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经济哲学手稿在1844年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中的重要地位_费尔巴哈论文

论经济哲学手稿在1844年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中的重要地位_费尔巴哈论文

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在马克思哲学形成中的重要地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马克思论文,手稿论文,重要地位论文,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分类号: B00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在马克思哲学思想中究竟占据什么地位?国内的研究虽说众说纷纭,但总的倾向是评价不高,基本上视其为未成熟的著作。有论者甚至认为:“马克思在1845年写下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提纲》和《形态》),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新世界观的产生。之所以如此,因为它并不是青年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逻辑思路的简单延续,而是一个重大的质的飞跃,在这里,马克思的哲学逻辑框架发生了重大的格式塔转换:那条从‘人’的先验主体本质出发的逻辑在总体上被扬弃了,马克思找到了一个新的逻辑基点,这就是历史的、具体的、现实的社会实践。”(注:张一兵:《关于马克思哲学逻辑转换中三个难题的深层解决》,载《江苏社会科学》,1993(5)。)这就是说,在马克思哲学思想形成之际有两个逻辑框架(或逻辑基点),《手稿》的逻辑框架是“从‘人’的先验主体本质出发”,《提纲》和《形态》的逻辑框架是“历史的、具体的、现实的社会实践”,二者是“一个重大的质的飞跃”,即前者在总体上被(后者)扬弃了。

然而笔者认为,如果深入研究马克思从《博士论文》经由《手稿》到《提纲》和《形态》的哲学思想形成的历程,则会发现,在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形成中,并不存在对立的两个逻辑框架及其前后转换;实际存在的,是马克思一以贯之的这样一个逻辑框架:人与世界的能动的相互作用。对此,只要我们考察一下《手稿》与《博士论文》和《提纳》、《形态》的思想联系,即可获得一个清晰明白的认识。

写作于1841年的《博士论文》,是马克思的哲学发轫之作。在此期间,无论说马克思受到黑格尔唯心主义多么大的影响,但从这部著作的基本思想看,马克思从哲学探讨的一开始,就有着自己的虽说不很清晰但也初具雏形的逻辑框架。

在《博士论文》中,有着三个值得认真玩味的现象:

第一,马克思“反对一切天上和地下的神灵”(注:马克思:《博士论文》,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表明他已与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保持了距离。马克思当时追随的是青年黑格尔派,他们的共同立场是反对老年黑格尔派思辨观念的绝对唯心主义,而于同年费尔巴哈的《基督教的本质》出版,其中已把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与宗教、神灵划了等号,马克思反对一切神灵,虽然包括着神灵化了的黑格尔客观唯心主义。

第二,马克思强调“人的自我意识具有最高的神性。”(注:马克思:《博士论文》,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表明他与青年黑格尔派的主观唯心主义也有重大差别。青年黑格尔派抓住的是“自我意识”,马克思抓住的是“人的自我意识”。这一“人的”限定语,说明马克思讲的意识不是脱离人而存在的意识现象或意识主体,而是现实中的人的意识属性。

第三,马克思研究的对象,恰是古代时期两位最伟大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即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唯心主义者黑格尔曾贬低、歪曲这两位哲学家,马克思对此表示了不满,说黑格尔“对于他主要叫做思辨的观点,也妨碍了这位伟大的思想家”(注:马克思:《博士论文》,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同时,马克思客观地表述了这两位哲学家的唯物主义立场,他说:“许多事实都表明着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的物理学的同一性。原子和虚空——这两个原则无可争辩地是相同的。”(注:马克思:《博士论文》,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可以看出,马克思不但对唯物主义哲学家发生了浓烈的兴趣,并且反对唯心主义者对他们的贬低和歪曲。

这一切集中说明了什么呢?

这一切无非说明,在《博士论文》中,马克思有着一个与黑格尔唯心主义不同的哲学逻辑框架;这个逻辑框架,用马克思的话说就是:“哲学体系和世界的关系就是一种反映的关系。为了实现自己的冲动所鼓舞,它和其余的方面进入了紧张的关系。”(注:马克思:《博士论文》,65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说哲学和世界的关系是反映关系,这无论如何不能说是唯心主义的观点;说哲学为了实现自己的冲动(即目的)而与世界发生紧张关系,这无论如何也不能说是被动直观的唯物主义观点。显然,马克思在此无意论证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上的对错与否,他只是撷取了唯心主义能动性和唯物主义实在性的质朴的真理,而构造了自己的哲学逻辑框架:哲学与现实的相互作用,或哲学能动地作用现实;用马克思的话说就是:哲学是“征服世界的、绝对的”滴着血跳动的“心脏”(注:马克思:《博士论文》,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

马克思这一哲学逻辑框架的表露,是通过对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唯物主义的不同特征的分析而实现的。在马克思看来,德谟克利特的唯物主义“把一切都归结为必然性”(注:马克思:《博士论文》,11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它“只坚持了物质的一面”(注:马克思:《博士论文》,30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他的“原子只是一般经验的自然的研究的普遍客观的表现”(注:马克思:《博士论文》,48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因而呈现出仅仅从客观出发、撇开主体去研究外部世界的客观性倾向。虽然马克思对他孜孜不倦地探索自然界的因果必然性表示赞赏,但对他把必然性推向一切,甚至与命运、天道和造物主发生联系的倾向则表示坚决的反对。伊壁鸠鲁的唯物主义则认为,“有些人所认为的万物之统治者的那个必然性,是不存在的,毋宁说是,有些事物是偶然的,另一些事物视我们的任意为转移”(注:马克思:《博士论文》,1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他还说:“主观性成为独立的东西”(注:马克思:《博士论文》,47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来消灭那独立了的自然的现实性”(注:马克思:《博士论文》,4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因而,他的唯物主义在坚持外部世界的客观性的同时,强调具有主观性的人去作用、规定和改变与人对立的自然,呈现出人以主体的姿态主动地作用自然的主体性倾向。显然,伊壁鸠鲁的这些观点与马克思的思想十分吻合,正因为此,马克思对伊壁鸠鲁做出了高度的评价,称“他是伟大的希腊启蒙思想家”(注:马克思:《博士论文》,48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

在《博士论文》中,尽管马克思的哲学逻辑框架是通过对古代两位唯物主义哲学家的评述而表露的,因而带有笼统的、朴素的甚至不自觉的性质,但这一框架所表述的立场、观点和倾向,还是十分鲜明的。

正是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初露端倪的哲学逻辑框架得到了初步的深入的系统的论证。这一论证鲜明地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对人的本质之实践性和社会性的揭示

哲学是人的意识形态;哲学能动地作用于现实,实际上指的是这一意识形态的载体的人能动地作用于现实。然而,马克思面对的两种哲学,即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其前者是脱离人身的哲学,能动性仅存于思维中,其后者是被动直观的哲学,人不具备能动的性质。因此,要实现哲学能动地作用于现实,就要首先揭示作为哲学载体的人的能动本质。通过人与动物的多方对比,马克思认为,人是“类存在物”,由于“生产生活本来就是类生活”,因而人能从事生产活动,并且“人的生产是全面的”,甚至可以“再生产整个自然界”,人还能够“自由地对待自己的产品”,即是说与“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不同,“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用到对象上去。”(注:马克思著:《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5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最后,马克思对人的能动性的生命特性作了总结:“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注:马克思著:《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5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人的这种自由的有意识的生产活动,显然就是《手稿》中多次出现的实践;实践性成为人的本质规定。

同时,人的类生活的生产活动又是以结成社会为前提的,只有在人的社会生活中,作为人的生产、作用对象的自然界对人才有意义。马克思说:“自然界的人的本质只有对社会的人来说才是存在的;因为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对人来说才是人与人联系的纽带,才是他为别人的存在和别人为他的存在,才是人的现实的生活要素;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才是人自己的人的存在的基础。只有在社会中,人的自然的存在对他说来才是他的人的存在,而自然界对他说来才成为人。”(注:马克思著:《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78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由此,他进一步得出结论说:“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所以在积极实现自己本质的过程中创造、生产人的社会联系、社会本质,而社会本质不是一种同单个人相对立的抽象的一般的力量,而是每一个人的本质。”(注:马克思著:《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159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人对自然界的能动的生产活动又表现为社会性的活动;社会性由此也成为人的本质规定。

(二)对实践之对象化和克服异化的统一的揭示

当马克思把人的社会性生产活动进一步扩大为改造对象世界的活动时,他已把人的社会性的能动的生产活动看作实践:“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这种生产是人的能动的类生活。通过这种生产,自然界才表现为他的作品和他的现实。”(注:马克思著:《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5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改造对象世界,就是人的实践;反映人的实践活动的哲学与现实的相互作用,其实质

然而,人的一切对象化活动都能如愿以偿吗?马克思并不这样认为。在他看来,人的实践有时不但达不到目的,反而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后果;这些后果有的不但对人无益,而且还会反过来控制、支配人。马克思把这种现象看作是伴随着人的本质的对象化活动一并出现的人的本质的异化活动。什么是异化?马克思说:“劳动所产生的对象,即劳动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力量,同劳动相对立。”(注:马克思著:《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47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这样一来,人的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就是对象化和异化的统一的过程。把对象化和异化联系在一起,大大深化了马克思的实践观。他说:“实践的人的活动即劳动的异化行为。”(注:马克思著:《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51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又说:“异化劳动借以实现的手段就是实践的。”(注:马克思著:《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5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还说:“自我异化的扬弃和自我异化走的是一条道路。”(注:马克思著:《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7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这就是说,异化的发生是实践的结果,但实践的进一步发展又会克服异化。实践活动同时又是对象化和克服民化相统一的过程;异化也是人的实践活动的一个基本规定。

从马克思对实践的基本规定可以看出,实践活动首先是对象化和异化的统一过程。对象化,这是实践的正的方面,即人有目的地对客观世界进行能动的改造并使对象按照人的目的发生变化;异化,这是实践的负的方面,即对象化的产物不符合人的目的或反人的目的。实践活动中的这两个方面的相伴出现,并不意味着异化也是实践的本质规定,因为实践虽然会产生异化,但最终又会克服异化。因此,如果说实践的过程是对象化和异化的统一,那么,实践的本质则是对象化,或者说是对象化和克服异化的统一。

(三)对黑格尔唯心主义能动性的吸收和对费尔巴哈唯物主义被动性的克服

马克思对人的本质和实践的本质的揭示,来源于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哲学思想资料。哲学与现实相互作用,或者说实践中人与世界的相互作用,其中已透露出实践必有两个基本的方面构成,即从事实践活动的人和实践所要作用的对象。前者可称为实践的主体,后者可称为实践的客体,实践就是主体和客体的统一。

费尔巴哈关于哲学的本质是人和自然的观点,无疑给马克思的探讨奠定了直接的出发点,只是费尔巴哈的“人”不具备能动的本质,而能动性则存在于黑格尔的哲学里。在《手稿》中,马克思严厉地批判了黑格尔哲学的唯心主义虚假立场,认为“整整一部《哲学全书》不过是哲学精神的展开的本质,是哲学精神的自我对象化”(注:马克思著:《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117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对象仅仅表现为抽象的意识而人仅仅表现为自我意识。”(注:马克思著:《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119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但是,马克思却独独抓住了黑格尔关于劳动的观点,马克思以赞誉的口气说:“他把劳动看作人的本质,看作人的自我确证的本质。”“他抓住了劳动的本质,把对象性的人,现实的因而是真正的人理解为他自己的劳动的结果。”(注:马克思著:《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120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当马克思以黑格尔的劳动能动性去改造费尔巴哈的“人”时,人就克服了自身的被动性质,成为改造对象世界的实践的主体。这就是说,对黑格尔唯心主义立场的克服和能动性的确认,是马克思实践学说得以形成的前提之一。

在《手稿》中,马克思肯定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一般立场,指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注:马克思著:《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5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并且“站在稳固的地球上呼出和吸入一切自然力”(注:马克思著:《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12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同时,马克思又从实践的立场出发,对费尔巴哈的自然观作了重大的改造。首先,马克思认为自然不是与人的社会生活无关的纯粹存在,而是人的社会生活的一部分。他说:“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的复活”(注:马克思著:《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79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自然界应是属人的自然界。其次,马克思又认为自然界也不是与人的实践活动无关的绝对存在,而是人的实践的对象和产物。他说:“从理论领域说来,植物、动物、石头、空气、光等……都是人的意识的一部分,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是人必须事先进行加工以便享用和消化的精神食粮。”(注:马克思著:《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5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又说:“同样,从实践领域说来,这些东西也是人的生活和人的活动的一部分。”(注:马克思著:《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5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属人的自然界又分为两种形态,即“作为人的意识的一部分”的实践的对象和“作为人的生活和人的活动的一部分”的实践的产物。自然界由此成为人的实践的客体。这就是说,对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一般立场的肯定和纯粹自然观的改造,是马克思主义实践学说得以形成的又一前提。

实践主体和实践客体的确定,形成了实践之主体和客体的统一,这就使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笼统和抽象的哲学与现实相互作用的哲学逻辑框架变得精致、丰厚和深刻了。《手稿》中通过对黑格尔哲学和费尔巴哈哲学的消极成分的克服和积极成分的吸收所形成的人的本质和实践的本质学说,基本上表明马克思已确立起自己独特的哲学逻辑框架,即对“哲学和世界相互作用”进行深入论证之后所得出的(社会)实践的逻辑框架。

如果认定马克思《手稿》中已基本形成实践的逻辑框架,那么它与公认的马克思哲学思想基本形成之作的《提纲》的关系就不存在“断裂”或“重大的质的飞跃”的逻辑框架转换。在这里,只需在三个重要方面加以比较,即可明了。

(一)《提纲》第一条之无比重要性似已无人怀疑

此条说:“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1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在这里,马克思把唯物主义分为两种。这种区别很容易让我们想起《博士论文》中的两种区分,“从客体或从直观的形式去理解事物”,是德谟克利特客体的唯物主义的延续,而“从人的感性活动,从实践、从主观方面去理解事物”,则显然是伊壁鸠鲁主体性唯物主义的张扬。对客体的唯物主义,马克思又区分出两种形态,即客体的和直观的。关于前一种,马克思在《手稿》之后《提纲》之前的《神圣家族》中作过深入的批判,提出“唯物主义在以后的发展中变得片面了”,“唯物主义变得敌视人了”,“物质是唯一的主体”(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16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关于后一种,马克思在《手稿》中在对自然界的实践客体性和对象性的论述中,已对费尔巴哈的直观的唯物主义进行了批判。

马克思显然主张主体性的唯物主义,这一思想无疑直接来自《手稿》,主体的唯物主义怎样显示马克思的实践逻辑框架呢?马克思在《提纲》中指出:“直观的唯物主义,即不是把感性理解为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18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在这里,马克思已以否定的形式表示,他的唯物主义是“把感性理解为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即实践的唯物主义。

(二)《提纲》第六条提出了人的本质的精辟结论

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18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显然,这一结论与《手稿》中人的本质的探讨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提纲》中的结论特别看重人的本质的社会性,而在《手稿》中马克思就充分论述了人的本质的这一特性,他说:“社会本质不是一种同单个人相应的抽象的一般的力量,而是每一个人的本质”,这与《提纲》中说的“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何曾相似。马克思在《手稿》中明确说出的“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则直接导致了《提纲》中的“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结论。那么,《提纲》中的人的本质不包括《手稿》中的人的本质的实践性吗?否!马克思在说到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之前,特意加上一个“在其现实性上”的限定。现实性是什么意思呢?在马克思看来,现实性就是实践性。这在《手稿》中从马克思多次把现实性和实践性连用并与黑格尔的思辨性对立中即可看得出来。因此,如果说《提纲》中人的本质的结论比《手稿》中人的本质的探讨更精辟,那么就在于它实现了《手稿》中没有很好实现的人的本质之实践性和社会性的有机结合。

(三)《提纲》第八条提出了“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著名论断

马克思在《手稿》中反复论证了人的本质的实践性和社会性,已经显示出人的类生活即社会生活的本质是改造对象世界的生产活动,而人的这种实践活动又是以结成社会关系为前提的。当马克思进一步说:“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过程”(注:马克思著:《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88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时,就已基本揭示了人类历史(或社会生活)之改造自然界的实践(劳动)本质。当马克思更进一步地说:“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产生的对象性的存在,是一本打开了的人的本质力量的书,是感性地摆在我们面前的心理学”(注:马克思著:《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8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时,由人的工业活动所体现的人的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就已是昭然若揭了。

从以上三个方面的联系比较,可以看出,《提纲》中的一些重要哲学结论无不来自《手稿》的已有探索,由此甚至可以这样说,没有《手稿》,就没有《提纲》。所不同的是,后者之于前者,是一些基本结论的进一步明朗化,从而正式形成了马克思的实践的逻辑框架。如果说从《手稿》到《提纲》存在一个“重大的质的飞跃”的逻辑框架转换,那么,提纲式的《提纲》的出现就是不可理解的了。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哲学的形成之作,是对《提纲》重要观点的深入系统的论证。那么,它与《手稿》又是一种什么关系呢?

《形态》有两个最重要的理论成就,即实践唯物主义哲学观的形成和(实践)唯物主义的历史观或唯物史观的提出。如果说后者是前者在历史领域的应用,那么,前者则与《手稿》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实践唯物主义哲学观的形成

马克思在《手稿》中充分论证了实践的本质和各种特性,并且显示出实践与唯物主义相结合的倾向,因此,到了《形态》,实现这一结合,形成实践的唯物主义的哲学观就是势所必然了。马克思坚信唯物主义的一般真理,承认客观事物不依赖人的意识而存在,因而他在《形态》中仍然坚持任何情况下,“外部自然界的优先地位依然保持着”(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5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但是,马克思反对客观的和直观唯物主义的“见物不见人”和“人只对物直观”的观点,而以实践的观点看待外部世界,因而他在《形态》中响亮地提出:实践“这种活动,这种连续不断的感性劳动和创造,这种生产,是整个现存感性世界的非常深刻的基础。”(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49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这两种观点的结合,就形成了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哲学,关于这一新形态的哲学的宗旨,马克思提出:“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和改变事物的现状。”(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48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在实践唯物主义哲学中,唯物主义的一般真理是其前提,由马克思独立发现和深入论证的实践是其基础;这一哲学之根本目的是“反对和改变事物的现状”,从中显示的,是马克思最初形成的“哲学与现实相互作用”的逻辑框架的精致化和具体化。

(二)唯物史观的提出

《手稿》论证了实践的本质,《提纲》确立了实践的地位,并最终在《形态》中形成实践唯物主义哲学。所有这些对实践的研究,都是从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角度进行的。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实践,当实践不停地延续时,人的实践就成为人的历史,而当马克思运用《形态》中形成的实践唯物主义来观察人类的实践活动时,实践历史就成为研究的客体,通过这种研究,马克思揭示了一系列人类实践历史的规律,提出了唯物史观的著名原理,这就是说,马克思的哲学有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实践唯物主义,这是马克思的一般哲学观;第二个层次是唯物史观,这是实践唯物主义在历史领域的应用。因此,正如没有《手稿》就不会有《提纲》、进而也不会有《形态》的实践唯物主义一样,没有实践唯物主义,也就不会有唯物史观。

通过对《手稿》和《博士论文》、《提纲》、《形态》的关系的分析,就可以并不费解地认识到,马克思的哲学形成历程,始终贯穿着“实践”这样一个逻辑框架,这一框架最早表现为人们能动地改造对象世界(《手稿》),最后表现为“历史的、具体的、现实的社会实践”(《提纲》和《形态》)。其中发生的只是这一逻辑框架由笼统、抽象到精致、具体的变化,而决不是所谓的“重大的质的飞跃”的逻辑框架转换。鉴于《手稿》在马克思哲学思想形成中的重要地位,我们可以比照于马克思把《精神现象学》说成是黑格尔哲学的诞生地和秘密那样,也可把《手稿》看成是马克思哲学的真正诞生地和秘密。

标签:;  ;  ;  ;  ;  ;  ;  ;  ;  ;  

论经济哲学手稿在1844年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中的重要地位_费尔巴哈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