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指出:“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可见,课堂提问是物理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教师开启学生心智、促进学生思维、增强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的基本控制手段。准确、恰当、有效的课堂提问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物理;课堂提问;艺术性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如何在物理课堂中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素质教育思想,如何充分落实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教师的提问和引导学生回答问题显得尤为重要。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
一、在课堂上恰当提问的方法
1.提问要有目的性
不要搞为提问而提问,一定要把握提问的目的。(1)检查、巩固已学的知识。学过的东西该记的是否记住了,理解是否正确,是否完整。通过提问,常常可以发现教和学两方面存在的问题,便于及时予以补救。(2)引导学生接受新知识。通过提问唤起旧知识也是很重要的,教学的成败和师生的思维活动是否协调一致,关系极大。否则尽管都是言之谆谆,学生仍然听之藐藐。每堂课的重点、难点、一般说教师是心中有数的,但在学生来说却不一定。如果在关键处向学生提问,引起学生重视,是很必要的。
2.提问要有启发性
(1)创设问题情境,教师应“慷慨”地提供思维加工的原料,通过回忆已有知识、演示实验、叙述现象、出示练习题、阅读资料、观察挂图、参观或其它实践活动等,用准确、清晰、简明的语言提出问题,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目的。(2)利用矛盾,引起思索。教师要善于把教学内容本身的矛盾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间的矛盾作为设计问题的突破口,启发学生去探究“为什么”,把学生的认识逐步引向深化。(3)提出激发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问题。教学中教师适当选取一些多思维指向、多思维途径、多思维结果的问题,引导学生纵横联想所学知识,寻找多种解答途径,有利于学生深刻地理解知识,准确地掌握和灵活地运用知识。
3.提问要有层次性
系统而周密的课堂提问能引导学生去探索达到目标的途径。提问的层次性原则要求教师紧扣教材重点、难点和关键,分析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逻辑顺序和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按照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设计一系列问题,使学生的认识逐渐深入、提高。设计问题,在知识范围上可以由小到大,先设问,后反问,再追问,最后得出概括的结论,使学生把握思维的正确方向,提高概括能力;设问也可以从大入手,问题提得大,目的是让学生进行发散思维,明确思维的方向及途径。随后,教师再提出一系列小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4.提问要有量力性
教学提问的设计应注意量力性,即在设计提问时要注意“可接受性”和“因材施教”,要兼顾学生的知识和智力水平,对物理学习较好的学生应提出信息量较大、颇有难度的问题,以满足他们的思维活动量;而对学习较差的学生应多问一些稍有难度、信息量较小、清晰度高的问题,以鼓励其学习积极性。这就要求教师平时不仅应备好课,而且还要“备”学生,对学生的物理学习情况应了如指掌。
5.提问要有实施性
(1)问题要提得确切,不能信口提问。每个问题都应该像出考试题一样,一字一句都要斟酌好。所提问题的逻辑要严密,语言要简炼、清楚、确切。切忌出现科学性错误,使学生心理受压,影响正常的思路展开。(2)要启发,不要暗示。教学中有的提问是带暗示性的,暗示的结果,不是培养了真正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是盲从。(3)对学生的答案要有着、有落。即对不确定的或错误的答案不能放过,缺了什么,错了什么,应该落实下来。(4)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 面向全体学生就是要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调动每个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让全体学生参与教学过程,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体验参与和成功带来的愉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在课堂提问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1.忌只提问,不评价,宜适当的、鼓励的评价
提问中的评价,先要肯定学生回答得对不对,然后要评价好不好,无论是赞赏还是批评,都要对事不对人。有的教师在学生回答之后,就让其坐下,并立即转入另一项活动,有的甚至不请其坐下,使学生处于尴尬境地,坐立不安,学生到底回答得对不对,好不好,只有教师自己知道。还有的教师在评议时常常涉及学生的个性品质,并爱与其他学生作比较性评价,这就有可能给提问带来事与愿违的后果。因此,在课堂提问中,教师要保护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从而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而要做到:(1)以表扬为主。即使批评也要体现爱心,不能出现伤害学生自尊心的字眼。(2)鼓励求异。应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见解,不要轻易下不正确、错误等结论,即使课堂不允许深入探究,也应该在课后对学生有所交代。(3)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学生站起来说不会,情况是复杂多样的,有时是对题意没有正确领会,有时是由于紧张而无从说起,有时是虽基本掌握但还不够满意,因而不敢回答等等。这时,教师不应马上叫学生坐下,可以再复述一遍问题,鼓励作答;也可以改变提问的角度或添加辅助性的问题引导作答。
2.忌被动,宜主动
宋代学者张载说:“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在学习过程中,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至关重要的,能提出问题才是创新能力的源泉。陶行知也说:“仿我者死,创我者生”。因此,在课堂上,不只是教师按照自己的思路提问,要求学生回答,最好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的提出问题来。这样,就有给他们提示问题的必要。特别是一些“似无实有”的“可疑而不疑”的关节点上,更需要教师独具慧眼,及时启发,“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而这种“无中生有”的问点,可大大激发学生的思维热情。
爱因斯坦说:“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也就是说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更体现在学生问上。因此在教学中,更重要的设计好机会,给学生提问的时间和空间,培养学生大胆设问的习惯和素质。
3.忌满堂问,宜探究性
有人错误地认为:启发式就是问答式,问得越多,启发性越强。与这种错误的认识结伴而行的,便是“狂轰烂炸”式的课堂提问。教师边问边讲,学生边思边答,似乎很注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往往浅、杂、碎,并没有很好的教学效果。事实上,我们倡导启发式教学,不是图表面热闹,看举手的多少,而是以有利于学生掌握教材、有利于培养学生能力为前提的,问题并非是多多益善,应以时机为宜,以探究为宜。而且,相对而言,在“多”与“少”之间应求其“少”。不能让冗长的提问、缓慢的节奏耗费宝贵时间,而应设计一些费时少而有实效的问题,以简驭繁,以一当十。即使是寥寥数语,却也行之有效,而这正是课堂教学高效率的体现。教师导演的实施,不是硬导,而应诱在前,就是通过教师的安排,学生能自主的、自发的去思、去问、去练,只有学生在独立的思、问、练的过程中,才有可能有创新的火花产生。
4.忌随意性,宜设计性
设计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思考价值,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能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引导他们生动活泼的学习,使他们经过自己独立思考,对知识融会贯通,从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题未经精心设计,每讲一两句便问“是不是”、“对不对”,形同口头禅,发问不少,收效甚微。要做到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应该做到:首先应在吃透教材和学生两头的基础上,精心设计要提问的问题。这些问题,要紧紧围绕教学目的,体现教材的重点难点,不仅让学生知道“是什么”,更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这些问题,应紧密关联,由浅入深,有助于引导学生进入教师创设的情境,体会其中妙处,使之有渐入佳境的喜悦感。这些问题,应力求难度适中,太浅显的不必问,太艰深的不宜问,难度较大的可分几步问。总之,要改变课堂提问的随意性,而把提问设计作为备课的重要内容之一。
课堂教学的过程是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的过程。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课堂提问运用的好,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究学问的愿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课堂提问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动力,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是信息输出与反馈的桥梁,是沟通师生思想认识产生情感共鸣的纽带,因此,教师应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效能,不断提高课堂提问的艺术性。
(作者单位:浙江省苍南中学 325800)
论文作者:郑群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年10月上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30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课堂论文; 思维论文; 要有论文; 知识论文; 引导学生论文;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年10月上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