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当前运用网格化分区规划的方式进行电网规划的过程中,我国的电网运营企业逐渐趋向于信息化和自动化方向发展,很多企业也都致力于建立经济性和效率都比较高的电网运营模式。10kv配电自动化设备的投入即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其在运行过程中能够提高电网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为用电单位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本文对10kv配电自动化设备与一体化运维模式进行分析。
关键词:10kv;配电自动化;设备一体化;运维模式
在10kv配电自动化设备的建设和管理中,通过对设备的免维护和减少管理的各项不必要的成本,使得一体化运维模式能够成功解决许多问题,特别是对于运维工作量大的问题,对运维人员较少、且技术应用有限、反应不太迅速等等问题,从而科学有效地提高了工作的效率,节省了大量的电力资源,同时也使得运维的技术和管理不断地上升,从而为以后的自动化工作性能更加完善,对运维管理的效率不断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1配电自动化设备
在10kv配电网自动化建设的过程中,配网自动化设备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自动化的实施效果。就目前而言,配电自动化终端主要是指架空配电终端(FTU)、环网柜配电终端(DTU)、配变检测终端(TTU)等。为减少使用配电自动化后期产生巨大的维护工作量,因此要求配电自动化设备在设计和选型时均应考虑设备的免维护、少调试特性。
1.1高压(一次)开关设备免维护
10kv配电网与调度网相比特点明显,首先其节点较多,其次大多分布于城郊区地理位置分散,改造难度大。因此从设备免维护的角度出发,高压一次设备应选择原理简单、便于操作、可靠性高、性能好的设备,以10kv柱上负荷开关为例,应选择电缆头出线、工作室操作机构等全密封设计、开关采用悬挂式安装,尽可能地在关合过程中避免了坐式安装对出线瓷套的冲击。开关外壳全部涂敷防腐、防日光的防护层。最后高压设备应预留军品级自动化接口或同步配备自动化终端,为以后的配电自动化建设打好基础。同时高压设备的检修也可采取不停电作业等新技术新设备,最大限度的不停电或减少停电时间,增加生产效益。
1.2二次设备免维护
二次设备主要是指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二次设备的主要功能是可以承接自动化系统和一次设备。在选取二次设备的过程中,需要从安全性和稳定性的角度出发,这样才能保证整体自动化系统的安全和稳定运行,使其能够免去维护工作。部分二次设备需要在户外运行,为了最大程度地保证配电自动化设备不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在选取的过程中就要考虑设备在应对雨雪天气过程中的密封性以及其在户外是否能够独立供电等问题,只有满足这些条件才能够保证二次设备在运行后减轻维护工作带来的负担。
1.3采用成套设备
成套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优势,在配电系统的使用上,成套设备的电力输出更加流畅,不受嘈杂的环境因素干扰。在进行配电系统与设备的维护中,成套设备的零件更换与设备检测更加容易,不需要进行系统的检查,通过对单一设备的检测,即可判断出配电系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4选择后备电源很重要
我国当前的配电自动化后备电源基本上选择的是储能电容以及蓄电池。通常情况下,在户外设备的应用中一般是选择蓄电池当做工作电源,但是这样的话在后期免维护以及适应户外环境等方面就比较容易出现问题,这些问题就会导致后期的设备无法正常运行。因此,选择储能电容是当前配电自动化的一个趋势,当然采用一些低功率电动操作机也比较划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分析一体化运维模式
由于我国电网运营企业不断增多,我国目前的一体化运维模式也相应地出现很多种类型,因此在进行运行和维护时,就会用到许多技术,这些技术的发展和企业体制具有非常紧密的关系。因此,选择一种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维护很有必要,从目前的体制发展和技术上讲,电气企业已经具备了一体化运维体制的条件。
2.1供电公司的维护模式
对于配网自动化设备的许多特点,可以进行一体化模式工作,其运维一体化的组织模式主要是一体化运维中心下面,主要分管三个部门,为管理职能部门和系统运行维护部门,以及设备运行维护部门。其中,管理职能部门是作为运维管理模式的中心,对配电自动化设备起到全面管理的作用。其他两个部门主要是对系统和设备进行管理和维护。
2.2通过生产厂家来维护
第二种维护模式和第一种维护模式相比,好处是经常可以对设备性能进行质量调试,一定程度的降低了设备存在的隐患,而且在设备缺乏相关配件的时候维护人员可以进行及时补充。但是缺点就是不能快速进行维护,如果遇到重大的供电故障发生,难免会影响快速复电的效率,对电网的安全稳定性也无法保证,毕竟故障的快速排除直接关系到电网的运行效率。
2.3集体企业成立专业化公司维护
电力公司集体企业成立的专业化公司运维,本文介绍的一体化运维模式主要基于此架构,具有以下优点:人员能够保证24小时待命、反映速度快、技术人员固定,技术力量充足、技术能力强、熟管理模式与公司管理模式接近,悉公司相关工作流程、安全要求等,方便现场工作、实验、维护工具,运输工具等充足,可以确保工作高效完成、可以代维10kv配电自动化的所有设备及系统。
2.4一体化运维模式
针对配电网络自动化设备的诸多问题,一体运维模式就有效地解决了前文所提到的一些问题。运维一体化的组织模式主要是一体化运维中心下面分管三个部门,分别是管理职能部门、系统运行维护部门,以及设备运行维护部门。在这三个部门中,管理职能部门是运维管理模式的核心,其可以对配电自动化设备进行全面的管理。其他两个部门主要是对系统和设备进行管理和维护。这种一体化运维模式的管理,在管理职能的全面协调下,通过系统自动化的后台以及设备现场的维护和联动,实行了一体式的管理和维护。其具有较多的优点,首先,这种管理模式将管运进行分离,实现了有关电网企业在设备等方面管运分开的原则,且对各部门的职责做了清晰化和负责制;其次,层次分明,这种管理模式明确了各个部门的职责以及任务,可以将其清晰、明白地体现在运维管理界面上,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另外,其在资源的利用率上非常高,提高了资源利用率,相应地也提高了生产效率。
结束语:
目前,自动化配电网络系统建设已经经历了许多不同的发展革新阶段,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创新。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自动化配电网络系统的应用范围和领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推广程度也逐渐加大,这和互联网技术的优势密不可分。这种优势不仅为电力工程的发展带来技术支持,也为一体化运维模式带来新的保障。目前来看10kv配电自动化设备与一体化运维模式的潜能远远没有达到最大限度的开发利用,相信随着科技的进一步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它的价值和发挥作用会更加有效。
参考文献:
[1]韩振,熊军,张侃君,柯向阳,石磊,黄光咸.新型配电自动化设备综合试验系统[J].电工技术,2017,No.43901:19-21.
[2]周福柱.配电自动化条件下配电系统供电可靠性评估[J].科技创新导报,2017,v.14;No.42630:58-59.
[3]何琼.配网自动化设备在电力配网自动化的应用分析[J].通讯世界,2017,No.32114:217-218.
[4]张宝军,方哲毅,张宪青.配电自动化设备运行维护探讨[J].河南电力,2015,v.43;No.I5503:33-34+58.
论文作者:罗文强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6
标签:设备论文; 模式论文; 自动化设备论文; 电网论文; 系统论文; 部门论文; 过程中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3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