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安市中医院;黑龙江宁安 157499)
【摘要】:目的:探索静脉血与末梢血在血常规检测中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100例血液检测患者,收治时间均集中在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期间,并对此次研究所有患者进行动态随机化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取末梢血,观察组采取静脉血。结果:观察组患者在0分钟、10分钟、30分钟检测的血小板和白细胞无差异(P>0.05),而对照组患者0分钟时检测的血小板指标和白细胞指标低于10分钟、30分钟检测的血小板指标和白细胞指标(P<0.05)。结论:静脉血在血常规检测中准确率更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静脉血;末梢血;血常规;检测
至今为止,在检测血常规中,常规使用血液分析仪,其可提高检测率,而在抽取末梢血和静脉血中存在争议 [1]。为此对本院在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期间选取的100例血液检测患者,分别抽取末梢血和静脉血,并对其结果进行测定,对比其存在的差异性,具体可见下文描述。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线资料
选择100例血液检测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期间收治,对100例患者进行动态随机化分组方式,分为观察组(静脉血组)和对照组(末梢血组),两组患者均为50例。
观察组: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之间比例为:24:26,年龄24~4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4.91±2.47)岁,其中16例为内科血液标本,17例为外科血液标本,17为急诊科血液标本。
对照组: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之间比例为:23:27,年龄25~4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5.73±1.82)岁,其中17例为内科血液标本,18例为外科血液标本,15为急诊科血液标本。
观察组血液检测患者和对照组血液检测患者各项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其可进行相互对比。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血液全自动分析仪检测。
对照组患者采取末梢血:使用安全末梢采血针提取患者清晨空腹指尖血20ul,且与1.6ml稀释液混合均匀。
观察组患者采取静脉血:使用定量真空采血管抽取患者清晨空腹2ml静脉血,首先采用吸管将静脉血放入抗凝管中,混合均匀后,将其放置于血液全自动分析仪中。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各时间段(0分钟、10分钟、30分钟)的血小板指标和白细胞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血小板指标和白细胞指标采用T检验 ,以P<0.05代表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研究分析表明:观察组患者在0分钟、10分钟、30分钟检测的血小板和白细胞无差异(P>0.05),而对照组患者0分钟时检测的血小板指标和白细胞指标低于10分钟、30分钟检测的血小板指标和白细胞指标(P<0.05)。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3 讨论
血常规检测已在临床上普遍应用,随着医疗技术不断的进步,临床医学者不断对其检测方法进行探索,使其检测准确和质量均得到相应提升,至今为止,其需依靠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其具有准确率、检验速度快等优势,而在抽取血液样本中,临床学者对抽取末梢血和静脉血发生争议。
经临床试验表明,末梢血中的白细胞值和血小板值可经时间的推移而升高,其造成结果误差的因素较多,比如医护人员在抽取样本血时,按压不当,导致其他血液混入组织液中,而一旦有其与血液混入组织液中,则会导致血小板指标异常,而此时血小板外膜也可出现游离现象,从而出现多个血小板伪足,其可导致白细胞指数升高。同时末梢血采取的是指尖血,手可接触多种外界物品,且卫生得不到相应保障,部分患者还可出现感染现象。而静脉血不会出现上述问题,且静脉血采血方便、简单,且可避免不必要的血液成分混入于其中,长时间存放对凝血因子不会造成任何影响 [2]。
孙晶,宋继焱 [3]等学者在《静脉血与末梢血在血常规检测中的结果分析》一文中,和我院相同,对照组采用末梢血检测,观察组采用静脉血检测,其观察组检测结果为:0分钟血小板值(268.96±22.89)×109/L,白细胞值(8.96±1.98)×109/L,10分钟血小板值(267.29±23.54)×109/L,白细胞值(7.16±2.74)×109/L,30分钟血小板值(266.23±21.72)×109/L,白细胞值(8.33±1.42)×109/L,而对照组检测结果为:0分钟血小板值(273.59±19.54)×109/L,白细胞值(8.96±1.98)×109/L,10分钟血小板值(374.58±11.89)×109/L,白细胞值(14.82±2.43)×109/L,30分钟血小板值(385.14±21.95)×109/L,白细胞值(15.91±1.32)×109/L,其结果和我院大致相同,说明静脉血采血方式更为有效。
经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在0分钟、10分钟、30分钟检测的血小板和白细胞无差异(P>0.05),而对照组患者0分钟时检测的血小板指标和白细胞指标低于10分钟、30分钟检测的血小板指标和白细胞指标(P<0.05)。
总而言之,静脉血在血常规检测中准确率更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范丽娜,文蔚.140例血常规静脉血与末梢血检验结果的对比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4):501-502。
[2]张依军.末梢血与静脉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比较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12):53-54。
[3]孙晶,宋继焱.静脉血与末梢血在血常规检测中的结果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10):571-571,572。
论文作者:王金玲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6月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8
标签:血小板论文; 白细胞论文; 末梢论文; 患者论文; 血液论文; 静脉血论文; 指标论文; 《医师在线》2016年6月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