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王 兴
自长春新区成立以来,不断强化“人才是发展第一资源”理念,扎实推进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建设,促进人才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通过省、市、区“三级共建”,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5万余人,有2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9人入选国家“万人计划”。组织评选8批“长白慧谷”英才计划,131个人才项目入选,无偿给予资金支持5800多万元。2016年,国家示范性侨商产业集聚区和华侨华人创新创业基地“侨梦苑”落户新区。
硝盐(硝酸钠、硝酸钾、亚硝酸钠)是肉制品中应用历史最久、范围最广的添加剂之一,具有发色、抑菌防腐、抗氧化和增香等功能,即不仅是作为腌肉的发色剂使产品具有美观鲜艳的色泽,还对肉毒杆菌及其他腐败菌和致病菌有良好的抑制作用,此外还具有抑制脂肪氧化和增强腌制品风味的作用,可显著降低肉品安全风险,延长肉制品保质期[1]。
创新人才政策机制,形成“政策洼地”效应
突出政策精准性。2011年以来,围绕引进培养高端和优秀人才、优化创新创业平台建设等方面提出了精准扶持政策。同时,制定出台科技、产业、金融等方面政策,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人才政策体系。
突出政策创新性。联合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省委组织部、市委组织部等单位成立了“东北亚人才研究基地”,为人才理论研究、政策制定等方面提供支撑。全力争取外籍人才出入境政策,使长春新区享有与北京中关村、广东自贸区相同的出入境政策,为外籍人才提供便利。
突出政策协同性。省、市先后出台有关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建设、子女入学、外籍人才驾照等4个文件,在政策层面上支持试验区建设发展。将长春市人才新政中住房保障支持项目、高端人才年度奖励等政策内容直接纳入新区人才政策体系,实现各级人才政策的有机结合与互补。
创新人才发展机制,打造“立体环境”优势
推进金融服务平台建设。目前,全区拥有79家股权投资机构和近百家金融服务企业。建立了3亿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金,现有各类产业基金达11只,总规模达248亿元。累计培育上市企业10家、“新三板”挂牌企业24家。在全省首推科技“创新券”制度,累计发放4800多张,交易额近1700万元,企业创新活力不断激发。
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依托“一院四所四校”优势资源,不断深化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打造光电子、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生态农业五大专业技术平台,累计引进高水平研发机构60家。省、市科技大市场相继落户新区,入驻企业、加盟科技服务机构230家。2018年,以长春新区为核心的长吉图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获批。
分离胶浓度为12%,浓缩胶浓度为5%,进样量为10 μL,电泳槽中加入电泳缓冲液(Tris 3.04 g、甘氨酸14.42 g、SDS1 g、用蒸馏水溶解、调pH 8.3后定容至1000 mL),开始电压为80 V,进入分离胶后电压加大至170 V,需1~2 h。
推进创新载体建设。坚持“政府推动、市场运作、企业主体、示范带动”的原则,谋划建设新一代创新企业孵化器。全区孵化器总数达35家,在孵企业1000余户,从业人员3万多人。2017年,长春新区被确定为第二批全国“双创”示范基地。
创新人才服务机制,营造“拴心留人”氛围
完善人才服务制度。制定出台了《长春新区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二十条”措施》《关于实现项目和企业全流程精细化服务的实施办法》,在人才引进、市场准入、生产经营等方面提供全流程精细化服务。
同时,我们还规定:每位教师一个学期至少完成一轮“四个一”工作目标。(含1次座谈会或者1次问卷调查、不低于2次的其他活动、不低于3人次的谈心谈话)
强化创新创业服务。开展“诸葛团”、企业包保服务等活动,为区内各类高层次人才配备“人才服务专员”,了解并协调解决人才及所在企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开展企业家座谈会、政策宣传解读等专题活动,为人才及企业提供贴心服务保障。2011年以来,协助企业及人才争取各级各类人才专项近4000项,申请资金近33亿元。
解决人才后顾之忧。规划建设150套人才公寓,实现优秀人才拎包入住;组织开展高层次人才健康体检、走访慰问、外出考察学习等活动,协调解决人才子女就学、配偶工作等问题,切实解决人才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需求。
(作者系长春新区党群办副主任)
责任编辑/王若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