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环境管理的现代化与信息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环境管理论文,化与论文,论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环境管理的现代化离不开信息
生产技术的进步,社会活动的复杂化,使管理工作越来越离不开信息,信息处理已成为当今世界上的一项主要的社会活动。我国的环境管理工作也不例外。从1973年召开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起,我国就逐步建立起从国家到地方各级的一套比较完整的环境管理体系、制度和方法,环境管理人员经常要处理大量的环境信息(包括污染源监测数据、环境统计数据、环境质量数据、环境管理信息等),环境管理具有综合性强、涉及面广、信息量大的特点。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环境保护的要求日益迫切,实现我国环境管理的现代化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现代管理理论认为:管理的实质就是信息的流动,管理效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获取和处理的速度与质量。因此,要实现环境管理的现代化,必须要提高环境信息处理的速度和利用的效率,即实现环境管理的信息化。
计算机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人们处理信息的重要工具。利用它建立起覆盖全国的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管理信息在大范围、全方面、多层次的快速流动和处理利用,在现代已成为现实,我们完全可以相信,随着全国性的环境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现行的手工抄送报表、逐级传递的工作方式将一去不复返,代之而来的是大量信息通过计算机网络的快速流动和处理,人们只需坐在计算机旁,就可以“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运筹帏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了。
二、环境信息系统的功能
简单地说,环境管理信息系统就是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实现环境管理信息的收集、传递、贮存、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
笔者以为环境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有以下几条:
⒈实现大量环境信息的快速、高效的流动和处理,使信息成本最低;
⒉准备和提供统一格式的信息,使各种环境统计工作得到简化;
⒊能利用指定的数学方法分析环境统计数据,并进行评价、预测;
⒋尽可能及时全面地提供各种信息和数据,以支持领导决策。
三、环境信息系统开发的关键是做好系统分析与设计
科学地进行复杂系统的分析和设计对于整个系统的开发是很重要的。一般来说,在系统分析或设计阶段造成的错误在后续阶段往往要花两倍时间去找到、花五倍时间去纠正。
笔者单位目前承担的中国省级环境信息系统是一个全国性的、信息容量巨大、关系错综复杂的管理信息系统。系统分析与设计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要将上级的政策指标、内部纷杂的管理业务、频繁的数据传递、部门职能的分工与交错、环境整体目标的实现、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持续发展等方方面面融汇协调在一起,以科学管理的手段充分发挥环境管理部门的资源。
面对复杂系统中计算机应用的各种性能要求,系统要具有开放性、可扩充性、可移植性、可操作性与可维护性;面对着既要保护原有投资,又要兼顾各种系统平台多厂商平台的选择;面对着系统开发环境层出不穷的开发工具,令人眼花缭乱的性能及价格,如何选择恰当的软硬件平台并以适当的方式运作,这便是系统分析要解决的另一个重要问题。
“最符合自己要求的系统才是最好的系统”,因此首先要明确用户的要求,只有认真地进行系统分析与设计,确定系统分析目标,进行技术与经济的权衡和可行性研究,提出具体的设计方案和战略计划,才能保证系统实施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
四、环境信息系统与最新技术的应用
⒈进入90年代以来,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新概念、新技术、新方法层出不穷,在环境信息系统开发中可采用的高新技术有:
(1)多媒体技术
(2)面向对象技术
(3)计算机系统结构
(4)系统集成
(5)信息高速公路及我国“三金”工程
⒉在环境信息系统开发中高新技术的应用。
面对层出不穷的高新技术,经过多方调研和反复的斟酌,我国省级环境信息系统的开发采取了如下对策:
(1)大胆采用已相对成熟的高新技术,开发具有技术领先水平的环境信息系统。
在计算机体系结构上,省级环境信息系统采用Client/Server结构,支持分布式访问和分布式更新,并把事务逻辑和表现逻辑分别实现在Server方和Client方;
在开放性方面,省级环境信息系统使用了90年代初才进入市场的关系型数据库系统Sybase,该系统可在多种硬件环境多种操作系统下运行,对网络存取具有透明性;
在应用程序开发方面,省级环境信息系统采用了丰富的CADE工具和开发工具,这些工具帮助开发人员迅速而又高质量地用面向目标的程序设计技术开发出Windows风格的数据库应用产品。
在网络通信技术方面,省级环境信息系统使用了从局域网LAN到中国公用信息分组交换网CHINAPAC,从而建立起覆盖全国27个省的信息网络,有利于信息的快速反馈和处理。
(2)对于某些尚未成熟的高新技术,特别是当系统开发人员和用户尚不熟悉时,不宜急于采用,应采取“等等看”的策略。
这是因为一来环境信息系统是一个人机系统,使用者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再好的系统没有相应素质的人员跟上依然会变为坏系统;二来一些高新技术还有待于在实践中继续完善,还处于不稳定时期,急于采用往往实施效果不理想。如面向对象的系统分析技术目前尚不成熟,暂不采用。
五、目前我国环境信息系统的发展及前景
⒈我国环境信息系统的发展及特点。
(1)“六五”、“七五”的环境信息系统研究
“六五”、“七五”期间,我国在环境信息系统的研究上做出大量的工作,初步建成了环境质量监测信息系统、国家有毒化学品信息管理系统、区域水环境管理模型系统、水环境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环境管理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地方环境管理信息系统、国外环境状况数据库、环境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国家环境信息系统、国家环境宏观决策支持系统、地方空气环境管理决策信息系统。
在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的研究和开发方面,经过几年的科学研究和应用实践,也取得了重要进展。主要的研究内容有: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规范与标准化研究、黄土高原小流域动态监测信息系统研究、洞庭湖荆江地区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研究、三北防护林资源与环境动态监测信息系统研究、区域开发信息系统研究、省、市、县区域规划与管理信息系统研究、全国性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研究、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软件研究。
从总体上看,这些系统基本属于研究系统,侧重于现实世界向信息模型的转换和各项技术应用的探索,虽然某些方面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但由于时间、资金等因素的限制,缺乏开发大型信息系统的经验,系统的整体性差,各子系统难以互连。此阶段由于国家缺乏统一的规划、明确的需求,管理上也不规范,造成了国家级系统和地方级系统的脱节,上层系统缺乏数据支持。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六五”、“七五”的科研虽然取得了很多成果,但实用性较差,未能在环境管理中发挥应有作用。
(2)管理领域的应用软件
在管理领域,随着一系列环境管理制度的形成和逐步完善,国家环保局有关司处组织开发、审查、推行了一系列应用软件,包括全国乡镇污染源调查数据库、污染源调查数据库系统、环境质量监测传输软件、重点工业污染源动态数据库、地市级排放水污染物申报登记数据库管理系统、排污收费系统、环境统计系统、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管理系统等。
这些应用软件为减少有关部门的数据处理工作量,提高管理水平起到积极了作用,但也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有:缺乏统一规划;部门所有、条块分割,造成了信息收集与处理的大量冗余和严重的不一致性;功能弱,推广和移植性差。
目前,上述应用软件除环境统计和环境质量监测软件的应用较好外,其它应用软件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其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3)地市环境管理信息系统
各地环境保护部门为了各自管理上的需要,自行开发研制了适合本地特点和管理需求的地方环境管理信息系统,如吉林市环境管理信息系统、常州市环境管理信息系统、平顶山市环境多目标决策支持系统、秦皇岛市环境管理信息系统、石嘴山市环境管理信息系统、呼和浩特市城市环境综合规划系统等。
这些市级环境信息系统针对各自的环境问题和管理特点,有较强的实用性,在理论和实践上对地方环境管理起到了较好的辅助和推动作用。但市级系统由于缺乏总体规划,独立开发,因而难以推广;另一方面,这些市级系统考虑上级系统的需求较少,难以为上级系统提供充分的信息支持;另外,这些市级系统采用的技术比较落后,基本上是文件服务方式,界面也不够友好。
(4)省级环境管理信息系统
1991年7月至1994年1月,江苏省环境保护局和清华大学环境工程系合作开发了我国第一个省级环境管理信息系统——江苏环境信息系统(JSEIS),该系统在环境信息系统开发的理论技术、实际操作等各方面都做了有益的尝试。
江苏环境信息系统的主要经验是:
强调系统的实用性:在系统开发中不仅坚持从实际出发,保证输入、输出格式与现行管理基本一致,而且在组织上让系统开发人员、环境管理人员与环境监测工作人员共同参与,保证系统的实用性。
提高了数据的系统性和一致性;针对目前环境信息多头收集,数据的冗余、不一致现象严重等问题,在数据库设计中应用范式理论,设计数据库结构,有效地消除了数据冗余。
注重技术的先进性:采用90年代最流行的客户/服务器结构、建成了省环保局局域网和部分市级局域网,大大提高了系统性能,具有很好的开放性和扩展性。实现了省级系统和市级系统的远程通信,利用江苏省的分组交换网,在SYBASE数据库环境下,实现了省市之间的数据传输和访问。
目前,以江苏环境信息系统为经验,清华大学、中国环科院等单位承担的世界银行贷款项目——中国省级环境信息系统建设项目正在进行,该项目覆盖我国27个省(市、自治区),省级系统的建成必将为提高我国环境管理的现代化水平起到重要的作用,标志着我国环境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走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⒉今后我国环境信息系统的发展方向及要注意的问题。
(1)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环境信息系统:环境信息系统是为中国的环境管理服务的,这一原则在系统开发和运行中都必须贯彻始终,我们需要借鉴国外的经验,但更重要的是要适合中国国情,切忌照搬照抄、盲目发展。
(2)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建立面向未来的环境信息系统。未来的环境信息系统是全国性的,要在国内形成中央地方一体、功能覆盖全国的环境信息网络,并考虑与国际接轨的可能,这样,各种环境信息就可以在全国环境信息网上快速流动,地方环保部门可以随时得到上级部门乃至中央的最新指示,上级部门也可以随时通过计算机快速获得各地环保信息,从而作出最符合当前实际的决策,未来的环境管理工作将变得十分简单和快捷。
(3)统一标准、注重实用,建立规范化的环境信息系统。环境信息系统的开发必须注重规范化,在开发中,不仅要充分考虑我国环境管理工作中的规范化要求,也应充分考虑“三金”工程拟定的各项标准以及相互兼容的问题,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保证系统的实用性和信息利用的可靠性。
(4)科技领先、追求完美,建立现代化的环境信息系统。我国的环境信息系统的建设虽然起步晚,但我们可以避开发达国家已走过的弯路,直接利用现代最先进的技术(多媒体、桌面电视会议、地理信息系统、环境遥感技术、信息高速公路技术等),建成功能完善、运行可靠、管理方便的环境信息系统,例如环境管理工作往往与大量的地理信息紧密相关,采用地理信息系统等相对成熟的高新技术,就可以直接在计算机屏幕上处理图像和图形信息,使管理工作更加方便、直观。
(5)人才培养、组织保障,是实现全国环境信息系统建设的必备条件。环境信息系统的建设是一代人的事业,需要在组织上进行有力的保证。一方面,要培养一批既熟悉环境管理业务又擅长信息技术的专业队伍,作为环境信息系统建设的主力军;另一方面,建议在中央和各地区建立环境信息中心,强化环境管理,推动环境管理信息化的进程。
标签:信息化管理论文; 环境管理论文; 信息化规划论文; 管理信息系统论文; 技术与管理论文; 信息系统规划论文; 系统分析论文; 电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