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 广西柳州 545005
摘要:行为导向教学是AI写作论文一种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与策略。行为导向教学主要教学方法有四种,即模拟教学、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和角色扮演。行为导向教学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要视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环境等具体情况而定。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行为导向教学;转变学生角色
行为导向教学法以学生行为的积极改变为教学的最终目标,通过各种自主型的教学样式和共同解决问题的教学样式塑造学生认知、社会、情感等方面的多维人格。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所采用教学技术的不同,教师的教的形式也有所不同,但是总的来说,他们的活动更多地表现为隐性的;而学生学的活动则跃然眼前,表现为自主性的学习活动。在行为导向教学法中,知识的教学不仅仅表现为系统性的、单学科的,而且要求教师、学生运用所掌握的各类知识来处理。
一、行为导向教学概述
遵循行为导向教学法的思想而发展的教学技术有下列几种:模拟教学、案例教学、项目教学等。其教学组织形式根据学习任务的性质可以灵活变化。
(一)、模拟教学
模拟教学是一种以人为创造某种与社会交往的仿真情境作为实践教学场所或组织形式的教学方法。学生在实训基地或人造情境中的模拟实践中,学习职业所需的知识、技能和能力。模拟教学能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更重要的是,它还能以低成本的方式给予学生重复训练的机会,强化了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
(二)、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一种借助某个具体情境或特殊问题的描述来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与讨论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注重的不是结果,而是整个思考运作的过程。学生通过对特殊情境或问题的思考、分析和研究,发现或抓住问题,并结合个人自身的经验(包括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和知识,寻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手段,从而诱发其创造潜能,并培养其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和学习能力。
(三)、项目教学
项目教学是通过师生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来提高职业认知水平的方法。在职业教育中,项目指的是以完成一项具体的、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为目的的任务。学生通过一个个相对完整独立的项目实施过程,学习和掌握每一环节的基本知识,并逐步培养出实施该项目所需的各种关键能力。项目教学强调的是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以及熟练运用专业知识技能处理问题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二、行为导向教学的优点
(一)、有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形成
由于采用了行为导向教学的案例分析法,大大地扩展了学生的眼界,原先的死记硬背不复存在的,所替代的是自由的讨论,这给学生潜能的发挥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讨论中,答案不再是唯一的,而是多样化的;答案不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答案没有最好的,只是更好的。
(二)、有利于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形成
由于采用了行为导向教学的项目教学法,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按照项目教学法的要求,所有六个环节都是由学生独立完成的。学生独立地获取信息,独立地制订方案,独立地作出决案,独立地实施方案,独立地反馈信息,独立地评价成果,通过这一而再,再而三的训练,每当碰到新的任务时,就不再会束手无策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有利于学生应变能力的形成
由于采用了行为导向教学的角色扮演法,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应变能力,学生承担不同的角色,面对不同的对象,必须在瞬间做出回答。不断地出现新的情景,不断地作出新的应答。
三、行为导向教学法转变学生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角色
长期以来,有两大难题困扰中职语文教学的发展:一是学生学习被动的问题;二是学生能力差的问题。而且,语文被视为一门与职业发展无关的课程,语文教学一度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行为导向教学法的诞生,无疑为中职语文教学走出困境提供了新的思路:
(一)、由重知识传授向重职业能力发展转变
职业教育的最高目标是要培养学生初步掌握现代化生产的各种职业技能和技巧,并将其应用于现实工作的实践能力。行为导向教学要求教师以人为本,呼唤人的主体精神,强调职业教育由重知识传授向重职业能力发展转变,强调学科之间的密切联系而不是知识的简单叠加。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活动的实施都要既注重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也要注重社会交往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职业道德与情感等诸多非专业能力的培养,以达到“知行合一”的最高职业教育境界。
(二)、强调多种教学方式的综合运用与教学过程的实践性
行为导向教学要求教师以职业能力为本,突破学科体系的限制,在优化教学内容的同时,以职业行为活动为依据,综合各学科的知识点和技能,形成师生双向互动的开放式社会化教学方式。教学方法的选择应以能力(知识、技能和相应经验)培养为目标,以模拟教学、案例教学、项目教学或角色表演等为载体,在教师的精心设计下,通过多种不定型的实践活动形式,引导学生心、手、脑并用,教、学、做结合,身体力行地获取知识与技能,激发强烈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形成。
(三)、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共同参与教学活动
行为导向教学立足于引导学生、启发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倡导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共同参与、共同讨论。在互相合作交流学习的过程中,使实际问题最终获得解决。行为导向教学要求学生参与收集信息、制订计划、选择方案、实施目标、反馈信息到成果评价的全过程,让学生既了解总体,又清楚每一个具体环节的运作,并从中得到关键能力的提高。整个过程中,教师只是引导者、咨询者和参与伙伴,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人。
通过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实践,学生感受到全新的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问卷调查中一学生这样说:"传统教学法只是老师讲得多,学生讲得少,较难激起我们的学习兴趣,听着听着就睡觉了,而现代教学法大部分都是同学发言,增强了同学们的说话能力,而且大大增强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这已代表了绝大多数学生的心声。同时也使学生的学习成绩、技能及综合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提高。培养了学生的核心能力。
参考文献:
[1]赵志群.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新概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2]《行为引导型教学教案与论文集萃》苏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技工教育教研室编印
[3]《行为引导型教学法推广应用》绍兴市职教中心
作者简介:闭青(1980-)女,汉族,广西柳州市,讲师,柳州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论文作者:闭青
论文发表刊物:《学习与科普》2019年3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4
标签:学生论文; 导向论文; 能力论文; 教学法论文; 项目论文; 知识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学习与科普》2019年3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