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流管护理在普外科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探究论文_赵欣

昆明市第二人民医院普外科 云南昆明 650204

【摘 要】目的 探究并分析引流管护理在普外科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方法 将我院于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普外科手术治疗患者中随机抽取88例作为观察对象将其按照奇偶数字法平均分为对照组(n=44例)和观察组(n=44例),给予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采用引流管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13.64%)明显高于观察组(2.27%),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引流管护理在普外科患者的护理工作中,能减少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具有较为重要的作用,值得推广。

【关键词】引流管护理;科普外科;重要性

随着近年来人们生存环境的恶化,越来越多的疾病侵袭着人们的健康,越来越多的人需要接受科普外科手术治疗[1]。在进行科普外科手术后一部分患者需要放置引流管,而患者在防治引流管后常常会产生不良反应[2]。由此可见,对放置引流管的患者采取护理措施在普外科护理的工作当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反映出科普外科的护理工作的水平,地位十分重要。临床上对放置引流管患者的护理多为常规护理,但护理效果不佳,本文中采取引流管护理,对我院部分患者采取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将具体情况作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88例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住院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按照奇偶数字法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不予以任何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给予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护理。对照组患者中的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的比例为22:22;其中年龄最小的为19岁,年龄最大的为80岁,平均年龄为(36.97±3.25)岁;引流管放置时间最短的为2天,引流管放置时间最长的为13天,引流管平均放置时间为(7.39±2.01)天。观察组患者中的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的比例为24:20;其中年龄最小的为18岁,年龄最大的为82岁,平均年龄为(37.03±3.24)岁;引流管放置时间最短的为3天,引流管放置时间最长的为14天,引流管平均放置时间为(8.02±2.11)天。两组患者在性别比例、年龄分布、引流管放置时长等一般资料上对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如更换引流袋、保持引流管畅通、给予药物护理等,观察组患者则采取引流管护理,具体方法如下。

(1)对胃管进行护理。每天定时冲洗胃管,并定时对固定胶布进行更换,在更换胶布时用采用生理盐水消毒过的湿润棉签对患者的鼻腔进行擦拭,并嘱患者避免压迫胃管,而导致胃管发生脱出或者扭曲的情况,注意保持胃管的通畅,观察患者的胃管是否留在患者胃内,若出现胃管脱出的情况,应立即告知主治医生,则需要暂停对患者的鼻饲,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2)对腹部引流管进行护理。需要时刻保持引流管的通畅,若患者出现腹胀伴发热的症状并且引流量突然减少,则应该检查引流管腔是否脱落或者阻塞。同时,还需注意观察引流液的气味、颜色、有无残渣、量等情况,并将24小时引流量进行准确记录,同时注意引流液的形状的变化,根据其判断病人病情的发展趋势。此外,还要注意观察患者的疼痛反应,如果患者出现明显的疼痛,则必须要观察引流管周围组织的感染脓肿情况以及位置,并且及时查证疼痛原因,避免引发患者出现严重的腹部体征问题。另外,对于儿童腹部引流管则需要进行更细致的护理以及告诫,并且需要严格地控制引流管的情况,同时还需嘱咐患者及其家属注意及时查看引流管的情况,从而避免患者出现不必要的牵拉。

(3)对T管引流进行护理。观察并且记录患者的胆汁引流液气味、颜色、残渣、质量、性、有无碎石或鲜血等沉淀物,同时注意观察患者的腹痛情况、大小便颜色、体温及黄疸的消退情况。通常情况下,患者的t型引流量在300~500ml/24小时,颜色为清亮、黄绿色或者黄色,胆汁的引流量回逐渐减少。护理人员每日应对t型管以及周围的皮肤进行清洁消毒,控制感染。在患者拔管时要严密注意患者的各项身体情况,如黄疸、腹痛等。

1.3观察指标

对患者进行为期3个月的随访,观察两组患者的病情延误、切口感染、延长拔管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将其进行对比。

1.4统计学方法

在本研究中统计所有数据的软件为SPSS20.0软件,采用t来检验计量资料( );同时采用X2检验计数资料(%),当组间对比P<0.05时,则可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的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X2=3.88,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n%)

注:两组患者对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目前,临床上具有较多的外科引流管的种类。有一部分引流管用于伤口、胆道、胸腔、脑腔、胃肠道、一部分则用于导尿等[3]。普外科的引流则是将人体体腔中以及组织的脓血液体等引流至患者的身体外。从而避免手术后出现感染的现象造成伤口难以愈合的影响[4]。引流管的护理工作是普外科手术护理工作中较为常规的操作,也是护理工作内容中较为重要的一项工作。引流管的护理效果对患者手术后的恢复状况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5]。临床上常以常规的护理方式对患者进行护理,但常规的护理方式对患者的预后效果不佳,本研究中采取引流管护理对患者进行护理。护理中保证患者引流管放置的位置以及情况为合适位置,并结合不同患者病情变化,对不同的引流管进行护理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

本研究中显示,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高于观察组。综上所述,引流管护理在普外科患者的护理工作中,能减少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具有较为重要的作用,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李姗姗.引流管护理在普外科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J].中外妇儿健康,2011,19(09):244-245.

[2]黄艳红.引流管护理单在普外科护理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1(21):102-103.

[3]沈霞.引流管护理在普外科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J].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2011,5(03):373-374.

[4]樊小芬.引流管护理在普外科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J].环球中医药,2015,12,(08):142.

[5]林霞.普外科加强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与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16):45-46.

论文作者:赵欣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6月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7

标签:;  ;  ;  ;  ;  ;  ;  ;  

引流管护理在普外科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探究论文_赵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