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从什么是语文味儿,如何让课堂充满语文味儿这两个问题切入对语文教学展开了探讨,希望能给我们的教学带来帮助。
关键词:语文教学;语文味;含义;教法
从语文的角度,大家一起来解析这个题目,蕴含着两个问题:什么是语文味儿?如何让课堂充满语文味儿?
什么是语文味儿?就是语文的味道儿,就是返璞归真、还语文的本来面目,也就是语文的本色。“本色”就是本来面貌,原来颜色。本色语文,就是让语文回到原初的、本来的状态上去。一言以蔽之,本色语文就是回到“语文”那儿去。杨再隋先生:语文课就是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的课,是学生学习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是学生听、说、读、写的实践课。一句话,语文课就是“语文”课,本色语文就是本色的“语文”。那么,语文味儿到底在哪里呢?
如何让课堂充满语文味儿?在于品味教材本身丰富的情感意蕴中。我们的语文课,正在泛滥着以客观超然的姿态,不动声色地从事所谓的“零度教学”。教材中文质兼美的文章比比皆是,我们教师必须要做的就是体悟出教材本身的丰富情感。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我的老师》中温柔美丽的蔡老师,“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把教师由假嗔到忍不住微笑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我们眼前似乎有一个年轻的女教师,本来把脸绷住,假装发怒震震调皮的孩子,扬起她的教鞭,似乎要狠狠的抽下来,可是你听到“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那份对孩子发自内心的爱一下子跃然纸上。假期可谓是孩子们的最爱,可是因为要和蔡老师分别,孩子是那样的依依不舍,作者忍不住倾诉到:“蔡老师,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以至于多年过去,作者回忆起自己的老师,依然是满含深情,仿若老师就在面前,这份师生之间至纯至真的情感怎能不叫人感慨良多呢!《背影》中对父亲的思念对父亲的理解对父亲的牵挂,怎能不让我们动容呢!《最后一课》那种对祖国发自肺腑的热爱,对失去国土的悲愤,怎能不让我们敬佩呢!对这些蕴含浓浓深情的文章,我们只需要尽情的在朗读中反复咀嚼品味,就已经足够了!
如何让课堂充满语文味儿?就是带领着孩子们陶醉在文本的美妙意象中。文本中有那么多美丽的、清新的、典雅的、充满童真童趣的、厚重的、睿智的充满文化元素的意向,我们只需带着孩子们走进文本的百花园,探微知著,让其怦然心动,陶醉其中,那么在孩子的面前,打开了一扇美妙的文学艺术之门,她会沉醉而不知归路!读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孩子们的眼前仿佛看到:辽远无边空旷的沙漠上,一缕青烟直冲云霄,蜿蜒的如白色飘带的黄河消失在天的尽头,一轮又红又圆的落日,散发着温暖的余晖,正在慢慢西沉!而绝不是让学生死死背诵画面角度的赏析!读到《台阶》中的父亲,我们眼前看到一位奋斗了一辈子的父亲,终于盖起了有九阶台阶的新屋,但是他偏偏坐在上面怎么也不自在,佝偻着腰坐在台阶上吸一锅烟,在烟雾的缭绕中,满脸皱痕的父亲若有所失的望着远方,眼睛虚无而又缥缈,是在庆贺自己终于梦想实现还是感慨岁月不饶人;是在感叹弯了一辈子的腰该挺直了却又怎么也挺不值了;是倔强是不自在还是谦卑,是低眉顺眼了一辈子一下子站到高处的惶恐,种种人生的旷味都在新屋落成之后一一品尝,父亲不是在造屋,而是在造就自己的人生,一生都在追求一种人生的高度!读出了父亲的艰辛父亲的固执父亲的执着父亲的倔强父亲的谦卑,你也就读懂了父亲!
如何让课堂充满语文味儿?就在于咬文嚼字读出文字背后的深意,这样才真正读透了文本。《晏子使楚》中王笑曰:“圣人所与熙也人,寡人反取病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楚王的笑是什么样的笑?孩子们能够理解是自嘲的笑,是尴尬的笑,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笑,是不得不认输的笑,但是这不也是楚王勇于面对,敢于认输,承认错误的笑吗?由此观之,楚王的胸怀气度境界也是不同凡响的。《两小儿辩日》中“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这里的笑又有怎样的意味呢?意味着对孔子的嘲笑,我们可以想见大圣人该是怎样一脸的尴尬和难堪!意味着孩子不迷信权威,你熟读经书你就能解决问题吗?不一定呀,在两小儿眼里,孔子也就是一个普通的凡人,并没有对他顶礼膜拜!孩童的纯真和童言无忌,正因为是孩子,才说出了内心真实的想法,如果是熟知孔子大名的成人或者是孔子的朋友学生,即使面对孔子的“不能决”,也绝不会说出“孰为汝多知乎”的话来。《背影》中“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聪明”真是一字千斤呢,有作者对自己年少轻狂的悔恨,自作聪明的愧疚,年轻自以为是的羞惭,更是写出了父亲对我的无微不至细心的关爱!对这些意味深长的语言字斟句酌的研究琢磨中,孩子怎能不迷恋我们的汉字呢!
如何让课堂充满语文味儿?就在于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中。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作为教师,作为引领者,我们一定要入情入境。在教师或深情或愤慨或自豪或悲壮的朗读中,学生感受这语文文字的温度和激情,文字的魅力尽显无比,时而如小河缓缓流淌时而如瀑布飞珠四溅,时而如弦琴曲折呜咽时而如疾风骤雨慷慨激昂,时而小弦切切如私语时而大弦嘈嘈如急雨,时而大珠小珠落玉盘时而轻轻悄悄如儿眠,那文字的魅力,怎一个“妙”字了得!“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只消用深情的朗读就把对祖国的一片浓情融化在了字里行间!萧红的《呼兰河传》中“祖父浇菜,我也抢过来浇,奇怪的就是并不往菜上浇,而是拿着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里一扬,大喊道:“下雨啦,下雨啦。””我们眼前立刻浮现一个小女孩儿,从祖父手中抢过水瓢,舀一瓢水,拼尽力气,把水往天空一扬,看到雨水纷纷下落,她拍着小手,兴奋地跳着脚,喊着“下雨啦,下雨啦”,为自己制造的雨而高兴而激动,也许“雨”打湿了她的羊角辫,她却毫不在意。一个天真烂漫自由自在充满童真童趣的小女孩儿跃然纸上!
如何让课堂充满语文味儿?在于教师不断积累的文化素养中。最近《中国诗词大会》火了,选手的才华横溢、董卿的气质学养,点评教师的博识与才华,都让我们看在眼里,崇敬在心里,作为语文教师,是不是也有很多的启迪呢?诗词,不是“学霸”的专利,更不是高不可及,而是每个中国人精神生活、审美世界的一部分。诗词,不是吟风弄月、忸怩作态,而是当代人认知传统文化的一扇窗口、一种捷径。所以,我们的语文教学要学习诗词,我们的孩子要学习诗词,我们教师更要积累诗词,让它浸润在我们生活中,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解说《中招作文专题教材》时,有一天早上笔者忽然灵感一现:题目:《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开头:漫步在作文的长河中,我是陶渊明笔下的渔人,满眼落英缤纷,想要欲穷其林;我又是欣赏富春江的吴均,一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我更是徜徉在康河里的徐志摩,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结尾: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经过了漫长的跋涉,我们的作文教学日渐丰盈,像桃花源中的渔人一样,欣赏到“土地平旷、屋舍俨然”的田园美景;就像吴均一样感受到“急湍甚箭、猛浪若奔”的豪放腾跃;更会如徐志摩一样,“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我们在星辉斑斓里放歌”!这样诗意的开头结尾,连我们自己也会沉醉呢!
语文味儿在哪里?就在“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就在“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就在“身既死兮魂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就在“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就在“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就在“这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的悲凉。”;就在“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
语文味儿就在这些诗性的光辉,这些温暖的关怀,这些浪漫的情怀,这些崇高的灵魂,这些说不尽道不完的语文的诗意,就这样静静地栖身在不朽的文字中。
只要用情,语文味儿一直都在!
(作者单位:河南省灵宝市非常第一初级中学 472500)
论文作者:强红瑞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7年7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
标签:语文论文; 味儿论文; 就在论文; 父亲论文; 孔子论文; 孩子论文; 课堂论文;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7年7月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