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不同降压药物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论文_丁明福

(宁夏石嘴山市平罗县疾病控制中心 宁夏 石嘴山 7534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不同降压药物在临床中治疗高血压疾病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在2017年7月—2018年7月时段就诊的1200例高血压患者,根据治疗方式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n=600)、观察组(n=600)。予以对照组行缬沙坦+氨氯地平进行治疗,予以观察组行缬沙坦+氢氯噻嗪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指标水平以及血清炎症因子情况进行评价与比较。结果: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血压、血清炎症因子情况(P>0.05);不同降压药物治疗后,同对照组开展比较,观察组血压以及血清炎症因子指标水平均更加理想(P<0.05)。结论:在临床中针对高血压疾病,选择缬沙坦、氨氯地平两种药物进行联合治疗的效果理想,可改善血清炎症因子指标水平以及血压情况,减轻对内皮功能所造成的损伤,具有可观的价值。

【关键词】高血压;缬沙坦;氨氯噻嗪;氨氯地平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33-0067-02

在临床中,高血压属于常见的具有慢性特征的疾病之一,患者的主要特征表现为血压升高,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疗,还会对其脑、心等重要器官带来一定程度的损伤,从而给其日常生活等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1]。常见的治疗药物是缬沙坦,但是其同哪种药物联合治疗的效果理想是临床中的研究重点。因此本文选择就诊的1200例高血压患者开展研究,分析不同降压药物的治疗效果,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在2017年7月—2018年7月时段就诊的1200例高血压患者,根据治疗方式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n=600)、观察组(n=600)。对照组中男386例,女214例,年龄50~82岁,平均年龄(62.24±6.46)岁;观察组中男388例,女212例,年龄51~82岁,平均年龄(62.26±6.48)岁。均对本次研究知情,签署同意书;统计学分析组间各项资料(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缬沙坦分散片(海南皇隆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0508);苯磺酸氨氯地平片(上海天赐福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74123);氢氯噻嗪片(广东华南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44020751)。

予以对照组行缬沙坦+氨氯地平进行治疗,缬沙坦:80mg/次,1次/d;氨氯地平:5mg/次,2次/d。

予以观察组行缬沙坦+氢氯噻嗪进行治疗,缬沙坦:80mg/次,1次/d;氢氯噻嗪:25mg/次,2次/d。

1.3 评判指标

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指标水平以及血清炎症因子情况进行评价与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选择SPSS19.0分析课题研究数据,计量资料行(x-±s)表示,差异显著时P<0.05。

2.结果

2.1 治疗前后血压情况比较

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血压情况(P>0.05);不同降压药物治疗后,同对照组开展比较,观察组血压指标水平均更加理想(P<0.05)。详见表1。

2.2 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比较

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情况(P>0.05);不同降压药物治疗后,同对照组开展比较,观察组血清炎症因子指标水平均更加理想(P<0.05)。详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对比(x-±s)

3.讨论

在心血管内科中,高血压属于常见的一种疾病,而且治疗不及时或者不当容易导致发生多种心脑血管不良事件,极大增加了病亡率[2]。高血压多发生于老年人群,加上其多伴有较多的基础性疾病,因此需要对降压药物进行合理选择,确保其生命安全;而单一使用降压药物的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往往选择联合治疗方案,从而对血压进行有效控制[3]。

缬沙坦对于血管紧张素AT1受体,具有良好的选择性,能够阻断AT1同血管紧张素Ⅱ进行结合,对血管收缩情况能够起到控制的作用,阻碍醛固醇进行释放,从而达到控制血压的目的,但是如果仅仅使用此药物进行治疗,其效果并非十分理想,因此往往将其同其他药物进行联合治疗[4]。氢氯噻嗪是常用的一种利尿药物,但是同缬沙坦联合治疗的效果也并不理想。氢氯地平是一种拮抗剂(二氢吡啶类钙通道),其发挥作用的时间较长,而且主要是对血管平滑肌产生作用,因此对于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的表达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可帮助舒张血管,从而获得更多的冠状动脉血流量;加之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因此能够对于钙离子跨膜进入现象可起到抑制作用,一方面能够帮助控制血压,另一方面则能够改善冠状动脉循环现象,除此之外,还可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等。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血压以及血清炎症因子指标水平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提示对高血压患者行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进行治疗的效果理想。

综上所述,在临床中针对高血压疾病,选择缬沙坦、氨氯地平两种药物进行联合治疗的效果理想,可改善血清炎症因子指标水平以及血压情况,减轻对内皮功能所造成的损伤,具有可观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马少卫,马淑梅.不同机制降压药物治疗中青年单纯性舒张期高血压的疗效[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6,19(4):446-450.

[2]郭宏博,李春梅,抄龙芬.两种降压药联合应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24).

[3]盛传玲.心理护理联合降压药物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J].药品评价,2016,13(14):46-47.

[4]潘宏伟.探讨单用降压药或联合用药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临床效果[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8):179-180.

论文作者:丁明福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0

标签:;  ;  ;  ;  ;  ;  ;  ;  

探讨不同降压药物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论文_丁明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