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经济全球化中的资本运动_经济全球化论文

论经济全球化中的资本运动_经济全球化论文

论经济全球化中的资本运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全球化论文,资本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02)03-0004-05

经济全球化给世界带来的刺激似乎是大于给人们带来的困惑。在理论界讨论经济全球化的涵义、表现、后果和利弊关系等等一系列问题之前,各个国家包括中国在内实际上都已经在准备迎接全球化的挑战了,只不过这种感受大多停留在政府的决策层和大企业的管理层身上,尚未能更多地普及到大众之中。但不论是理论界、政界,还是企业界,毫无疑问,都一致承认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开始正处于资本主义社会高度发展的阶段,而不是资本走向颓势的时期。因此,研究资本和资本运动,与研究经济全球化,有着内在的联系。尤其是,在历史研究的基础上,着重探讨资本运动的现代表现,依靠已有理论的积蓄,更深入地认识资本的性质及其作用、资本的变化与张力,对于在当今时代评析经济全球化问题,比之只就世界潮流中的经济现象甚至只侧重于国际贸易方面的情况发表见解,更凸现理论的深刻性和理论探索的意义。

资本运动是经济全球化的核心。经济全球化是依托资本运动的全球化展开的。目前,经济界在讨论中一般都是将跨国公司的发展与经济全球化直接联系起来。据2000年末统计,全世界最大的100个经济实体中51个是跨国公司。全世界的跨国公司今天已经生产了全球42%的工业产品、56%的贸易、80%的直接投资、90%的技术转让。所以,生产已经在跨国公司形态上全球化了。(注:参见《北京青年报》2001年4月23日。)而跨国公司的产生与发展实质上代表着20世纪以来资本运动的强化和现代化在生产与贸易领域的表现。跨国公司的经营是资本运营的典范,是资本的跨国运动,是不受民族、信仰、市场限制的资本关系的联结。在跨国公司,至今仍奉行的是股权至上原则,也就是奉行资本支配公司的一切的原则。虽然这并不体现跨国公司制度的完美,但却是所有的跨国公司当今存在的现实。作为既定制度下的企业资本,其触角延伸到哪里,跨国公司的经营就铺展到哪里,资本总是在起开路作用的。事实上,许多跨国公司的资本筹集已经是全球化了。这并不是说任何一家跨国公司都能在全球的任何地方筹集到新的资本,而只是说在全球的任何一个地方现在都可以为任何一家跨国公司提供筹集资本的条件。有的跨国公司不需要在国外筹措资本,它的发起者在本国获得的资本已足够它向外扩张了。而相反,有的跨国公司已蓄意要在全球融资,以真正实现自己是跨国公司的品牌。它们在全世界的每一个股票市场都试图筹资,它们的股东遍及全世界。这种跨国公司展开的资本运动,恰恰是人们最直接觉察到的经济全球化浪潮。资本运动的现代化蕴涵在跨国公司的繁荣之中,而这种繁荣反映了经济全球化的现实。

资本走向全球,是现代的标识。而资本走向国际,则是从原始资本积累时代就开始的,也就是说,资本走向全球是从资本走向国际开始的。因此有人将经济全球化的历史开端定位于资本主义初期。但是,这种概括并没有认识到资本全球运动与资本国际运动的不同,并忽略了由资本全球化支撑的经济全球化对于人类当代社会的影响和意义。我们可以将资本国际化作为资本全球化的前提条件,但却不可以将资本国际化等同于资本全球化。在资本国际化时代,资本的扩张是野蛮而疯狂的,但其主要针对的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弱国被强国的资本占领是资本国际化时代的主流,虽然这时强国与强国之间也有资本的交流,但更为主要的是它们对于弱国的一致的行动。正因此,只要有扩张的可能与空间,资本是不会放过任何机会的,哪怕是罪恶的鸦片贸易,当初的资本也没有放过,而且后来还依靠炮火来为资本的扩张洗礼。但这只能说资本的国际化是与资本的本性相一致的,资本的扩张是与资本的力量相一致的。当时的资本,不论是哪一个国家的资本,也不论是国际资本的联合,都没有能力去实现自身运动的全球化,即当时的资本运动只能是停留在国际化扩张的阶段。

在现时代,资本的扩张表现就不仅仅是国际化了,代之而起的是资本在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施展联结的力量,即资本的全球化在现时代已经取代了国际化,或者说这是一种更高级形态的国际化实现。这种现实的组织载体是跨国公司,市场载体是遍布全世界的证券市场。这就是说,没有跨国公司的普及与高度的资本化运营,没有价值运动的普及与证券市场的全球化,资本的运动是不会跨越到全球化阶段的,时代赋予了资本运动更适宜的条件。今天人们看到的资本运动,有国家领跑,无国家阻拦,在全世界的范围内通行无阻,而且无需武力助威。跨国公司对于全球市场的占领,宣告了资本运动在全球扩张的成功。资本的全球化现在已成为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在支配着全世界各个国家的经济走向,经济全球化是以资本运动达到全球化高度而成为现时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的。

按照辩证唯物史观的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既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又是一个辩证历史过程。资本的运动就是处于这两个过程之中的,以资本运动为核心的经济全球化也是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与辩证历史统一过程中的表现。离开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全过程认识,我们是无法解释资本运动和经济全球化的。资本的运动本身不可避免地带有残酷性质,在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这种残酷性已经是大大地减弱了,但它并没有完全消失。因此,资本运动强烈的后果是可想而知的,总会有弱势的群体受到强势资本的侵害,如何认识这种运动的后果,是需要现代人给出客观的解释的。

如果仅从资本运动的后果看,经济全球化将造成一部分发展中国家明显处于弱势地位。缺少资本而靠天吃粮的国家是绝对抗不过资本雄厚农业实现了现代化的国家。在前者的国度里,仍有很多的公民连自己都养活不了,更何谈生活的享受;而在后者的国度里,一个农民生产的粮食可以供120人吃饭,一个国家拥有的粮食可以独霸世界粮食市场。在这种差距存在的基础上,再展开资本的全球化运动,劲展强势集团的威风,对于弱势国家是存在极大压力的。不可否认,在强势之下,在现实之中,都是存在一定的丑恶的,或是说以强压弱是无法摆脱的,但是,落后了就要挨打的道理是人人都承认的,不能因为挨了打而否认这一道理。所以,从社会的理论规范讲,可以批判强势的丑恶,但不能批判强势者的存在。我们不能因为有的地区、有的国家现在受到经济全球化的严峻挑战,受到资本运动强化的威胁而对经济全球化本身持否定态度。

资本运动是无可抵挡的,这一点从资本主义社会初期就能认识到。摧毁落后于资本主义时代的思想和简陋的生产条件,好像就是资本的使命。生存的压力同时也是促使社会进步的动力。落后的弱势集团不可能依靠自身的力量解脱困境,强势集团仰仗资本力量对其的冲击,一方面给其生存造成极大的压力,另一方面也为他们置于死地而后生创造了条件。摆在弱势集团面前的出路,是向强势集团学习,从资本现代运动的冲击中跟上现代资本运动的步伐,通过付出沉重的代价而融入经济全球化之中。如果付出了代价,还不能新生,那才是真正的悲惨。资本不同情弱者,资本不相信眼泪,资本的运动是客观的,是贯穿在现实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的。我们不能批判客观,这是不能感情用事的,因而,具有客观性的资本现代运动是不能在人类社会进步的意义上受到指责的,现时代的人只能接受这种客观的现实,接受由此产生的经济全球化的后果。到目前为止,人类还生存在文明与野蛮并存的世界中;因此,不能用圣洁的眼光去衡量和批判现实的一切,而只能在进步的同时也承受进步的代价;在依靠资本运动发展的同时也容忍资本人格化中的贪婪与罪恶,至少要在一定的程度上保持这种容忍态度;在享受经济全球化的文明的同时更要积极地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马克思说:“资本家只有作为人格化的资本,他才有历史的价值,才有像聪明的利希诺夫斯基所说‘没有任何日期’的历史存在权。也只有这样,他本身的暂时必然性才包含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暂时必然性中。但既然这样,他的动机,也就不是使用价值和享受,而是交换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增殖了。他狂热地追求价值的增殖,肆无忌惮地迫使人类去为生产而生产,从而去发展社会生产力,去创造生产的物质条件;而只有这样的条件,才能为一个更高级的、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创造现实基础。”(注: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649页。)因此,资本运动具有两面性。在先,资本的运动表现为肆无忌惮地追求价值的增殖;而在后,这种运动又创造出了更高级社会实现的基础。这种两面性也是经济全球化的特征。但我们需要更深一步探讨的问题是,资本的运动在全球化过程中不断地实现了自我的提升。若无这种自我实现,资本是不可能为更高级社会创造现实基础的。

资本在运动中的提升,首先来自人格化资本的生存追求。这种人格化的东西,并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他们很爱享受。生活的舒适与讲究,在现代意义上,就是由他们开始的。这样相比之下,这些人的生活水平是明显高于同代人的。为了保持这种生活高度,更多地迫使资本创利是惟一的办法。在这一前提下,资本必然产生不断扩张的运动。而资本自身质量的提升就实现在这种扩张的运动中。但我们要认识到,追求盈利是资本扩张的动机,却并不是资本提升的力量,提升是实现在扩张中,而扩张本身并不等于提升。而没有提升,资本只有量的扩展,却不会有质的变化。没有达到一定质的变化的资本,是不会促成经济全球化的。所以,人格化资本的追求只是资本在经济全球化中提升的外在条件而不是内在因素,这种外在的条件是现实的,然而却并不是决定性的。

没有资本提升,资本是没有力量伸展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的。让资本全球化运动,并不取决于资本所有者的主观愿望,而是要依据客观条件,依据其自身形成的力量。这种力量的提升,是由与资本结合的劳动主体的智力水平提高决定的。这也就是说,资本的力量来自自然,更来自劳动主体。无论在什么条件下,资本质量的提升都取决于劳动主体的智力发展,只是这一点在现时代表现得更为明显。正是劳动主体的智力不断提高,才使得自然物质越来越多地融入资本之中。从20世纪的实践来看,在这时期,劳动主体智力水平的提高主要表现在对自然科学的认识和对经济管理的认识提高上。通过对自然科学的认识提高,才产生了20世纪中叶的新技术革命,发明了电子计算机,并在其后实现了电子计算机的微型化和全球联网。这对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是根本性的。在网络联通全世界的同时,资本也走向了全世界。如果没有技术力量的支持,资本想在现实的世界里四通八达是不可能的。技术对资本运动的决定性从来没有像现代这样一目了然,而技术进步的实质是劳动主体智力水平的提高,是人类对于自然认识的向前迈进。资本是物,但准确地讲是人造的物;资本体现人与人的关系,但更基础的是体现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的智力发展落实在劳动主体即脑力劳动主体的优秀分子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上,这就形成了现实的资本质量的提升,或者说造就了资本提升。因而,资本是一个发展的概念,资本带有时代的特征,此时代与彼时代的资本虽然都是资本,但是它们的内在质量是不同的,此时代的资本力量可大大高于彼时代的资本力量。

在现时代,人类劳动主体智力进步的另一个表现是在对经济管理的认识提高上。现在,虽然从全世界的角度讲,经济学和管理学还不是成熟的学科,特别是在宏观经济的管理上,人类的智慧还有相当的欠缺,但是,就市场运行的微观主体讲,即就企业方面的管理讲,至少在发达市场经济国家,还是有很大的推进的。并且,在资本的价值独立运动中,介入其中的参与者们也有重大的创造和更为丰富的管理经验了。这一点也是特别有助于资本实现全球化运动的。其一,管理水平的提高直接促使资本运动加剧,产生了更大的张力,无所畏惧地伸向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只要技术上允许,资本是含有管理能量的,一定能跟得上。其二,管理水平的提高促进了全球贸易的发展。而贸易的增长实际是人类劳动能力的提高促进商贸资本运动发展水平提高的表现。其三,管理水平的提高还直接体现在世界资本市场的扩张与活跃上。资本的价值独立运动是依托于世界资本市场的,这一市场的扩张是相当锻炼人类智力的,随着智力水平的提高,世界资本市场才达到今天这样发达的程度,全球市场可以在瞬间调动成百上千亿美元的资金投入到有形或无形的全球交易中去。其灵敏性甚至超过人的大脑反应速度。正是在这样一种基础上,资本的全球化直接托起了现时代的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的核心是资本运动,这一运动的产生与发展是客观和自发的,其自利性是十分明确的,但是,由这一运动决定的经济全球化与其并不等同,不仅带有一定程度上的自觉性,而且还反映了人类的根本利益要求,即其具有相当的公益性。在我们肯定经济全球化也存在负面影响或是说局部的代价下,对其利于全人类的公益性应有如下共识。

1.经济全球化有利于防止全球生态进一步恶化,有利于保护全球生态环境。防止全球生态进一步恶化,要依靠全世界各个国家的合力,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有利于全世界各个国家之间的联合,虽然现在达不到全面的联合,但是就生态治理这一关系到每一个国家人民生存的根本大事,还是可以比较顺利地借助国与国之间的经济沟通而得到联合的实现。所以,在这一点上,经济全球化符合全人类的根本利益。

2.经济全球化有利于科技成果在全世界范围内更好地推广应用。目前,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投资和出口,均带有相当高的技术含量,客观地讲,在双方的交易中,首先获益的是发展中国家,因为那些技术如果要求他们从头自行研究,那么恐怕付出的成本要比直接的贸易获取高得很多。这实际就是人类沟通的好处,是人类智慧的普及恩泽,尽管带有一定的有偿性,但其对发展中国家的有益性肯定在正常情况下是绝对大于那种有偿性的。而且,科技成果推广运用得越广,越有利于科技进步,即有利于更新的科技成果的创造。经济全球化几乎是可以自觉地为这种人类社会生活的进步创造良好条件的。

3.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减少资源消耗,在全球范围内更好地实现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保护。全球化的经济是市场沟通的,是利益保障机制更为健全的。只有全球化,才能使人类更好地均摊资源的使用,而不是有资源的地方浪费,无资源的地方囤积。

4.经济全球化有利于促进全世界的文化交流,更好地提高各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文化其实是经济发展的最根本的制约因素。没有一个文化发达的地区,经济是落后的;同样,也没有一个经济发达的地区,文化是落后的。经济全球化打破世界封闭的同时,必将带来全世界文化前所未有的空前繁荣,这将极为有利全世界经济的发展,这将使目前的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起到更好的示范作用,也会使发展中国家能够有更好的条件向发达国家学习。这样融合的直接效应就是全世界各个国家人民的生活水平都会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新的提高。

总之,带有贪欲的资本运动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实现和发展,而经济全球化并非不是全人类的福祉,尽管人类的历史也将为此付出相当的代价。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生产决不是发展生产力和生产财富的绝对形式,它反而会在一定点上和这种发展发生冲突”。(注: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293页。)在经济全球化中,资本运动的疯狂与活跃和这种运动的结果将可能带来的公益性正是这样冲突的。现实的资本作用是不可否认的,更何况它还将带来与它的现实相冲突的结果。同理,我们看待现实的经济全球化,也要像前人一样持有辩证的认识态度。

收稿日期:2002-01-18

标签:;  ;  

论经济全球化中的资本运动_经济全球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