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馆气流组织方式探讨论文_蒋朔

深圳机械院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广东深圳 518027

摘要:本文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体育场各种常见的气流组织形式,分析不同气流组织形式下的新风控制,并提出对策,以期能对实际体育馆空调工程的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模型建立;对比分析;气流组织

1.物理模型设计

以某体育馆为物理模型,对上送下回风、上送上回风、顶送+侧送下回风以及座椅送风等4种通风形式进行物理建模。该场馆规模为140m×80m×19m,比赛区为65m×45m,观众坐席约6000个。考虑到该场馆的对称性以及模型的简化处理,本次模拟取该场馆的核心区域(主场馆),其尺寸为140m×40m×19m,同时设置回风口在环境温度条件下回风。

1.1上送下回

利用密集排列的顶送风口向观众区和比赛区送风,送风口设置在离地面19m高的吊顶上,送风速度为4.7m/s,送风方向为竖直向下;回风口分别设置在观众席座椅处及南北台阶下的空间内,分布底部两侧,北侧1个,南侧2个,边界条件设为opening,尺寸为1m×1.4m,在环境温度、压力下回风。为减少网格数量、提高网格质量,将圆形风口等效为矩形风口,物理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上送下回式物理模型

1.2上送上回

上送上回风方式在体育馆等工程中也是比较常用的一种通风形式,在模型的建立过程中,送风口位置不变,将座椅回风口移至吊顶,并保持水平方向的位置不变,同时将比赛场地处的侧回风口等面积移至吊顶,具体模型如图2所示。

图2 上送上回式物理模型

1.3顶送+侧送下回风

顶送+侧送下回风的送风口形式:在距离地面19m处的吊顶上设置顶送风口,送风速度为4.7m/s,送风方向为竖直向下;在距离地面12.5m处的墙壁上布置侧送风口,送风速度大小为4.7m/s,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45°,即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分速度相等,总送风量与上送下回式相等,其他设置保持不变,具

体物理模型如图3所示。

图3 顶送+侧送下回风式物理模型

1.4座椅送风

观众席处的送风口设置在座椅下面,每排座椅下均设置一排送风口,送风速度为0.3m/s,送风温度为22℃;回风口设置在离地面19m处的吊顶上,与上送下回式回风面积相等,边界条件设为自由出流边界,在环境温度、压力下回风,具体物理模型如图4所示。

图4 座椅送风物理模型

2.不同气流组织方式对比分析

2.1水平浓度分析

从图5、图7及图8中在Z=1.5m处的CO2浓度的分布可以看出,体育场馆采用这两种送风形式在水平风向上CO2浓度分布较为均匀,在水平方向上任何位置可以较为真实地反应出场馆内CO2浓度的情况。由图6在Z=1.5m处的CO2浓度的分布可以看出,体育场馆内在水平方向CO2浓度存在差异,上送上回该种送风方式,存在气流分布不均匀情况,导致在CO2浓度分布不均匀,场馆内最不利处的CO2浓度约为618×10-6,而场馆内水平方向浓度最小处约为440×10-6。但该种送风方式最不利浓度出现在人员密集区域,而回风口设置也在人员密集区域的正上方,因此回风口处的CO2浓度也能较为真实的反应场馆最不利处的CO2浓度。

5678

2.2垂直浓度分析

上送下回式CO2浓度分布(Y=5m)如图9所示。从图9可以看出,观众席区域由于人员多,CO2浓度大,其值约为659×10-6,而在回风口处的CO2浓度偏低,其值约为452×10-6。模拟结果表明在体育馆中采用上送下回式的送风方式,体育馆垂直浓度存在差异,场馆内最不利处的CO2浓度是回风口浓度的1.46倍。

图9 上送下回式CO2浓度分布(Y=5m)

上送上回式CO2浓度分布(Y=5m)如图10所示。从图10可以看出,观众席区域由于人员多,CO2浓度大,由于回风口位于顶部,观众席区域的CO2随回风一起向回风口运动,造成观众席上部的CO2浓度聚积,然后经回风口排至室外,CO2随空气运动到馆内各个角落,造成整个场馆内部的CO2浓度偏高。场馆内最不利处的CO2浓度约为640×10-6,而回风口处浓度约为633×10-6。因此体育馆采用上送上回的送风方式,体育馆内垂直方向CO2浓度梯度不大,回风口浓度能较为真实地反映场馆内最不利处的CO2浓度情况。

图10 上送上回式CO2浓度分布(Y=5m)

顶送+侧送下回风式CO2浓度的分布(Y=5m)如图11所示。从图11中可以看出,观众席区域的CO2经座椅回风口迅速排出,人员活动区域内的CO2浓度迅速降低,整个体育馆内CO2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但在人员密集区域CO2浓度仍比较高其值约为628×10-6,而回风口浓度约为442×10-6,场馆内最不利处的CO2浓度是回风口浓度的1.42倍。

图11 顶送+侧送下回风式CO2浓度分布(Y=5m)

3.结束语

通过设计4种典型的体育馆送风方式为基础,用CFD技术对4种不同的送风方式进行模拟、分析及比较,最终得出在不同的气流组织下,体育馆内CO2浓度在空间上的分布差异。通过分析比较得出,在水平方向4种不同的送风方式下,其中上送下回式、顶送+侧送下回风式、座椅送风式等3种送风方式较为均匀,而上送上回式虽然水平方向存在浓度差异,但回风处浓度与场馆内最不利处CO2浓度接近,能较为真实地反映场馆内的最不利情况,因此不会对新风控制产生影响。而在垂直方向,上送上回式和座椅送风回风口浓度与场馆内最不利处浓度接近,能够较为正确的反应最不利处的CO2浓度情况。因此这两种送风方式,利用回风口处的CO2作为监测对象进行新风控制,既能达到节能的要求,又能保证室内空气品质的要求。而上送下回式和顶送+侧送下回风两种送风方式,回风口浓度与场馆内最不利处存在浓度差异,场馆内最不利浓度分别是其回风口浓度的1.46和1.42倍,因此以回风口浓度作为监测对象进行新风控制时,往往不能准确地反映出场馆内最不利处的空气品质状况。因此这两种送风方式在进行新风控制时应进行CO2浓度监测数值的校正,以达到既能保证节能的预期,又能保证室内的空气品质状况。

参考文献:

[1]王新元.大空间建筑气流组织分析及监测系统研制[D].内蒙古:内蒙古工业大学,2007

[2]杨刚.高大空间气流组织方式的节能力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08:1-75

[3]毛羽.CFD技术在洪山体育馆气流组织设计中的运用[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6:1-63

[4]李燚琳,田慧玲,高建成.室内气流组织和空气品质的数值研究[J].建筑节能,2010(06)

[5]谭洪卫,村田敏夫.剧场空间置换空调系统的应用研究之一—地上侧送风方式[J].暖通空调,2003(03)

[6]陆亚俊,马最良,邹平华.暖通空调[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论文作者:蒋朔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12

标签:;  ;  ;  ;  ;  ;  ;  ;  

体育馆气流组织方式探讨论文_蒋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