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语文教材的出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出路论文,试论论文,语文教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纵观十几年来的语文教育战线,会得到这样一个印象:教法的改革创新轰轰烈烈、山花烂熳,而教材的改革创新则沉寂冷落、晨星寥寥。这种显著的反差在说明着语文教育界上层动作迟缓的同时,也说明着教材理论的匮乏与孱弱。我们知道,教材和教法是教育的左右腿,二者必须同步和谐,教育才会有好的效果。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时代在呼唤更加科学的新的语文教材的出世。在此,本文愿提出自己关于语文教材类型与体式的一孔之见,以期给专家们一点参考。
(一)语文教育的历史回顾
在西方,自亚里士多德倡导“文雅教育”始,一贯到今,语文教育的基本内容大体不变:识记单词、语法、修辞、逻辑及语言应用。不难看出,老外们是把语文看作一门“技术训练”课。
在中国古代,文史哲伦理浑然一体的语文教育(传统语文教育),也是基本内容不变:识字、读书明经、修德养性。也不难看出,古人们是把语文当作一门“意识修养”课。顺便深及一层,西方社会的世风不厚,中国传统的重守伦理、均与各自的语文教育有重要关系。
中国现代的语文教育如何呢?上个世纪末叶,“崇洋”(无贬义)之风渐成气候,1902、1903年有两个《学堂章程》,实为中国教育西化的肇始,但就语文而言,至多可称为半西化,因为它是西洋瓶装着老国酒——学堂制式、让学生写实用文,此为“西洋瓶”;令学生读史读经读古文,明了“文章于政事身世关系处”,则为“老国酒”。可见,语文一出世就未能确立“中国现代语文”的自我真身。20年代初至30年代中期,语文偏重“技术训练”;抗战至建国时期,语文偏重“意识修养”;建国后,语文教育界深感意识修养与技术训练二元矛盾状态难以驾驭,经过几年酝酿,于1956年出现了汉语、文学分科;不久,“意识”复又压倒“技术”,直至70年代末,语文教育都是“以政治思想教育为核心”;80年代至今的十几年,虽然意见纷呈,但主流是“技术训练”观念,“以语文能力训练为核心”不就是技术训练观念吗?“语言派”的诸多理论与实践也是技术训练论。
以西安董敏堂、北京刘国盈两位先生为代表的“以系统的语文知识为核心”的教材教法观点,在我看来,可能是确立语文本体的中肯灼见,它能融“意识修养”与“技术训练”为一体,铸造出一个新的科学的“语文”。“可能”者也,是谓彼所言之“语文知识”,必须具有新颖独特的涵义,若是仅指“字词句章语修逻文”这八字宪法,那么,依然陷在“技术训练”论里不能超拔。
纵观语文的百年历史,它始终未能超越“意识修养”与“技术训练”的二元矛盾状态进而实现应有的自立。
那么,我们能否建设一个既高于西方、高于传统又易于操作、易于收效的中国的现代的语文教育体系呢?能。我以为这就是让“意识修养”隐却一层,让“技术训练”后退一步,请“语文知识”——民族的常用文字、人文常识、文雅语汇、实用文知识、文学常识——就坐正位,创建一个“掌握知识、以知化意、以知养技”的“知识本位的语文教育体系”。而这一体系的关键,自然是“知识本位的语文教材”。
建构“知识本位的语文教材”,其前提是充分认识和把握语文自身的特点和语文学习过程的特点。退一步讲,无论何种语文教材的编制,都必须把握这两个特点,而以往我们并未很好把握。
(二)语文自身的特点
科学性、常识性、实用性、工具性为中小学各门课程所共有。除共性之外,语文尚有如下特点:
1.人文性。没有哪一科能像语文这样充满着生活气息,没有哪一科能像语文这样洋溢着人情味道,没有哪一科能像语文这样蕴含着富饶的知识营养——东西南北古今中外一切科学的、艺术的、宗教的、历史的、伦理的、民俗的知识。语文教学的复杂、优越、困难主要集中在这一点上,所以重视、研究、理顺、把握语文科的人文性,乃是语文教育研究的首要一环。语文教材具有人文性,一个人的语文能力是否也表现着人文性呢?答案是肯定的。无视人文特点,把语文只看成言语技术和属文技术无疑是片面的,离开了丰富的文化知识、人情味道、生活气息,运用再高的技术其言语或文章也不会动人。因此,有计划地传授人文性知识,顺便传授言语及文章技术才是语文教育的上上之策。
2.民族性。不同民族的生活、历史、习俗、性格乃至意识观念都有差异,由语文具有人文性,可知语文也具有民族性。不同民族的语文在很广的范围和很大的程度上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不仅表现在文字、词汇、语法、修辞、人文知识等显在的层面上,而且在潜在的层面上如审美观、处世观、价值观以及语句的连缀和章句的解读上也存在着。例如章句解读,汉文必须是“左顾右盼,看上下文,看内在的和外在的联系,然后才能真正了解句子的内容”,因为“汉语是一种模糊语言”(季羡林先生语)。章句解读的民族差异还属最隐淡者,若说价值观、审美观及语法修辞,差别更为突出。但是,语文的民族性在以往的岁月里却很少有人虑及。
3.时代性。教学中的数理化等自然科学的知识是一成不变的,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三七”永远是“二十一”,浮力定律永“浮”不沉,水永远是H[,2]O……;而政治课则无时不随政治气候的变化而变换更替。所以说,前者不具有时代性,而后者的时代性鲜明突出;语文课则是介于二者之间。考察各地各时各种语文教材,可见其无论是有意栽花还是无心插柳,是置之不理还是刻意追求,时代意识都必然性地存在于语文教材之中,只不过多少、显隐、缓急不同罢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语文教材里的“时代意识”不该明显地表露出来,而以“似无实有、明无暗有”为佳境,这样的语文教材才是“润物细无声”的理想教材。我国近百年特别是近50年来的语文教材,其时代性过于突出,这也是我们语文教学效率高耗低效的原因之一。
4.文雅性。不论“语”还是“文”,从思想和技术性的标准看,都可以分为“通俗”、“文雅”和“精致”三个级别。“通俗语汇”即日常交际用语,若以使用的绝对量论,它约占90%,若以书面语的使用量论,它约占60%,通俗语汇用不着进学校学习,儿童从咿呀学语至入学时就学会了一半或一大半,另一半或一小半则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自自然然地就学会了,数以亿万计的文盲并不是语盲的事实,便足以证明母语中的通俗语汇可以自然通晓——姑且称之为“母语天成律”;精致语汇(精妙语辞及学术语辞)并非普通中小学生所能追求。所以,中小学语文课中“语”的主体任务,就是使学生掌握“文雅语汇”。以往和现在语文教学效率太低,是否跟我们的教材乃至指导思想没有把握住“语”的范畴有一定关系呢?今后编写教材应当考虑这个问题。
所以,语文教育的根本宗旨应该是:以传授民族的常用文字、人文常识、文雅语汇、实用文知识、文学常识、并培养相应使用能力为主,同时兼顾思想教育、品德教育、审美教育、情感教育,让它们渗透在语文教育之中,听其自然地潜移默化。下一代的语文教材应当遵循这一宗旨。
(三)语文学习的特点
学习者与学习对象之间,必然存在着一定的关系、效应、规律,明了这些关系、效应和规律,是我们制定大纲、编写教材、组织教学的必要而且是重要的前提条件。就语文科的学习而言,以下三点还没有引起人们的充分注意:
1.文随道入。这里的文与道的含义与传统的文道概念有所不同,文,指具体的字、词、句型句式、表达技巧、表现手法等纯语文学知识;道,指一切科学的、艺术的、历史的、生活的、伦理的和民俗的“人文知识和人文材料”,也指有关人文的诸多“思想观点和学说”。从教师教的角度看,可以叫“随道传文”,这里是从学生学习的角度看,所以叫作“文随道入”。
从文章的写作、保存、流传过程来看,文是道的载体,道随文行,形式为内容服务;可是从学习语文的过程来看,则恰恰相反,要借助把握意旨材料(道)来掌握字、词、句、表现手法等纯语文学知识(文),内容在很大的程度上为形式服务,此即“文随道入”的内涵。广东湛江的《情理知能连环导引·初中课本》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语文学习的原理特点。明白了“文随道入”的道理,我们就明白了语文教学“全文法”和“整体阅读”的高明之所在;再进一步,也就明白了语文课为什么学课文而不学字词典,也就明白了学课文与阅读报刊的真正区别了。
2.自悟效应。“少数语文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说是得益于看课外书。”(吕叔湘先生语)看课外书的学生绝非“少数”,而为什么只有这“少数”“语文较好”呢?细细想来,这“看”字底下深埋着一个“悟”字。有“悟”是会看,没“悟”是白看,“悟”乃是语文学习之关键。孔子“举一反三”的教学指导思想,“哂之”而不斥之、言“吾与点也”而不言吾何以与点之类的实际作法,正说明他是一个真正重视了“自悟”价值的老师;传统语文教育(1903年以前)一直重学生的诵、记而轻教师讲解的教法,实在是不惜血本地追求“自悟效应”;赞科夫倡导高难度教学原则,魏书生等名师极力倡导并实施学生自学,实质上也都是悟到了语文学习中“自悟”的存在及其巨大效能。可是我们近百年来特别是近50年来流行的观念却是“讲深讲透”,教师讲透了,学生还有什么可悟呢?连文学等艺术作品尚且以含蓄有味为上品,我们的教学怎么反而追求一碗白水清澈见底的效果呢?语文教学高耗低效的局面与“讲深讲透”不无瓜葛。如此看来,继承古代语文教学中高度重视“自悟效应”的传统,应当是不久的将来语文教育教学的特色之一。
3.学用互动效应。学与用的关系,普通的看法是学而备用、学以致用、学而后用,用的效果取决于学的效果,二者是单向的因果联系;高明的看法则作如是观: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互动、良性循环。《学记》提出了“教学相长”的理论;杜威提出了“做中学”的理论;陶行知提出了“教学做合一”的理论等等,这是名家重视“学用互动效应”的例子。实践中也不乏证据,77、78两届大学生的学习状况深得许多大学教师的赞许;当前有许多语文教师搞课前3分钟演讲,引导学生写书评影评,办手抄报等,也都是自觉或自发地在以“用”促“学”;更切近一点说,我们自己备课、写论文的过程中不也体现了用能促学、学以致用的互动效应吗?当代六大科技理论之一的耗散结构论认为:一个开放系统在达到新的有序的结构过程中,输入和输出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学习正是这样一个开放系统,而学和用恰恰就是输入和输出,就语文学习而言,听和读是输入,说和写是输出。“学用互动”也就是听读和说写相互促进。从学用互动效应看语文教学的状态,西方是重输入不足而重输出有余;我们的现状是输入输出皆不足,大量的精力耗费在貌似输入的“师讲”上。
语文学习过程的特点,上述三点绝非仅有,择较隐者言之而已。换言之,新一代教材的建构有许多学习原理与规律需要参照,上述三点亦在其中。
(四)理想的语文教材
教材质量的高低反映着教育思想的水准,同时也决定着教学效果的优劣,所以不可等闲视之。
明晰而透彻地把握了语文自身和语文学习两方面的特点(当然不止上面所谈)之后,就可以对语文教材的内容和体式进行规划了。下面谈谈我的一孔之见。
1.理想的语文教材的内容
这内容的确定其实是极为庄重相当艰难的,非一人之力所能及,这里姑以虚拟之轮廓阐明自己的思路,所谓止于框架也。
概括地说,语文=语(文雅语汇)+文(常用文字+人文常识+实用文知识+文学常识)。整个中小学的语文课任务应该是:使学生掌握3755个常用字、8000个使用频度最高的文雅词、500条成语、300条名言佳句、100首诗歌、50篇范文、2000项人文常识、阅读500万字的各类文雅作品,并能写出明白晓畅的实用文(应用文、记叙文、论说文)。
具体地说,“语文”虽是一词,却是多个概念。初小的语文、高小的语文、初中的语文、高中的语文各有不同的内涵——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譬如:
初小的语文=文雅语汇(20%)+常用文字(50%)+人文常识(30%);
高小的语文=文雅语汇(30%)+常用文字(30%)+文章知识(20%)+人文常识(20%);
初中的语文=文雅语汇(30%)+常用文字(10%)+文章知识(30%)+文学常识(10%)+人文常识(20%);
高中的语文=文雅语汇(30%)+文章知识(30%)+文学常识(20%)+人文常识(20%);
四个“语文”的教学内容,虽不相同,却有着内在(序列或程度)的系统联系。
2.理想的语文教材的体式
理想的语文教材除了要体现循序渐进、文道统一等原则之外,还应该体现如下四个体式上的特征。
①两线并列,相辅相成。狭义的语文知识(即常用文字、文雅语汇、文章知识、文学常识)为主线,人文常识(即哲学、政治、伦理、历史、艺术、民俗、天文、地理等一切科学学科的粗略常识)为辅线,主线与辅线并行;小学阶段辅线为明线,主线为暗线,中学阶段相反。至于德育、美育、情感教育则由其随风潜入,滋润无声。
②先立骨架,渐丰其体。教材里的知识(广义的),应使之成三个同心圆的态势:小学为最里边那个圆,初中次之,高中是最外边那个圆。每个圆圈都包含了林林总总各方面的知识,区别在于这些知识的程度,即由粗、浅、狭渐至精、深、广,仿佛我们东北农村盖木头房子,先支起骨架,再逐步增加其皮肉衣饰。
③博览精记,韵语成诵。学习语文不“死记硬背”一些东西是不行的,记就记那些精练浓缩高营养的东西,那些水拉吧叽的东西只能是耗费生命,故曰“精记”;不“博览”大量的东西也是不行的,此理无需证明。所以理想的教材一定得体现出“博览精记”的特点。需要“记”的那部分内容,除了内容上的精练浓缩,在形式上还要承袭传统启蒙教材那种“诗歌化”的韵语形式,以便于朗朗上口,易于成诵,易于咏志,当然范文特别是文言文背诵是不必诗歌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