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和[1]2003年在《滨水城市中心公共环境的活力》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针对部分已经建成的滨水城市中心公共环境缺乏活力的现状,探讨提高滨水城市中心公共环境活力的方法。文章从分析使用者、场所和活动之间的关系入手,归纳了两种模式,并以此作为基础分别从规划设计和场所经营管理两个角度阐释与滨水城市中心公共环境活力相关的因素及其影响,指出良好的滨水城市中心公共环境规划和科学的场所经营管理的协同作用是滨水城市中心公共环境活力的保证。文章最后总结了具有活力滨水城市中心公共环境的开发建设模式是在合理的规划建设后,通过场所经营管理机构将滨水城市中心公共环境纳入商业运营的轨道,使滨水城市中心公共环境具有持久的活力。
程世丹[2]2007年在《当代城市场所营造理论与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代中国城市在全球化与城市化的双重推动下正在发生巨变,伴随着城市规模的急剧扩张,基础设施的迅速改善,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城市问题,诸如特色的丧失、文脉的断裂、空间的无序、步行环境的恶化,空间意义的弱化等,其结果,千百年来形成的城市文化及其载体正从根本上产生动摇,城市文明面临空前危机。这种危机实质上是城市作为人们依存的生活场所的危机,现代城市在方向感和归属感方面提供的可能太少,越来越成为一个没有意义的抽象空间,以致让人难以认同,无法产生场所感。因此,重建或恢复有意义的场所是维护和发展城市特色,塑造和提升城市环境品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当代城市设计的一项基本目标。基于此,本文以当代城市场所营造理论与方法为研究课题,从场所与无场所概念探讨入手,对当代城市的诸多困境进行考察,进而建立起场所营造的概念平台,并考察、梳理了场所营造的实践演变。在此基础上,研究、分析了场所营造的理论核心和作用机理,探讨了场所营造的实施系统和策动模式;最后,以武汉市的场所营造作为实证研究。与近年来不少学者将城市设计的运作过程作为研究重点有所不同的是,本研究更为关注城市设计的实质性内容,即城市设计提供何种条件,才能造就有特色的、富有吸引力的城市环境。具体而言,本文试图阐述成功的城市场所的影响因子、形成机理,如何将一个对人没有意义、没有特征的抽象空间,变成一个充满意义、情感和经验的具体场所。本质上,城市设计的使命就是赋予抽象的空间以人性。同时,本文也努力探寻获取成功城市场所的各种途径和方法,这意味着本研究也必然地关注城市设计的程序性内容,即场所营造的政策、组织保障,以及整合策略。研究结果表明(1)场所与非场所的概念可以使人们更好地认识当今城市面临的特色危机和环境困境。现代主义和全球一体化抹杀了城市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差异,使城市沦为单调的、均质的、令人厌烦的、无处不在的、标准化的和不真实的“非场所”,破坏了对人们对场所的情感依附,以至让人难以认同,无法产生场所感,形成“千城一面”的认知。(2)“场所营造”是基于人们安身立命的基本需求,营造一个场所意味着为人们提供一个可依存的环境,实现其在世界的“定居”,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城市设计是场所营造的重要方式,它主要通过提供适宜的物质条件,促进城市公共领域的形成和发展,满足人们的心理、生理、精神、视觉等方面的需求,使空间成为有吸引力的、特征鲜明的、内涵丰富的场所。(3)一个高质量的城市场所能够使活动、意象与形态相互关联起来,形成一种场所感。场所营造通过提供适宜的条件来促进活动、意象和形式的融合。从城市设计的角度看,一项城市开发要转变成高质量的城市场所应具备这样的条件,即以公共领域为核心,以混合使用为基础,以步行环境为主体,以城市文脉为依托,以景观质量为保障。其中的每一项条件都对场所感的形成产生积极的影响,当这些条件被充分的表达,并整合一体时,一个有活力的、充满吸引力的城市场所便油然而生。(4)场所营造关注孕育社会交往的整体城市环境,而不仅仅是开发项目本身,关注创造独特的、具有持久价值的场所,而非快速建造和销售的标准开发。场所单元是场所营造的最小单位,场所系统是场所营造的最高目标。城市场所营造就是要从场所系统着眼,从场所单元着手,在一种步行化的环境中,整合多种用途,创造新的公共领域,赋予社区以核心、特征和可识别性。从根本上,在这样的场所系统中体验到的城市特色才是真实的、持续的和有意义的。(5)场所营造不仅能带来视觉的享受、精神的愉悦,而且将物质空间与经济活力、文化活力结合在一起。(6)当代城市场所营造是为恢复或重建人与场所的和谐关系,其动力来自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等诸多方面因素,强调人文、特色、过程和真实等价值取向。(7)成功的场所营造需要对决策的条件和开发的形式予以充分地理解,许多因素影响和决定了场所营造的过程和类型。在当代社会中,成功的场所极少是偶然发生的,它有赖于开发项目的不同参与者对城市公共领域持有积极的态度,并能很好地平衡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开发项目的设计者或是规划程序的管理者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并能对场所营造的适宜条件予以充分地回应;开发规划和连续的深化导则提供清晰的框架,包括开发控制和设计控制;判断在经济、市场条件下的可行性。至关重要的是将这些因素整合在一起。(8)场所营造需要提供或界定一个恰当的城市区域,将其发展成为步行者可体验的公共领域。通过城市设计,策动或发展这样的区域可以有四种模式:强化模式、催化模式、媒介模式、再生模式中国城市场所营造应走出自己的发展之路,首先确立场所营造的愿景;其次,制定体系化的城市设计政策;第叁,提供政策实施的保障机制;第四,提高城市设计的实践水平;第五,建立场所营造的合作环境
胥斌[3]2012年在《广州市滨江住区段岸线开发利用研究》文中提出自工业革命以来,滨水区在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愈来愈大。尤其自20世纪中叶以来,城市滨水区的公共开发建设进一步促进了滨水区的合理利用和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一些城市急功近利的开发模式,导致滨水区特别是城市滨水岸线利用上存在一些问题。岸线作为一条线性空间和水系的自然防护空间,不仅是滨水地带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作为城市中的一项特殊用地,还承担了生态、绿化、防灾、景观和居民游憩、休闲娱乐等多种功能,对城市的发展和影响巨大。尽管我国城市滨水岸线利用随着滨水区开发已有较大改善,但是当前城市滨水岸线的开发利用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休闲功能和公共活动空间开发不佳、堤岸设计单调乏味、空间同质化严重、驳岸设计亲水不足等。滨水生活岸线未能有效开发为居民生活服务,未能充分发挥岸线的价值和功能。南方港城广州也不例外。尽管市政府针对珠江两岸开发在环境设计及岸线开发利用上不断提出了新的规划要求,且珠江两岸岸线利用在总体规划和实际开发上已有显着成效,叁旧改造后的公共岸线逐渐增多,沿岸环境也有所改善,但是目前岸线实际开发品质与市民需求之间还存在差距。本文选取广州市滨江住区段岸线为研究对象,以优化开发和创造优美的休闲生活岸线为着眼点,分析目前广州市滨江住区段岸线开发利用现状的不足之处,探寻改进办法,提高城市滨江住区段岸线利用价值和开发品质。在具体研究方法上,以环境行为学等相关理论为立足点,通过实地调查、问卷访谈以及实际个案分析等方式分析、归纳总结。文中通过对多种相关资料和研究成果的分析,最终对滨江岸线的开发范围、开发利用策略方法、沿岸开发控制等提出具体的建议。在前人研究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以生态安全为基础,以居民生活需求为动力,以提高和改善岸线空间品质为指向,以充分合理利用岸线为根本目的”的开发认识论。积极倡导岸线开发利用专项研究与综合开发,加强岸线开发的公私合作,加强沿岸开发的立法管理和经营维护。
吴岩[4]2008年在《城市中心区公共环境空间生态优化策略》文中研究指明城市中心区,是城市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中心,集中反映了城市的风貌和文化特征,是城市空间中的核心区域。随着我国城市化的迅猛发展,城市规模加速扩张,城市空间急剧膨胀,以新城建设和旧城改造为中心的城市运动成为当前我国城市化建设的焦点。在此背景下,作为城市核心区域,城市中心区的建设与改造必然倍受关注。但是,纵观近年来世界范围内的城市中心区的规划、建设和改造的实践活动,不难看出种种遗误和缺陷,如仅仅致力于自身形象的艺术表现,或是致力于自身功能的完善,而漠视了城市中心区建筑与环境、个体与整体的总体城市空间构筑关系,以及各种环境要素与城市形体空间之间的有机联系,导致城市空间形态错位,空间环境恶劣,空间关系断裂,城市形象受到严重的破坏,成为城市复兴和发展重大障碍。因此如何建立空间形态协调、空间环境优美、空间联系有机、充满着活力的城市中心区公共环境空间,是我们面临并需深入探讨的难题。为此,笔者认为,结合目前城市中心区的建设现状,如何从生态优化的观点来建构整体、共生、互动、高效、活力、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中心区公共环境空间,是当务之急,也是本文研究的核心。围绕这个课题,笔者大量查阅和研究了国内外不同类型城市中心区城市设计的各种成果,以城市生态学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提出“城市中心区公共环境空间的生态性”的观点,即城市中心区公共环境空间是城市复合生态系统中的一员,受自然、经济、社会等多种因素制约,具有整体性、共生性、多样性、高度的公共性等生态特点。本文运用城市生态学理论原则对城市中心区公共环境空间生态结构和生态特征进行了详细深入的剖析和论述,并在此基础上积极探讨总结了城市中心区公共环境空间生态优化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本文以自然生态和谐、经济生态高效、社会生态文明作为城市中心区公共环境空间生态优化策略的指导思想,这是解决目前城市中心区公共空间生态优化的根本。通过对国内外城市中心区建设优秀实例的总结分析,文章从空间形态和空间功能两大方面提出了相应的生态优化策略,并结合案例进行具体分析,旨在建构公共环境空间的生态意义。最后,坚持以增强生态效益和满足生态可持续优化发展作为城市中心区公共环境空间生态发展的目标,努力实现“城市中心区公共环境空间的生态性”,促进城市中心区公共环境空间的生态优化建设,是未来城市中心区公共环境空间发展的必然趋势。
卞素萍[5]2005年在《城市滨水区空间环境更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滨水区是城市中最重要的开放空间。在人类日益重视水环境的今天,城市滨水区空间环境更新成为城市设计中的热点问题。通过滨水区的更新作为改善城市景观、城市形象与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借鉴与参考城市设计理论、城市更新理论、景观生态学理论、生态城市理论以及相关的规划设计理论,并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介绍了城市滨水区的历史与发展进程,通过研究滨水区城市设计的原则与实施策略,分析了滨水区城市要素和景观构成设计及滨水区空间环境的建构。然后结合我国滨水区改造更新的发展动态、影响因素及西方滨水区更新的借鉴,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滨水区改造更新的对策。文章的最后结合苏州的案例,阐述了在滨水区城市设计过程中,如何针对城市的历史文化背景、自然条件与城市需求,采取相应的改造更新的措施。
任莲志[6]2010年在《城市中心区公共空间生态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时至今日,快速城镇化引发了诸多重大的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兵临城下,人地关系矛盾日益突出。面对能耗和环境问题,如何保护生态环境、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实现可持续发展己成为国际社会的共同行动。纵观近年来城市中心区公共空间建设,存在种种问题:公共空间复合利用率不高,对生态设施与城市功能设施的立体复合欠考虑;街道空间系统立体设计不足,交通压力大,无法为公共空间提供低碳支持;城市建设侵占大量绿地,绿量严重不足,生态恢复及生态补偿的基本意识低下;绿地建设欠缺对生态格局的宏观把控,生态孤岛层出不穷,自身建设亦流于形式、好大喜功,生态效益低下;缺乏对地域设计和乡土物种保护的考虑,微观技术层面生态手法亦未能有效应用......因此如何建设环境优美、生态和谐、充满活力的城市中心区公共空间体系,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国内外分别针对中心区以及城市生态设计的研究相当丰富,其中很多经验与教训值得借鉴学习。但是专门针对城市中心区公共空间进行生态设计的研究专题较少,且各类型生态规划和设计大都仅采用一种或少数几种生态设计手法,鲜有将生态理念至上而下贯穿规划的整体系统实例。本文以“城市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等为理论基础,以“中心区公共空间”为切入点,针对生态设计这一本体,从宏观规划体系到微观方法技术层面进行全面的资料筛选、提取分类及实地调研,初步探究城市中心区公共空间的生态设计问题。文章从理论背景、实例分析、提出策略叁个方面展开研究:首先,文章阐述了研究背景,界定了研究本体与范围、理论基础与国内外研究概况,建构了课题的理论背景,并得出结论,认为城市中心区公共空间生态设计的需要关注的主要问题有:中心区土地空间资源的高度集约、立体复合;高效的绿色交通体系的研究和建立;公共空间绿地系统(生态基础设施)的基本生态研究;以及微观技术层面生态手法的应用等。其次,以深圳中心区公共空间为重点案例,以前文所述问题为研究关注点,分析从宏观生态格局规划、中观层面各系统要素的生态考虑、微观方法技术层面的生态设计过程和手段,总结其优点与不足。最后,基于上述理论和实践分析,尝试整理搭建中心区公共空间的生态设计构架,提出中心区公共空间生态设计的优化建议和措施。
陈婷[7]2010年在《中央商务区公共环境设施研究》文中提出中央商务区(CBD)是城市发展的重营,体现着城市的门户形象;公共环境设施是城市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细节体现着品位,它对城市空间环境的品质有着重要影响,除了满足其基本的功能以外还是体现着它所在环境的精神和文化。因此,本课题以CBD中公共环境设施为研究对象,针对CBD的公共环境设施的建设情况与现状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规划管理途径和具有针对性的规划方法,从而达到落实提升CBD环境品质,促进CBD全方位建设的目的。文章首先在简要回顾公共环境设施的概念、分析它与人、城市、城市规划、法规规章规范以及中央商务区的关系,指出CBD的公共环境设施既有设施自身的基本属性,也有在CBD环境中对它的特殊要求后,并通过对国内多个CBD公共环境设施深入的实地调研,提出建设中的存在问题以及剖析原因。重点在对国内外多个成熟CBD公共环境设施建设的案例进行解析,吸取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国内CBD出现的问题和原因,在规划层面上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提出与公共环境设施规划相关的影响因素、目标原则;指出根据不同阶段的城市规划,应编制相应阶段规划深度与具可操作性的公共环境设施管理控制与导引;针对CBD不同的公共空间,应具有不同的公共环境设施的规划要求,并提出相应的规划建议;同时还要考虑公众参与、管理协调和设施维护更新的问题。最后以广州珠江新城为例,在深入调研分析的基础,运用前面的研究成果,对珠江新城公共环境设施建设提出具体的对策建议,也可以为国内其他城市筹备深化建设CBD提供切实可行的参照。
孙永生[8]2010年在《以旅游发展为动力的旧城改造》文中研究说明我国许多城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传统,它们延续至今形成了丰富的城市遗产和鲜明的城市个性。在“体验经济”的时代中,这些历史文化资源成为推动城市发展的文化资本。旧城拥有大量的旅游资源、发达的交通基础设施和大量集中的人口,具有发展旅游业的有利条件,而依托旧城历史遗产的旅游开发,为城市遗产保护提供资金支持并使其发挥应有的价值,带动旧城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增长和物质环境改善,是旧城发展的需要。旅游成为推动当前旧城改造的动力之一,并在经济效益与产业发展、社会效应与城市形象、历史传承与文化诠释、物质建设与使用需求等方面产生了正反两方面的影响。本文以旅游为切入点研究旧城改造,在充分认识旅游作为旧城改造动力的成因、影响和特征的基础之上,将旅游纳入基于“时空特征”和“改造要素”的理论框架,是对现有旧城改造理论研究的一种拓展与突破。在此基础之上,系统全面地反思当前旧城改造中旅游动力效应的两面性,指出以旅游发展为动力的旧城改造在功能结构、空间形态、文化景观和交通体系等四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优化策略,对合理利用历史资源推动旧城改造的实践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各章主要内容如下:第1章绪论,在介绍了研究背景、相关概念和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提出研究的核心问题:如何协调旅游与旧城发展?明确从旅游的视角切入研究旧城改造,界定研究对象为旧城旅游化地段,并阐明了研究方法、研究意义、论文框架和主要创新点。第2章从当前我国旧城改造的现存问题入手,对比二战后国外旧城改造的经验与教训,分析了旧城改造旅游动力的成因及其影响,归纳出旅游动力的主要特征,并在此基础之上,拟定研究的指导原则,建构论文的研究框架。第3章对以旅游发展为动力的旧城改造在时空维度上展开深入剖析。空间层面,分析了旧城中心区空间演变与旅游发展、旧城旅游空间的分布、旧城旅游化地段内部空间结构;时间层面,分析了历史的传承和演变、旅游化地段的生命周期、空间使用的季节性特征。第4章、第5章、第6章和第7章按照“特征—原则—模式—策略”的研究思路,分别对以旅游发展为动力的旧城改造的功能结构、空间形态、文化景观和交通体系四个主要因素展开深入剖析。第4章在分析了旧城旅游化地段功能结构特征的基础之上,提出了旧城旅游化地段功能改造的原则,并重点研究功能延续、功能迭加和功能置换叁种基本模式的特点和现存问题,提出针对性的优化策略。第5章在总结旧城旅游化地段空间形态总体特征的基础之上,提出了旧城旅游化地段空间形态改造的基本原则,针对点、线、面叁种空间形态的特征、分类和现存问题,提出具体的优化策略,并指出叁种空间形态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第6章总结了旅游文化景观的总体特征,提出了旧城旅游化地段文化景观改造的基本原则,重点研究现状保存、传统演绎和新旧并置叁种改造方式的特征及现存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优化策略。第7章在总结了旧城旅游交通总体特征的基础之上,提出了旧城旅游化地段交通改造的基本原则,重点研究旅游化地段外部交通、内部交通以及内外交通衔接叁个层面的特征和现存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优化策略。第8章是对以上各章的综合,归纳出了以旅游发展为动力的旧城改造的现存问题与优化策略,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以旅游发展为动力的旧城改造的整合策略,并对工程实例进行分析和评价。
姜川[9]2016年在《城市竞争视角下现代CBD规划策略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资本的全球化流动将世界各国纳入国际生产体系。生产管理的国际分工加剧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国际竞争。现代CBD是近几十年来随着都市区经济发展与服务业分工全球化而兴起的以高端商务活动为特征的现代服务业集群,也是都市区的核心功能区域,体现了经济全球化对城市空间的重构过程。通过现代CBD的建设合理配置城市内部资源,吸引高端服务业发展需要的资金和人才,提升城市与区域竞争力,成为我国许多城市空间结构调整与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途径。本文从城市竞争的视角出发,基于城市竞争的3种作用机制,以提升城市竞争力为现代CBD规划实践目标,构成以下3个方面的主体研究内容:基于都市区资源优化配置的现代CBD规划实践路径研究、基于全球服务业层级化分工的现代CBD物质空间规划策略与评价、适应城市空间开发与运营市场化竞争的城市规划编制与实施的政府行动,并以于家堡金融区为例,对其规划成果内容进行评价,提出于家堡金融区空间实践的发展路径和规划实施策略的建议。本研究的章节结构由3部分8个章节组成,3个部分内容分别为:1、研究进程综述、研究对象的概念与范围界定以及研究体系的建构;2、城市竞争3种机制作用下的现代CBD规划策略研究;3、结论与展望。
郭亚楠[10]2015年在《苏州古城边界滨水空间形态活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苏州古城边界滨水空间为研究对象,强调其对于苏州城市活力营造的重要意义。通过对该地段滨水空间的现状进行调研和分析,对其空间形态和构成要素进行多角度的深入研究分析,总结归纳影响苏州古城滨水空间活力的要素构成,通过对影响苏州古城边界滨水空间活力的各要素进行剖析,结合现状调研总结出经验启示,以完善滨水空间活力营造研究理论,为构建生态的、完整的、人文的、具有活力的苏州城市滨水空间提供具体理论指导与实践经验借鉴,并为城市的建设和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苏州古城边界滨水空间的空间形态、历史建筑界面、景观意象等是延续苏州城市文化内涵和风貌特色的载体,有活力的滨水空间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资源的集中,提高了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有助于提高城市的辨识度、推动城市旅游业和经济的发展,使城市走向可持续性的发展道路。因此,深入研究苏州古城边界滨水空间形态活力现状,探寻其空间活力提升的有效途径,对苏州城市生命力的保持、发展和延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本课题研究成果在实践上具有广泛的普适性,不仅对于苏州古城边界滨水空间活力营造具有一定现实指导意义,有效促进古城历史文脉的传承,加强城市地域性保护,激发城市活力。而且为城市滨水空间的营造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加深人们对苏州古城边界滨水空间价值的全面理解,促进更广泛的学术讨论,提升社会各界的关注度。为我国城市滨水空间形态活力相关研究理论做出一定的补充与参考。
参考文献:
[1]. 滨水城市中心公共环境的活力[D]. 刘和. 浙江大学. 2003
[2]. 当代城市场所营造理论与方法研究[D]. 程世丹. 重庆大学. 2007
[3]. 广州市滨江住区段岸线开发利用研究[D]. 胥斌. 华南理工大学. 2012
[4]. 城市中心区公共环境空间生态优化策略[D]. 吴岩. 重庆大学. 2008
[5]. 城市滨水区空间环境更新研究[D]. 卞素萍. 南京工业大学. 2005
[6]. 城市中心区公共空间生态设计研究[D]. 任莲志. 重庆大学. 2010
[7]. 中央商务区公共环境设施研究[D]. 陈婷. 华南理工大学. 2010
[8]. 以旅游发展为动力的旧城改造[D]. 孙永生. 华南理工大学. 2010
[9]. 城市竞争视角下现代CBD规划策略研究[D]. 姜川. 天津大学. 2016
[10]. 苏州古城边界滨水空间形态活力研究[D]. 郭亚楠. 苏州大学. 2015
标签:建筑科学与工程论文; 城市公共空间论文; 城市设计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空间设计论文; 规划条件论文; 空间形态论文;