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林市兴安县妇幼保健院邮编:541300
【摘要】目的:研究剖宫产术中新生儿重度窒息的复苏抢救方法和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在我院行剖宫产术,被确诊为重度窒息的35例患儿,对其进行复苏抢救,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经复苏抢救和护理干预,35例重度窒息的新生儿均存活,无一例因重度窒息死亡。35例剖宫产产妇中仅有一例出现大出血并发症,经抢救及救治后恢复健康。结论:正确的复苏技术、高效的团队合作、严谨的护理方案是新生儿重度窒息抢救的关键,可以提高重度窒息患儿的存活率,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
【关键词】新生儿;重度窒息;抢救复苏
在进行分娩的过程中,存在很多导致新生儿窒息的不利因素。众所周知,大脑对缺氧的耐受力比较低,如果长时间缺氧,将会使脑组织出现不可逆的损伤。因此,在对新生儿窒息进行抢救时,需要牢牢把握抢救的及时性和有效性,这对新生儿的存活和预后影响重大[1]。近年来,虽然医学有了飞速的进步,剖宫产可及时终止妊娠,降低母婴风险,但妊娠和分娩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剖宫产术中发生新生儿窒息也在所难免。因此探讨有效的复苏抢救方式和护理措施,对于提高新生儿窒息存活率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选取35例重度窒息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其研究过程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在我院行剖宫产术,被确诊为重度窒息的35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8例,女17例;胎龄≥37周28例,<37周的7例;出生时体重≥2500g者32例,<2500g者3例。
1.2抢救复苏方法
(1)术前评估。为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改善母婴预后,在进行剖宫产术之前,评估母婴的各项指标,特别是对于高危孕妇尤其注意。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手术间室温保持在26~28℃;打开辐射暖台预热,使辐射暖台保持在32~34℃;准备好吸引球、机械吸引器、各种型号的吸引管、胎粪吸引管、喉镜、气管导管、氧气、面罩、新生儿复苏囊、听诊器、脉搏氧饱和度仪及传感器、急救药品等,将复苏的器械打开备用。成立复苏小组,可由受过培训的麻醉师、手术医师、儿科医师,助产士、护士等组成。复苏小组进行简短交流沟通,使能熟练掌握相关工作,更好地参与到新生儿窒息的抢救复苏中。(2)新生儿重度窒息复苏抢救。重度窒息的新生儿往往表现为无呼吸(呼吸暂停),或喘息样呼吸,皮肤苍白或青紫,肌张力低,心率低,甚至没有心率。新生儿复苏的步骤:A(Airway,气道)初步复苏:保暖;摆正体位,清理气道(必要时);刺激新生儿诱发呼吸;评估呼吸、心率;B(Breathing,呼吸)应用复苏用的正压通气装置给予正压通气并应用脉搏氧饱和度仪;C(Circulation,循环)继续正压通气的同时给予胸外按压,此时强烈推荐进行气管插管,以促进和协调有效的胸外按压和正压通气;D(Drug,药物)给肾上腺素,同时继续正压通气和胸外按压。新生儿窒息复苏与成人的复苏有所不同,2010美国心脏病协会CPR和ECC指南推荐,对成人复苏,按压在通气前开始即(C-A-B而不是A-B-C),因为新生儿窒息的病因几乎总是呼吸问题,所以新生儿复苏的关键点首先是建立气道和进行正压通气。当术者取出胎头后,先将新生儿鼻咽部羊水和黏液挤尽,再将口鼻部的分泌物清理干净,断脐后迅速递交给助产士移至辐射暖台上。一旦新生儿交到复苏小组中,首先进行快速评估:是否足月?是否有呼吸或哭声?是否肌张力好?如果回答是“否”,则进入A(Airway,气道)初步复苏:将新生儿放在辐射保暖台,摆正体位,颈部轻度仰伸(鼻吸气位);清理气道,可用吸球清理,或者用10F或12F吸引管接中心吸引器,压力在80~100mmhg吸引分泌物;轻弹足底或摩擦背部刺激新生儿诱发呼吸。若羊水中混有胎粪,且新生儿肌张力差,呼吸抑制,或心率<100次/分(即无活力),则应先做气管内吸引胎粪。插入喉镜,用吸引管清理口腔和咽后壁,使能看清楚声门,将气管导管插入气管,撤出金属芯,接上已连接吸引管的胎粪吸引管,堵住胎粪吸引管的手控口,用吸引器吸引气管导管,边吸引胎粪,边撤出导管,每次不超过3~5秒,吸尽胎粪后立即进行初步复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初步复苏后评估呼吸和心率,如新生儿呼吸暂停,心率<100次/分,则进入B步骤:立刻开始正压通气,我们通常是给予面罩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最初几次正压通气压力可稍大30~40cmH2O,然后维持在20cmH2O,通气频率40~60次/分。将血氧饱和度仪传感器放在新生儿手腕上,监测血氧饱和度,氧饱和度标准值:1min60%~65%;2min65%~70%;3min70%~75%;4min75%~80%;5min80%~85%;10min85%~95%。30秒后评估,若心率升高到100次/分以上,哭声宏亮,无呼吸暂停,血氧饱和度达标准值,通常要停止A步骤以外的复苏步骤。若呼吸暂停,心率<60次/分,血氧饱和度无数据,听不到呼吸音,没有胸廓运动,给予矫正通气步骤(MRSOPA,M调整面罩,R重新摆正体位,S吸引口鼻,O轻微张口,P增加压力,A改变气道),增加氧浓度至40%,继续气囊面罩正压通气30秒后评估心率和血氧饱和度,如心率仍<60次/分,血氧饱和度无或小于标准值,则进入C步骤:继续正压通气的同时给予胸外心脏按压,增加氧浓度至100%,进行气管插管,暂停胸外心脏按压,常用给氧,确认气管导管的正确位置后,立即进行协调的有节律的正压通气和胸外按压,正压通气的氧浓度100%,最少45~60秒后评估,如心率>60次/分,则停止胸外按压,但仍需要继续气管内正压通气,新生儿开始出现呼吸,并逐渐改善,血氧饱和度慢慢上升,继续操作及评估,当心率达到100次/分以上,呼吸平稳有自主呼吸,血氧饱和度达85%以上,根据氧饱和度来调整氧浓度,继续正压通气30秒,转新生儿重症监护病区进行复苏后护理。如心率仍<60次/分,有胸廓起伏,血氧饱和度慢慢上升,但仍少于标准值,则进入D步骤:给肾上腺素,同时继续正压通气和胸外按压,在脐静脉插管未能完成时,可经气管注入1:10000肾上腺素,根据新生儿体重,每次剂量0.5~1.0ml/kg,静脉剂量每次0.1~0.3ml/kg,每3~5分钟可重复给药,扩容采用生理盐水。进行评估:呼吸偶尔喘息,心率140次/分左右,血氧饱和度达85%以上,复苏成功。复苏团队商议决定告知家属新生儿情况,固定气管导管给氧,将新生儿转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区进行复苏后护理。(3)护理对策。发现新生儿窒息后,应当沉着冷静,不宜大声讨论,增加产妇的紧张、焦虑等情绪。参与复苏小组进行复苏抢救,动作熟练。根据产妇情况和新生儿抢救进程,适时告知产妇。新生儿复苏成功后,按复苏后护理处理,将其转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区,密切观察心率、呼吸以及皮肤颜色,继续给氧,继续血氧饱和度监测,跟家属交谈,以确定后期治疗。新生儿复苏后,按医嘱延长开奶时间,因此要指导产妇挤奶。新生儿开奶后给予纯母乳喂养。另外,对新生儿抢救及护理应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操作,以降低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加强团队交流和合作,完善抢救和护理流程,使重度窒息新生儿获得及时有效的救治。
2结果
经抢救复苏和护理干预,35例重度窒息新生儿均存活,无一例因窒息死亡。35例剖宫产产妇中仅有一例出现大出血并发症,经抢救及救治后恢复健康。
3讨论
剖宫产过程中,很多因素都有可能导致新生儿窒息,新生儿娩出时未及时清理呼吸道是最最主要的原因之一[2]。另外,脐带过长、脐带过短、胎盘功能不全、麻醉剂使用不当、产妇自身的疾病、早产、胎盘早剥、前置胎盘、脐带脱垂等均有可能导致新生儿窒息的发生。在新生儿发生窒息后的第一个60秒被称为“黄金瞬间”,需要麻醉师、手术医师、儿科医师,护士熟悉复苏方案,争分夺秒,迅速果断。在新生儿发生重度窒息后,立即对呼吸道分泌物进行清除,正压通气、气管插管,必要时同步进行心肺复苏。在进行复苏的过程中,密切观察患儿的呼吸、心率、皮肤颜色等,依据高效、快速的原则,把握抢救时机[3]。在抢救成功后,对其进行科学有效的护理,以保证新生儿的健康,改善预后,减少其它并发症发生率,在护理时重点把握保暖、开奶、无菌消毒等方面的干预,并做好产妇的心理护理。
在抢救复苏和护理干预中,需要护士的密切配合,因此应当加强对护士的培训,使其具备良好的手术综合知识,心理护理知识以及熟练的操作技巧。当产妇术前出现呼吸异常时,应当及时安慰产妇,根据医嘱迅速对母婴实施吸氧和复苏准备,推进手术进程,一旦发现新生儿出现重度窒息,应当迅速配合进行吸氧、吸痰、心肺复苏等操作,正确及时的执行口头医嘱【4】。
在本文研究中,在正确的复苏技术、高效的团队合作、严谨的护理方案的统筹下,35例发生重度窒息的新生儿均抢救成功,存活率为100%。35例剖宫产产妇中仅有一例出现大出血并发症,经抢救及救治后恢复健康。由此可见,在剖宫产术中,发生新生儿重度窒息后,应当及时进行抢救复苏,同时给予合理的护理干预,这对提高新生儿存活率,降低母婴并发症发生率,改善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黄宝陕.20例新生儿重度窒息后复苏抢救成功后的护理体会[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7(2):87-88.
[2]杨泽群,丁晨晨.助产士在新生儿窒息复苏抢救中的护理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94).
[3]徐端娴.新生儿窒息的抢救与复苏后的护理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98):196-197.
[4]黄肖丽.预案管理在新生儿重度窒息抢救及护理中的效果分析[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7,30(6):77-77.
论文作者:叶岚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5月上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6
标签:新生儿论文; 正压论文; 心率论文; 饱和度论文; 呼吸论文; 产妇论文; 气管论文; 《医师在线》2018年5月上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