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疗法在全麻胸腔镜手术患者苏醒期的应用研究论文_王康慧

音乐疗法在全麻胸腔镜手术患者苏醒期的应用研究论文_王康慧

(瓮安县人民医院;贵州瓮安550400)

【摘要】目的讨论音乐疗法手术麻醉胸腔镜手术病人对觉醒的影响进行评估。方法对160例选择胸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80例。对照组为常规术前1天麻醉医生和手术室护士心理护理,实验组,增加音乐疗法。观察两组患者拔管前后的变化心率、血压和不安。记录两组拔管时间和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如预期成功完成手术,术后顺利拔管。实验拔管期躁动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比对照组拔管期的心率,血压更稳定(P<0.05);两组拔管时间没有显著,两组患者无重大并发症发生。结论音乐疗法护理干预更多常规心理护理可以减轻患者觉醒时期的压力反应,有利于患者安全,缓解疼痛和舒适通过麻醉恢复期,改善病人在麻醉苏醒的护理质量。

【关键词 】 音乐疗法;胸腔镜手术;全麻;苏醒期;应用研究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全麻苏醒期气管拔管期间因吸痰及导管刺激,苏醒后伤口疼痛可引起血压升 高、心率增快,心律失常、躁动等不良反应【1】,或引起坠床、肢体扭伤等安全风险,甚至伤口出血裂开、各种导管脱出。尤其胸腔手术患者,气管插管与手术部位均为呼吸系统,更增加术后拔管的危险性,可出现拔管后窒息等,重新插管困难。耗费医护人员精力和体力,增加不少工作量。有研究表明【2】,镇静、镇痛效果的音乐,但音乐疗法患者全身麻醉胸腔镜觉醒时期的研究和应用我们尚未检索到的相关报道。本研究期使用音乐治疗患者全身麻醉,探索其对患者的影响在觉醒。提供的基础护理患者全身麻醉觉醒时期,解决了拔管期病人的不适,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国内外研究现状音乐治疗的历史,早在二千年前,我国最早的医学著作《黄帝内经》指出“五脏,应该调整”,“快乐悲伤。生气伤肝,肺悲伤。伤脾、肾损害。因此,音乐,所以动荡的精神和血液循环的核心”。现代音乐疗法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开发的,尤其是在近20年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流行的音乐知识。心身医学和康复医学的发展。促进音乐疗法的发展。成立自1950年以来,美国美国音乐治疗协会后,音乐疗法、音乐疗法)发展成一种特殊的治疗。美国政府将其规治疗协会,此后澳大利亚、德国、法国等45个国家先后成立了音乐治疗机构,150所大学设立音乐治疗教育。自1979年以来,多次音乐疗法在世界范围内的学术会议。当前美国国家认证的医生工作领域的音乐疗法,超过四千人,几个欧洲的一千人,日本超过50。在8 0年代我国开始进行音乐治疗,成立于1997年,由中央音乐学院高第一个独立的音乐疗法。和现代音乐疗法结合电疗法和中医,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疗法、音乐疗法等音乐电针灸、电针麻醉和音乐电磁疗法。虽然目前我国音乐治疗协会建立,音乐治疗工作仍处于起始阶段,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探索和发展。

二、资料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选择2015年10月至2016年8月择期行胸腔镜手术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0例。ASA I~Ⅱ级,均无听力障碍、高血压精神病史。年龄21~35岁,平均年龄(28±1.53)岁,其中手足多汗症36例,自发性气胸60例,肺癌44例,手术时间(35~185)min,均采用静吸复合全麻气管内插管麻醉,苏醒恢复时间(50±6.7)min。两组患者在年龄、体重、手术类型、手术时间、复苏时间及术前BP、HR、R、SPO2 等方面比较差别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研究方法两组患者术前1d均由麻醉医生常规访视和手术室护士常规心理护理,内容包括耐心倾听、认真解释患者提出的麻醉、手术问题,并提供全身麻醉客观和主观感受信息,以取得患者信任,争取合作。将术后麻醉苏醒时可能存在的各种不适所带来的感觉详细向患者解释,并交代此为正常的感觉,减轻患者的恐惧心理;介绍术后气管导管的不适,告诉患者气管导管须在呼吸恢复正常范围才能拔除,拔管前后应平稳呼吸,使患者清楚早拔管及躁动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使之能较好的配合麻醉复苏。实验组增加深入了解患者喜好的音乐曲子,做好记录,并告知其目的意义,使其知情同意积极参与本研究。第二天,手术室护士亲自迎接患者,进人手术室后在麻醉诱导前,再次告知两组患者麻醉后苏醒期的感觉,使患者有心理准备。对照组患者手术后常规全麻恢复拔管;实验组告知患者在手术结束后即用耳机开始播放其喜好的音乐,贯穿整个麻醉复苏期,护士在拔管前后守在患者身旁,握住其手,指导患者一边聆听音乐放松,一边配合拔管。

(三)观察指标1、观察两组患者拔管前5min、拔管时、拔管后5min、10min心率及血压的变化;2、术后躁动评分:0分:安静、合作;1分:吸痰等刺激时肢体有运动;2分:无刺激时也有肢体挣扎,但不要医护人员制动;3分:激烈的头、肢体挣扎,需要多人按住。0-1分属于未发生躁动,2~3分属于发生躁动。3、记录两组拔管的时间;观察记录患者出现窒息、各种导管脱出情况。

三、结果与分析

两组患者手术顺利完成,并顺利拔管。对照组拔管时间(11.6±1.96)min,实验组为(10.4±0.84)min,t=1.78,P=0.92,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P>0.05)。两组躁动发生率见表1,对照组躁动发生率为33.33%,明显高于实验组10%(P<0.01)。两组拔管期心率、血压变化见表2,两组患者苏醒期均未出现重大并发症,无发生窒息,重新插管等;意识清醒下安返病房。

四、讨论

(一)音乐疗法在苏醒期的应用原理 音乐疗法是一门新兴的集音乐、医学和心理学为一体的边缘交叉学科,是音乐在传统艺术欣赏和审美领域之外的运用和发展。国外从20世纪初以来,音乐疗法在肿瘤科、产科、牙科、妇科及儿科已被应用并得到证实。有关音乐治疗的机制众说纷纭,目前公认的是音乐主要通过心理及生理两条途径对人体产生影响[3、4] 。

在这项研究中,我们用音乐疗法干预胸腔镜手术患者不良反应引起的全身麻醉拔管期,由于听觉受体首先恢复和护士安慰和引导放松可以使病人情绪稳定。

五、总结

(一) 结论音乐疗法比简单的心理护理可以有效降低胸腔镜手术在全身麻醉患者清醒时的心血管应激反应,减少镇静剂和止痛药物的应用和血压药物,减少麻醉和手术后的并发症,减少在麻醉病人不适,提高麻醉期间患者安全护理的质量。

(二)音乐疗法研究的局限性及展望 音乐对身心的调整是肯定的,音乐疗法在心身疾病的治疗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节奏的音乐对人的影响和音乐本身固有的内容,旋律节奏模式语气等听众接受水平,包括年龄、文化水平,国籍,语言,也对音乐的喜好程度有很大的影响对音乐疗法的疗效。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音乐疗法的传播。相信,在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文教育的不断深化,在员工的共同努力和音乐专家,科学和艺术的完美结合音乐疗法将创建一个更有利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环境,对人们的身心健康发挥独特而巨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陈启旭, 王 宏, 文公堂等. 氟比洛芬酯对全身麻醉术后患者苏醒及镇痛作用的观[J ] 蚌埠医学院学报,2008 , 33(5) : 526.

[2]丁明,王丙琼,程庆钦.围麻醉期心理干预对麻醉及应激反应的影响[J].实用医药杂志, 2004 , 21 : 525.

[3]邢春梅,宋效风.手术病人运用音乐疗法的体会[J].黑龙江医学,2004,28(12):930.

[4]卢彬,刘文艳,张树青等。音乐疗法在美容整形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美容医学,2002,11(2):176—177.

论文作者:王康慧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3月下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18

标签:;  ;  ;  ;  ;  ;  ;  ;  

音乐疗法在全麻胸腔镜手术患者苏醒期的应用研究论文_王康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