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生态策略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非常重要,其优劣直接关系到建筑生态节能目标的实现程度。因此,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有关设计规范和要求来进行,同时把好生态节能材料的质量关,以此来达到整个行业乃至整个社会的能源节约的目标,从而对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实现质的提高。
关键词:建筑设计;生态策略
引言
建筑物使人类更好的生存于自然环境,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自然环境。为了追求更高品质的生活,人们越来越重视在建筑设计中融入生态策略。这就要求我们在建筑设计中,调整设计思路,充分利用环境和资源所提供的条件,将生态策略应用到建筑设计中,采取相应的建筑技术和措施,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一、生态策略在建筑设计中的意义
生态策略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是指设计师在设计时能将自然融入设计,令两者有机结合,以满足人们对自然生态的渴望。两者融合适应了人类回归大自然的需要。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应尊重自然热爱自然,顺应其规律,人类文明开始之初,对自然有着很强的依赖性,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人们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逐渐增强,但这并不代表能够脱离自然,代替自然的作用。有利于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社会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各种各样的压力随之而来,由之带来的“城市病”,逐渐成了人们的关注焦点。而生态建筑通过塑造原始自然的部分形态,如绿色植被的栽种,给人一种神清气爽的感觉。生态自然景观都有愉悦身心的功效,能有效调节情绪,相关资料表明,绿色植物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精神压力。因此,有必要在建筑中引入生态景观;有利于实现环境保护。由于以往一味重视经济发展,导致对环境的严重污染,环境破坏程度越来越大,如今人们环保意识提高,环境保护被大力提倡。通过建筑设计,把自然景观和社会景观很好的融合在一起,既能发展经济,又能实现环境保护。
二、生态建筑的设计思路
生态建筑就是将建筑看成一个生态系统,本质就是能将数量巨大的人口整合居住在一个超级建筑中,通过组织建筑内外空间中的各种物态因素,使物质、能源在建筑生态系统内部有秩序地循环转换,获得一种高效低耗、无废无污、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其主要特征有:节能和利用可再生能源、材料再生利用、减少废物排放、与环境和文化领域的和谐统一等。
生态建筑应处理好人、建筑和自然三者之间的关系,它既要为人创造一个舒适小环境,又要保护好周围的自然环境。小环境的创造具体包括:健康宜人的温度、湿度,清洁的空气,良好的光、声环境以及长效适宜的灵活空间等;对大环境的保护主要反映在两方面,即对自然界的索取要少,对自然界的负面影响要小。对小环境的创造主要体现在建筑的使用阶段,而对大环境的保护则体现在建筑物的建造、使用,直至寿命终结后的全过程。
三、在建筑设计中融入生态因素的具体策略
3.1 节能技术与生态发展
建筑技术生态设计最典型的特点就是对现代化科技的运用,彻底改变了传统固定式建筑构造,成为一种可以根据气候的变化而自动调节的围合式建筑。但生态化建筑则要充分考虑到能源损耗,必须要更好的节约能源与空间,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在水源使用上,则要加大对节水型器具的使用,提高水的循环利用率,减少对水的损耗。暖气的设计则要提高自然能源的利用,尤其是风能与太阳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生态建筑属于可持续发展的建筑,在构建这一建筑过程中设计人员要认识到阻碍其发展最主要的因素就是能源不够充分,环境污染问题突出。建筑设计人员在能源的利用过程中要加大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减少非再生能源的利用率,保证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要实现二者的融合统一。另外,对建筑施工过程中所采用的的原料、能源都要进行规定,都要符合生态化的要求。建筑设计过程中要主动使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新的建筑材料与能源,最大程度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尽可能就近取材,尽量使用自然石材与木材类的可再生建筑材料,减少对不可再生材料的使用。
3.2 室内设计的绿化倾向
内部设计也要有绿化的倾向,设计师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将外部绿化元素引入到室内设计中,室内设计师要做到以下几点:
(1)与外部环境的一致性
生态建筑构建前,选址工作十分重要,要注意其与周边环境保持一致。在设计建筑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实际情况,仔细考察周边环境与地形,对环境、建筑、经济件的关系进行合理搭配,科学协调。要注重新旧建筑的统一,必须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行监控,保证环境的可持续化发展。现在越来越注重回归自然,因此,设计人员可以以其为主题进行外部环境的设计,最大程度保护自然环境,同时也节约建筑材料,将自然的魅力展现在建筑设计中,展现在使用者面前。
(2)室内与室外设计的一致性
我国古代的建筑设计业十分辉煌,这种设计方式深受人们欢迎。室外的景色被运用到室内设计中,使室内与室外的设计相得益彰,互相衬托,不仅达到了优化环境的目的,也最大限度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求,使建筑与自然融为一体,彼此衬托。最为常见的就是将水源与绿化带移到室内,让人们在室内也能听到流水潺潺,感受到绿意盎然。
(3)室内外空间的一致性
时代的发展,人们素质的提升对建筑师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设计师可以运用科学方法使室内外形成统一整体。目前,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这一方法较为普遍。例如:在许多建筑的内部都有内部的庭院与大厅,或在建筑的上方设计出一个可以自由打开的天窗。除了这种设计的方法,很多设计师也会采用另一种设计方法,就是将墙面面向环境较为优美的一方,将其设计成一个可以全部打开或半开放式的墙面,采用这种方法,将室外的环境引入到室内,也将室内美景延伸到室外。
3.3 设计出独具特色的建筑方案
在生态建筑设计过程中,环境生态价值是整个设计的核心,不仅要关注环境的生态价值,更要设计出有特色的建筑设计方案。对建筑形象的设计是生态化建筑设计的关键,良好的建筑形象设计,对环境与建筑的融合有积极意义。作为新时期的建筑师,要注重自身素质的提升,也要不断提升建筑技术的整个水准,从生态环境方面来说,要与整个国家的发展保持一致的目标。在进行建筑设计过程中,要注重全局把握,控制好尺度,保证建筑与周边的生态环境相一致,运用地理优势,发挥地貌的优势,运用科学的方式与方法,合理利用空间,提升空间利用率,与周围环境保持一致。
结束语:生态环境关系着地球上每个人的生活,生态环保对于建筑行业的要求就是建筑与生态达到和谐统一的发展。建筑设计师必须要提高自身的生态环保意识,在建筑的设计工作中融入生态策略,以此来促进我国建筑行业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王亮.建筑设计中生态策略的融入[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20.
[2]蒙恪勤.浅谈生态策略融入建筑设计中的设计与实践[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19.
论文作者:陈丽敏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9
标签:建筑论文; 生态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 环境论文; 自然论文; 策略论文; 能源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