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道德与法治
引言
在初中阶段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的培养尤为重要,它能够为其他科目的学习提供支持与帮助,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对于知识的学习存在着很大的被动性,所以,要想实现学生对于知识的有效学习,教师就要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进而在不断的互动中将知识进行有效传递。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中,要能够做到从学生的主体地位出发,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能动性,使他们能够在愉悦的环境中实现对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
1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教学的意义
1.1有利于实现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价值
学科核心素养是课程改革提出的全新要求,推动了课程改革的进程。为了顺应当下的形式,课程标准、实施策略、学生评价等方面进入了全新的阶段。道德与法治学科是促进学生人生转型的关键学科,在课程中渗透核心素养教育对于人一生的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此外,道德与法治也蕴含着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学生在该科目中学到的东西并不是一时的,而是使其受用一生的。因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落实核心素养教育,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和指导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升学生的精神品质,从而彰显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价值。
1.2有利于实现学生的社会化发展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教育,重点在于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问题,而道德与法治学科素养也正是回答了培养学生良性思维品质的问题。这种思维品质并不是单方面的,而是具有包容性和延展性的,是学生成长过程中重要的一笔财富,是其走向社会、实现社会化转化的必经之路。无论是国家对课程标准的制定,还是教师教学方法的选取,其最终目的都是完善学生的社会化,培养他们的社会参与意识和公民责任感。道德与法治学科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能够与多门学科相结合开展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教育,是实现学生社会化的内在需要,使其更好地面对不可预知的社会环境。
2在核心素养下开展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具体实施策略
2.1坚持立德树人,提升专业素养
在初中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认识到品德对于个人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良好的品行是实现个人发展的基石,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所以,教师要能够做到将立德树人理念融入到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加深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意识,进而在意识的能动作用下,实现对立德树人理念的培养。此外,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能够做到对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使他们能够独立的解决问题。如在对一些涉及生活实际的内容进行教学时,教师要帮助学生从实际生活出发,引导学生将道德与法治知识生活化,同时通过创设生活化情境,使学生的道德素质在实践中得以发展。
2.2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阶段的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学习压力。道德与法治课程固然对学生的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相较于数学、语文、英语等科目,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还是相对较少。因此,教师必须要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效率,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进行学习的最大动力,更是培养学生道德与法治课程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和关键。因此,教师在开展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教学要联系实际,注重对于学生的实际困惑的引导
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做到以教材为基础,积极向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拓展,将教学理论和学生的实际体验联系起来。这样一来,教学不再是空洞的说教,学生能够在自己的认知范围内,联合自己的实际生活体验来多方位的理解所学的内容,更容易引起共鸣,更容易接受。此外,由于现代社会获取信息渠道很多,也十分便捷。学生难免会接收到社会上各种各样的负面信息、情绪的影响,容易造成心理上的困惑和压抑。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以及课后的生活中,教师应该时刻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积极回应和引导学生的负面情绪和思想。如此,通过正面的学科知识和内容的教授,负面情绪和感受的引导,能够立体的促进学生道德与法治课程核心素养的培育,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2.4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课外体验
道德与法治学科的三维目标通常无法量化,更多的是通过体验与行为反馈来进行折射。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能够为学生带来多姿多彩的生活体验,同时使其在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懂得如何与他人进行交流,对于其合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具有积极影响。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根据初中生的身心发展要求设计科学、高效的社会实践流程,包括选题、测试标准、活动方案等内容,做到学生积极投入、踊跃参与,以达到期望学生提升核心素养的目的。对于一些突发状况和人际关系的处理,教师要做好应对措施。此外,在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教师的榜样力量不可小觑,以实际行动为学生树立标杆,增强学生珍爱生命和善待周边事物的意识,提升他们的核心素养。
2.5教师要重视教学评价,进而达到引导学生正确发展的目的
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在今后的生活中更好地立足社会。教师要教学生明辨是非,正确处理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难题。在此情况下,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客观的教学评价,帮助学生改正自身的缺点,并使学生的优点得到不断的发扬。例如,在学习七年级“在集体中成长”这一知识内容时,教师就要对喜欢孤独的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多给予他们鼓励和帮助,让他们在学习了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后能够健康成长。
2.5充分利用网络,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在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的同时,培养学生正确的网络观。首先,教师要正确认识网络,并教会学生如何筛选网络信息,正确上网。如在“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展示一些网络信息的传播方法,指导学生利用网络查找资料,了解民生、社会动态等。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思想形成时期,很容易受不良信息的影响,教师要教会学生正确使用网络,提升他们的核心素养。其次,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法治教育。例如,在教学中教师可引入一些法律规定、法律案例,丰富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内容,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再次,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下,把课堂教学与生活教学结合在一起,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利用信息技术不仅能够丰富课堂教学手段,而且能够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
结语
总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紧跟时代发展潮流,追随新课改步伐,在教学模式和方式上作出一定的变革,真正落实“以人为本”教学理念,满足学生的内在学习需求,更好地渗透核心素养教育,提升他们的综合品质。
参考文献
[1]卢莉芳.改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提高学生核心素养[J].中学课程资源,2018(04).
[2]杨克芳.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新课程导学,2019(5).
[3]孙瑞彦.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核心素养培养[J].中外企业家,2019(23):215.
论文作者:杨娟会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8月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
标签:学生论文; 法治论文; 素养论文; 道德论文; 教师论文; 核心论文; 初中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8月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