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中历史试题的基本特点与应试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综合能力论文,对策论文,历史试题论文,测试中论文,文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2年高考"3+X"考模式将推广至全国,因此深入探讨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中历史试题的命题特点和应试对策是十分必要的。
2000年和2001年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涉及的历史问题有:松江地区棉纺织业的盛衰、俄中两国革命的不同道路、西欧早期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斗争、近代以来三大国际关系体系、“求同存异”的原则、中国教育制度的变迁、中国历史上的思想解放与重大社会变革、圆明园建筑的艺术风格、中美关系等(以上为选择题部分);黄宗羲、维新思想家和激进民主主义者就封建专制问题提出的思想主张、巴勒斯坦问题、科学技术发展的条件和影响、非洲殖民地的历史变化过程等(以上为非选择题部分)。
上述试题体现的命题特点主要是:(1)选择题着重考查历史学科主体知识的理解水平,难度较大。(2)突出考查考生立体的知识结构,尤其注重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3)以问题为中心,关注考生综合意识的形成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如采用专题型命题方式,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将历史与现实问题结合起来,要求考生正确评价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的关系,体现基本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4)加强对图表资料的解读和运用能力的考查。史、地、政三科都出现了大量的数据与图表,如各种统计图表(曲线图、柱状图、饼状图、数表等)、地图、示意图甚至是素描或漫画。要求考生通过数据、图表等把握事物的特征、规则或关系;应用所学的知识对社会现象进行系统地分析和多角度、多层面的描述。(5)试卷内容搭配,以学科内综合为主,跨学科综合为辅,“拼盘”现象明显。从试卷中历史试题的结构看,基本体现了历史学科的主干面貌。
我们认为以后的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命题在保持以上特点的情况下,还会坚持以下几原则:在命题范围的控制上,凡涉及学科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的测试,一定会遵循高中教学大纲,但在应用上不拘泥于大纲;在试题设计上,逐步增加应用性和能力型试题,体现综合运用知识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试卷长度上将适当缩短,给考生更多的思考作答时间,以利于考生能力的发挥。
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中历史试题的上述特点和发展趋势,对高中历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1.必须夯实“双基”,注重学科内部综合。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强调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如果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此种能力只能是无源之水。因此,历史教学要避免陷入误区,即忽视“双基”而大搞跨学科综合,应该注意夯实基础知识,训练基本技能,在此基础上进行专题知识教学,即学科内综合。教师要根据综合试题中历史知识专题化的特点,关注有延续性特点的历史问题、有转折意义的历史问题、对现实有借鉴的历史问题等,做到教学详略得当。
2.必须坚持“鉴古观今,经世致用”的学科特色。历史学科只有为现实服务,才能体现它的价值。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强调学生运用多学科知识来分析和解决相关的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引导学生关心社会。这要求我们在日常教学中把握国际国内重大问题,跟踪社会热点,拓宽历史教材知识,挖掘历史教育功能,培养学生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必须树立“大文科”教学观,强化学科间的联系和渗透。加强对考生完整知识结构和综合认知能力的考查,不仅是高考改革的发展方向,也是当今知识经济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因此,教师要树立“大文科”教学观,将文、史、地、政等学科知识融会贯通。教学中涉及到学科间联系的知识点(如美俄等国的边疆开发、宗教问题、中东问题、台湾问题、朝鲜问题、经济全球化等)要及时反馈给学生,引导学生分别从历史学科的角度、地理学科的角度、政治学科的角度进行思考。这种学科间的知识渗透和能力迁移,可以优化历史学科教学,培养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4.必须重视培养学生解答文科综合能力测试题的基本技能。如文字阅读能力(包括速度、准确度、对信息的理解、深入推断含义等多方面),历史发展线索的梳理能力,发散思维与创新能力,数据与图表判读与转化能力等。
面对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的新形势,历史教学和复习究竟应采取什么策略呢?我们认为,应当特别注意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1.应当注重构建历史知识的整体结构。
历史知识的整体结构包括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经线”)、各个历史时期发展的阶段特征(“纬线”)、重要的历史概念(历史思维和知识结构的基本单位)等三个层次。那么,应当怎样建立起知识的整体结构呢?基本方法是:第一步是分类梳理史实,将相关的历史概念分解为几个要素。这是构建知识结构的基础。分类梳理史实时应注意将具体知识抽象化,即淡化发展过程的细节,突出要点。第二步,比较概括每一类史实的本质特点或特殊作用。即将相关史实放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剖析其与该阶段其他重要历史概念的相互关系,在横向联系中对其定位;将相关史实放在历史的进程中,剖析其是怎样产生的,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在纵向联系中进行再定位。第三步,是把史实之间繁杂的联系条理化,即用箭头、线段、大小括号等,表示史实之间的因果联系、并列或包容关系。若能从史实的相互联系中,揭示出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就达到了构建历史知识整体结构的最高水准。
例如,《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第三章“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初步形成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的整体知识结构如下:
在结构图示的构建中,分类梳理知识是从历史的整体出发对具体知识的再次分析、综合的过程,对同类史实本质的提炼需要比较、概括,确定史实之间的联系更要经过辩证的多角度的思维。这样不仅有利于从发展和普遍联系的整体出发,准确而深刻地理解和掌握重要史实,实现学科内部的综合,而且还建立起学科纵横思维的坐标系,有利于从多角度、多层次观察分析问题。
2.应当切实重视开展研究性学习。
当代认知学习理论不仅坚持知识获得的积极性,而且倡导对知识的研究。研究式学习不限于人类尚未发现的事物,还包括学生通过自己独立阅读资料、独立思考问题而获得新的知识和认识。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很多,可以是在课堂上即兴对某一问题的研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对某一难点或热点问题系统地探究。
下面以“评价拿破仑”为例进行剖析。在讲课前几天,要求学生在自愿的基础上搜集有关拿破仑的材料(必要时,教师也可印发相关资料),并尝试对拿破仑作出评价。
(材料一)“拿破仑与其他处于他的年龄和地位的人一样,以对道德的漠视和纯粹的自私(但我们没有理由认为他更严重些)从事积极的活动。他被卷进去的社会危机使强烈的自私表现为无止境的野心。和他必须要与之竞争的人相比,他以大得多的不可比拟的天才与冒险精神,击败了反对他前进的任何东西。这样,他身上的野心较之其他人更为显著,仅仅因为他更为成功。”
(材料二)“人们并不否认他的天才和荣誉,但可悲的是如此卓越的天才和巨大的荣誉却仅造就了一个人的个人伟大,而不是奉献于造福世界……他蹂躏法国和欧洲达14年,而没有给他们自由、道德或一种思想。他使世界战栗而未能使之焕然一新……”
(材料三)“诚然,他的行动表现出来是暴虐的,但是他的暴虐……不及被他打倒的王公贵族们所惯于表现出来的一半……他把他的法典带到被他征服的国家里,这个法典比历来的法典都优越得多:它在原则上承认平等。”
材料中前两则评论暴霹了在历史人物评价上容易出现的两种错误。材料一只强调拿破仑个人的品德和性情,不能从本质上看问题;材料二以“破坏的天才”否定了拿破仑,忽视他的贡献;二者都不能全面评价历史人物且忽视了人民群众作用,只承认个人作用。而材料三就比较全面客观地进行了评价。
至此,教师应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问题1:拿破仑的崛起说明了“英雄创造历史”吗?
问题2:英雄人物的个人作用是怎样表现出现的?
问题3:如何正确评价拿破仑?
问题4:人们在评价著名历史人物时,为什么会出现“英雄史观”?
然后,在学生充分自主研究、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可逐步引导学生得出理性认识。
由上例可以看出,研究式学习有以下特点:(1)主动获取知识,重视获得结论的过程,经过独立思考,自己做出相应的结论。(2)不满足于是什么,而要多问一个为什么。(3)有意识地学习、发现、提取、整理有效信息,并运用其阐释有关问题。(4)重视基本的学习和运用。研究式学习强调发现问题,运用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问题,从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5)注重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在发掘历史与其他学科之间“结合点”的基础上,注意结合社会热点、焦点问题,或把科技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及社会生活中的新需要融入其中。而这些,恰恰是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的目的所在,因此,在复习中应特别注重研究性学习方法的应用。
这里,还需指出几点:(1)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就需要采用与传统教学不一样的模式,真正体现学习的研究性。(2)教学过程中的研究性学习,可以由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研究主题,或由学生提出问题,从而将研究性的学习渗透到问题假设、实验设计、实验操作、数据统计分析、得出结论以及报告表述等各个环节。教师在设计研究主题时,通常是找一些富有思辨色彩的问题或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要有一定的难度,以激发他们研究的热情。(3)在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不仅重视结果,更要重视过程。因为这种研究往往会以失败而告终,但学生也恰恰能从失败中认识到什么是真正的科学研究,从而培养正确的研究态度和科学精神。
3.应当重视历史插图和历史地图的运用,随时进行跨学科综合。
文综试题尤其是上海高考试题采用了许多图片资料,我们应当怎样充分利用图片资料呢?第一,观察搜寻图片中的历史信息。首先,应注意观察的范围,包括图的本身及图注。其次,要根据主题把握观察方向。例如,通过《时局图》说明19世纪末中国的政治形势,如果只注意到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争夺,而未挖掘出清朝政治的腐败、先进中国人的觉醒和抗争等历史信息,就是不全面的。而观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下的旧中国的时局,则应包括帝国主义、清政府、人民等三个方面的信息,第二,分析插图信息的实质。由于插图蕴藏着众多的信息,从不同角度观察能得出多种结论。识别插图就要把观察到的历史信息与特定的时代背景联系起来,与重大的事件结合起来思考,才能信息实质中得出相应的结论。
历史地图是反映历史空间状态以揭示历史现象的本质及其规律的基本工具。解析历史地图需要做到:第一,利用地理知识和图例了解各种符号的意义,识别有关事件空间分布的特点,或认识判断事件发展变化的进程。第二,要从众多的地理信息中提取与题目相关的有效信息,能够根据主题发现地图中隐含的(教材中未涉及的)历史信息。例如,《宗教改革后新旧教的并立图》,利用地理知识,就可以发现课本上没有讲到的内容:意大利没有进行宗教改革,意大利陷于分裂割据状况等。第三,运用历史地图的关键则是解析获取的历史地理信息。方法是将获取的历史地理信息与特定的历史阶段或重大史实联系起来进行分析。例如,将上述有关意大利的地理信息,放在15世纪前后的历史背景中进行分析,可以得出意大利资本主义未能持续发展的原因:思想方面是未能突破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经济方面是未能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政治方面是由于封建割据状况的存在。
运用历史地图,要善于把握历史学科与地理学科联系的切入点,即了解史实的地理位置,分析地理环境与历史发展的相互关系。在历史学习中,史、地两门学科的联系,实际上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而应用历史的、辩证的、阶级的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这正是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的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