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优秀农耕文化守好乡村振兴之魂论文

传承优秀农耕文化 守好乡村振兴之魂

□蔡恒

把农耕文化传承放到重要位置,引起重视、看清差距、找准弱项,从历史本源、发展轨迹,找到“传承什么”的答案。

近日,笔者到江苏兴化市就农耕文化传承问题开展调研,实地走访6个镇6个村,与村民和镇村干部深入交流,有以下几点思考。

区内发育有节理裂隙,左岸节理裂隙主要发育一组:N0°~20°W/SW∠70°~90°。裂隙多微张与闭合,泥质充填或无充填,延伸不远,裂隙多发育于黑云角闪片斜长麻岩中,而二长花岗岩体则发育较少,与河流近于垂直。

传承什么农耕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根植于农耕文明,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思想智慧和精神追求。因此,必须把农耕文化传承放到重要位置,引起重视、看清差距、找准弱项,从历史本源、发展轨迹,找到“传承什么”的答案。

从国家层面看,我国是农业大国,原始农业起源可以追溯到一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我国也是文明古国,源自乡土的华夏文明传承千年从未间断,创造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文明奇迹。农耕文化是人类最古老的原生性遗产文化,在今天仍具有现实意义,二十四节气和农事谚语被广泛用于指导农业耕种采收。

严把质量关,争创一流食品企业;围绕质量安全,全力构建质量安全体系。汪记始终坚定不移地履行着自己的责任和承诺,诚信经营,寻求发展,依靠技术的不断创新,设备设施的更新升级,大踏步地向先进迈进。

问题源于主体断层、人才流失。文化的传承主体是人,农民是农耕文化的创造者和使用者。乡村人口不断减少,使得农耕文化的传承主体与消费主体流失,阻碍农耕文化的延续传播。农民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受工业文明、城市文明影响较深,逐渐失去对传统农耕文化的认同感。一大批艺人工匠或凭一技之长进城谋生,或转行转产,仍在坚守的人普遍年龄偏大,口传心授、家族继承等传承方式难以为继。在沙沟镇余氏铁匠铺里,余老师傅每天手工制作的鱼叉依然是周边渔民捕鱼的必备工具,但因后继无人,这门被纳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老手艺面临失传。

问题源于创新不足、活力丧失。当前,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让经济社会迎来辉煌的时代,农耕文化传承却进入糟糕的时代。市场化国际化让农业走向自由开放,但带来乡村产业结构的单一化趋同化,农耕文化失去创新源泉;工业化城镇化让农民走向工厂城市,却造成乡土文化人才流失,农耕文化创新缺乏氛围动力;信息化智能化让农村走向互联互通,农耕文化的多元性被削弱。调研发现,一些村庄建设向城市标准看齐,忽略了对村民实际需求的充分考量和对本土元素的改造利用,造成乡村与城镇趋同化,乡村与乡村同质化。沈伦镇沈家村是传统村落,注重动员村民和村里能工巧匠因陋就简自发改造,保留住了生态肌理和乡土气息,但调研中也发现部分公共区域绿化上追求美观,使用大片草坪,后期维护费用较高,会造成浪费。

谁来传承农耕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农耕文化是我国农业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不断发扬光大。农耕文化传承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农业农村部门要在“怎么传承”中主动思考、积极作为。

唯物辩证法认为 “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是世界存在的两个总的基本特征,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从江苏省基础看,考古证明,长江流域是我国农耕文明起源地之一。在水稻文化上,泗洪县韩井遗址的人工稻田遗迹证明江苏稻作文化起源于8000多年前;在渔猎文化上,吴江梅埝龙南遗址出土的大量渔猎工具和鱼、龟骨骼距今已有6000多年;在茶叶文化上,宜兴地区在2000多年前的汉朝就已有茶叶生产技术教学记载。

从江苏省现状看,在发达农耕文化的孕育下,江苏省一直位列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和四大茶叶主产区之一,保持着全国最高的粮食单产、水稻单产和淡水渔业产值。但江苏省农耕文化传承存在挖掘不深、收集不全、保护不力等问题,与经济、农业、文化大省的省情不相匹配。如全国79处“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江苏仅4处;全国487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江苏仅12个;全国6819个“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江苏入选的仅33个。

怎么传承农耕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村庄空心化和“三留守”,外在表现是村子空了,本质上是人一茬一茬离开农村。走访中,乡村工匠、镇村干部以及村民们提及最多最担忧的,正是“谁来传承”问题。

问题源于村庄衰落、载体缺失。乡村是乡土文化的根,村庄是农耕文明的载体。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农村人口加快向城镇转移,加剧了村庄衰落速度,农耕文化的生存根基被动摇。数据显示,从2000年到2015年,我国自然村平均每年减少10万个,最近20年,江苏省乡村数量由3.5万个减少到了1.4万个。走访发现,传统文化兴盛的地方,往往农耕文化遗产保存较为完好。“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沙沟镇始建于公元前206年,拥有187处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群、7.2万平方米古民居、75条古巷道和50多个老行当、老字号,被称为“活着的古镇”,衍生于明朝渔民祭祀祈福的板凳龙表演、游走灯会每年仍吸引数万人参与,沙沟镇农耕文化的传承,正是得益于村镇载体的保存。

传承在于初心使然。民族要复兴,乡村要振兴。农耕文明承载着华夏文明的基因密码,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家园。失去农耕文化,乡村振兴就失去了底蕴和灵魂。江苏省农业农村厅里就农事节庆、农耕文化馆、村史馆、乡土人才等做过摸底调查,但相对江苏省海量的农耕文化资源家底来说还远远不够。要启动全面摸底,列出抢救性、继承性、开发性等遗产清单予以传承。陈堡镇唐庄村成立文史资料组,整理出麻石街、碾米房等十几处历史遗存进行修缮修复,对于无法恢复和展现的精神财富则整理成历史文化故事,写入乡土文化书籍。

宁夏固原原州区地下水取水井普查成果分析…………………………………………… 牛 赟,南克良(12.53)

传承基于使命所在。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作为农业农村部门要当好接力棒。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让历史悠久的农耕文明在新时代展现魅力和风采。党中央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就是在新时代背景下对农业文明、农耕文化的再一次强调。下一步,要在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业遗产申报、传统村落保护、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苏北农房改造等工作时,突出农耕文化与现代文明要素的有机融合,让村民在富有乡土味道的田园乡韵中享受现代化生产生活。

传承始于自信铸就。农耕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历史进程与兴盛自豪,是永不过时的文化资源和文化资本,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依托。近年来,传统民俗节日重新流行,乡村旅游人气火爆,农耕文化成为新的时尚,下一步要加大对创意休闲农业、农事节庆等的宣传力度,鼓励在村级建设农耕体验基地或实践场所,推动农耕文化教育纳入职业农民培育、农业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增强全社会对农耕文化的理性认知和情感认同。加大对乡土文化人才的培育挖掘力度,鼓励他们开发曲艺、舞蹈等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创产品,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作者系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

标签:;  ;  ;  ;  ;  ;  ;  

传承优秀农耕文化守好乡村振兴之魂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