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油田总医院 163001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细支气管肺泡癌患者的CT诊断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89例支气管肺泡癌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肺泡癌临床及CT资料进行总结,寻找出相对特征性表现。结果:结节型,毛刺征20例,空泡征8例,支气管征13例,磨砂玻璃样伴晕征21例;弥漫型,空泡征15例;炎症型,磨玻璃影像9例,支气管充气征5例,蜂房征6例。结论:BAC的临床和CT诊断比较复杂多样性,需要详细分析进行研究,起到了促进作用。
关键词:CT诊断;BAC;临床价值
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CT in bronchioloalveolar carcinoma. Methods:the subjects of this study were 89 patients with bronchioloalveolar carcinoma,the clinical dat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and the clinical and CT data of bronchioloalveolar carcinoma were summarized,and the relative characteristics were found. Results:20 cases of nodular type,spiculation,vacuole sign in 8 cases,bronchial syndrome in 13 cases,ground glass appearance with halo sign in 21 cases;15 cases of diffuse type,vacuole sign;inflammation type,ground glass image in 9 cases,5 cases of air bronchogram,hive syndrome in 6 cases. Conclusion:the clinical and CT diagnosis of BAC is complex and diverse,which needs to be analyzed in detail and plays a promoting role.
Keywords:CT diagnosis;BAC;clinical value
引言
细支气管肺泡癌简称BAC,由于具备生物学和生长方式的独立特性,导致患者在影像、临床等方面出现不同的差异。本文以某医院的一组支气管肺泡癌患者为例,对其进行了CT检查,并根据检查的方法和诊断进行更近一步的探究。
一、资料和方法
1、一般资料
笔者根据调查,选取2006年7月-2014年6月在某医院就诊的89例细支气管肺泡癌患者,其中患者的平均年龄在50岁左右,男性患者58例,女性患者31例,治疗过程在2个月至3年之间不等。在治疗过程中,表现出的临床症状有胸闷、发热、咳嗽、痰中带血等现象。经过诊断,所有患者均为细支气管肺泡癌,其中,35例患者进行手术病例检查,18例患者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22例患者进行经皮穿刺活检,14例进行痰检[1]。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方法
对细支气管肺泡癌患者进行GEBrightSpeedExcel四层螺旋CT检查,全部扫描整个肺部,扫描的时间为1s,每层的厚度与每层的距离尽量保持在5~10mm之间,对患者肺部的质疑区域进行薄层扫描,大概在2~3mm之间,并且在扫描时进行局部放大。电流控制在80~160mA之间,电压保持120kV。平扫45例患者,其余患者进行增强扫描,所有患者的参数和平扫一样,使用的造影剂全部为碘海醇,注射时使用高压注射器,之后开始进行扫描,对病灶边缘和内部的CT值进行统计,求其平均值。
二、结果分析
根据以上患者诊断CT检查结果,细支气管肺泡癌分为结节型、弥漫型以及炎症型。在结节性的病灶中,其中出现毛刺征的患者有20例,占总比例的41.76%,出现磨砂玻璃样伴晕征的患者有21例,占总比例的43.75%,空泡征患者有8例,占总比例的16.67%,以及支气管征的患者有13例,占总比例的27.08%。同时,在弥漫型的病灶中,空泡征的患者有15例,占总比例的53.57%。除此之外,在炎症型的病灶中,支气管充气征的患者有5例,占总比例的38.46%,磨玻璃影像的患者有9例,占总比例的69.23%,蜂房征的患者有6例,占总比例的46.15%。
三、讨论
细支气管肺泡癌(BAC)是一种特殊的临床疾病,目前相关研究人员对发病机制还没有明确的认可。BAC通常分布在不吸烟的人群中,很多患者在早期根本没有明显的症状,与其他类型的肺癌相比,BAC表现得比较晚,BAC发病率没有男女之分。BAC的病理特征为:BAC是从细支气管和肺泡上皮开始,并且分化程度比较高,以沿着肺泡壁和细支气管壁为主要途径进行生长,但是不会再生长时对支架结构产生损坏。同时BAC富含的细胞类型较多,所以大多数BAC患者会产生黏液性肺炎。根据相关文献资料显示,近年来的BAC发病率一直呈现上升趋势,在经济迅速发展的情况下,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根据本次资料研究显示,BAC分为三种类型[2]。
1、结节型
此类型有两种结节型,孤立结节型和多结节型,在孤立结节型的病灶中,其大小相差程度比较大,一般情况下都出现在肺外周及胸膜下。根据CT的结果显示,结节以分叶状为主,伴随着胸膜的牵引征,临床表现为空泡征和空支气管征,空泡征一般都存在于肺泡癌和肺腺癌中。以衬复肺泡形式进行生长的有肿瘤细胞以及磨砂玻璃征,其中一些肺泡充盈气体。根据CT中的临床表现分析,BAC的早期症状表现为局灶性,多结节型现象很少见。
2、弥漫型
弥漫型的病灶形态非常多,根据患者诊断的CT结果分析,双肺野散漫一般情况下出现在不同的结节上,表现出不对称的特点,但是大多数情况下还是存在于中下肺叶,接近于融合状态,大多数的结节中可以看见空泡征,经常会表现出边缘模糊的现状,并且还伴随着毛刺及分叶。
3、炎症型
在炎症型病灶中,呈现在两肺叶外周的情况比较多,同时在发展的趋势下,会向一个肺叶肺段发展,或者是多个肺叶肺段,由于其体积逐渐扩大,使得边缘也逐渐变得模糊起来。根据患者诊断的CT结果显示:支气管会出现充气的现象,并且支气管壁还会出现凹凸的情况,处于狭窄趋势,并且逐渐硬化,因此,这样的状态又被称做“枯树征”。邻近肺叶会表现出具有差别的磨砂玻璃样病变,在变化的区域,可以看见泡状透亮影像[3]。
结束语
综上所述,细支气管肺泡癌的CT影像诊断结果,具有多变性,同时又有复杂性,因此,需要对BAC的病理改变进行了解,同时对BAC的肿瘤细胞生长方式进行分析,对表现出的特殊形态进行对比,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可以进行穿刺活检,这样对待临床治疗具有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刘贵林,刘搏.50例细支气管肺泡癌的影像学分析[J].医药论坛杂志,2013(04):138-140.
[2]杨朝林,熊诗俊,黄进军,陈浩浩,陈肇平.炎症型细支气管肺泡癌的CT表现及病理分析[J].罕少疾病杂志,2013(02):28-31.
[3]高云飞.21例细支气管肺泡癌的影像学诊断分析[J].影像技术,2013(06):25-26.
论文作者:王莉娜,彭波,雍敏,王向辉,岳泉,蔡娟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8
标签:肺泡论文; 患者论文; 支气管论文; 病灶论文; 肺叶论文; 占总论文; 炎症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