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义梅[1]2003年在《王昭君形象演变体现的民族文化冲突与融合》文中指出王昭君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传奇性的人物,在她的身上,既有悲剧性的崇高与伟大,又有喜剧性的尴尬与无奈。 王昭君又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文学意象,凝聚着中国二千多年来广泛、丰富而又深刻的社会内容,具有丰厚的艺术启示力。二千多年来,她一步步褪去历史的装束,在艺术的殿堂,与不同时代、不同阶层的人们的心灵期待相契合。 昭君故事的关键在于出塞,由于出塞,昭君不可避免地被牵扯到民族关系的问题之中。本文试图立足于昭君形象在文学、历史上的不断演变(包括咏昭君作品思想主题的演变和昭君形象悲剧主题的演变),来探究在昭君形象的演变过程中所体现出的民族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首先是文人对昭君“和亲”的评价。文人对“和亲”政策大致持两种态度:清朝以前虽有文人对“和亲”持旨定态度,但主流是否定的;清朝文人则对“和亲”表示了根本的赞同。 其次是昭君形象演变所体现出的民族文化的冲突。这种冲突既包括风俗习惯的冲突,也包括伦理道德的冲突。其中伦理道德的冲突又包括贞节观念及民族气节的冲突。 再次是昭君形象演变所体现出的民族文化的融合。这种融合主要通过两个方面来体现:一是咏昭君作品中大量出现的“琵琶”意象所体现出的汉族与少数民族文化观念的融合;二是咏昭君作品中大量出现的“青冢”意象所体现出的汉族与少数民族人民对昭君命运的认同心理。 汉代的王昭君是历史的,诗人笔下的王昭君是艺术的,艺术化的东西总是具有美感的,因此,王昭君这一艺术形象的魅力将是永恒的。
贺芬[2]2010年在《略论历代戏剧中的王昭君形象》文中指出王昭君作为历史上着名女性之一,历来受到人们的关注,虽然正史中关于她的记载仅见于《汉书》和《后汉书》的零星片段,但在文学领域,关于她的诗、词、小说、戏曲却已经丰富到足以编撰一部昭君文学史。本文拟就历代戏剧中的王昭君形象做一个整体的梳理。全文共分七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综述,对昭君形象的研究现状做一个整体论述;第二部分对昭君出塞的历史真相做一个简略的介绍,并对昭君出塞所产生的效果做一个公允的历史评价;第叁部分对元代马致远杂剧《汉宫秋》中的昭君形象进行分析并对剧本的创作进行了一个分析;第四部分是对明代昭君戏中昭君形象的分析,主要是对明代流传较广,影响较大,且保存较为完整的两部戏曲进行的分析,即陈与郊的杂剧《昭君出塞》和无名氏的传奇《和戎记》;第五部分是清代戏曲中的昭君形象研究,主要是对尤侗《吊琵琶》中昭君形象进行分析;第六部分进入现当代,话剧成为戏剧界新宠,郭沫若和曹禺的同题话剧《王昭君》成为两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昭君戏;第七部分综合以上六部分,得出历代昭君戏中昭君形象演变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启示,并对昭君形象流变过程中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的关系作一个辨析。
李红[3]2011年在《昭君文学与贾探春结局之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贾探春的结局在红学界一直存在争议。通过分析比较各家的研究成果,笔者更倾向探春“远嫁海外和亲”这一说法。尤其在对昭君文学进行研究后,笔者发现无论是二者的创作思想,还是二者的形象塑造,探春身上都有昭君的影子。本文通过对昭君文学的研究,试图从文化角度建立起昭君文学与探春结局的联系,深入挖掘曹雪芹的创作思想,为“海外王妃”说提供新的论据,并在文本外寻找《红楼梦》探佚的新方法和新线索。本文正文共分叁大部分。第一部分简述贾探春结局的研究现状及笔者的观点。在研究现状中,笔者主要罗列出梁归智、张庆善和丁维忠叁家的研究成果,并概括了他们的论据及影响。其后,笔者总结了叁位学者的得失,并通过新的材料来支持梁归智的“海外王妃说”。第二部分主要介绍昭君文学与其对曹雪芹的影响。在这一部分中首先明确了昭君文学的形成与发展,将“历史昭君”与“文学昭君”区分开来。其次,从创作者的创作思想——即中国文人的悲剧心态和怜香惜玉的美人情怀来探讨昭君文学与曹雪芹的联系。其中,文人的悲剧心态包括对离别的感伤和不得志的愤慨;美人情怀则体现在借美人流露真情和以美人暗喻君臣关系上。最后一部分则从性格和命运两个方面来说明昭君对探春形象的影响。在性格上,二人都有同样的自尊与责任;在命运上,二人是也都是承受着出身与社会环境的双重摧残。《红楼梦》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它是可以与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多种文化现象与文学形象建立联系进行研究的。我们要从现象深入本质,联系作品的社会背景、文人的创作心态,实现文、史互证,为《红楼梦》研究另辟蹊径。
陈翠珠[4]2009年在《汉语人称代词考论》文中认为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历时考察为纵轴,展开横向的共时研究,进一步系统、深入地考察研究汉语从上古到现在所使用的人称代词的发展演变及其语法化历程;从共时的角度,探讨人称代词的大致分布情况及各自的存在依据;从语用和文化的角度,考察人称代词的语用特征和适宜条件(felicity conditions)。全文共分七章:第一章主要介绍选题缘由,概述汉语人称代词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综合了汉语人称代词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总结了这一领域研究的历史成就,也指出了研究的困难和不足。从1898年马建忠先生《马氏文通》对“代字”(今“代词”)的阐述到目前为止,人们对汉语人称代词的研究从未间断,研究论文和着作颇丰。但由于人称代词的历史太久远及其自身系统的复杂庞大,界定困难,边缘模糊,有些问题一直未得圆满解答。因此,汉语人称代词的研究尚有很多工作有待深入。本章还简要交代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第二章首先界定“人称代词”这一概念,理清由于人称代词和名词相交叉而产生模糊的两大关系:一是人称代词与称谓词的关系,二是谦敬辞、倨傲辞与人称代词的关系。然后,对人称代词进行归总分类,为后面的论述和研究理清线索,打下基础。第叁章考论典型人称代词。典型人称代词包括自称代词、对称代词和他称代词,它们体现人物之间的客观关系。自称代词主要有:我、吾、余、予、朕、卬、台、言、侬(侬家、阿侬)、身、咱、昝(喒、偺)、俺、洒家、某、某甲、某乙等等。自称代词的考论以传统难点“我”、“吾”的区分为重点,着重对比考察了上述自称代词的产生、发展演变过程及其语法、语用等方面的特点和相互间的差异,并补入了以前很少论为自称代词的“某、某甲、某乙”。对称代词最早有女、汝、尔、而、若、乃、戎七个,中古时期统一于“汝”、“尔”两个,其中“尔”逐渐写为“你”,并在用法上得到全面完善。元代以后,随着白话的日趋成熟与完善,“你”几乎成为对称代词的唯一形式。近代汉语还出现了一个比较重要的对称代词——“您”,有时也用作“恁(nín)”,相当于“你”。清代以后,“恁”不再作人称代词。发展到现代汉语,对称代词完全统一于“你(们)”和“您”,并且“您”演变为一个对称尊词,多用于指称单数。汉语中的他称代词,多半是从别的语法成分变来的。大多由指示代词转化而来,有的由甄别代词演绎而来,还有的是借用名词而来。由于他称代词所代指的主体不在当场,称代上就不必有太多的讲究,一般直呼其名称就可以了。重复提到该主体时,就再以其名称称之。所以,他称代词的发展较自称代词和对称代词缓慢,而且远没有自称代词和对称代词发达。不过,重复罗嗦也不符合语言发展的需要,于是借用了几个指示代词作为他称代词,这就是上古汉语中的“厥”、“其”、“之”、“彼”、“诸”、“夫”。它们形成了一个功能上互为补充的相对完整的他称代词系统。秦汉以后,方言他称代词“伊”、“渠”和“他”才逐渐产生并盛行起来。最终“他”以绝对优势取得主流地位成为汉语通用他称代词。清代以后,逐渐产生了几个补充性的他称代词,即“她”、“它(它)”“祂(tā)”、“怹(tān)”等,现代汉语中统一于“他(她、它)”和“他(她、它)们”。第四章考论话题人物代词。话题人物代词是指称话题中心人物、非中心人物和表示遍指的人物等的代词,表示主观的指称对象,在交谈时这类代词的指称对象随发话人的主观愿望或话题而定,可因需要而改变。因此它的本质特征是指代的主观性。话题人物人称代词包括反身称代词、旁称代词、统称代词、无定代词和隐名代词。反身称代词又称“复称代词”或“复指代词”,表示对别人称某人本身,主要有“自、己、身、躬、自己(自个儿)”几个。“自己(自个儿)”还可以跟在其他人称代词后面以强调前面的人称代词所指的人本身,如“我(们)自己”、“你(们)自己”、“他(们)自己”。但单音反身称代词无此用法。旁称代词主要考论“人、人家、别人、旁人”四个,它们词汇意义相同,但语用条件和语用意义却存在差异,当二者的称代指向逐渐明确时,可以转指他称代词。无定代词是指没有确定指示对象的代词。“或”、“有”和“莫”、“无”是古汉语特有的代词,现代汉语则没有这一类代词。它们分别表示肯定和否定,可以代人,也可以代事物。统称代词,即统括自称、对称,或并统括他称的人称代词。有“诸位”、“列位”、“各位”、“众位”、“大家(大伙儿、大家伙儿)”、“彼此”、“各自”等。统称代词的产生相对较晚,现在汉语中都有使用,但其自身发展也还不够完善和稳定。隐名代词是一类特殊的代词,其作用主要是“隐讳其名”。主要有“某”、“甲、乙、丙、丁”以及它们的组合形式。汉语中只要不能、不便、不愿明示的人或事物名称,均以“某”等代之。第五章考论非典型人称代词。非典型人称代词是人称代词的借用形式,是典型人称代词谦敬功能的补充形式,是普通名词或称谓名词借用而来的一类人称代词,其本质特征是词性的双重性,是否作人称代词,较多地依赖于语境,具有较强的社会属性。它主要包括两大类叁小类词:一类是表示自称的谦称代词和傲称代词,另一类是表示对称的尊称代词。非典型人称代词的考论主要按使用人群的不同来分类考察。谦称代词主要考论孤(孤家、孤身)、寡人、不谷(不榖、不彀)、哀家;臣(臣下)、仆(仆)、走、民、鄙(鄙人)、下官(末官、小吏)、卑职、末将、奴才;妾(妾身、贱妾、臣妾);奴(阿奴、奴家、奴奴)、愚(愚生、下愚);晚生、晚学、小生、鄙生、学生;老朽、老拙、老奴、鄙老、小老(小老儿)、老夫;小可、在下、不才、敝人、小人、不佞,等等。傲称代词的语用表述功能明显与谦辞不同,主要考察“尔公、乃公、老子、老娘”四个。尊称代词表示对交际的对方的尊敬,其语用意图也是抬高对方以确保交际更加圆满、顺利地进行。广义的敬辞范围也很广,我们主要考论敬辞中的对称代词“公、子、君、吾子、卿、您(恁)、官、仁、尊、尊家、陛下、殿下、足下、阁下、执事、左右”等。并将词汇意义最为接近的古、今对称敬词“子”和“您”进行比较,发现了一些有趣的语用差异。清代以后,“恁”不再作人称代词。发展到现代汉语,对称代词完全统一于“你(们)”和“您”,“您”由典型对称代词演变为一个对称尊词,多用于指称单数。第六章考论汉语人称代词的变异使用与发展。人称代词的语用变异,实际上是指在语用中对人称的性质和数量的违反上,人称代词所称代的对象不再是原当代指的人称、性和数,而是转而代指其它人称、词性、数量,或者只是起到区别、任指或强化语气、暗示等作用,主要包括转化、泛化和虚化叁种情形,转化有包括人称转指、数量变异,词性活用叁种情况。我们还简要考论了近年来出现的自称代词“我”的网络变体——偶。第七章结语。对本文的汉语人称代词研究作出总结,对前面各章的研究进行梳理,归纳出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参考文献:
[1]. 王昭君形象演变体现的民族文化冲突与融合[D]. 孙义梅. 山西大学. 2003
[2]. 略论历代戏剧中的王昭君形象[D]. 贺芬. 内蒙古大学. 2010
[3]. 昭君文学与贾探春结局之影响研究[D]. 李红. 辽宁师范大学. 2011
[4]. 汉语人称代词考论[D]. 陈翠珠. 华中师范大学.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