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云南省 昆明 650500)
摘要:中国的现代科幻文学始于晚清;本文首先简单勾勒中国科幻文学从晚清到当代的发展历程,再对以科幻文学为核心的周边科幻产业进行分析,并通过对中国科幻产业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科幻产业的对比指出中国科幻产业的特点与不足,同时参照发达国家科幻产业的建设以及其对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影响,阐述中国科幻产业的发展对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科幻,文化软实力,产业化
一.中国科幻文学的起源与发展(1902-1984)
严格意义的中国科幻文学始于晚清,为中国科幻敲响第一声锣鼓的是思想家、著名学者梁启超。二十世纪初叶,他用文言文翻译了凡尔纳的《十五小豪杰》。1902年梁启超主编《新小说》杂志时,在规划如何实现“小说界革命”的问题上提出了一个包含十类作品的清单,其中的第三类就是“哲理科学小说”[1];1903年,在日本弘文书院留学的青年鲁迅将凡尔纳的科幻小说《大炮俱乐部》和《地底旅行》由日文翻译成中文。鲁迅在《月界旅行·辩言》中正式提出科幻小说应具有“经以科学,纬以人文”的文科构造方式,同时提出“导中国人以进行,必自科学小说始”。[2]而叶永烈发掘出刊载于《月月小说》上的《月球殖民地小说》,并将这部小说发表的1904年推定为中国科幻诞生之年。这部由笔名为“荒江钓叟”创作的小说共三十五回,约十三万字,这部小说标志着中国科幻小说本土创作的开端。
清末民初到新中国建立前是中国科幻文学的第一个发展阶段。清末民初科幻作品的产生迅速,但来去匆匆。特别是从1919年五四运动和1923年科学玄学论战之后,科幻文学创作变得更加稀少。但五四之后的科幻创作虽然数量明显下降,但质量却有所提高。作品中受到古典小说神魔鬼怪因素的影响迅速消退,科学或哲学思想的构造却逐渐深刻,出现了像老舍的《猫城记》和顾均正的《和平的梦》这样的优秀科幻小说。[3]必须注意,晚清之时并无科幻这种说法——科幻一词要等到新中国成立后翻译自苏联(俄文‘Научно-фантаст ическ ий Расскаэ’)——当时通行的说法是“科学小说”。
中国科幻文学的第二个时期应该是新中国建立的1949年到文化大革命爆发的1966年。随着新中国的建立,结束了长期战乱导致的文化荒漠,在社会稳定的基础上复兴文学和教育,科幻作品也被提上了出版日程。这一时期的文学体裁更接近科普小说,大多是向低年龄段读者普及科学知识和预构社会主义国家的美好未来。同时,由于这一时期中国和苏联之间的睦邻关系得到了长足发展,因此,苏联科幻小说大规模被引进。从1952年到1958年,中国青年出版社和其他相关出版社都翻译出版了大量苏联科幻小说。从苏联模式的科幻小说中,作家还获得了原先所没有获得过的社会主义乌托邦的想象力与灵感。在这样的想象力和灵感关照下,大陆地区的本土科幻创作蓬勃发展起来。[4]1950年12月,天津知识书店出版了张然的小说《漫游太阳系》。在此之后中国大陆涌现了郑文光,迟叔昌,王国忠,童恩正等具有一定代表性的科幻作家。中国科幻文学发展的第二个时期随着文化大革命的但来戛然而止。
历经十年浩劫,与中国的其他文学,艺术,思想的复苏一样;中国科幻文学迎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这是中国科幻文学的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中国科幻虽然并未完全走出前两个时期的桎梏,但是随着思想的进一步解放,科幻文学的创作题材形式以及创作导向发生了一定的转变。1979年,童恩正在《人民文学》发表了《我对科幻文艺的看法》。童没有想到他的观点在整个科幻文学界引起了具有颠覆性的波澜,并被较冥顽的评论家誉为“灵魂出窍的文学”理论。一些后继者在感受到童氏理论的革新意义的同时,致力于修正他的不足之处。他们进而用自己的创作实践系统地提出,科幻小说“应该是”一种根植于现代、根植于当前生活的文学作品,更重要的是,它应当紧密地结合“中国当代的社会现实”。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这样的理论指导下,作家逐渐从科学普及的中心视点转移到人性和现实的中心视点。他们甚至认为,科学是无关紧要的,全面地面对现实,“关注当前”、“向主流文学靠拢”才是科幻文学的主要运作方向。在这样方针的指导下,科幻小说在社会认识深度上得到了大的提高。[5]从1976到1984,大量科幻小说得到出版,这一时期被称为中国科幻的“黄金时期”;1977年,叶永烈在《科学少年》杂志上连载短篇小说《世界最高峰上的奇迹》,获得巨大成功。随后,他出版了行销300万册的畅销小说《小灵通漫游未来》。这部小说直接给少儿阅读、讲述未来中国面貌的作品,成为了一代人的记忆。1979年,郑文光发表了《飞向人马座》,童恩正发表了《珊瑚岛上的死光》。1980年,金涛的小说《月光岛》发表,该小说以福建厦门鼓浪屿为故事发生地,描写了一对青年恋人发现了自然界生死的秘密,却无法在政治生活中确立自己的生死,最终,在又一次极左思潮的冲击下,放弃地球,远走宇宙他乡。小说一经出版,就被《新华文摘》转载。
二、中国科幻文学的产业链的建设及其问题
产业链是指在某一个划定的产业范围内,各产业部门/企业之间存在上下游关系和相互价值的交换,上游环节向下游环节输送产品或服务,下游环节向上游环节反馈信息。这些上下游产业部门的集聚发展可以获得集聚效应,创造1+1>2的产业价值增值。
从产业链,到文化产业链,再到科幻文化产业链,这是一个不断缩小产业范畴的过程。文化产业属于第三产业中的一部分,是一个公认的产业划分。所谓“科幻文化产业”其实就是将“文化产业”中提供具有较强科幻元素的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那一部分提取出来而已。根据科幻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不同类型,我们可分出不同的科幻文化产业部门,这些部门之间的沟通和集聚就形成了“科幻文化产业链”。[7]
科幻文学的产品和服务主要有四大类:
(一)出版类(以文字为核心)——科幻图书、杂志、有声小说、电子书。
(二)影视类(以影像为核心)——科幻漫画、动画、电影、电视。
(三)服务类——科幻艺术品展览、主题公园、舞台表演、设计(平面、服装、建筑等)。
(四)其它类——科幻电子游戏、桌面游戏、衍生商品。
三、科幻产业对国家软实力的影响
国外科幻产业发展至今已经成长为国家形象的一张名片,成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美国为例,科幻产业是仅次于航空工业的美国第二大创汇产业,甚至可以说科幻产业在美国已经不仅仅代表软实力而且彰显着美国的“硬实力”;在过去20年里,全球每年票房价值最高的影片,几乎全部为美国所产,可以说,美国电影风靡世界。这些影片中,除了写实片如《泰坦尼克号》等外,科幻片占据了极大的比例。而以阿西莫夫为代表的美国黄金一代科幻作家则是美国科幻产业不竭的源泉和宝藏,他在《机器人系列》中提出的机器人三定律至今被业界专家奉为圭臬,成为“现代机器人学的基石”。
参考文献
[1]吴岩.科幻文学的中国阐释[J].南方文坛.2010.6:25-27.
[2]李广益.史料视野中的中国科幻研究[C].《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4):131-141.
作者简介:刘放(1992年4月—),男,汉族,安徽合肥人,研究生学历,云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为科技政策与管理。
论文作者:刘放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7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6
标签:科幻论文; 中国论文; 产业论文; 文学论文; 小说论文; 科幻小说论文; 美国论文; 《知识-力量》2018年7月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