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筋膜室综合症切开减压创面封闭式负压引流术的护理体会论文_喻小君

骨筋膜室综合症切开减压创面封闭式负压引流术的护理体会论文_喻小君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中医医院 620599

摘要:目的总结负压封闭引流术(V SD)在骨筋膜室综合症切开减压患者中的运用效果及护理要点。方法对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38例骨筋膜室综合症患者切开减压创面行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治疗,术后密切观察负压密闭情况,保持引流通畅,注意患者全身情况及患肢的变化情况,早期指导功能锻炼促进患肢功能恢复。结果 患者经切开减压创面行封闭式负压引流术(V SD)敷料治疗后,28例行创面延期缝合愈合,10例经二期游离植皮治疗后,创面愈合。结论 使用vsd技术持续负压引流可改变细菌生长环境,减少毒素吸收,彻底清除引流区渗出物和坏死组织,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和促进组织水肿消退,刺激肉芽组织生长,加速创面愈合、减少并发症、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骨筋膜室综合症;负压引流术;护理

【 abstract 】 objective to summarize the closed negative pressure drainage SD(V)in patients with bone fascial incision decompression chamber syndrome using effect and nursing key points. Methods in our hospital between January 2015 and June 2015 were 38 cases of bone fascia room syndrome line incision decompression wounds closed negative pressure drainage technology treatment,postoperative close observation negative pressure airtight conditions,adequate drainage unobstructed,pay attention to the patient's general condition and the change of the limb,early functional exercise guidance to promote the limb functional recovery. Results patients after line incision decompression wounds closed negative pressure drainage(V SD)dressing after treatment,28 routine suture delay wound healing and 10 cases after treatment for 2,free skin graft,wound healing. Conclusion using the VSD technology continuous negative pressure drainage can change the bacterial growth environment,reduce toxin absorption,thoroughly remove drainage area exudate and necrotic tissue,improve local blood circulation and promote tissue edema,fade,stimulate the growth of granulation tissue,accelerate wound healing,reduce the complications,is an ideal treatment method.

【 key words 】 bone fascia room syndrome;Negative pressure drainage;nursing

骨筋膜室综合症由骨筋膜室内肌肉和神经因急性缺血、缺氧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早期症候群主要表现为;患肢疼痛、麻木、手指或足趾不自觉屈曲,被动牵拉可引起剧烈疼痛,患肢肿胀、触痛明显。随着建筑业的发展,交通事故的增多,本病患者也日益呈上升趋势。骨筋膜室综合征一经确诊,应立即切开筋膜减压,以免发生不可逆损害。切开的皮肤一般多因张力过大而不能缝合。传统治疗方法用凡士林纱布松松填塞,或放置引流条,外用大量无菌敷料包好,并反复多次换药,不仅工作量大,疗程长,而且易出现创面感染,创口不愈等并发症,增加了患者的痛苦。近年来,随着VSD负压封闭引流术的运用,为骨筋膜室综合症切开减压的最佳治疗方法提供了新的途径。对我院 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应用VSD技术治疗38例骨筋膜室综合症患者,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骨筋膜室综合症患者38例,年龄25~67岁,男性22例,女性16例。其中发生在小腿32例,前臂掌侧6例,均愈合良好,疗效满意

1.2治疗方法 将患肢切开减压后,根据创面大小和形状选择VSD材料,将整个创面覆盖,再将透明膜平整地覆盖住VSD材料、引流管,同时将引流管外口引出透明膜外,用于术后连接负压吸引装置。调节最佳负压吸引状态,保持负压恒定(300---400mmHg)较好,持续负压吸引7~10天,观察创面有大量新鲜的肉芽组织生成,行延期缝合或游离植皮术。

护理

2.1 术前心理疏导及皮肤准备 由于患者大多数以青壮年居多,因意外遭受事故,大多表现为恐惧、焦虑。加之病情复杂,患肢剧烈疼痛,往往担心会不会致残,还有住院费用等问题,使患者更加焦虑不安,护理人员应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状况做好心理疏导,同情、安慰和鼓励患者。向其说明早期手术的必要性,做好家属工作,以利配合。耐心介绍vsd的相关知识,列举成功病例,使其消除顾虑,增强信心。手术前备皮,清洁皮肤,修剪指(趾)甲。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妥善固定引流管,引流瓶置于低于创面处,维持局部负压封闭状态。搬运患者或患者外出检查时,用止血钳夹闭引流管,反折引流管接负压引流瓶端,用无菌纱布包裹,妥善固定后再行检查。每日晨更换引流瓶,更换吸引瓶时要防止引流管内的液体回流到VSD扩创材料内。在操作过程中引流管不能高于创面,严格无菌操作,避免医源性感染。

2.3 严密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气味、量,并做好记录。当引流出大量新鲜血液时应马上通知医生,仔细检查创面是否有活动出血,并正确处理。

2.4 负压保持在正常状态时,VSD敷料表现为塌陷,敷料外可见清晰的引流管管形。如敷料回复原状、鼓起或未见引流管管形,表明负压失效,应检查引流装置是否有漏气、引流管有无折叠和堵塞等。

2,2术后护理

(1.)维持有效负压吸引 术后正确连接负压应留装置,妥善固定管道,保持引流管持续通畅有效。并维持负压在 -300—400mmHg,将引流管固定在床旁,观察VSD敷料是否塌陷,管型是否存在。经常用双手交替挤压距伤口10cm处引流管以防血块堵塞,在引流过程中,有时可见引流管中有一段变干的引流物堵塞管腔,并因此截断了VSD敷料负压源,甚至使负压鼓起,不见管型,这时可逆行缓慢注入生理盐水浸泡,堵塞的引流物变软后,重新接通负压源,防止引流管受压、扭曲、堵塞。既术后注意保持引流管的通畅及保持负压。在使用VSD期间,要严格的床边交接班,观察压力是否在规定范围内。VSD敷料鼓起,不见管形,常见的原因除了引流管堵塞外,还应考虑负压源异常。如中心负压压力不足或表头损坏,引流管受压迫,打折等。应根据具体情况立即处理。VSD敷料内有少许坏死组织和渗液残留,有时会透过半透膜发出臭味,敷料上出现黄绿色,绿脓色,灰暗色等污秽的颜色,这并非创面的坏死组织所致,不会影响VSD的治疗效果,一般无需特殊处理。

(2)创面的观察与护理 术后注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尤其是体温的变化,观察创面情况,保持半透膜完好无损,无漏气现象,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曾照医嘱给予抗感染治疗。VSD敷料内有少许坏死组织和渗液残留,有时会透过半透膜发出臭味,敷料上出现黄绿色,绿脓色,灰暗色等污秽的颜色,这并非创面的坏死组织所致,不会影响VSD的治疗效果,一般无需特殊处理。.

3.创面的观察与护理 术后注意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特别是体温的变化,观察创面敷料的渗液的颜色情况,注意观察有无感染,如发现有黄绿色渗液提示创面感染,应立即通知医生,马上处理,保持半透膜完好无损,无漏气现象,遵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治疗,并注意观察疗效。

4.患肢护理

将患肢适当抬高并制动,处于功能位置,定时观察动脉搏动和指(趾)血液循环、感觉、活动度和皮肤温度,以便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5.预防并发症 切开减压后,局部血液循环得到改善,大量坏死组织的代谢产物和毒素也随之进入血液循环,可导致失水、酸中毒、高钾血症、肾功能衰竭、休克等严重并发症。必须密切观察病人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尿的颜色及量,及时送检血、尿常规及生化检查,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6.加强营养,预防感染 患者创面大,渗液较多,且每天吸出液体中含有大量蛋白质。应鼓励患者进食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粗纤维食物多喝水,多吃水果、蔬菜预防便秘,必要时可输注血浆、白蛋白、脂肪乳等静脉营养药物。

7.功能锻炼 在使用负压引流时,一方面指导患者保持患肢功能位,不能过多活动,以免影响负压应流效果,造成负压引流管被压、透明粘贴膜覆盖不严等。另一方面还要指导患者积极正确地行患肢功能锻炼。以免造成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而影响功能。应根据不同的创面情况做好患者的功能锻炼计划,如可鼓励上肢的患者做肘、腕关节屈伸活动,以及握拳功能锻炼,下肢的患者行股四头肌静力收缩运动,踝关节的背伸跖屈锻炼和足趾活动等。开始每日3-4次,每次20-30组,并逐渐增加次数。

8.健康教育 骨筋膜室综合征是四肢骨折后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治疗不及时易发生肢体缺血坏死,应加强健康宣教,包括封闭式负压引流术用于骨筋膜室综合征的优势和注意点。骨折使用支具时应注意不要刺破VSD敷料薄膜,翻身时动作轻柔,预防感染,及时更换潮湿、污染的床单、被套、衣物等,有利于康复。

小结

VSD 持续负压引流技术 是我科最近开展的一种创伤新治疗法。该方法是利用半透生物膜阻止外界细菌入侵,持续的负压状态可改变细菌生长的环境,刺激组织新生良好的肉芽创面,减少毒素的吸收,降低组织的水肿,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该材料具有较好的组织相容性、能耐受负压吸引、材料不降解、无纤维脱落,不进入血液循环、多空海绵状结构、有很好的透水性、不妨碍液体和小颗粒通过等。我院采用VSD封闭负压引流术治疗骨筋膜室综合征切开减压患者,创面愈合良好,效果显著。由此可见,该技术与传统方法相比可有效控制感染,促进创面肉芽组织生长,缩短治疗时间,促进伤口愈合、减轻患者身心痛苦及综合医疗费用,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且操作简单,护理方便,值得临床推广使用,是骨筋膜室综合症切开减压后创面处理的理想选择。围手术期通过密切观察病情、保持负压封闭引流通畅、加强营养、早期积极正确的功能锻炼等护理措施对防治并发症、提高其疗效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贺爱兰 张明学 中华护理学会专科护士丛书骨科分册,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94)

【2】李莹,崔玉洁白,段玉莲,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治疗骨科感染创面的护理体会,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22)

【3】谢辉,谭炯,董林等. 创面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儿童大面积皮肤缺损,感染创面中的应用及护理,实用护理杂志,2010,12(38)

论文作者:喻小君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1

标签:;  ;  ;  ;  ;  ;  ;  ;  

骨筋膜室综合症切开减压创面封闭式负压引流术的护理体会论文_喻小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