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上海 200000)
摘要:运用比较研究学,通过文献研究,深刻揭示跨文化企业中,来自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文化背景的各方之间必然存在管理文化差异引起的不协调和冲突。指出跨文化企业要生存和发展, 就必须重视跨文化管理, 而跨文化管理的核心是对文化冲突的协同。
关键词:企业管理;跨文化;冲突;协同;比较研究
引言:
在跨文化企业的发展过程中, 跨文化的冲突和管理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从世界范围来看,人类的管理文化主要有两种类型: 一种是渊源于古希腊、古罗马传统文化的西方管理思想, 它以亚里士多德的逻辑思维为特征; 另一种是渊源于华夏传统文化的中国管理思想, 它在思维方式上以辩证思维为主要特征, 具有极为丰富的内容和东方文化特色。
1 根源:中西管理文化的差异
笔者认为,造成中西管理文化的差异化的原因很多, 但是, 最重要的、并且对现代跨文化企业影响巨大的还是基于地理环境、生产方式和意识形态而形成的差异化。
1.1基于地理环境不同而形成的差异
管理文化的差异首先表现在地理环境的影响上。中华民族的祖先生活在东亚大陆,这种一面临海, 三面陆路, 对外交通极不便利而内部回旋余地又相当开阔的自然环境, 使中国管理活动具有典型的大陆民族的管理模式 。这种模式的特点: 一是向心。在管理思想上表现为: 一方面讲集中, 求统一,管理活动大多是围绕着如何加强中央集权这一主题而展开的, 以整体性的宏观管理为主; 二是求同。中国的地理环境使得管理体制和思想具有极强的融合能力, 强调统一, 主张协同, 追求和谐的境界; 三是重人。大陆民族生活较安定, 血缘宗法关系非常紧密,因此管理活动的中心是人, 以伦理关系为基础,以道德和教育为轴心, 是一种人文主义型的管理。作为西方管理思想源头的古希腊, 其地理环境与中国大不一样。它有漫长的海岸线, 内陆交通却极不方便, 没有什么回旋的余地, 因而只能向外拓展以求发展, 使商业和航海业发达较早。这种海洋民族的管理模式具有鲜明的特征: 一是外向。海上交通的发达、人员交流的频繁造就了一种外向型的民族心理。二是求异。标新立异是希腊文化的一个特征; 三是重功利。商业的发达和人员的频繁往来,使希腊人在管理活动中一开始就较少关心血统的亲缘关系, 他们重利益, 讲功效, 追求现实的成功为了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
1.2基于生产方式不同而形成的差异
管理思想是由物质生产方式所决定的。中国一贯是一个以农立国的国家,这种农业社会的管理形态反映在思想观念上就具有如下特点:第一,在管理体制上是专制与民本相互依存的思想。这种民本与专制的思想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补充,构成了中国农业社会管理的基础;第二,在管理方法上是经验与理性相互补充的思想。这种经验理性的管理方法从不依据那些不切实际的幻想, 也不重视通过严格的逻辑判断来进行决策,而更多的是应用直观性的类比进行决策和计划;第三,在管理规范上避免过与不及而力争保持适中状态的思想。周而复始的农业生产,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成了中国人力求稳定、少走极端和反对冒险的中庸精神。西方的管理形态则是在商品经济的社会中发展起来的, 它的管理特点是: 第一,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西方管理有重物不重人,重经济利益不重道德教育的倾向;第二,在管理方法上,西方管理善于思辨,重视逻辑推理,依靠科学试验;第三,市场商品经济熏染下, 西方管理既有严密的形式又具有创新的精神。一方面,它依靠明确细致的法律条文和规章制度进行统一管理,另一方面,为了适应剧烈变动的商品经济生活,它又不得不经常地超越和打破自己的管理规范,进行管理思想和理论的革新和创造。在西方,没有一种管理理论能够保持长期的统治地位,这与中国具有强大继承性的管理思想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1.3基于意识形态不同而形成的差异
我国走的是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而大部分西方国家是实行资本主义私有制。意识形态的差异必将反映到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上来, 尤其是中国的管理文化和管理思维。
1.3.1管理根本性质和根本目的间的差异
意识形态对管理中的影响是巨大的,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我国与西方国家的经济管理在本质上的差别:(1)资本主义经济管理的根本目的是为掠夺而管理、借管理来掠夺, 它的根本性质是用管理来剥削。不论他们用什么协作两利、行为科学的美丽词句, 都不能抹杀其经济管理的剥削性质;(2)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经济管理的根本目的是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物质和文化需要。虽然目前我国的民营经济得到了很大发展, 这些企业中的管理也存在剥削,但是这种剥削是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 是受到我国社会主义法律限制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2 管理方式和管理思维上的差异
西方国家市场经济的发展已经有较长一段时间了,他们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是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建立的,在管理方式上已经形成了以市场调节为主,政府只充当守夜人角色的模式。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的竞争意识, 市场意识十分强烈,立足于向市场要效益,我国当代的管理则主要是在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管理实践中形成的,计划指令成了管理的定势思维,企业的市场意识薄弱,遇到问题,找市长而不是找市场。
2冲突:中西管理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企业的影响
2.1制度性文化的冲突
西方人一直具有法治的优良传统和思维习惯,所以他们注重法律、注重契约的思维观念渗透到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他们对纠纷的处置惯用法律手段,对国际商务管理, 经常表现为轻视人情和传统风俗, 只尊重规则和制度,一切服从合同和计划。中国人历来认为人是活的,而制度是死的。中国人遇事一般先从伦理道德和人情上做文章,而不习惯从法律上去考虑问题。另外, 中国人习惯于通过组织、通过舆论来发挥处理纠纷的作用, 却把企业规则和契约看作是由于相互之间缺乏理解和信任的补充约束。这种行事标准和认识依据的差异在跨文化企业中经常造成相互沟通的困难,产生交流误解,出现决策、执行冲突。
2.2风险与革新意识的冲突
中国企业受政府行为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大多具有较强依附性和内向性, 注重行为的节俭、封闭、悠闲的特征。他们一般缺乏风险意识和冒险精神, 惟恐失败, 难以把握在瞬息万变的竞争环境中出现的机会。西方文化则侧重个体、重科学、重思辨。个体具有强烈的自主性和个人主义体验, 具有明显的外向、开放的特征。他们认为胜败乃兵家常事, 敢于创新和冒险, 不会瞻前顾后, 畏缩不前, 在新产品研制、新市场开拓、新方法运用等方面都充满竞争和冒险精神。这在企业创新决策中容易引发冲突。
2.3决策方式的冲突
从决策方面看,西方人强调自我,注重思维清楚明白的文化传统和直言不讳的表达方式,使其管理决策主体偏重于个人。他们一般在企业中少设或不设副职,在权限范围内独立自主地作决策, 敢于承担个人责任, 决策迅速,主观性比较强。而在中国高度集权管理文化影响下的决策模式则更偏重于决策、集体研究而得出结论。在企业决策过程中, 雇员害怕高层不同意自己的决策, 或者怕自己的决策与高层不一致, 因此下属对高层的决策会绝对服从。这两种情况显然会给跨文化企业的决策带来不可避免的冲突。
2.4人力资源管理的冲突
主要有:(1)在工资政策上,中方往往看重员工的资历、经历和学历,把工资增长基数与企业经济效益直接挂钩; 而西方则根据工作的性质和能力确定工资, 把工资调整与物价指数和生活费用指数结合起来。(2)在人事安排和职务晋升上, 中方比较注重德才兼备, 重视人的政治素质、个人历史和人际关系; 西方则把能力放在第一位,根据员工在工作岗位上实际表现出来的能力进行人事安排和职务晋升。(3)对于人才流动, 中国企业不习惯员工跳槽,并常常以某些条件和理由限制人才外流; 西方尤其是美国则鼓励自己的员工不断流动,以此保持企业的活力。(4)对员工的激励制度,西方人强调个人的职责与任务, 而东方人强调的是部门责任。对于跨文化企业来讲,因文化差异而诱发种种管理的不和谐是必然的。笔者认为,主要是通过求同存异,整合、重塑管理文化,加强沟通和跨文化培训等消解冲突,以达到管理文化、管理制度和管理行为等的协同。
3.结论
从理论上看,中国管理思想与西方管理思想是体系、性质不同的两种文化,它们分别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并创造了各自的文明。西方管理思想是一种崇尚科学主义的工具理性文化形态,是一种注重追求自我价值的智性文化形态; 而中国管理思想则是一种崇尚人文精神、伦理道德、中庸和谐关系的价值理性文化,是种强调集体主义、克己复礼的德性文化。应该说,这两种文化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并且是相辅相成、相依相存的。跨文化企业的管理实践为中西管理思想的融合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和巨大的推动力。从实践上看, 中西管理思想的融合必将促进跨文化企业管理实践的大发展,尤其是企业内因文化异质性引起的冲突。
参考文献
[1]朱榕. 中西管理文化差异探析[ J]. 浙江: 嘉应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2007, (2): 128
[2]李镜. 中西方企业管理模式的差异性及其借鉴意义[ J]. 辽宁: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4): 173
[3]黄细红.论中西管理哲学的异同[ J]. 安徽: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5): 54
[4]郝燕蓓.中外合资企业跨文化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J]. 经济论坛, 2007(11): 88
作者简介:张剑波,身份证号码:23102619******5516。
论文作者:张剑波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11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6
标签:跨文化论文; 文化论文; 管理思想论文; 企业论文; 冲突论文; 中国论文; 自己的论文; 《知识-力量》2018年11月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