的,那就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化的进程必须得到坚持。从这个意义上说,住房、教育和医疗体制的改革是完全符合经济转轨的目标的。需要强调的是,我们应该认识到经济转轨和通货紧缩的关系,从而在治理通货紧缩的时候能够综合考虑,对症下药。

首先,我们应该认识到扩张性宏观政策的局限性。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这次通货紧缩具有经济转轨的深层次原因,并不仅仅是一般市场经济下的商业周期。着眼于刺激居民消费的扩张性宏观政策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居民所面对的价格条件,不足以使居民改变其理性的消费选择。在消费者所面对的价格约束不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单纯依靠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刺激居民消费是难以奏效的。从财政政策来看,中央政 府从1998年中期开始实施明显的赤字财政,虽然财政支出的增加拉动了一部分GDP的增长,但是并没有使得私人部门的消费和投资随之增加,没有收到显著的乘数效应。至于货币政策,按照我们前面的分析,居民储蓄的增加主要是收入效应导致的。降息或开征利息税,既会产生替代效应,使得居民进行跨期的消费替代,减少未来消费而增加当期消费,从而刺激当前消费,但同时也会产生导致居民收入下降的收入效应,使得居民同时减少当时消费和未来消费,因此,降息对消费和储蓄的净效应是不明确的。从货币政策的效果看来,虽然中央银行从1998年初开始放松银根并一再降息,但是居民消费仍然没有启动的迹象。对此,中国人民银行课题组也指出,住房制度、医疗制度等改革强化了公众的储蓄动机,使货币政策对消费的刺激作用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抑制(1999)。值得注意的是,通过增发货币制造通货膨胀预期并不一定能够改变转轨所导致的收入效应,刺激居民消费需求的效果很难说。

第二,根据我们前文的分析,流动性约束是导致通货紧缩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刺激需求除了考虑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外,应该致力于放宽流动性约束。具体来说,应该完善消费信贷制度,特别是贷学金制度。目前的贷学金利率为2.5%左右,略高于一年期的存款利率, 但是发放额度限制较严。我们认为贷学金的发放额度应放宽,发放面应扩大。这样,居民所面对的流动性约束将大大减弱,现期的储蓄将下降,有助于刺激其对一般商品的消费需求。商业银行由此导致的损失或风险可以由政府财政来补贴。贷学金的推广有助于增加人们对教育的投资,长期内将提高我国的人力资本,有利于经济的长期增长,具有一定的公共事业的特征。因此,从公共经济学的原理来看,政府承担由此导致的成本是完全合理的。当然,这其中政府、银行和居民之间的关系应该具有明确的契约形式。

第三,治理通货紧缩,除了刺激需求以外,应加强供给方面的措施以降低必需品的价格。所谓供给方面的措施,是指通过改善制度环境,加强引导和管理,以降低产品的成本。我们并不主张政府对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进行过多干预。我们所说的供给方措施主要针对房地产、教育和医疗服务等行业。一方面可以在税收上予以优惠,以降低其价格。另一方面,应加强对这些产业的管理,降低其生产成本特别是管理上的成本。

最后,由于转轨过程的持续性和复杂性,我们应对转轨的宏观效应加强研究。这次通货紧缩可以说是转轨过程中的一些不适应性在宏观经济运行上的一次表现。毫无疑问,转轨过程将对我国未来宏观经济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产生深远影响。例如,我国国债的发生与转轨过程中政府职能转换之间的联系,以及由此导致的对财政的长远影响。又如,东欧和俄罗斯的转轨过程中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恶性通货膨胀,长远来看我国经济是否面临着通货膨胀的压力?深入细致地分析我国经济转轨与宏观经济运行的关系以及其他转轨经济的经验教训,构成了当前通货紧缩所引出的一个重要课题。

标签:;  ;  ;  ;  ;  ;  

通货紧缩:经济转型的解释_经济模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