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静
攀枝花中联造价咨有限公司 四川攀枝花 617000
摘要:政府投资项目清单及招标控制价评审是工程项目建设前期工作的首要部分。加强对财政投资的监督管理,提高财政投入的效率,为建设项目的支出提供可靠、准确的信息和政策建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在开展这项工作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如何拓宽工作思路,创新政府投资项目清单及招标控制价的评价模式,明确工作职责,规范运行过程,加强项目管理,是政府投资项目评审急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政府投资项目;控制价评审;问题研究
1 政府投资项目清单及控制价评审工作的重要性
1.1开展清单及控制价评审是财政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财政改革的不断深化,公共财政体系逐步健全,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财政部多次强调,要在财政投资项目管理中发挥积极作用,对重大项目的清单及控制价进行评审,以提高项目投资的精准性。政府投资建设项目金额普遍较大,如管理不好,损失浪费较大。政府投资的项目涉及项目种类多、项目情况多种多样、项目投资周期长短各异,国有资金使用在建设单位,这些单位往往缺少造价管理人员,没有编制清单能力,委托造价咨询机构进行编制,由于行业性、专业性、询价水平等原因,造成工程量清单及控制价质量差,主要体现在清单缺漏项、综合单价组价失误、材料价格失真,对招标后施工过程中的变更及不平衡报价不能有所防范,同时将会导致合同执行过程中重新确认的项目大幅增加,不能控制好项目总投资。
因此,对政府投资项目开展清单及控制价评审,由专业技术人员依据国家有关行业标准、定额,通过实地勘查、工程量计算、市场调查等,合理确定项目投资,并对工程量清单漏项及项目特征描述的完善性进行复核,严格把控施工过程中增项增量的发生。杜绝控制价虚报、高报的问题,使政府投资建设项目控制价尽可能真实、准确,为财政投资管理提供依据,既是财政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目前全国各地的普遍做法。
1.2开展清单及控制价评审是提高资金绩效的重要举措。
当前,财政资金使用绩效不高的问题仍然较为突出,社会要求进一步加强监管、提高绩效的呼声很高。与此同时,随着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财政收入持续保持高增幅难度越来越大,直接影响预算能增加财政资源,民生的需求日益增加,收支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必须牢固树立绩效管理理念,增强"节支也是增效"的意识,从"节支"上想办法。开展政府投资项目清单及控制价评审,就是对政府投资项目中不合理、不合规的支出,通过专业评审在支出还没有发生之前把它审减下来,同时将清单中漏项及项目特征描述不完善的工作内容严格按照清单计价规范进行完善,避免招标后与承建单位发生扯皮的现象,切实节约财政资金,提高使用效益。
1.3开展清单及控制价评审是预防和治理腐败的有效手段。
如何解决政府投资领域的腐败现象,是当前公众和有关部门关注的焦点问题。近年来,各地积极推进财政投资评审工作,评审范围由事后延伸到事前、事中,取得了一定成绩。通过清单及控制价评审的前期介入,不仅可以将不具备执行条件、没有实施方案和明细预算的项目挡在预算之外,还可以明确细化项目具体实施内容、工程量、计算单位、项目特征描述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切实加强项目支出预算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防止项目高估冒算。通过清单及控制价评审,结合施工图纸,可以有效防止设计不合理、不经济、“打捞工程”,减少施工过程中的不合理变化,保证资金使用的安全、规范、有效。铲除腐败的土壤,从源头上减少腐败。目前,政府投资项目清单及控制价评审已成为各级政府加强基层管理,防止源头腐败的有效措施。
2 政府投资工程项目清单及控制价评审主要问题
2.1清单漏项及项目特征描述是关键
工程量清单缺项漏项为工程量清单编制人业务水平与理解能力所致,一般表现为编制人仅编制了施工图纸表面的内容,而图纸中涉及施工工艺或图纸上未标明而实际施工中肯定会产生的内容没有编入。加之目前,诸多项目为了赶工期,设计图纸还没有完善,建设单位就要求编制单位依据初设图编制工程量清单,而初设图根本没有细化具体做法,导致清单漏项及项目特征描述不完善。编制单位也没有仔细复核施工图就将清单及控制价进行招标,导致投标人利用不平衡报价导致以后提出索赔,增加项目投资。因此清单及控制价财政评审专业人员一定要结合施工图复核清单项。结合地勘报告,踏勘现场。针对施工施工图存在不合理或明显矛盾的地方及时与设计联系,修正施工图纸。及时纠正招标清单中漏项及项目特征描述不完善的地方,在项目招标时尽量完善施工图及工程量清单,避免不必要的索赔费用发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工程量计算是财政评审工作的重要环节
尽管工程量清单是投标人投标报价的依据,结算时按实际调整,但是,工程量偏差太大,直接导致招标控制价失真。因此,工程量计算是财政评审工作的重要环节。目前建设单位为了抢工期,刻意压缩编制单位编制时间,导致编制单位将工程量套用以往类似项目的参数去套用清单并进行控制价组价,这种方式明显不符合招标要求。更有甚者,建设单位为了刻意增加项目控制价,有意增加工程量,而往往财评认为业主有专业人员进行清单及控制价编制,仅对送审清单控制价的组价进行复核,导致控制价失真,单项工程量偏差较大,投标单位容易进行不平衡报价,增加项目投资。
2.3财政评审措施费用至关重要
措施费用往往也是财政评审容易忽略的一点,对项目特点施工工艺了解,是专业评审人员应具备的能力。财政评审前没有施工方案,对项目机械设备配置,机械进出场设备费用计算应依据项目规模计取。依据地勘报告判断有无地下水,是否采取降水措施,降水工期时长,计算措施费用关键点。如果措施案件费用把控不好,直接导致控制价失真。如果措施费用不够,导致控制价不够,容易导致建设单位招标时流标,影响建设单位建设工期。如果偏高,浪费政府资源。
2.4财政评审材料设备采询必须与市场相符
材料设备价格占据项目投资60%-70%,财政评审需要结合市场行情进行评审,地材价格一般依据地方造价站公布的信息价。但是安装材料设备因材料品牌厂家不同而价格差异很大,特别是不常用特种设备,由于编制单位采询条件受限,各自厂家都以商业保密方式报出的价格很难与投标时价格相符,同类设备价格相差甚至成倍数差异。需要有经验的评审专业人员依据同类设备进行评审,同时配有专业市场调查人员采集数据提供评审依据。才能有效避免特种设备材料价格偏离市行情。保证项目控制价真实性。有利于建设单位顺利招标。而往往由于财政评审人员缺少专业人员,许多财政评审将无法审核的材料设备价格设置为专业暂估价。使整个招标项目专业暂估价所占项目比例达40%以上,误导投标人以为设备属于投标人自行采购。如果暂估价部分另行招标后,施工过程中通常不配合设备安装单位,向设备安装单位无条件收费配合费,增加施工难度。
2.5专业暂估价和暂列金有效性
有些政府投资项目中招标的设计单位专业人员受限,将专业性特种设备材料参数无法设计,只将这部分作一个功能性介绍,需要供货厂家进行二次深化设计。而建设单位为了简化程序,招总承包单位。编制单位就将这些不明确设备材料估算一个价作为专业暂估价。连参数都没有的设备材料,估算的这个数是否能采购或能满足二次深化设计后的工程造价,自己就没有可信度。如果财政评审人员不严格控制好这部分资金,将会影响整个项目的施工进程。因此,对专业暂估价的设置一定要在施工图完善的情况下,进行组价后另行设置。暂列金应依据整个项目概况和不可预见因素的情况定论,不是所有项目无论大小按费率设定。既保障项目资金,又可节约政府投资。
3加强政府投资项目清单及控制价评审的对策及建议
3.1财政投资项目清单及控制价评审需要信息化管理
目前,随着PPP项目增加,清单及控制价评审工作量增大。财政评审需规范化信息化管理。要求专业人员不断学习,必须严格审查施工图范围内工程量,图纸问题要求设计单位及时修正。将不预见的风险尽量在招标前解决。建立可靠的特种设备材料价格厂家信息,以便在评审过程中特种设备材料价格真实可靠,减少评审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3.2完善评审机制建设,健全提升评审业务质量的长效机制
政府投资工程项目清单及控制价财政评审工作是否能够顺利进行取决于是否具有健全科学的评审机制。因此必须把我国的政府投资工程项目清单及控制价评审管理中现有的状况与需求考虑在内以健全目前的评审机制。尽快制定出一套完整、系统、统一、适用性强的评审机制体系,规范评审程序,强化评审工作开展过程中的审核与复核,以实现对项目财政支出的有效管理与控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内控制度的建设,通过有效的内部控制充分保证评审工作的效率与质量。
3.3加强财政评审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建设,逐步实现依法评审
出台和修订指导清单及控制价评审管理及财政投资评审的法规文件,将财政评审作为财政项目支出管理的必经环节纳入到财政预算流程中。明确各部门职责,建立了可操作的评价指标体系。使财政评审工作更具约束力。
结语
清单及控制价评审在政府投资项目中至关重要。它可以很好的对财政投资项目进行控制,并在投资项目的建设过程中也可以结合全面的审查机制,使控制价更加科学合理。在评审过程中,应全面优化评审体系,建立良好的清单及控制价评审体系,使项目投资风险大幅度降低,清单及控制价评审准确率提高。
参考文献:
[1]李理. 政府投资工程项目预算财政评审问题研究
论文作者:王静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9
标签:清单论文; 项目论文; 财政论文; 政府论文; 投资项目论文; 单位论文; 建设单位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